登陆注册
7905600000015

第15章 求学问道篇(4)

在规定的日期内,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堆积如山。大多数参赛人的目的只是为了赢得这场比赛,获取高额的奖金。在众多作品中,每位应征者都将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有的画中描述了一对情侣,他们在世界的最后时刻互相拥抱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接吻;有的描绘的是一些白领人士在世界的最后时刻坐在马路上焚烧钞票;有的反映了人们在世界末日乘上宇宙飞船逃往其他星球的景象。

在堆积如山的作品中,最后获得10万美金的却是一位残疾女孩的一幅素描画。她在画中为人们展现出的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妻子在厨房里洗碗筷,丈夫则坐在沙发上看报,两个小男孩正坐在地板上摆弄着积木。

评委们一致认为这幅画是这次“征画活动”的最后胜出者。因为,这幅画能够从平凡简单中体现出一种真实而意味深远的意境。

也许你会认为,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生活场景。但是,假设明天是世界末日,哪一个家庭能做到这点呢?大多人将不会如此镇定自如,而会变得消极懒散,或怨天尤人,或哭天喊地。事实上,当你能泰然面对世界末日时,你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追求——平凡。

纷繁的乱世中,许多人都在追求不平凡的生活,将高档的车子、豪华的房子、漂亮的妻子作为一生的追求,认为这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方式。抱有这种想法的人犯了一个大错,因为他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其实在于追求平凡的生活。

一位美国教育学家曾揭示了幸福的真正含义,他是这样寻找幸福的:

首先,从知识里找幸福。他认为知识可以给他带来他想得到的幸福,结果希望破灭了,他得到的只是幻灭。

其次,从旅行中找幸福。他认为旅行可以扩大视野,增加见识,可是希望再次破灭,他得到的只是疲倦。

再次,他打算从财富里找幸福。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财富就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可是财富并没有使他感到幸福,反而让他尝尽争斗与忧愁的苦。

最后,他决定在写作中找幸福。他认为写作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生活变得充实,结果得到的只是劳累。

他试用了很多方法,可都是徒劳,直到他打算放弃的时候,他发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有一天,他在火车站看见一位少妇正坐在一辆小汽车里,这位少妇怀中抱着一个熟睡婴儿。这时,一位中年男子从刚进站的火车上走下来,径直来到汽车旁边。他深深吻了一下妻子,又在婴儿的额头上落下轻轻的一个吻,生怕惊醒婴儿。然后,一家人开车离去了。

看到这一幕后,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恍然大悟,原来幸福是如此简单。平凡的生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因为生活虽然简单,但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见证。

幸福、快乐随处皆是,关键看你是否懂得寻找。用一颗平凡简单的心去体会生活,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好多角落里都充满了幸福与快乐。

感悟做人智慧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生也许不会总是称心如意。日坐愁城、一筹莫展的时候应该时常会有,甚至有时还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然而,往往就在这些时候才能真正领略到人生的深奥,感悟出生活的真滋味。所以说,人们对待凡事,只要顺其自然就好,无需苛求生活。

1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原文】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释义】如果用绳索当锯来锯木头,时间久了也可以将木头锯断,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久了也可以穿透坚硬的石头;同样的道理,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有所成就;几条小河中的水汇集在一起自然能形成一条较宽的河流,瓜果成熟后,自然就会从枝头掉落;同样道理,修行学道的人也只有遵守自然规律才能修成正果。

说起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知道的人很多。它主要讲述了唐僧带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一同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在取经过程中,他们总是遇到不同的妖魔鬼怪的阻挠,但是经过师徒四人的共同努力,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整整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他们师徒四人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西游记》中提到的人物以及斩妖除魔的故事可能大都是作者虚构的,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在唐朝的确有唐僧这个人(名为玄奘),也的确有此人去天竺取经这回事。

玄奘因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而被誉为三藏法师,所以又被称为唐三藏。

玄奘对佛教如此热爱,是有一定根源的。他出身于一个官吏家庭,全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从小就受佛教的熏陶,再加上天资聪慧,一学就懂,因而就逐渐爱上了佛学。

当年,隋朝政府在洛阳考选和尚,13岁的玄奘被破格录取,满足了玄奘当和尚的愿望。唐朝初年,为了增长见识、多学知识,他前往四川研究佛经。到了那里后,他发现该地储存的汉文佛经翻译得不完全,甚至是不准确的,越深入研究就感到疑问越多,有的地方甚至读不懂。于是,他开始用心学习梵文,并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去求取真经,使国家的佛法更进一层。

天竺距离大唐非常远,为了安全,他去了一趟长安,邀约了有同样想法和兴趣的同伴。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正当他们要启程时,朝廷却颁布了严禁私人出境的法令。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当时唐朝初建,边境经常遭到突厥贵族的骚扰。他们的出国申请被官府驳回后,这些伙伴都打了退堂鼓。但玄奘西天取经的决心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随时找机会准备出发。

唐太宗贞观三年,他混进了返回西域的客商里,从长安出发,打算先闯过玉门关。然而,他刚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县),都督李大亮便发现了他并把他看管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后,李大亮硬逼着他沿原路返回。后来,他在一位好心和尚的帮助下,好不容易连夜逃出了凉州。真是好事多磨,由于他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快到玉门关时,他骑的马被累死了。玄奘经过五座烽火台后,便进人了荒无人烟的莫贺延碛(哼戚)沙漠,这就是号称八百里流沙的大戈壁滩。

在这样的大戈壁滩上行走就如爬山一样艰难,他坚持走了100多里后,实在口渴难捱,于是停下来喝口水。由于全身没有一点力气,他一不小心把皮囊里的水全都泼光了。他向四周张望,所望之处全是茫茫的沙漠,根本不可能找到一滴水。他想既然这样,要想活下去就得咬着牙挺过去,否则别说取经,就连性命也难保。于是,他竭尽全力、极度艰难地坚持走了五天,后来他感到天旋地转,紧接着便昏倒了。一直到了半夜,他才被刺骨的寒风吹醒。天亮后,一片绿洲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这绿洲对他来说无疑就是雪中送炭,他欣喜若狂,踉踉跄跄地奔了过去……

玄奘终于走出浩瀚的沙海,经过了半个月的苦难历程,来到了高昌国(在今新疆境内)。唐僧的到达,使整个高昌国上下一片沸腾。高昌国王听说这个消息后,特派使臣前去迎接。

在高昌国逗留了一段时间后,玄奘告别了国王,继续沿着丝绸之路前进。他穿过新疆,翻过终年积雪的凌山(今天山穆索尔岭),路过大清池(前苏联境内侵塞克湖),到达素叶城(现在苏联的托克马克,也就是西突厥叶护可汗王廷所在地),渡过鸟浒水(今中亚阿姆河),后又折向东南,重新登上帕米尔高原,通过铁门关天险(在今阿富汗巴达克山,是西突厥南端的要塞),又过了叶火罗(今阿富汗北部),仔细算来整整走了一年。终于在628年夏末,他到达了天竺的西北部。

工夫不负有心人,玄奘历尽磨难终于来到了天竺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这个寺庙位于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听说玄奘到来后,1000多个和尚手捧香和鲜花表示对他的热烈欢迎。

因为当时那烂陀寺已经有七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寺内常有僧众多达万余人。年过百岁的佛学权威戒贤是这座寺庙的主持,因年岁已高,故而早已不讲学了。然而,玄奘西天求取真经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这位佛学权威人士,他破例收玄奘为弟子。同时为了表示对大唐(即中国)的友好情谊,他特地为玄奘重开讲坛。为了亲自给玄奘讲解最高深、最难懂的佛经《瑜珈论》,他不辞劳苦,整整用了15个月的时间。

玄奘在那烂陀寺用了五年的时间,精研佛学理论。在寺里,除戒贤精通全部经论外,在一万多个和尚里,仅有千余人能通晓20部,仅有五百人能通晓30部,仅有十人能精通50部,而十人中就有玄奘。至此,他真正成了博学多才的佛学大师!

学有所成后,玄奘为了学习更多的佛学理论,辞别了戒贤,开始外出游学。他沿着恒河先到了现在的孟加拉,接着到了印度半岛东岸南边的达罗(与现在的斯里兰卡隔海相望),又沿着印度半岛西岸北上,访问了阿旃陀石窟(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并曾一度深入印度半岛的腹地。然后,他又经过了巴基斯坦,到了印度河北边的克什米尔南部的查谟。为了进行佛学理论研究,他在这里留居了两年。整个天竺都传遍了玄奘的美誉,他被公认为天竺最博学的佛学大师。

唐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带着650多部佛经,从西域回到了长安,历时18年,跋涉五万余里。

玄奘回来的这天,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只见城里人山人海,香案和鲜花摆满了路的两边;锣鼓喧天,数万僧尼排成长队。这位西天取经凯旋的伟大英雄接受了如此热烈的欢迎后,在著名的弘福寺里安放了他带回来的经卷和佛像。

唐太宗听说了他去取经的事情,为他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折服,感慨大唐竟出了这样了不起的人物,于是迫不及待地想见到他。于是,太宗特别委派宰相房玄龄去长安把他迎接到洛阳行宫里来,然后隆重接见了他,并饶有兴致地听他述说了在西域和天竺的见闻。听完玄奘仿佛神话故事般的讲述后,太宗更加佩服他了,而且看中了他的才能和智慧。于是,太宗竭力劝他还俗,然后做自己的谋臣。然而玄藏一心向佛,想终身研究佛法,纠正中国佛法中的诸多错误,为世人留下更多有用的东西,因此婉言谢绝了太宗的好意。

玄奘在洛阳为太宗和那里的僧人讲解了一段时间的佛经后,就在三月初一这天启程离开洛阳回到了长安。回长安不久,他在弘福寺和慈恩寺开设讲坛,并在慈恩寺修建了一座大雁塔,作为储存经书的地方。

玄奘一生苦心研究佛法,经过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他和译员们总共译出了佛经75部,共1335卷。另外,《大唐西域记》就是他和辩机和尚的杰作。

这个例子说明了,只要坚持不懈、用心去做一件事,你就一定会取得成绩,“滴水石穿,绳锯木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感悟做人智慧

无论是在学道还是习艺上,人们都要坚持如一,不改变目标地做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求学问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需要长期积累知识并勤加练习,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纵观历史,勤学苦练的事例枚不胜举:头悬梁锥刺骨、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等故事代代相传。玄奘西游如同愚公移山的寓言一样,深受人们的欢迎,因为许多人都相信“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同时,这些例子都在说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道理。

13.勿夸所有可为学问

【原文】前人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夸所有,可为学问切戒。

【释义】古人说:“有富贵之人,自己数不尽的财富不用,反而效仿一无所有的穷人,拿着钵子挨家挨户地讨饭吃。”还有说:“暴富的穷人不可以信口开河,有谁家的炉灶烟囱不冒烟呢?第一句话是在劝诫人们不要妄自菲薄,而第二句话则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自我夸耀,这里所说的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作为做学问的鉴戒。

从古至今,谦虚一直是用来评价一个人良好品质的重要标准。谦虚的人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永远怀着一颗上进之心。曾国藩曾经这样说:人必中虚,不著一物,尔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

身处清朝乱世之中,曾国藩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守节闲官逐渐成为权高位重的封疆大吏。究其根源,可以用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谦以自持,严以驭下,则名位悠久矣。”谦虚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谋略,他曾说:“勤而不自言其劳,廉而不觉其介、谦而出之以真朴之气,乃不犯人之忌,亦即保身之道。”

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下无穷进境,多从‘不自足’三字做起。”他曾打过一个比喻:一个人埋头看书,即使每天不吃不睡不玩,而且坚持看到一百岁,在一般人眼里,可能算是知识渊博了。但是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即使有人认为他已经博览群书,但是,他所看过的书与整个史籍比较,却是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粟。因此,一个人不要自满,要知道天下之大,强中更有强中手。

曾国藩经常告诫他人要以谦虚为本,在手下大将鲍超因功晋职时,他这样告诫说:“阁下当威望极隆之际,沐朝廷稠叠之恩,务当小心谨慎,谦而又谦,方是载福之道。”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认为,“吾人为学最要虚心”,他以切身体验告诫弟子:读书穷理,都应该极其虚心。

同类推荐
  • 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

    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

    《感动学生必读系列: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编入了中外百余个励志小故事,从好学上进、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成功箴言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广大读者树立目标,扬帆启航,更加勇敢、坚定、豁达地面对人生。
  • 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事要学胡雪岩

    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事要学胡雪岩

    后人对曾、胡两人点评颇多,批判有之,褒扬有之。但作为相对的成功者,曾国藩从一介书生到位及人臣,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下明暂保身、得以善终,其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能力与做人处世的艺术可窥一斑:而胡雪岩俨然是中国版的洛克菲勒,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跃身成为闻名于世的红顶商人。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根本。善于随机应变。
  •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陆漂移、神奇的极光、木乃伊心脏跳动、古希腊齿轮计算机、火星的未解探秘……这些故事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对于处在好奇心旺盛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一定可以引起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兴趣,青少年朋友跟随本书来一次科海遨游吧!
  • 哈佛记忆课2

    哈佛记忆课2

    《哈佛记忆课2》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籍,它向人们讲授了许多极具成效的记忆训练方法。作者从记忆的机制出发,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权威可靠的记忆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提高记忆力。人类的任何潜能都需要激发才得以展现,记忆力也不例外,开发记忆的潜能亦是有法可循的。除了学习,记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一些简单易掌握的快速记忆法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乐趣。此外,作者还提供了方便可行的记忆测验,记忆力训练的成效可以随时接受检验。
  • 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

    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

    疲于应对的工作、寡淡无味的感情、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这些只会无限地消耗你的激情和能量,赶快摆脱吧!《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里的47篇温暖人心的佳作、100多个打动心灵的故事都是作者用自己一生的经历提炼的真谛。为当下目标不清、方向不明的年轻人找回初心,让他们接近梦想。
热门推荐
  • 浮乱的青春

    浮乱的青春

    谁浮乱了青春,青春又浮乱谁,在爱与不爱的年纪,又有多少人是走到白头偕老?
  • 魔尊临门:狐狸娘子太撩人

    魔尊临门:狐狸娘子太撩人

    师父对她说:“徒儿,闯荡江湖经历劫去吧,随便你去祸害。”一句话,易水荷离开了生活了十八年的师门,却没想到下山第一天就被魔教教主打包劫走,还在昏迷中拜过天地被吃得干干净净!易水荷:“放开我!!”白无殇无赖抱紧:“不要,既然拜过天地,你就是我的人!”易水荷挣扎:“无赖!白痴!死要面子的蠢……唔——嗯~”一段不可描述的进餐后白无殇饕足的笑了:“娘子,要叫相公哦。”
  • 绝世狂宠:丞相大人矜持点

    绝世狂宠:丞相大人矜持点

    来自现代的都市白领程炽遭遇渣男退婚,怒极之下冲出酒店遭遇车祸,醒来已是异世。这一世她是右相之女,却生来痴傻活得憋屈,与娘亲在家族内苟且生活。别人都要她死,她偏要活得漂亮!凭着绝佳的厨艺和古代改版卫生巾的生意财富滚滚来,带着娘亲逍遥过活。皇宫中的九皇子对她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哪知竟是为借二十年前她娘亲与皇上的一段往事来博取皇位。当朝左相顾书言亦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哪知竟是为了异世少女一碗心头血来解数年积累的寒毒覆手天下。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 无上命道

    无上命道

    一个身份来历不明的少年,却一心想要推翻这世间最强大的王朝。后天:炼皮,炼骨,炼膜,炼血,炼精,炼气,炼神,炼身,开门人元天:脱胎,换骨,蜕凡,化仙,登仙,成仙地元天:斩本我,练穴窍,聚星辰,化神祗,度苦厄,登天路天元天:天感,天心,天法,天则,天道,天理
  • 剩斗士的战斗

    剩斗士的战斗

    万文清一个30岁的齐天大圣(剩),生活处处有狗血,别人都说财色兼收,她呢,财色双失,以为找到真爱,结果被骗的体无完肤,生活要继续,咋办呢!!!
  • 仁术便览

    仁术便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宣验记

    宣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情你我他

    爱情你我他

    当防水成了一种“来钱快”的工作。当我们从无忧无虑的校园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有些吃不消的时候。而他们呢?“吃不消”的他们,没有任何工作凭证,只有拼命辛劳的做着这有些过时的工作,只为了挣钱养家。防水并不是什么好的工作,但他们不愿放弃这个工作,风催日晒,早出晚归,只为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防水!不了解防水的,可以来欣赏一下。本文主要是关于防水的事,当然还有其他,欢迎欣赏。
  • 我还在啊

    我还在啊

    不同的人因为不同或同种原因而不得不面对死亡时,留下最想说的话。
  • 出剑

    出剑

    他像个孩子,有情有义,肩负使命,却屡屡被人陷害。就算头破血流,也会从地上爬起来,重新站稳。不为别的,就为心中一口气,不揪出幕后的真凶,他誓不罢休!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谁才是最后的真凶,谁才是那操控大盘的神秘人!不到最后,谁也猜不透,谁都有可疑,但是真相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