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定的日期内,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堆积如山。大多数参赛人的目的只是为了赢得这场比赛,获取高额的奖金。在众多作品中,每位应征者都将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有的画中描述了一对情侣,他们在世界的最后时刻互相拥抱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接吻;有的描绘的是一些白领人士在世界的最后时刻坐在马路上焚烧钞票;有的反映了人们在世界末日乘上宇宙飞船逃往其他星球的景象。
在堆积如山的作品中,最后获得10万美金的却是一位残疾女孩的一幅素描画。她在画中为人们展现出的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妻子在厨房里洗碗筷,丈夫则坐在沙发上看报,两个小男孩正坐在地板上摆弄着积木。
评委们一致认为这幅画是这次“征画活动”的最后胜出者。因为,这幅画能够从平凡简单中体现出一种真实而意味深远的意境。
也许你会认为,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生活场景。但是,假设明天是世界末日,哪一个家庭能做到这点呢?大多人将不会如此镇定自如,而会变得消极懒散,或怨天尤人,或哭天喊地。事实上,当你能泰然面对世界末日时,你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追求——平凡。
纷繁的乱世中,许多人都在追求不平凡的生活,将高档的车子、豪华的房子、漂亮的妻子作为一生的追求,认为这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方式。抱有这种想法的人犯了一个大错,因为他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其实在于追求平凡的生活。
一位美国教育学家曾揭示了幸福的真正含义,他是这样寻找幸福的:
首先,从知识里找幸福。他认为知识可以给他带来他想得到的幸福,结果希望破灭了,他得到的只是幻灭。
其次,从旅行中找幸福。他认为旅行可以扩大视野,增加见识,可是希望再次破灭,他得到的只是疲倦。
再次,他打算从财富里找幸福。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财富就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可是财富并没有使他感到幸福,反而让他尝尽争斗与忧愁的苦。
最后,他决定在写作中找幸福。他认为写作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生活变得充实,结果得到的只是劳累。
他试用了很多方法,可都是徒劳,直到他打算放弃的时候,他发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有一天,他在火车站看见一位少妇正坐在一辆小汽车里,这位少妇怀中抱着一个熟睡婴儿。这时,一位中年男子从刚进站的火车上走下来,径直来到汽车旁边。他深深吻了一下妻子,又在婴儿的额头上落下轻轻的一个吻,生怕惊醒婴儿。然后,一家人开车离去了。
看到这一幕后,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恍然大悟,原来幸福是如此简单。平凡的生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因为生活虽然简单,但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见证。
幸福、快乐随处皆是,关键看你是否懂得寻找。用一颗平凡简单的心去体会生活,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好多角落里都充满了幸福与快乐。
感悟做人智慧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生也许不会总是称心如意。日坐愁城、一筹莫展的时候应该时常会有,甚至有时还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然而,往往就在这些时候才能真正领略到人生的深奥,感悟出生活的真滋味。所以说,人们对待凡事,只要顺其自然就好,无需苛求生活。
1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原文】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释义】如果用绳索当锯来锯木头,时间久了也可以将木头锯断,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久了也可以穿透坚硬的石头;同样的道理,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有所成就;几条小河中的水汇集在一起自然能形成一条较宽的河流,瓜果成熟后,自然就会从枝头掉落;同样道理,修行学道的人也只有遵守自然规律才能修成正果。
说起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知道的人很多。它主要讲述了唐僧带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一同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在取经过程中,他们总是遇到不同的妖魔鬼怪的阻挠,但是经过师徒四人的共同努力,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整整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他们师徒四人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西游记》中提到的人物以及斩妖除魔的故事可能大都是作者虚构的,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在唐朝的确有唐僧这个人(名为玄奘),也的确有此人去天竺取经这回事。
玄奘因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而被誉为三藏法师,所以又被称为唐三藏。
玄奘对佛教如此热爱,是有一定根源的。他出身于一个官吏家庭,全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从小就受佛教的熏陶,再加上天资聪慧,一学就懂,因而就逐渐爱上了佛学。
当年,隋朝政府在洛阳考选和尚,13岁的玄奘被破格录取,满足了玄奘当和尚的愿望。唐朝初年,为了增长见识、多学知识,他前往四川研究佛经。到了那里后,他发现该地储存的汉文佛经翻译得不完全,甚至是不准确的,越深入研究就感到疑问越多,有的地方甚至读不懂。于是,他开始用心学习梵文,并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去求取真经,使国家的佛法更进一层。
天竺距离大唐非常远,为了安全,他去了一趟长安,邀约了有同样想法和兴趣的同伴。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正当他们要启程时,朝廷却颁布了严禁私人出境的法令。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当时唐朝初建,边境经常遭到突厥贵族的骚扰。他们的出国申请被官府驳回后,这些伙伴都打了退堂鼓。但玄奘西天取经的决心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随时找机会准备出发。
唐太宗贞观三年,他混进了返回西域的客商里,从长安出发,打算先闯过玉门关。然而,他刚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县),都督李大亮便发现了他并把他看管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后,李大亮硬逼着他沿原路返回。后来,他在一位好心和尚的帮助下,好不容易连夜逃出了凉州。真是好事多磨,由于他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快到玉门关时,他骑的马被累死了。玄奘经过五座烽火台后,便进人了荒无人烟的莫贺延碛(哼戚)沙漠,这就是号称八百里流沙的大戈壁滩。
在这样的大戈壁滩上行走就如爬山一样艰难,他坚持走了100多里后,实在口渴难捱,于是停下来喝口水。由于全身没有一点力气,他一不小心把皮囊里的水全都泼光了。他向四周张望,所望之处全是茫茫的沙漠,根本不可能找到一滴水。他想既然这样,要想活下去就得咬着牙挺过去,否则别说取经,就连性命也难保。于是,他竭尽全力、极度艰难地坚持走了五天,后来他感到天旋地转,紧接着便昏倒了。一直到了半夜,他才被刺骨的寒风吹醒。天亮后,一片绿洲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这绿洲对他来说无疑就是雪中送炭,他欣喜若狂,踉踉跄跄地奔了过去……
玄奘终于走出浩瀚的沙海,经过了半个月的苦难历程,来到了高昌国(在今新疆境内)。唐僧的到达,使整个高昌国上下一片沸腾。高昌国王听说这个消息后,特派使臣前去迎接。
在高昌国逗留了一段时间后,玄奘告别了国王,继续沿着丝绸之路前进。他穿过新疆,翻过终年积雪的凌山(今天山穆索尔岭),路过大清池(前苏联境内侵塞克湖),到达素叶城(现在苏联的托克马克,也就是西突厥叶护可汗王廷所在地),渡过鸟浒水(今中亚阿姆河),后又折向东南,重新登上帕米尔高原,通过铁门关天险(在今阿富汗巴达克山,是西突厥南端的要塞),又过了叶火罗(今阿富汗北部),仔细算来整整走了一年。终于在628年夏末,他到达了天竺的西北部。
工夫不负有心人,玄奘历尽磨难终于来到了天竺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这个寺庙位于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听说玄奘到来后,1000多个和尚手捧香和鲜花表示对他的热烈欢迎。
因为当时那烂陀寺已经有七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寺内常有僧众多达万余人。年过百岁的佛学权威戒贤是这座寺庙的主持,因年岁已高,故而早已不讲学了。然而,玄奘西天求取真经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这位佛学权威人士,他破例收玄奘为弟子。同时为了表示对大唐(即中国)的友好情谊,他特地为玄奘重开讲坛。为了亲自给玄奘讲解最高深、最难懂的佛经《瑜珈论》,他不辞劳苦,整整用了15个月的时间。
玄奘在那烂陀寺用了五年的时间,精研佛学理论。在寺里,除戒贤精通全部经论外,在一万多个和尚里,仅有千余人能通晓20部,仅有五百人能通晓30部,仅有十人能精通50部,而十人中就有玄奘。至此,他真正成了博学多才的佛学大师!
学有所成后,玄奘为了学习更多的佛学理论,辞别了戒贤,开始外出游学。他沿着恒河先到了现在的孟加拉,接着到了印度半岛东岸南边的达罗(与现在的斯里兰卡隔海相望),又沿着印度半岛西岸北上,访问了阿旃陀石窟(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并曾一度深入印度半岛的腹地。然后,他又经过了巴基斯坦,到了印度河北边的克什米尔南部的查谟。为了进行佛学理论研究,他在这里留居了两年。整个天竺都传遍了玄奘的美誉,他被公认为天竺最博学的佛学大师。
唐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带着650多部佛经,从西域回到了长安,历时18年,跋涉五万余里。
玄奘回来的这天,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只见城里人山人海,香案和鲜花摆满了路的两边;锣鼓喧天,数万僧尼排成长队。这位西天取经凯旋的伟大英雄接受了如此热烈的欢迎后,在著名的弘福寺里安放了他带回来的经卷和佛像。
唐太宗听说了他去取经的事情,为他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折服,感慨大唐竟出了这样了不起的人物,于是迫不及待地想见到他。于是,太宗特别委派宰相房玄龄去长安把他迎接到洛阳行宫里来,然后隆重接见了他,并饶有兴致地听他述说了在西域和天竺的见闻。听完玄奘仿佛神话故事般的讲述后,太宗更加佩服他了,而且看中了他的才能和智慧。于是,太宗竭力劝他还俗,然后做自己的谋臣。然而玄藏一心向佛,想终身研究佛法,纠正中国佛法中的诸多错误,为世人留下更多有用的东西,因此婉言谢绝了太宗的好意。
玄奘在洛阳为太宗和那里的僧人讲解了一段时间的佛经后,就在三月初一这天启程离开洛阳回到了长安。回长安不久,他在弘福寺和慈恩寺开设讲坛,并在慈恩寺修建了一座大雁塔,作为储存经书的地方。
玄奘一生苦心研究佛法,经过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他和译员们总共译出了佛经75部,共1335卷。另外,《大唐西域记》就是他和辩机和尚的杰作。
这个例子说明了,只要坚持不懈、用心去做一件事,你就一定会取得成绩,“滴水石穿,绳锯木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感悟做人智慧
无论是在学道还是习艺上,人们都要坚持如一,不改变目标地做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求学问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需要长期积累知识并勤加练习,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纵观历史,勤学苦练的事例枚不胜举:头悬梁锥刺骨、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等故事代代相传。玄奘西游如同愚公移山的寓言一样,深受人们的欢迎,因为许多人都相信“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同时,这些例子都在说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道理。
13.勿夸所有可为学问
【原文】前人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夸所有,可为学问切戒。
【释义】古人说:“有富贵之人,自己数不尽的财富不用,反而效仿一无所有的穷人,拿着钵子挨家挨户地讨饭吃。”还有说:“暴富的穷人不可以信口开河,有谁家的炉灶烟囱不冒烟呢?第一句话是在劝诫人们不要妄自菲薄,而第二句话则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自我夸耀,这里所说的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作为做学问的鉴戒。
从古至今,谦虚一直是用来评价一个人良好品质的重要标准。谦虚的人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永远怀着一颗上进之心。曾国藩曾经这样说:人必中虚,不著一物,尔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
身处清朝乱世之中,曾国藩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守节闲官逐渐成为权高位重的封疆大吏。究其根源,可以用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谦以自持,严以驭下,则名位悠久矣。”谦虚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谋略,他曾说:“勤而不自言其劳,廉而不觉其介、谦而出之以真朴之气,乃不犯人之忌,亦即保身之道。”
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下无穷进境,多从‘不自足’三字做起。”他曾打过一个比喻:一个人埋头看书,即使每天不吃不睡不玩,而且坚持看到一百岁,在一般人眼里,可能算是知识渊博了。但是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即使有人认为他已经博览群书,但是,他所看过的书与整个史籍比较,却是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粟。因此,一个人不要自满,要知道天下之大,强中更有强中手。
曾国藩经常告诫他人要以谦虚为本,在手下大将鲍超因功晋职时,他这样告诫说:“阁下当威望极隆之际,沐朝廷稠叠之恩,务当小心谨慎,谦而又谦,方是载福之道。”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认为,“吾人为学最要虚心”,他以切身体验告诫弟子:读书穷理,都应该极其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