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5200000018

第18章 一把蒲扇(1)

一个人如果想瞒一件事,那就对谁也不要说,说了你就瞒不住了。李玖妍似乎连这一点也不懂,她不只对乔冬桂说了她的事,她还对我婶子也说了。她给我婶子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像竹筒倒豆子,痛痛快快地什么都说了。

我叔叔叫李德成,住在柳家巷。柳家巷在城西,属西河区,中间要经过白马庙,我婶子就在白马庙纺织厂上班。说到我叔叔和婶子,好像已经说到我们家的社会关系了。我说过我们家的历史情况,现在又要扯到我们家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很重要,就好比一个坐标,历史情况是竖的,社会关系是横的。有了这一横一竖,就有了一个瞄准器,你就跑不掉了。难怪我们填表时都躲不掉这一项。我填过的表不多,但也填过几张,比如小学毕业要填,进中学要填,中学毕业还要填,这些表格里有一栏就是“社会关系”。起初我不懂社会关系是什么,问我爸,我爸说:“你就写那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忘恩负义的东西”就是我叔叔李德成。那个栏目里有一串扁长形的格子,我全空在那里,只用“李德成”占了一格。我们家的社会关系竟是如此简单,比历史情况简单得多,没有姨妈,没有姑姑。本来还有一个舅舅,是我妈的哥哥,在二轻局下面一个公司当会计,可是这个会计在一九六六年夏天死掉了,据说有人看见他用人民日报社论擦屁股,他就吓得上吊死了。好在他寡人一个,没有家眷,否则就害了别人。我舅舅一死,我妈就成了荞麦地里一根苗,这种情况在我们老鼠街叫做“不发旺”。我爸只有两兄弟,也不能算“发旺”。

照理我们家跟我叔叔家应该是非常亲密的,一来是亲兄弟,二来也没有别的社会关系,不跟他们家“亲密”就没有人可以亲密了。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应该亲密的反而亲密不起来,我爸骂我叔叔是忘恩负义的“翻眼贼”,骂我婶子是“疤婆子”。他说我叔叔之所以变成了“翻眼贼”,全怪“疤婆子”,如果不是她调唆,他弟弟决不会跟他翻眼,做哥哥的当学徒供他读书,他好意思昧了良心当“翻眼贼”?所以“疤婆子”最要不得。事实上我爸没供我叔叔几年,我叔叔十五岁就到茶叶店里当了学徒,而且我叔叔也没对他翻过眼睛。我叔叔唯一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是管不住我婶子。我婶子是个有觉悟的纱厂女工,对我妈的家庭出身很不满,我奶奶还在世的时候,她们妯娌间的阶级斗争就已经开始了。我婶子长着一张圆圆的桃子脸,左上眼皮上有一点疤,像粘着几粒白芝麻,满肚子都是斗争艺术和龌龊话,最擅长牵丝带草指桑骂槐。比如择菜择出了一条小青虫,她要先哎呀呀一声,叫板一样,引起别人注意,然后便撇着嘴骂小青虫,我最讨厌寄生虫!拿脚尖一搓,小青虫便成了一汪绿水。本来小青虫就是小青虫,可她偏要说寄生虫,还要踩死它。寄生虫是什么呢,不就是好逸恶劳的资产阶级吗?我妈挨了骂,不还嘴,她根本不会这一套,或者不屑于这一套,总之是不与我婶子正面交锋,而是在枕头边学给我爸听。我爸就拿出大哥的威风,叫我叔叔管管我婶子,―“老二,管管你老婆那张嘴!”我叔叔大约也管过一两回,可他奈何不了我婶子,我爸便怪我叔叔,骂他是个“翻眼贼”,纵容老婆骂嫂子。久而久之,两家越来越远了,只在过年时才互相走动一下,大人还不走,只叫孩子们走。先是“疤婆子”叫儿子李有志来给大伯大妈拜年,李有志来过了,我们家才叫人过去。本来我是长子,一般来说,过去的应该是我,但我的腿不行,所以每年都是我姐姐去的。

其实我婶子并不是个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角色,除了妒心重,嘴不好,心思还是好的。尤其对我姐姐好,她没有女儿,便口口声声要把李玖妍当女儿。李玖妍去他们家拜年,她除了给压岁钱,还总要留李玖妍吃一顿饭。压岁钱都是要给的,留饭也是要留的,李有志来了,我妈也留饭,也要给压岁钱。而我婶子总要比我妈给得多,比如我妈给李有志一块钱,我婶子就给李玖妍一块二。这多给的两毛不算什么,这只是一种礼数。你先来我后去,我一块钱你也一块钱,那就叫不懂礼数,是骂人,是就你的骨头熬你的膏。所谓礼数,全在这两毛钱里头。我婶子对李玖妍的好不在这两毛钱,在于一些女孩子的小东西,小时候是皮筋或发夹,长大了就是花尼龙袜或红围巾。李玖妍插队以后,我婶子还给过她一双厂里发的高帮工装皮鞋,说那种乡下地方,冬天能冷死人,春天又到处是烂猪泥,穿上这双鞋子你就不怕了。关心到这一步,这就真有一些母女的意思了。

像母女又不是母女,这样才有话说,才可以什么话都说。李玖妍有满肚子的话,她太想说给一个人听了,可是,这样的话能跟谁说呢,跟谁说都不合适,想来想去,也只有跟我婶子说一说了。那回她在家里闷了五天,中间只出去一次,那一次就是找我婶子去了。可是看着我婶子她又说不出来,只好回到沙口村,点着那盏柴油灯,熬夜给我婶子写信。我婶子既然是无产阶级,娘家的家境可想而知,看看她的名字也想得到,王棉花,什么人家给孩子取名字会这么随便,看见什么说什么,完全不用一点心思?可怜王棉花小学都没毕业,像吃夹生饭似的,好不容易才把这封密不透风长达三页半纸的信啃下来,然后王棉花就开始伤脑筋了。毕竟不是母女,这事到了她这儿,叫她怎么办呢?她跟我叔叔商量,叫我叔叔以她的名义给李玖妍回一封信,问她是怎么打算的,跟家里说过没有?李玖妍回信说家里还不知道,她不敢说。我婶子又叫我叔叔代笔,这才怪她不懂事,到了这一步还不跟家里说?再说,这是什么事?你瞒得了一天还瞒得了两天?李玖妍马上回信说,婶子你不会去说吧?你不准说呀,你说了我会恨死你的。

他们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告诉我爸妈。这不是一般的事,他们又是做叔婶的,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却不说,万一将来再有什么事,不说担责任,就是心里也过不去。日后李玖妍要怪他们,说他们出卖她,那也只好由她,他们不能跟她一样不懂事,把事情阴在肚子里,等着看我们家的好戏。到底还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可是,这件事情怎样做呢?到我们家里去吧,这么多年了,兄弟妯娌间冷冰冰的,这样贸然闯过去,说的又是这样一件尴尬事,无论如何都有些唐突。而且还有一层,李玖妍把家里瞒得滴水不漏,却一五一十地什么话都跟他们说,这样明显的里疏外亲本来就够人家伤心的,再由他们把信拿过去,什么意思呢?两口子为难了许久,还是觉得应该把我爸请过来,若是我爸肯过来,做弟弟的自然就把信拿出来给哥哥看了;若是我爸端架子不肯来,那就对不起了,他们只当没有这回事,以后要是说起来,他们也是仁至义尽了,理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来请我爸的是我的堂兄李有志。李有志比我大一岁零三个月,穿着蓝背心和洗得泛白的蓝咔叽布松紧带短裤,拖一双人字形海绵拖鞋,怯生生地站在我家门口。李有志总是这么怯生生的,看了你一眼,就决不再看你第二眼。他像背书给老师听一样:“大伯,我爸叫我来请你去我们家吃饭。”

那天是星期天,也碰巧是我爸轮休。李有志跟我爸说话时,目光慌慌张张地四处躲,恰似两只互不搭界的翅膀,东飞一下西飞一下,就是不落在我爸脸上。话说完了,也不等我爸问话,不看我爸的反应,转身就走。我爸听了一愣,像牙疼似的,咝的一声,腮帮子就往里陷进去了。他扭头看着我妈,说:“有志他是说请我去吃饭吗?”我妈也在发愣。我爸又问我:“兵子你听见了吗,他是不是说请我去吃饭?”我说:“好像是。”我爸还是疑惑,要我学一遍,我就把李有志的话学了一遍。我爸把头往后一仰,不住地朝房顶眨眼睛,说:“请我吃饭?哈,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他的身子小幅度地一仰一合,脑袋也跟着晃来晃去,但不管怎么晃,他的脸都朝着房顶。他说:“老二搞什么把戏?我现在算什么呢?不红不白,一个称盐打酱油的,值得他请我吃饭?逢年过节都不请,这不年不节的,倒请我吃饭了!”

他就那么仰着脸看房顶,看了一会儿,再看我妈:“亚蓉你说,他为什么请我吃饭?”我妈淡淡地说:“我怎么知道?”我爸又问:“那你说,我去不去?”我妈说:“我说不去你会不去吗?”我妈跟着就朝他翻了个白眼,说:“我管你去不去!”

我爸还是决定去吃这顿饭。我妈从柜子里拿出一包香菇一包烟笋,叫他带着,说既然你要去人家家里吃饭,还是带点东西吧,空着两只手不好看。

那时候是夏天,在我们巷子里,大家脚上不是一双呱嗒呱嗒的趿板子,就是刚时兴不久的塑料凉鞋和人字襻的海绵拖鞋,而我爸那天穿的是一双老式牛皮凉鞋。为了登他弟弟家的门,吃一顿莫名其妙的饭,他显得特别庄重,用香皂仔仔细细地洗脸,刮胡子,还顺带擦了擦身子,换了一件白竹布短袖衬衫。这就已经是沐浴更衣了,可他觉得还不够,想想又翻箱倒柜,要找一双将近二十年没穿的牛皮凉鞋。我妈说:“这年头你还摆什么派头?”他很认真地说:“这个派头是要的。”找出了牛皮凉鞋,又找鞋刷子和鞋油,好不容易找出来了,鞋油却干得像石头。他只好将鞋子拿到红旗路上,花一毛钱请鞋匠秃顶老宋帮忙,老宋给他把鞋子刷得油光锃亮。他又提着鞋子回家,找了一双酱底黑条花的尼龙袜子,套上了尼龙袜子,这才郑重其事地穿牛皮凉鞋。牛皮凉鞋一上脚,他的身条子就直起来了。

他响亮地说:“我走哈。”

他没骑那辆破自行车,而是提着我妈给他的香菇和烟笋,挺直身板咯吱咯吱地走到红旗路去搭公共汽车。那天很热,不到中午,阳光就直落下来,巷子里涌动着紫灰色的焰气,把他腰以下的部位弄得影影绰绰的,到巷口时,他整个人都变成影影绰绰的了,只有脚上那双刚擦过的牛皮凉鞋还隐隐地晃动着一点光亮。

我婶子费劲巴力地准备了一顿饭,烧了我爸喜欢吃的腐竹烧肉,还有黄汤鱼和焖豆腐,又知道我爸不喝白酒,特意买了一瓶扎酒。扎酒其实就跟糯米酒差不多,颜色有点偏红,据说喝了养人的。这么难得的一顿好饭,可见真是把我爸当了稀客。然而我爸却一口没吃。他看了李玖妍写给我婶子的那封信就坐不住了,我婶子还在楼下厨房里忙着,他就从楼上下来了。他的脸黄得吓人,比黄表纸还黄,黄到尽头还泛一点青。他勾着头窝着背,两条腿硬得像两根棍子。他的膝盖好像不会打弯了,直直地捅在楼梯上。一条腿捅下去,又捅另一条腿。皮凉鞋的底很硬,把楼板捅得咚咚直响。

我叔叔连声叫着:“哥,哥,哥—!”我爸头也不回。我叔叔追到楼梯口上看着他,我爸歪了一下,我叔叔便赶紧往下蹿两步,想扶他,但他顺手在护栏上一撑,又站稳了。我叔叔家住的是老灰砖洋房,一栋三层的洋房里住了七八户人家,挤得满满的。楼后面用砖和木板搭的一排矮窝棚是各家各户的厨房,顶上盖的有红机瓦,有牛毛毡和杉树皮,还有人干脆在屋顶上钉一块旧铁皮,再在旧铁皮上薄薄地抹一点水泥。我叔叔家在二楼,楼梯上的窗户下边就是他们家的厨房。厨房顶上盖的是牛毛毡,夏天的太阳直愣愣地烤下来,里面又是烟熏火燎,我婶子的圆领衫都被汗粘在了身上,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听见楼梯响,又听见李德成叫哥,我婶子赶紧扯扯贴肉的湿衣服,把围裙套在胸前,从厨房里探出头来看。她看看上边的窗户,又转过来看楼门口。楼门口紧挨着后门,我爸下了楼,往左跨一步,就到了后门口。我叔叔跟在他后面。

我婶子看见我爸蜡黄着脸,就猜他没扛住,被一口气噎住了。我婶子就用眼神问我叔叔,我叔叔用眼睛回答了,并且用力点头。我婶子便说:“哎呀他大伯呀,这是怎么回事?说好了吃饭的,菜也马上就好了,你怎么能说走就走呢?无论如何也要吃了再走呀。”我爸像没听见似的。我婶子又朝我叔叔使眼色,叫他拉住我爸,我叔叔挤挤眼摇摇头,还摊开两只手,意思是他拉了,尽了力了,可是拉不住呀。我婶子就故意骂我叔叔,但她不提李玖妍的那封信,她说:“李德成你这个人怎么回事?一定是你不会说话,把大哥气到了吧?你看看你这张臭嘴!”我婶子骂了我叔叔,又对我爸说:“他大伯,我从早晨忙到现在,你看看我这一身,哪里还有一根干纱?你一定要给我一个面子哈,哪怕有天大的事也要吃了再走,听到吧?不能走哈!”这回我爸听见了,他毫不犹豫地摇摇头。

他像一根弯棍子似的从我婶子身边走过去了,又直着腿往前走。走出了厨房和洋楼之间的窄巷子,推开一扇歪斜的木板门,就进到了柳家巷了。我叔叔和我婶子一直跟到门边。阳光很白,贴着巷墙照下来,把柳家巷照得一半阴一半阳。我爸不知道走阴处,在白晃晃的阳光里走着,已经快走到巷子那头了,我婶子忽然发现他手上还捏着他们家的一把蒲扇,便踮着脚尖追上去。我婶子边追边说:“他大伯,蒲扇呀,蒲扇!”她追到他屁股后头,嘴几乎贴靠了我爸的后颈窝,可我爸什么也没听见,只知道往前走。我婶子想将蒲扇从他手里抽下来,她弯腰捏住扇沿,抽了一下,没抽动,又连抽两下,还是没抽动。我爸捏得很紧。有人在抽他手里的东西,他也浑然不觉,依然勾着头直着腿往前走。我婶子不好硬抽那把扇了,她摇摇头,叹一口气,看着我爸一顿一顿地走出了柳家巷。

那把蒲扇就这样被我爸一直捏在手中。那是一把上好的蒲扇,扇中央用烟熏了我叔叔的名字。我叔叔还在扇的另一面熏了几根细瘦的兰花,是照着《芥子园画谱》熏的,兰花上面熏的是毛主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仿毛主席的手迹。后来这把蒲扇就放在了我们家里。我们家也没谁用过它,前些年搬家,我从一个柜顶上把它拿下来,它被压在一些旧报纸和一只纸箱子下面,已经变形了,有些糟了。我轻轻抹掉它上面的灰,见我叔叔的名字还在,兰花和《蝶恋花答李淑一》也在,与我爸的血印子相叠印,只不过血印子变成了淡淡的酱黄色,不大像血印子了。

同类推荐
  • 武陵的红

    武陵的红

    红军的故事家喻户晓。 红军队伍里差不多都是血气方刚豪放勇猛的人。当时,中国的精英们领着这支队伯……
  • 红床

    红床

    《红床》是著名作家许开祯的短篇精品集萃,收录了许开祯自2005年以 来完成的《姚先生》《儿子》《唱卷》《红床》等十三篇精品力作。在这些 故事中,有普通人在利益诱惑面前的软弱,有儿子与后母之间微妙的情感, 也有老实人刘成的悲剧一生,更有中年夫妻的情感困境和难以割舍的同性之 爱……故事虽短,意义深长。 《红床》是一本短片小说。
  • 寻找舟的孩子

    寻找舟的孩子

    本书是一部小小说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诠释“爱”“美”“梦想”“感动”等美好的事物,通过一个个篇幅短小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正能量和责任感。书稿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境界很高,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适合广大青少年学生阅读。
  • 罂粟花

    罂粟花

    此书叙写鸦片战争始末,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对贪婪昏聩误国误民的奸臣琦善、耆英等人深恶痛绝。对林则徐、关天培等爱国志士则高度赞扬,表现出极为鲜明的爱憎感情。具有较强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状态

    状态

    本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国家一级作家戈悟觉写在新世纪的六部中短篇小说。《状态》一书写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的自强和困惑,不甘和无奈。他们的故事是时代的记忆。
热门推荐
  • 美国历史(英文版)

    美国历史(英文版)

    《美国学生历史》(英汉双语版)出版问市后,受到众多读者欢迎,不少读者期望能买到英文原版关于美国历史的教材,《美国历史》正是为满足这部分读者纯英文阅读的需求。这本全英文版的《美国历史》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比尔德编写,以西方人的视角,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殖民地时期到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文明发展。《美国历史》按不同历史时期,分知识点,一一讲述,便于理解记忆。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章的重点和难点,每章末尾还附有练习题和思考题。文中还配有相应的插图,便于对不同地域和各个时期人物及事件有更直观感受。
  • 闪光灯下

    闪光灯下

    本故事讲述了一位少女从普通人变化为明星的故事。(内容中的地名、人名均不在现实中拥有,瞎编--)
  • 守护甜心之蝶恋雪月

    守护甜心之蝶恋雪月

    转学生的陷害,友情的破碎,只有璃茉相信自己,发现自己的身世,新的开始,新的爱情,亚梦能否放下仇恨呢?
  • 木林之遥

    木林之遥

    他是一个普通市井家庭的孩子,奸懒耍滑的他好不容易一所三流大学时,一次机缘被征召到一所神秘学院继续苦逼之旅......他是一个全身充满问号的老者,憨态可掬的他耗时三年终创办一所学院,面对一群来自天南海北性格各异的学员们,又有几番煞苦用心用心用心呢?
  • 浴血王冠

    浴血王冠

    被强制安装的手机app,突如其来的世界游戏化,头上的镇魂冠,英魂化铠,畅快淋漓的战斗,系统的自建技能表……镇魂冠下,谁能领悟王的极意?又是谁,生而为王?!
  • 起源进化

    起源进化

    当时间尘封了历史,远古成了神话,当神话的一角被解封,如何站在历史的车轮上续写传奇!灭世核战最终没有灭世,却引发神秘的魂能,在魂能的改造下人类日益强大,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错综复杂的神秘力量。揭开遮眼浮云,露出的却是层层谜团,远古神话,上古仙侠,战斗机甲,仙神本源,乱花渐欲迷人眼,撕碎迷乱表相,一切的本质只是简单的两个字——进化。
  • 闹剧人生

    闹剧人生

    吾背负汝等之罪孽,偿还汝等之因果,允许汝等之存在,汝等为我奉上自身,此即为契约。两方认可,契约成立,两方不认,契约否决。那么————汝等愿否?
  • 向北不归

    向北不归

    古老的青丘之国,与蛟龙族世代交好。而蛟龙族却背叛两族的情意,将青丘狐族屠戮至灭族。狐族少年与白龙少年的友情在刀刃下破碎。狐族少年带着族人的灵魂漂泊千年。白龙少年只求狐族少年亲手杀死他为青丘报仇。然而所有都在一个人的操控下改变了轨道。命运早已背离原有的路线。时间的掌权者蠢蠢欲动。漂泊的灵魂将回归故乡。
  • 山那边的海

    山那边的海

    山那边的海,一种对未来的期望与努力。也许翻过了那座高山,并没有看见心里所追求的海,但仍然要乐观坚强地生活下去,一边尊重“翻山”的价值与意义,一边努力追求心里的那片海。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不是在于结果,而是存在于追求之中。
  • 全面战争西庇阿

    全面战争西庇阿

    用生命守护人民的幸福,用鲜血保卫家族的尊严。然纵有盖世之才,亦难阻挡命运的悲剧,一个强大一时的家族,由盛转衰,最后,消失在尘封的历史之中,留给他们的,只有一段无人记载的历史,和无数将士的忠骨的陪伴......公元前270年,罗马基本统一了意大利,一跃成为了地中海的强国之一,罗马人终于等来了他们渴望的安宁,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周围的国家会对这个日益强大的民族视而不见吗?元老院的决策将带给罗马繁荣或灭亡?罗马三大家族究竟能否为罗马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着辉煌历史而又满载荣誉的西庇阿家族,一次一次的充当罗马的利剑与巨盾,守护着罗马的尊严与利益,而他们的命运,有以何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