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4900000053

第53章 江山如画(7)

海子的这首诗写于1988年8月19日的西藏萨迦。这首诗是描写西藏的诗歌中最切近西藏灵魂的。因为这样一颗天才的诗心在写作此诗不到半年的时间,便永远离开了我们。一个短命的天才只身在西藏的雪山草地,和西藏作了最后一次心灵的对话,便诀别了人世,从而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在西藏的日子,我在不断地问,不断地想。如果想亲近西藏,最好的方法就是抵达,不断地抵达,而且是心灵的抵达。在历经艰险不断抵达的路上,西藏是我们前方目标的一个不断接近而又永远无法抵达的驿站。我们只是驿站的匆匆过客。而在不断抵达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领略远方的情怀和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老去,可喜的是一茬人又成长起来了,接着抵达……

回到拉萨

很长时间以来,听郑钧的《回到拉萨》,只觉得它粗犷、有力、潇洒,却不怎么听得懂:“回到拉萨,回到那布达拉,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爬过那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牵着我的手儿,我们回到了她的家。”据说,这首歌的作者和演唱者郑钧当时竟也没去过拉萨,99%的深情款款的歌唱者也从没见过拉萨的真模样。我纳闷的是,既然从未踏足过那片神奇的土地,又何谓“回到拉萨”呢?

但是,当我这次真正置身于拉萨,坐在拉萨的小餐馆里,一次一次地看夕阳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正是回到拉萨,而不是来到拉萨、去到拉萨。拉萨就是我的家,我的灵魂从没有离开过她,拉萨是所有人的家和依归。大家都能在这里找到灵魂的寄托和慰藉。拉萨是大家的家,不管你到没到过拉萨,大家都是“回家”。

拉萨是什么?她是一座高原城市,是我国一个自治区的首府,是雪域高原的一颗明珠,是无数朝圣者心中永远的归宿。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这样去认识拉萨,去感悟拉萨,那是比较肤浅的,也是不全面的。拉萨,其实是每一个渴望圣洁的灵魂进入的一种境界,生命进入一种孤独的状态的地方。她是需要人们用心灵而不是双脚去丈量的地方,是哪怕你去过的所有的地方都忘记了,但你都忘不了她的地方。

在拉萨当雄县境内的青藏公路上,当我看见一个一个的虔诚的朝佛者,一步一叩,匍匐在大地上的时候,我便想,信徒们用整个身体与大地接触,让心脏去感知大地的深厚,这是一种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是对神灵的敬仰,更是对土地的崇拜。人间有苦,他们因虔信而饱受身体之苦;人间有乐,他们也因虔信而享受心灵之乐。这就是拉萨,这就是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人要“回到拉萨”。

如果说,抽象的信仰应当有一片现实的土地作为其故乡的话,那么拉萨就是一处最适宜的地方了。自从松赞干布在这里建城起,拉萨就成为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也是藏传佛教信徒们心中的圣地。拉萨无处不在的寺庙以及弥漫在整座城市的宗教氛围,是藏民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神圣而神秘。

拉萨是神秘的。作为与南极、北极相并列的世界“第三极”的西藏,以其神秘向世人昭示她永恒的魅力,而作为西藏首府的拉萨,其魅力更是挡也挡不住。可以说,在身临其境之前,拉萨的诱惑力仅仅停留在“神秘”之处,一旦踏上这块土地,动人心魄的东西就具体而生动起来。其市属文物古迹、寺庙、风景名胜区近200处;市区被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寺庙40处;古宫堡、古寺庙、古遗址、古街道以及园林比比皆是,使拉萨成了名副其实的“圣城”,享誉国内外。拉萨风景优美,其西北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和圣湖纳木措;南部的拉萨河、雅鲁藏布江和圣湖羊卓雍措;东部林芝地区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和南迦巴瓦峰,还有羊八井地热等,都是人间罕见的特殊景观,使人们深深迷醉。

拉萨是圣洁的。拉萨的天空,永远是那样的湛蓝深远,蓝得纯粹无瑕,蓝得淋漓尽致,蓝得无拘无束。在那永是蔚蓝的天空下,每一个的心中都牵引着来自无语的信仰之光。从而使这座城市更加圣洁。

拉萨是阳光的。作为举世闻名的日光城,拉萨的阳光使人迷醉,她极富人性,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的意义。置身于她的怀抱,她不仅用她特有的温暖抚摸你的肌肤,还给你的灵魂提供清纯的水。走进拉萨的阳光,就像走进了一池春水,让你从头到脚,从心灵到肉体都洗涤得干干净净,她的纯洁,坦荡和美丽,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可以和她相比。拉萨的阳光,就是温暖,就是高洁,就是神圣。

诗人马丽华曾说:“对于未来者,西藏是个令人神往的佛界净土;对于在此者,西藏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离去者,西藏,就其实在的意义不说,更是一个让人怀想的地方。”

马丽华说的是西藏,而作为西藏首府的拉萨更是如此。

对于拉萨,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那么一个与滚滚红尘背道而建的清洁小屋,她是那样平凡。我想,也许,每一颗为世俗的尘埃所污染的心灵,原来都可以有一个美丽、神圣、清纯的“拉萨”。

当我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在圣湖纳木措,在雄伟的布达拉宫,在美丽的罗布林卡,在圣洁的大昭寺前……流连、徜徉、思索的时候,我的心中又一次回响起《回到拉萨》的歌声:“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她会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纯净的天空上飘着一颗纯净的心,不为今天愁,也不必为明天忧。来吧!来吧!我们一起回到拉萨,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情迷羊卓雍措

去西藏羊卓雍措最好的途径是从拉萨去日喀则的时候,取道南路,也就是以前去日喀则的老路,不过现在非常好走,全是修得很好的柏油路,跟内地国道没有什么区别。一大早,我们从拉萨出发,带着愉快的心情,迎着高原的朝霞,向羊卓雍措进发。一路上,我们几乎是跟着哗哗流淌的清澈的拉萨河前进。路两边,不是圣洁的雪山,就是连绵的草原,以及漂亮的藏式民居和悠闲地吃草的牦牛。

车子过曲水大桥,然后再沿雅鲁藏布江西行,不断地盘旋迂回,过了一山又一山,似乎没有尽头。山路虽然不乏惊险,但其壮丽之美,却像一条漂亮的哈达,飘舞在雪域高原的大山怀里,那样圣洁,那样美丽。约摸走了两个小时,车子终于爬上了岗巴拉山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玛尼堆,五色的经幡迎风飘扬,一只只藏獒,一头头牦牛跟在藏民的身后转悠。下得车来,从岗巴拉山口往下看,美丽圣洁的羊卓雍措呈现在我的眼前。远远望去,碧蓝碧蓝的湖水,那般单纯,那般圣洁,那般美丽,在艳阳下发出那种不可思议的光芒,呈现出变幻莫测的色彩,表现出无可比拟的自然。

羊卓雍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位于山南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她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羊卓雍措汊口很多,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她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湖内分布着10个小岛,大的可容五六户居住,小的则仅有百余平方米。

传说中的羊卓雍措,是仙女下凡变成的,与其北侧的岗巴拉山还是好夫妻。又说,很久以前,这里只是一个泉眼,附近住着一户富人,家中的佣人叫达娃。一天,达娃在泉边救了一条小金鱼,小金鱼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送给达娃一件宝贝。主人发现后,硬要达娃带他到泉边寻找宝贝和姑娘,没达到目的后,富人将达娃推进泉眼淹死。此时姑娘出现了并变成无边的波涛向富人袭来。富人得恶报,从此,这里形成了一泓碧波清澈、妖娆无比的湖泊。她就是羊卓雍措。

没去羊卓雍措之前,想象过她的神奇、美丽和壮观。但真的走进她,我还是被她的美丽、大气惊呆了。我站在海拔4790米的岗巴拉山顶向南眺望,只见羊卓雍措像一块镶嵌在群峰之中的蓝宝石,碧蓝的湖水平滑如镜,白云雪峰倒映其上,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我们的车子从岗巴拉山口下来后,便一直沿着羊卓雍措湖前行,在一处水草丰美的湖滨大草原停下来。只见蓝天高远,芳草萋萋,牛羊悠闲吃草,大片金黄的青稞散发着特有的芳香。远处,雪山闪耀,银光闪闪,好一幅绝美的湖光山色。我怀着难以言表的心情,在湖边轻轻漫步,我抬头看看远处的雪山,近处的湖水,脚下的礁石,有如梦幻一般。我问自己,此刻,我是置身在美丽无比的羊卓雍措吗?我是在和羊卓雍措作心灵的对话吗?湖水无言,我亦无语,还用说啥呢?眼前的圣洁雪山,草原和像碧玉一样的湖水,就是明证。语言有时是多余的、苍白的。

车子继续向前,继续没完的旅程。羊卓雍措慢慢在我的身后隐去,隐去的还有她梦幻般的不断变化的蓝色,但永远不变的是我的心、我的情。我苦涩的心,留在了羊卓雍措;我未了的情,迷失在羊卓雍措。

扎什伦布寺抒怀

到西藏日喀则地区去旅游,没有人不去当地最大的寺庙——扎什伦布寺的。因为它是日喀则的象征,它位于日喀则市西面的尼玛山东面山坡上。寺院依山而筑,雄伟壮观,气势夺人,摄人心魄。其雄伟之势可媲美拉萨布达拉宫。

而你去日喀则,不管你从哪个方向进入,一定有一个被高原阳光照得发亮的东西最先进入你的视线,那就是扎什伦布寺壮丽的展佛台。它是由5000多立方米的石林砌成的。台高32米,底宽42.5米,墙厚3.5米,整个台身由长短不同,厚度相同的块石交错砌成。台基深入山岩,历经数百年风雨,毫无残败的痕迹。它是如此雄伟,如此高大,如此神圣。加上建在山腰上,使它在辽阔的年楚河河谷里极为醒目,极为璀璨,极为夺人眼球。每年藏历的5月14日到16日,是日喀则的展佛节,这3天内,展佛台上要分别展示1000多平方米的无量光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绣像。

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

扎什伦布寺为四世之后历代班禅喇嘛驻锡之地。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诸宗教中最后形成的一个重要宗派,它的创始人是宗喀巴·洛桑扎巴(1357—1419年),宗喀巴是藏族历史上一位伟大人物,他不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而且是佛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改革家。

1447年,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后来被追封为一世达赖喇嘛的根敦珠巴在当时的后藏大贵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琼杰巴·索朗班觉的资助下,最初兴建扎什伦布寺。开始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被根敦珠巴改成现在的名字,历时12年建成。

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扎什伦布寺主持时,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四世班禅是第一个被封的班禅喇嘛。从此,扎什伦布寺成了历代班禅喇嘛的驻锡之地。

扎什伦布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周围筑有宫墙,宫墙沿山势蜿蜒迤逦,周长3000多米。寺内有经堂57间,房屋236间,其中最大的经堂是措钦大殿。它占地580平方米,是寺内最古老的建筑,大经堂的东边,是一宽阔而又别致的天井,是班禅讲经和僧侣们辩经的广场。四周的墙壁上,是石雕彩绘的千佛像,整个寺院依山而筑,坐北向阳,疏密有致,和谐对称。远远看去,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油画,堪称藏族建筑的奇迹,令人叹为观止。

抵达扎什伦布寺的时候,我觉得与其说它是一座寺院,不如说它是一座山城。君不见,寺院“重峦叠嶂”,殿宇依次递接,十分的科学,十分的雄伟,十分的瑰丽,可谓让人赏心悦目。

你看,东边的那片金顶覆盖的建筑是灵塔祈殿,存放着一世达赖和四至十世班禅的法体。从那直到西边那座赭红色的强巴佛殿,是一组高大的建筑群,也是扎什伦布寺建筑及文物收藏的精华。西边的强巴佛殿是座高30米的大殿,殿内供奉着强巴的佛像,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鎏金铜像。强巴佛就是众人皆知的弥勒佛,但强巴佛在西藏可没有那么胖,也不是笑口大张的模样,而是端庄秀丽,雍容优雅。铜像高26.2米,底座3.8米,佛身高22.4米,佛脸长4.2米,鼻孔内可容纳下一个人。为了便于人们瞻仰,大殿上面依次还有4层环绕佛像的配殿,大殿底层是莲花座殿,五层叫冠部殿。我仔细端详强巴佛像的每一部位,发现它的帽子上嵌满了珍珠宝石,眉宇间那颗圆圆的“白毫”,是用一颗核桃大的钻石,30颗蚕豆大的钻石,300多颗珍珠以及上千颗珊瑚、琥珀、绿松石镶嵌的。整尊佛像用去黄金278公斤,紫铜11.5万公斤。所以,看上去,它非常的壮丽,华贵。

“释颂南捷”大殿,是游人必看的。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灵塔祀殿。大师生前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据说,1989年班禅在阔别日喀则很长时间之后回到扎什伦布寺,看到这里有三栋主要建筑,只有中间空了一块地方,便说可惜。没想到一语成谶,1月28日,他因辛劳过度而圆寂,后来,他的灵塔就修在了这里。

为建好灵塔祀殿,国家拨出6424万元,黄金614公斤,白银275公斤。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释颂南捷”大殿,总建筑面积1933平方米,高35.25米,塔高11.55米,塔身以金皮包裹,遍镶珠宝,共安放宝石袋818个,共24种珠宝,6794个。他的塑像立于灵塔前,灵塔顶部绘有曼陀罗的图案,墙上绘有真金佛像。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从他的灵塔前走过,并深深地缅怀大师为了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统一,为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和藏族的繁荣昌盛而做出的伟大的历史性贡献。

第十世班禅大师不朽,扎什伦布寺永存……

江孜宗堡,血染的风采

因为宁静主演的电影《红河谷》的缘故,许多人知道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的宗山城堡,但了解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人却并不多。

我去西藏日喀则,行程上并没有江孜宗堡这一景点,但我实在是不想错过它。我知道,这回错过了,也许永远都不会再见了,便请求司机把我们送到江孜古堡。

车进江孜,风光迥异,一派富饶葱郁的田园风光扑面而来。我们沿着风光旖旎的年楚河而行,时见枝繁叶茂的农庄果园,正在收割青稞的藏民和热情的孩子向我们挥手致意;时见婀娜多姿的河滩岸边,一匹匹骏马和牦牛在悠闲地吃草,骏马和牦牛的影子映入河中,显得格外的宁静而悠远。就在我们陶醉于这一派醉人的田园风光的时候,突然之间,一座美丽的古堡,屹立在宗山之巅,扑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为此狂喜地跳跃,不禁脱口而出:“哦,宗山古堡,你是多么的雄伟庄严。”

同类推荐
  •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留学是迈上成功巅峰的通途,亦可能是堕入欲望深渊的陷阱。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熏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已经不只是书斋里的精英,他们更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人、一个个为名利而奋斗的个体,在大洋彼岸深陷于情与爱的踯躅、名与利的挣扎。当象牙塔里也漫入世事的波涛,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背负着为人的十字架,生命永远是不可承受的重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百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一代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中被演绎。生活都能由你选择吗?幸福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吗?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们以自己的经历向您诠释这一切。
  • 美国音乐文论集

    美国音乐文论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这不仅表现在表演艺术、音乐教育、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学的其他学术领城中,而且在现代音乐创作方面也举世瞩目。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美国的流行音乐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老舍作为一个杰出的风俗(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世态画家,其散文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除了让人捧腹发笑之外,也让人从他诙谐幽默的文字中品味出生活的现实与严峻。
  • 彩云新天遇有时

    彩云新天遇有时

    本书精选近两年的散文、随笔75篇有余,其有爬崂山游记,作者多以赋、兴笔法,描述一个“驴友”眼中的自然物象与自在物象。与野人为善,成野人之美,感纯粹诗意之流转,想神圣华夏之道统,山水之爱,山水之心,野的行走,野的善美。部分文章已在网络发表,受到众多“驴友”与读者的喜爱。
  • 李商隐集

    李商隐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这是因为有人将鲁迅的诗比作李商隐的诗,因此他自谦不敢比肩,但李诗用典太多至于有獭祭之称,则鲁迅所言可说是道出了一般读李商隐诗文者的普遍感受。确实,李氏诗文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千百年来,人们却对钻破这层外壳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李商隐毕竟是唐代极富创意的作者之一,诚如葛常之《韵语阳秋》所云:“义山诗以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
热门推荐
  • 仙道真

    仙道真

    1:仙: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我也不晓是什么时候。2:道:生命的欲望。3:真:1和0。
  • 霸道独宠:吾家有女初长成

    霸道独宠:吾家有女初长成

    “安佳乐!谁给你的胆子敢交男朋友了,恩?”“你凭什么干预我的人生,你不过就是我的干哥哥而已。”“干哥哥,要不要我告诉你什么叫“干”哥哥,恩?”这是一个要以身相许来还当初一抱的故事。绝宠甜文。
  • 妒颜

    妒颜

    啥?在给风国王子接待宴上睡了一觉就穿越了?而且还是一个科技发达的21世纪?,还是个懦弱小总裁?这就算了,连性别也变了?。。。好吧原来是女扮男装,在古代是公主现在也不错,至少不愁吃穿,但这个帅哥是怎么回事?没事就粘着她,讽刺她,最最主要的是一言不合就非礼,她还打不过,谁来救救她啊?实在太无耻了,身心都要忍受他摧残
  • 玄厄之门

    玄厄之门

    世界是残酷的!少年在血与泪的磨练当中倔强的成长。这是可以移山填海,飞天遁地的世界。少年在成长中不断明悟,终于走上了一条孤独,充满艰辛的道路。那么,路的尽头,等待他的是什么呢?
  • 王牌透视

    王牌透视

    昔日强者丁逸回归都市,偶得神秘玉佩,超强五感异能再度觉醒!清纯萝莉,邻家少女,熟女御姐,傲娇女神,通通都到碗里来。”美女,这件衣服款式很不错哦……嘿嘿,我说的是内衣。“
  • 鸣鹤余音

    鸣鹤余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人行必有污师

    三人行必有污师

    你永远不会知道你的身边潜藏着怎样的人,也不会知道知道你爱得死心塌地的人,不过是视你如草芥的人渣。
  • 霸王战纪

    霸王战纪

    宇宙中的黑洞被破坏,黑洞外是一个另外一个世界,这是一个地球呆萌少年带着宇宙的传承在新世界的故事。
  • 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

    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是马克·吐温作品精选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品,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短篇小说。
  • 末世主宰系统

    末世主宰系统

    末世降临,无数人变成丧尸,变异的妖兽横行,肆虐在这片曾经祥和的天空下,顿时哀嚎四起,血染大地,人类只能苟延残喘的生存着......莫云,在末世前,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底层小喽啰,在这个现实社会里艰难的挣扎着。末世降临时,他幸运的得到了主宰系统,从此他的命运悄然的改变着。杀丧尸,斩妖兽,这些不过是小尔尔,征战四方也只是开胃菜。成为这个世界巅峰主宰才是他的道,一条无上的大道。残酷末世,我为主宰,掌控万物。求推荐、收藏、打赏,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