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是由一系列概念及知识体系组成的。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如果能通过观察、实验或对事物变化现象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就会更全面而又深刻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所以,作为由化学事实、化学原理、化学方法、化学技能等构成的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之“纽结”的化学基本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
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通常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探讨。
一是掌握从具体事物的分析中归纳出概念的方法。即通过对大量化学事实的反复探讨,认真分析,抓住其本质特征,并给以科学的定义。离开了化学事实,概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例如,“电解质”概念的确立,就是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出来的。在学习中,如果脱离这些过程,只是一味地背诵概念的定义,是不可能对这一概念有深刻的理解,也就更谈不上准确、灵活地运用这一概念了。
掌握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利于理解概念,切实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每一个概念都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要真正的掌握一个概念,除理解内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定义之外,还必须了解概念的外延(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概念 内涵(定义)外延(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以“电解质”这个概念为例,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这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