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3700000004

第4章 体恤爱民仁心仁德(4)

明永乐二年(1404)5月,浓墨般的乌云伴着滚滚的雷声遮盖了江南水乡,随着便是瓢泼大雨从天空倾泻下来,转眼之间,水天浑为一色,一切都被笼罩在大雨之中。

雨一天天不停地下着,乌云仿佛被定在了空中,尽情地发泄着自己的不满。躲在村舍中的人们骇然无措了,他们纷纷跑出家门,来到田间,望着一片汪洋,望着黑沉沉的天空,不由感到一阵恐惧——一场灾难来临了。

明朝嘉靖年间修的《吴江县志》中,把这场水灾记到了《灾异》类中:永乐二年5月大雨,田禾尽没。儿女辈呼父母索食。男妇壮者,相率以糠杂菱、荚、藻、荇食之。老幼入城行乞,实在没有活命办法的,只有投河自尽。

这场大水灾波及苏、松、嘉、湖、杭五府,这五府正是江南最富庶的产粮区。

6月,朝廷得到地方官府的灾情报告,明成祖立即决定对灾区开仓赈济。在下诏赈灾的同时,他考虑选派一名得力的官员前往灾区主持赈济之事,而他几乎毫不犹豫地选定了新任的太子少师姚广孝。

得到成祖的诏令,姚广孝立即动身,回到了阔别20余年的故乡。一个当年托钵的游僧,如今却是衣锦还乡的钦差大臣。但是,昨天他“威声赫赫,车徒甚盛”奉旨离京,今日看到的却是故乡水灾的惨景。望着那些垂死挣扎的灾民和到处可见的弃尸,他震惊了。这次回乡对姚广孝来说,绝不仅仅是荣耀,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

从苏州到松江(今属上海),从杭州到嘉兴,姚广孝奔走于各府县之间。他要督促各地官府开仓发米,赈济灾民,帮助他们渡灾,还要同地方官员核计免税。对于如实报灾,认真赈济的地方官员,姚广孝给予表彰支持;对于以淹报稔,一味催办租赋的地方官员,姚广孝查实后均予责罚。

这位70高龄的老人,不顾大雨过后夏日的炎热蒸晒,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这场救灾工作之中。在姚广孝的主持下,各府县开仓放粮,并且免去了当地田赋60万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民们的负担。

救灾工作之暇,姚广孝喜欢穿上一袭旧袈裟,去访寻乡里故旧亲友,并把成祖赏赐的金帛分赠给他们。他那在贫困中度过一生的父母均已亡故,因为家贫没有墓地,连遗骨和坟墓都不曾留下,姚广孝想祭扫一下也已不可能,他只好请人制作了父母的灵位,放进了少年时出家为僧的妙智庵中。

姚广孝徒步走到故友王宾家中,两位老朋友见面,有说不完的话。王宾为此专门撰写了《赈灾记》,颂扬了姚广孝为民放粮的功德。

这位身居高位的功臣,在家乡父老面前,依然是往日的僧人,他下令将数以万石计的粮食分赈乡民,自己却经常只是吃些身边带的干粮。百姓忘不掉姚广孝的功德,尽管后来有人出于对他帮助明成祖夺位不满,造谣诬蔑他,但是苏州人民还是为他建造了祠堂,树碑立传,作为永久的纪念。

徐九思巧施救济

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菜色。

——(明)徐九思

徐九思,字子慎,江西贵溪人,为明朝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五代老臣。虽一生官职不高,但深受百姓爱戴。

明朝嘉靖年间,初任句容县知县的徐九思已经40岁了。在担任知县期间,因为他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句容县百姓的拥护。

徐九思任知县时,深知百姓的苦衷,他懂得要想使百姓日子好过,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首先就是要减轻他们的负担。为了避免县吏们徇私舞弊,县里的大小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他的举动自然引起了一些县吏的不满,但他身后有句容县众多百姓的支持,谁都拿他没有办法。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徐九思尽管为五朝元老,但是他从未被人重用过。

徐九思心系百姓,处处为民着想,同时他的为官理念也常常影响着手下的官员。在他的带领下,官吏们开始注重民生,体察百姓疾苦。

徐九思勤于政务,重视劳动生产。为了平衡税赋徭役,从调查情况,到落实任务,他都亲历亲为。他对那些单身的穷苦农民特别关心,对当地的那些地痞无赖们则毫不手软。一向节俭的徐九思节省日常办公费用,采石块铺路面,使来往行人得到方便。徐九思还根据县里旧有档案,把仍存在官府里的农民卖盐后的盐引钱还给了农民。

倘若遇上灾年,谷价大涨。巡抚拿出仓中积谷数百石,让县里“平价”卖出,而粮款要还于官府。

徐九思时常嘱咐手下的官员:“能够买得起粮食吃的,都是富豪人家,现在的贫民就是平价也买不起了。”

于是,把救济粮拿出一半,以高价卖出,剩下一半的粮食用来煮粥,分给饥民。距县城较远的山区的穷人,可到附近富人家取粮,县里替他们付款,这样一来使很多穷人在灾荒之年活下来。

徐九思的居室中挂着一幅《青菜图》,其旁书有“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菜色。”的字样,意在提醒自己,时刻把百姓疾苦挂在心中。

朝廷规定地方粮簿上有一笔注明可供地方官开支的例金。当时地方官员以招待过路官员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利用公款宴请、送礼。这笔例金,徐九思却分文不取,后来自行规定取消了这笔开销。

徐九思一心忙于政务,不畏惧权贵,凡事秉公办理,敢于直言。曾经因得罪府尹和中丞,被贬调离句容县。

“父老乡亲数千拥而入见中丞,称公贤”。后经吏部尚书干预,才得以留任。升迁调入京城后,仍以国家安危,百姓疾苦为重。后来徐九思遭人陷害罢官。回到家乡后,他兴办义学,布施赈济,招抚流民,兴修水利,依然不改利民的初衷。

徐九思,一位明朝官吏,对不良的官场习气,敢于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对抗。他从劳动生产中解决百姓的生存问题,使济困变成了解困,真正的让百姓自食其力,让他们懂得只有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李充嗣慎理饥民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

李充嗣,字士修,内江人。明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初授户部主事。正德九年,因“治行卓异”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当李充嗣来到河南任上的时候,由于河南又遇灾荒,上万灾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面对众多的灾民,开封府官员准备把他们驱赶回去,使他们到本县去接受救济。而李充嗣认为这样做不妥,他说:“这些饥民已经饿到支撑不起来的程度,怎么能让他们爬回本县?过去有人说过,设粥来赈济饥民不是好办法,硬把他们驱赶走,让他们饿死于路上,我实在不忍心,也不能这样做。”

李充嗣的话很有道理,而且充满了人情味。但是,开封府的一些官员听了李充嗣的话,却直撇嘴,认为李充嗣不过是卖弄,有些人巴望着看他的笑话!

救灾如救火,饥饿的灾民吃不上饭,随时都有被饿死的危险。救济饥民,刻不容缓。李充嗣想到这里,立刻召集官员,很快做出了具体安排。

李充嗣命令在四个城门附近即刻设置几十口大锅,并挑选勤快能干的吏员负责,每天熬粥供给这些饥民吃。“就这个办法?”在一边瞧热闹的官员背地里嘀咕,以为李充嗣也不过是“耗子尾巴上长疮——能水不大”。风凉话刮到李充嗣的耳朵里,他只是付诸一笑,因为他很清楚像这样的话不听也罢。

可是,10天过去,一些喝了粥的年轻力壮人的体力逐渐得到了恢复,李充嗣心里有底了,以为应该实施他的第二步措施了。

李充嗣在舍粥官员中挑选表现好的,负责给先返乡的青壮年发放粮食。李充嗣知道,这时给老百姓发粮食,比发放金子还要重要,因此,必须选择最忠实可靠的人去做,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使真正的灾民得到足够返乡的粮食,以免在路上饿死。

给返乡的灾民发放口粮的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说风凉话的官员,又传出了新的说法,舍粥自然是善事,可是,舍到何年何月是个头呢?得到粮食的灾民是被打发回家了,可是,那些老弱病残的饥民,却一时不肯离去。那风凉话的源头,就在这里。李充嗣对于这些闲言碎语,并不觉得异样,因为他懂得,工作只有做彻底,才能使那些讲怪话的人彻底闭嘴。

李充嗣告诫负责舍粥的官员,切不可懈怠,要继续做好舍粥工作。又过了一个月多,那些老弱病残的灾民,也能自如走动了,李充嗣才把他们遣送回家。由于李充嗣采取了得力的救济措施,使数以万计的饥民获得了新生。

在突发事件到来的时候,李充嗣镇定自若,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实际出发,从穷苦老百姓的利益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救济饥民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李充嗣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说来,仍有一定的启发与教益。

许季觉倡议救饥民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许季觉,清代浙江海宁人。在海宁,至今流传着许季觉救饥民的感人故事。

清朝顺治年间,浙江海宁县连年遭灾,饥民流离载道,没有人给予救济。海宁县平民许季觉对此深感忧虑,他认为灾荒这么严重,官府应该救济灾民。

于是,许季觉给官府写信,用非常激烈的言辞恳求官府迅速采取措施。

但是,许季觉的信,如同石沉大海,杳无回音。怎么回事?县衙门也不大,只要衙门正门开着,站在当街上,一眼就能看到里头,对于救济灾民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会没有任何反应呢?许季觉在心里嘀咕,没有想出答案。

许季觉打定了主意,要找县官当面理论。

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雷声隆隆,眼看就要下雨了,许季觉怕手中的信被雨水打湿,便把它揣在怀中,放在自己的心口上。他一路往县衙来,见衙门的正门开着,但里边却没有任何动静,给人死气沉沉的感觉。

见到这样的情形,许季觉心里想,就这样不肯主动为老百姓做主的衙门,早该寿终正寝了。他心里这样想,却赶紧把自己的嘴堵住,他知道自己有嘴对心的毛病,见了不平的事情,就要说。如今,不是泄愤而后快的时候,有多少快被饿死的饥民等着救济呢。想到这里,许季觉加快了脚步,直奔衙门而来。他走进门来,有人从门房里跑出来,把他叫住了,问他干什么,他见那人贼眉鼠眼,根本就不可能是好人,却是衙门看门的。许季觉对他说,我是本县平民,叫许季觉,是来送信的。

看门人听说他就是许季觉,脸上掠过一丝奸笑,对他说:“你的信,我们老爷已经收到了,我们老爷说了,他公事繁忙,还请多多见谅。”

听看门人这么说,许季觉火气顿时涌上心头,他问看门人:“你们老爷的公事,不就是刮地皮,勒索百姓,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吗?”

“你怎么说话呢?我们老爷真的没看错你,实话告诉你,我们老爷说了,他就是不爱听你说话,还写什么为民请命的信,老爷不为民做主,要老爷干什么?还用得着你来操心?我们老爷说了,他根本就不管救济的事儿。你赶快给我出去。”说着,就把许季觉推了出来,反手就把大门插上了。

这时,炸雷与闪电一起向大地袭来,大雨瓢泼似的下了起来。许季觉心想,像这样的衙门,老天爷怎么不摧毁它!

连县衙的门都进不去的许季觉,还能指望官府给老百姓救济吗?这时,许季觉猛然顿悟,这件事情,只有靠自己想办法解决了。一夜没合眼的许季觉终于打好了主意,从现在开始,他要做真正的“公事”了,他要当事实上的“县官”了。

许季觉的“公事”,是从调查摸底人手的。海宁县究竟有多少大姓人家,他们究竟有多少积蓄,他把这些情况一一调查清楚。然后,他按每一个大户的积蓄规定应出多少救济粮。他把这些情况写成一张大榜,上边开列大户姓名,以及应捐粮的数量,把它贴在县城里的大街上。

老百姓看了这张榜都很赞成,迫使榜上开列的大户按照要求捐出自己的存粮,这样共得到数万石救济粮。然后,他又对本县饥民情况进行了调查。哪一村遭了灾,灾民户主的年龄、容貌,该户人口数等情况都进行了登记。

接着,许季觉通知灾民,按规定日期去本县城隍庙领取救济粮。领粮时,他根据预先调查的情况,按顺序发放,每户灾民都得到了自己应得的救济。受过救济的农民都非常感激许季觉,一旦许季觉从他们那里经过,农民必定扶老携幼排列道旁,手里拿着长香向他拜谢。当地人都说:“许公救了我们的命啊!”每听到老百姓对自己的赞颂,许季觉总是觉得天是晴朗的,哪怕正是霹雷闪电的时候,他的心里,依旧十分坦然。

张吉安赈灾安民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孔子

地方官遇到灾荒之年,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积极救助灾民,主要以安抚为主;一种是回避,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为的是能够保住头上的那顶乌纱帽。

清朝的乾、嘉年间,“当时吏治积弊,有南漕北赈之说”。当时南方是供应漕粮的基地,而北方急需粮食赈济灾民。由于“南利在漕”,所以很多的南方官员都会找出理由或者是借口加以搪塞,有灾不救,置灾民于水火之中。但有一位知县却是例外,他就是力除民瘼的张吉安。

张吉安,字迪民,江苏吴县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任大挑知县。张吉安上任以后,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尤其注重民心向背。

嘉庆四年(1799),张吉安被任命为新城知县。新城是漕粮重要的输出地,但因为远离河道,新城离官仓的所在地省城又很远,导致百姓需要按时纳赋时很困难,张吉安便采取集中收粮的办法,彻底解决了百姓不能及时纳赋的问题。为此,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同类推荐
  • 打造时尚靓丽女人全集

    打造时尚靓丽女人全集

    灰姑娘的你是否梦想成为美丽的公主,美丽的您是否觉得镜中的自己可以更加精致,更加魅力四射,女人追求美丽的脚步永无止境。拥有美丽,不仅要懂得美容化妆,穿衣打扮,还要懂得提高修养,培养气质。从内到外让自己散发魅力的光芒!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真正的时尚达人!本书重点讲述女人追求时尚的元素。打造一个时尚靓丽的女人,就从本书开始。
  •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智慧课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智慧课

    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到舞台上璀璨夺目的舞者,到美容美发行业的老板,再到巨海教育集团的金牌讲师,三次的人生转折,三次的选择与放弃,秦以金都在涅槃中华丽绽放,世事如棋,需要选择和放弃的太多,而人生的苦楚,正源于不会正确选择,不懂勇敢放弃。
  • 妙笔生花(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妙笔生花(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精选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妙笔生花,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青少年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青少年们,赶快来阅读此书吧,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成功。
  • 聪慧女人一定要懂得的舍与得

    聪慧女人一定要懂得的舍与得

    《聪慧女人一定要懂的舍与得》内容简介: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一个人对于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随侍左右也罢,生离死别也罢,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为情苦。
  • 你总是默默无语

    你总是默默无语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热门推荐
  • 那一段湮没的传奇

    那一段湮没的传奇

    也许,当你刚翻到第一回的时候,会认为作者将作品归错了类,当然,并不是这样的。总的来说,这仍然是一本奇幻小说。它包括了你们熟知的以龙和魔法为题材的那类小说的一切要素,但还包含了另外的许多东西,比如传统武侠故事里的侠肝义胆、儿女情长。实际上,作者想要写的是个集合了奇幻和武侠两重内容的故事,但请注意,这绝不同于那些人名土洋结合,内容上武功和魔法搅成一锅粥的作品。相反,故事里将东方武侠世界和西方魔法世界泾渭分明地区别开来,甚至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风来表现这种不同。作者真正想描绘的是东西方两个并行世界的交流和融合,以及在这种交流中,处于时代浪巅的主人公传奇般的冒险经历。
  • 东方海皇

    东方海皇

    意外触动了上古法阵,公司小职员陈天朔的灵魂被传送至清朝末年,面对腐败无能的清廷,民不聊生的社会,欧美列强的侵略欺凌,战乱四起的时局,陈天朔宣称:“既苍冥有意,令吾重生于世,自要救民族于危难,解苍生于倒悬。顺我者,永安于中华,逆我者,自亡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中国之人以安之!”看陈天朔中与大陆群雄逐鹿中原,问鼎华夏。南逐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大胜。北拒沙俄入侵,力夺西伯利亚。东阻日本崛起,建岛链为藩篱。西进瓜分世界,与列强并列。(新书需要呵护,点击、推荐、收藏、打赏、宣传,一切都很珍贵。)
  • 快穿之镜月

    快穿之镜月

    金手指粗粗粗!务必让炮灰逆袭,打脸原世主角!【这个世界,是不是能稍微有趣一点呢?】
  • 赛尔零沫

    赛尔零沫

    有关赛尔号的同人小说(虽然主角并不是赛尔里的人)
  • 超凡武尊

    超凡武尊

    杂役弟子凌云,融合一颗水晶之心,觉醒无上天赋!自此傲笑天地,修武道,战天骄,睡美人,傲世穹宇,成就超凡武尊!
  • 网游任天堂

    网游任天堂

    【原创网游文】——「这虽然是游戏,但可不是闹着玩的。「-SAO——游戏原名为‘Pokemon’。任天堂出品。无法完全攻略就无法离开游戏,GAMEOVER也等于宣告玩家的「死亡」。——所有的赌注赌在这六个搭档身上。仅。
  • 开往你心底的列车

    开往你心底的列车

    真是应验了匆匆那年,那年匆匆,在列车上我还没来得及认识你,你就匆匆而去了。很高兴在学校再次见到你,贺云翔!
  • 苏格兰有蝴蝶雨

    苏格兰有蝴蝶雨

    当爱成为跨越年轮的忧伤。一个出身显赫却生活艰辛的落难少年,一个性格羸弱却信念坚定的普通女人,一个美如女神却深陷爱情泥沼的贵族千金。她们演绎的不是童话,亦不是传说。你的心有多疼痛,故事就有多忧伤。
  • 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

    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空想星球

    空想星球

    对于世界不认同,却无法再有能力。如果能够改变这世界,你又会如何做呢?疯狂的自己背负着难言的爱意……正如个人简介所说的,以上都是装逼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