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丘利”计划启动后9个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制定了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试验飞行计划。后来的两年,又做了多次试验飞行,但都没有乘坐宇航员。
最后一次试飞是在1961年1月底,乘客是一只名叫Ham的黑猩猩,飞船飞了700千米,飞越了大西洋。此次试飞发现了几个问题,但Ham生还了,并在大西洋上着陆。后来,人们经常问艾伦·谢泼德是如何成为美国第一位太空人的。他开玩笑地回答说:“把黑猩猩撵出去,我坐上去,就成了太空人了。”
在发射前几天,才宣布选定艾伦·谢泼德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美国人。由于天气恶劣,原定在5月2日或5月4日的飞行被迫取消。1961年5月15日星期五,艾伦·谢泼德再次钻进了名为“自由7”号的太空舱,但他几乎没有可以活动的空间,谢泼德在里面等了4个小时。天气是延时的部分原因,云层也会影响发射,最后还得检查一下无线电通话。
谢泼德等累了。于是,他告诉地勤人员赶快解决问题,发射火箭。地勤人员终于将问题解决了。
火箭徐徐地升空。数以百万计的广播听众听见了来自卡纳维拉尔角的声音:“我是艾伦·谢泼德。我将勇往直前,决不后退!祝各位好运!”
而后,火箭发射,继而火箭越升越高。5分钟后,艾伦·谢泼德感到了太空的失重,他觉得自己飘了起来。“自由7”号飞了185千米高,又重返大气层。飞船降低了速度,在大西洋上着陆,着陆点离发射点约500千米,15分钟的飞行就这样结束了。
3个星期后,肯尼迪总统宣布了美国的一项新计划,即到20世纪60年代末要将人送上月球,并安全地返回地球。
1974年,艾伦·谢泼德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海军退役,成了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一家建筑公司的董事长。后来,他自己开了家公司,取名为“7+14公司”,这源于他飞过“自由7”号和“阿波罗14”号。
艾伦·谢泼德还和另一名宇航员合写了一本书《揽月》,讲述了他们的登月之旅。
艾伦·谢泼德,第一个遨游太空的美国人,在与白血病苦斗了两年后,于1998年7月21日去世,享年74岁。
第一个光临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
尼尔·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试飞员、海军飞行员,以在执行第一艘载人登月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任务时成为第一名踏上月球的人而闻名。
人类第一位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瓦帕科内达市,他从小学习认真,理想是长大当飞行员。他14岁即开始接受飞行训练,16岁获得飞行员证书。
1947年,年仅17岁的阿姆斯特朗进入印第安纳州拉斐特的普度大学,学习航空工程并成为海军后备飞行军官。1950年,他在韩国进行了78次战斗任务飞行,被击落一次,三次获得空军勋章。
1955年,他加入太空总署,成为一名非军职的高速试飞行员。他是驾驶X—15尖端研究飞机飞行的12人之一,这种飞机能以超音速飞行并达到很高的高度。12名飞行员当中有8位,包括阿姆斯特朗,飞过了80千米的高度,一度被认为是未来宇航员所必备的业绩。
1962年9月17日,他获选为第二批的9名受训的宇航员之一,他也是第一位非军职的宇航员。3年后,阿姆斯特朗成为“双子星座5”号任务的预备正驾驶。
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作为“双子星座8”号的正驾驶,进行了首次太空飞行。这次飞行历时10小时41分26秒,包括首次与另一架宇宙飞船在轨道自动导航的“阿金那”目标火箭对接。他成功地使“阿金那”火箭与他的宇宙飞船分离并坠入太平洋,这是美国宇宙飞船首次紧急着陆。在这一年的后期,他成为“双子星座11”号的预备正驾驶。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成为“阿波罗11”号指挥官。他与年轻的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1930—)和巴兹·艾德林(1930—)一起进行登月飞行。到达月球后,柯林斯停留在轨道上,阿姆斯特朗乘“小鹰”号月球着陆器登上月球表面,避开月球冰砾,在宁静海平稳着陆。阿姆斯特朗和艾德林在月球表面进行了2小时30分钟的活动,进行科学实验,采集岩石和土壤样品,留下进行实验的科学设备与纪念其着陆的徽章。他们于7月21日离开月球,7月24日返回地球。
1970年,他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出版《首次登上月球》一书。7月出任太空总署航空学协会副会长。1971年,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工作,任航空工程学教授。1979年,离开辛辛那提大学。1985年,在国家太空委员会工作。
月球制氧
科学家很早就开始了月球表土提取氧的方法研究。他们利用“阿波罗”飞船取回的月球沙土进行实验,在1000℃的高温下,将月沙中的钛铁矿和氢接触生成水,再将水通过电解提取氧。研究表明,提取1吨氧,约需70吨的月球表土。考虑到在月球上生产的特殊情况,建议在月球基地建设的同时,应考虑配备一套小型的化学处理设备,利用太阳能作动力,每天大约可制备出100千克的液氧。
具体流程是,利用月球岩石在高温下与甲烷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在温度较低的第二个反应器中,一氧化碳再与更多的氢发生反应,还原成甲烷和水;然后使水冷凝,再电解成氧和氢,而后把氧储存起来供使用,而氢则送入系统中再循环使用。
据预测,月球制氧设备最初是为给月面上的航天员提供氧气之用,但他们需要的氧气并不多,一个12人规模的基地,每月也只需要350千克氧气。而一套制氧设备连续工作后,可生产出相当数量的氧气。因此,在月球基地建设时,应同时建造一个永久性的液氧库,以便供给航天器作为低温推进剂燃料使用。
日本两进太空的宇航员——毛利卫
毛利卫,1948年生于日本北海道,1975~1985年在北海道大学核工程系从事核聚变项目研究。1985年他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选为候补航天员,1992年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成为日本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2000年2月,毛利卫再次乘坐“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两次太空飞行的经历让毛利卫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日本首位宇航员——毛利卫“你的大腿会变细,皱纹会消失,这是太空的好处。然而,在太空上厕所,你可能会被自己放的屁熏晕,太空的危险和残酷也非常人所能想象。”这位日本首位宇航员毛利卫在讲述自己的太空经历时说,“小时候,我就非常喜爱科学,这对于成长为宇航员是非常重要的。”
毛利卫回忆40年前那件改变他一生的事情。毛利卫拿出一幅旧照片,13岁的他站在一台黑白电视机旁边,满脸兴奋。那是人类首次登上太空的电视转播。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说地球是蓝色的。”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是如何兴奋,还请哥哥给自己在电视机旁照了相。
“当时我就想去太空了,太空是充满未知的世界。”他说。
但进入太空绝非易事。在1992年首次登上太空之前,毛利卫经过了长达7年半的培训。回想那段岁月,毛利卫形容自己“给家人添了许多麻烦”,因此当他终于到达太空,便漂浮在太空舱中手持家人的照片拍照。
人们都知道太空中会失重。但是,失重问题有多么有趣和复杂,却很少有人仔细去想。
毛利卫在太空中做了个“小青蛙失重”的实验。失重的小青蛙无论怎么使劲都跳不起来。“小青蛙很困惑啊。”毛利卫幽默地笑道。
在太空中,人体也会产生奇妙的变化。平常,体液受到重力的吸引,偏重在人体下部;而到了太空,失去重力的体液会均匀分布,所以人的脖子会变粗,大腿会变细。没有了重力,皱纹也会消失。“女孩子们一定会很想去太空!”毛利卫还在太空中录制了一段宇航员吃饭的视频。他把日式咖喱饭带上太空,视频中可以看到米饭像方片面包一样。
有进就有出。“在太空中上厕所很难用力。”毛利卫说,更惨的是由于没有空气对流,臭气无法散开,“我曾放了个屁,差点把自己熏晕了。”
“地球是蓝色美丽的星球。”毛利卫在太空中用高清摄像机拍下了沙漠、海洋、云朵、雪山……“从太空看地球,会看到大气层如同一个苹果的表皮一般稀薄,能看到的生物大概是珊瑚礁,只有夜晚的灯光,才能让人想起还有60亿人存在。在太空中看地球,还可以看到许多在地面上意识不到的事情——森林渐渐被砍伐消失。与地图不同的是,你在太空中不会看到国界,会意识到水、空气,都是所有人类共有的,而且非常稀少,非常珍贵。”
“太空是十分危险的地方。想上太空,不是为了出名,而是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花了7年,才登上太空,而那正是最应与家人共度的时光。然而,登上太空对我是如此重要,为此不得不牺牲了与家人们分享幸福的许多时间,接受各种训练、考试、面试,克服各种困难。”毛利卫说,“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朋友的能力也很重要,太空船空间狭小,你得学会如何与他人愉快相处。”
航天服
航天服由服装、头盔、手套和航天靴等组成。其中结构最复杂的服装由14层组成:最里层是液冷通风服的衬里;衬里外是液冷通风服,这种服装是由尼龙弹性纤维和穿在上面的许多输送冷却液的塑料细管制成;液冷通风服外是两层加压气密层,然后是限制层,用来限制加压气密层向外膨胀;限制层的外面是防热防微陨尘服,由8层组成,起防热和防微陨尘作用;最外一层是外套。航天服虽然结构复杂,但穿起来并不困难,一般15分钟左右即可穿戴完毕。
由于航天服是一种特制的衣服,通常由通风层、气密层、保暖层等多层组成,是一个小的密封系统,具有防护作用和出舱两个功能。整套衣服重约120千克,价值高达上千万,再加上设计费用,总计能达到亿元。
法国第一位女宇航员——克洛迪·艾涅尔
2001年10月31日凌晨4时59分,法国女宇航员克洛迪·艾涅尔与同一小组的2法国首位女宇航员——克洛迪·艾涅尔名俄籍伙伴结束了在国际空间站的10天任务,顺利返回地球。单从技术上说,这次太空之旅与以往相比并无特殊之处,但对艾涅尔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她创造了历史,成为法国乃至欧洲首位登上国际空间站的女性。
欧洲太空署目前共有16名宇航员,艾涅尔是唯一一名女宇航员。
艾涅尔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宇航员,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神经学专家,她1957年5月13日生于法国勒克勒佐,酷爱现代艺术,如绘画、雕塑,喜欢阅读和各类运动。
1985年,法国宇航局挑选宇航员,虽然当时整个欧洲都没有一名女宇航员,但她还是怀着好奇心前去报名,并幸运入选,从此与航天结下不解之缘。从1990年到1992年,艾涅尔一直在法国宇航局生命科学部工作,这段时间,法国和前苏联的“和平”号上的生命科学实验也由她具体负责。
1992年10月,她被指定为法国宇航员皮埃尔飞往“和平”号的“备份”人选。但皮埃尔于1993年7月1日顺利进入太空,艾涅尔登上“和平”号的梦想没有实现。正是在这个时候,皮埃尔走进了她的视线,她开始注意起这个以太空为家的神秘男人。1996年,艾涅尔和皮埃尔都登上了“和平”号,并在上面生活了2周,艾涅尔因此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法国女性。她和皮埃尔的爱情也一发不可收,由宇航恋人变成了恩爱夫妻,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基地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此后,艾涅尔还参加了多次与太空有关的实验,博得俄方的广泛好评。1997年,她被任命为法俄航天公司“Starsem”的法方代表。第二年5月,她再度成为皮埃尔进入太空的“备份”人选。艾涅尔再度参加了艰苦的训练,获得俄“联盟”号系列宇航飞船和“和平”号空间站宇航工程师资格,为以后进入太空扫清一切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