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幼儿师范学校李淑芬
活动来源纸飞机是幼儿喜欢的玩具,自由活动时间,大班幼儿经常会自己折纸飞机进行比赛。吸管飞机造型奇特,制作材料易得,制作方法简单,制作过程不仅能满足幼儿对手动脑的需要,而且能帮助幼儿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制作活动,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2.学会制作吸管飞机。
3.通过观察思考能发现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
活动重点体验技术设计的思路。
活动难点发现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吸管和纸环粘贴的方法。活动准备各种吸管,各种质量的纸张,剪刀,双面胶。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会飞不是鸟,会跑没有脚;装人又载物,空中运输忙。“猜猜谜语打的是什么?(飞机)对了,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做飞机。
2.观察范例飞机,产生设计思路。
出示教师做好的吸管飞机。师:“这就是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们制作的飞机,它的名字叫吸管飞机。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它和我们以前看到的飞机有什么不一样?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想想做的时候可能需要什么工具?做的时候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教师小结:这种飞机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大一小两个纸环和一根吸管;做飞机的主要材料是吸管和纸条,辅助材料有剪刀、胶水、铅笔;做的时候可以先做纸环,再将纸环粘在吸管上即可。飞的时候小纸环在前。教师做飞行示范,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随时提醒幼儿按预先的程序制作并保持地面干净。
4.观察探索,发现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
幼儿制作完毕可以让幼儿到操场上去玩一玩,飞一飞,看看谁的飞机飞得好?引导幼儿发现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纸质的软硬、厚薄;前后纸环的比例;前后纸环的距离;前后纸环的粘贴点是否在一条线上;纸环的宽度;投射飞机的角度等。
5.总结交流。幼儿讨论自己的飞机是怎么做的?飞得好不好?原因是什么?教师总结。
活动延伸活动区中准备各种不同质量的纸张、不同粗细、不同长短的吸管、铅笔、尺子、胶水、剪刀等材料,引导幼儿对自己的飞机飞得好或不好的原因进行推测并加以改进。
活动评析本活动属于科学制作类活动,由实习生在幼儿园进行多次教学,教学效果较好。作为科学制作活动,其真正的目的在于:第一,引导幼儿体验技术设计的思路,即不是边做边想,而是想好、规划好再做。技术设计的思想在本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得到充分体现。第二,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吸管飞机的制作方法虽然简单,但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看似简单的飞机做出来后有的飞行得又平又远,而有的飞机飞上去就栽下来,有的会旋转着飞,有的会倒退着飞,这些现象都会引起幼儿积极的思考。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不同的飞机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不同,进行推理和预测,然后根据推测假设进行修改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充分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猜测、假设,验证假设、总结交流等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吸管飞机的制作中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有许多,如纸质的软硬、厚薄,前后纸环的比例,前后纸环的距离,前后纸环的粘贴点是否在一条线上,纸环的宽度,投射飞机的角度等,而且各种影响因素不是固定的,答案是开放的,幼儿要想做出一个看似简单的飞机要经过多次的推测、修改,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活动可以在幼儿园中班和大班进行。在中班进行时可以为幼儿提供半成品材料,如:长12厘米和15厘米、宽1厘米手工纸条2根,吸管一根,活动目的重在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若在大班进行,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纸质、不同长短、不同宽度的纸条和不同粗细、长短的吸管,这样不同的材料做出的飞机飞行结果不同,活动目的重在体验技术设计的思路和谈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策略。
宁夏海宝龙幼儿园孙乐
活动来源学前儿童观察类科学教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幼儿的观察兴趣,我决定用比较性观察方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动物的尾巴。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对动物尾巴的认识、比较,将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区分开,认识本质特征,形成概念,进行分类,最终形成更高一级的认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有趣的动物尾巴》。
2.音乐《谁的尾巴最好看》。
3.与动物尾巴有关的图片和玩具及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一、导入
1.师生共同表演《谁的尾巴最好看》进入音乐厅。
2.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提问:
(1)歌曲里都唱了什么?你们喜欢动物吗?
(2)歌曲里都唱了动物的什么?
(3)那我们就来说一说动物尾巴,好吗?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去观察自己手中的动物。
2.思考和讲述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
3.小结动物的尾巴长得都不一样,有的尾巴长,有的尾巴短,有的尾巴粗,有的尾巴细,还有的尾巴像被子呢!
4.做课件游戏:谁的尾巴?尾巴找错了!
(1)出示课件并提问:这些动物和我们平常见的有什么不一样?(删掉动物的尾巴)
(2)为动物找尾巴。(显示相应的尾巴)
(3)出示找错的动物尾巴,请幼儿纠正。
5.播放视频《奇特的尾巴》。
6.请幼儿观看具有奇特功能的动物尾巴,如鳗鱼、恐龙等。
7.请幼儿讲述短片中各种动物尾巴的特殊作用。
8.总结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作用。三、结束伴随《谁的尾巴最好看》的音乐走出音乐厅,并与同伴分享今天的发现。
活动反思通过这节科学活动课,我更加明确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在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应注意到: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丰富多彩,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更大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活动评析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通过提供充分的物质材料和机会,调动幼儿感知、理解、探索、发现的科学热情。对于大班儿童来说,他们已不再对事物的表面保留极大的热情,问题也不再较多地停留在”是什么“上,而是喜欢追根溯源”为什么“。好学好问是幼儿求知欲的表现,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老师从观察的角度入手,引领着幼儿更细致更深入地开始了探索之旅。课前准备了丰富的图片资料、图书、录像资料,利用多媒体的超强功能将动物及它们形象各异、功能特别的尾巴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可以更直观地比较,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师幼间的互动使幼儿对动物尾巴原本无意的、凌乱的认识开始趋于完整化、科学化。同时,很好地将科学活动和语言能力的训练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教育的综合性。
(点评:宁夏幼儿师范学校马晓春)
青岛市实验幼儿园李娜
活动来源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接触过很多弹性玩具,如皮球、蹦蹦床、拉力器等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并积累了有关弹性的零碎的经验。
本活动以弹性为主线,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主动探索,体验弹性玩具的有趣,感受弹性的特征,发现其中的奥秘,引发幼儿对弹性在生活中的作用产生兴趣,感受弹性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体会科学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同时,通过引导幼儿自主尝试制作弹性玩具,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弹性的特征,发展幼儿动手创作的能力,帮助幼儿获得成功感的体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目标1.初步探索感知有弹性的物体,获取弹性物体能弹动、能跳、能变形的相关经验。2.了解有关弹性物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有序探索、自由发现、动手制作,培养幼儿探索能力,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点在摆弄弹性玩具的过程中,感受物体的弹性特征,获取相关的科学经验。
活动难点了解弹性特征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尝试自制弹性玩具。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收集各种有弹性的物体、玩具,初步感受物体的弹性。
2.材料准备:弹性玩具。如拉力器、溜溜球、弹力小狗、皮球、篮球、乒乓球、鼓等,每组各一筐。有弹性的物品。如毛线、松紧带、橡皮筋、塑料绳、橡皮圈、小皮球、海绵、尼龙袜、矿泉水瓶等每组各一筐。制作用具。剪刀、铁丝、纸、橡皮筋、松紧带、易拉罐、棉花、布、海绵、尼龙袜等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一、弹性玩具真好玩
1.幼儿选择玩具进行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发现玩具的特点。指导语:小朋友,老师带来了许多玩具,请你们试着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扔一扔,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
探索后提问:
(1)你玩了什么玩具,怎么玩的,玩具发生了什么变化?
(2)这些东西为什么在我们捏捏、拍拍、压压、拉拉、敲敲、吹吹的过程中会变长变短、变大变小、变高变矮、还能弹出声音?(教师小结:因为它们有弹性。对弹性物体用力拉、压、吹后可以改变它们的大小、形状,不用力时又恢复原样;敲一敲、弹一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哪些东西有弹性?
(1)启发幼儿认识教师投放的材料,了解它们的名称。
在小筐里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来找一找、说一说哪些东西有弹性。
(2)幼儿进行探索、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说出:你用什么方法发现这些东西有弹性的?
二、生活中的弹性物品
1.除了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些有弹性的东西,找找看你身上什么是有弹性的?
2.找一找我们幼儿园和活动室里有哪些有弹性的东西?(一些玩具、拖把、褥子、塑胶垫)
3.想想家里有哪些东西有弹性?(沙发、床、靠垫)
4.教师小结: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弹性的东西,它们的作用非常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三、自制弹性玩具
1.师:今天老师还带了几个自己制作的弹性玩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会跳舞的小人、弹跳筒等)教师出示,示范玩法,引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师:你们看到老师是怎样玩的?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让我们也来试着自己动手做一个好玩的弹性玩具好吗?
2.引导幼儿了解制作材料,思考想要制作的玩具。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想一想,你想设计制作一个什么弹性玩具,需要用什么材料?
3.幼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弹性特征。
4.结合幼儿制作情况进行分享小结:重点围绕幼儿制作中奇特的想法、做法进行评价。如:你做的玩具叫什么?用了哪些材料?怎么玩?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弹性玩具放到科学区进行探索、游戏。
2.继续寻找生活中有弹性的物品,并通过表征、记录的形式再现自己的发现。
3.在美工区制作各种有趣的弹性玩具,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设计主要体现了幼儿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的特点。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地引导幼儿逐步认识、了解、感知弹性物品的特点。
在整个组织过程中幼儿学习的兴趣很高涨,能够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流,并对物体的弹性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结合幼儿的不同经验水平,在组织时教师可以灵活地调节各环节内容,如,有目的地延长幼儿自主探索的时间或延长幼儿自制玩具及交流分享的时间,以便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此外,教师还可结合各班幼儿的经验水平、探索发现的能力水平、学习特点,还可将此活动设计为系列活动,如探索了解弹性特征、自制弹性玩具等,使幼儿的活动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
活动评析《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愿望。本次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科学新理念。实验操作类活动的核心价值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感受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方法,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径。教师在活动中突现了这类活动的价值。
本次活动,教师通过三个主要环节引导幼儿逐步认识、了解、感知弹性物品的特点。教学过程严谨有序,充分体现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同时,每一个环节中,重点突出,注重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获得多种体验和不同的发现。如,无论是操作还是交流,都引导幼儿: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就是在这种自主的活动中,引发了幼儿的好奇、探究、发现、思考和交流,从而实现了活动的目标。
(改编、点评:青岛幼儿师范学校王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