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0900000078

第78章 碧霞池夜坐

是夜,众弟子又齐聚天泉桥下,环坐于碧霞池畔,聆听王阳明讲学。

月亮仍是圆如银盘,高悬于一碧如洗的天际,天地之间,通明如昼。

一位弟子问道:“请问先生,《论语》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是怎么回事?”

月光下的王阳明面色和蔼,抚须答道:“只是‘志于道’这一句,便包含了下面数句功夫,不要仅仅停留在这句话上。

“比如,要建造一栋房子,志于道,就是念念不忘去选择地方,准备材料,把房屋建好。而据于德,却是房子已经建好,有地方居住了。依于仁,就是常常住在房子里,不再离去。游于艺,就是加些琴、棋、书、画之类的装饰,来美化一下这间房。

“而这个艺,即是至于道所适宜的事物,如诵诗、读书、弹琴、习射之类,都是为了在活动中调习此心,使其达到从容自若,不住于物的境界,从而与‘道’相合。

“如果没有志于道的前提,而一味去游于艺,那就是玩物丧志,如同愣头愣脑的小子,不先去建造房子,却只管去买画来装点门面,不知他将画挂在何处?”

大家听了,方始明白先生平常寓教于乐的苦心。

这时,另一位门人问道:“用读书来调摄此心,虽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我在读书的时候,总会有关于科举的思虑浮上心头,不知怎样才能避免呢?”

王阳明笑了笑,回答道:“只要自己的良知真切明白,纵然是从事与科举考试有关的事,也不会成为心体的牵累。退一步说,即使有了牵累,也容易发觉并把它去除掉。

“比如,在读书的时候,自己的内心清静而虚明,知道有强记的心不好,就把这种心去掉;发现有求快的心理,知道它不对,即马上把它去掉;如果发现有夸夸其谈、争强好胜之心时,即将其去掉。

“如此做去,从容而自在,整日与圣贤的行为相印证,活活泼泼,纯任自然。任凭他怎么读书,也只是调摄自己的内心而已,又怎么会有牵累呢?”

过了一会儿,一位叫舒柏的弟子问道:“我常被敬畏牵累了洒落之心,请问先生该怎么办?”

王阳明说:“君子所说的敬畏,并非普通人常有的恐惧忧患等心理,而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意思,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必有事焉,勿忘勿助。

“所谓的洒落,更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些旷荡放逸的行为,而是自己的心体不被物欲牵累,不论处在任何情况下,此心都能安然自在。人的心体,与天地之道同源,即是天理。而天理的昭明灵觉处,也就是道的流行发用,即是所谓的良知。

“所以君子做戒慎恐惧的功夫,没有片刻间断的话,则与天融合为一,道气常存,而那昭明灵觉的心之本体,自然不被外物遮蔽,没有任何牵累,也没有患得患失的心理,做什么事都从容自若而恰到好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才是所谓真正的洒落。

“这种真正的洒落,是与道相合后,由道自然生发的。而要与道相合,就需要做到戒慎恐惧,虚心应物,无一刻间断才行。如此看来,怎么能说‘敬畏之心反而为洒落所累’呢?”

这时,刘君亮提出想到山中静坐,说自己欲“绝世故,摒思虑,养吾灵明,必自验至于通昼夜而不息,然后以无情应世故”。

王阳明笑道:“这个想法虽然很有志向,但你假若是以一种厌恶外物之心去求静的话,反而会养成一个偏于虚静、流于空寂的厌世懒惰的毛病。你如果不厌烦外物,在事上磨炼做功夫,再于静处去涵养,倒是可以的。”

接着他又吟了四首诗以示大家: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这时北京的世宗皇帝,正与以内阁大学士杨廷和为首的大臣进行“大礼仪”之争。

起因是正德皇帝驾崩后,由于他膝下无子,便从湖北迎其堂弟朱厚熜进京,继承皇位,即为世宗嘉靖皇帝。

世宗即位后,杨廷和等大臣认为,世宗须称正德皇帝之父为皇父,而称自己生身父亲为皇叔父。

朱厚熜当时年纪虽只有十五岁,却极倔强,坚决不同意如此称呼。

由此,一部分官员支持杨廷和,另一部分官员则力挺世宗皇帝,朝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卷入了这场“大礼仪”之争。

在前段时间,亦有不少友人向王阳明询问其对“大礼仪”的态度,但王阳明均以自己尚在守制期间为由,而未做具体回答。

今天晚上,一位弟子见王阳明心情甚好,又乘机问他,在“大礼仪”之争中,到底孰对孰错。

王阳明见问,微微一笑,口吟一诗为答:

“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王畿在一旁听了,当下大悟。

心之本体原为至善,无分无别,无善无恶,而常人一切世情嗜欲都是从自我的角度产生。

如果能在一切都还未萌发的境界上立根,则意之所动自无不善,世情嗜欲自无所容,致知功夫自然易简省力。

若在后天动意上立根,未免有世情嗜欲之杂,致知功夫转觉烦难。

而众人听后,亦各有省悟。

同类推荐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必经的路上。我们从远古走来,就如我们必然走向未来一样。没有人能够从摇篮就看到坟墓,却有人能够从自我看到世界、从相对接近绝对、从偶然和有限走向必然和无限,更有人能够从渺小走向伟大、从卑贱走向高尚、从繁芜和浑浊归真于清明和素朴。虽然鲜有生活中的先见之明,却不乏思想中的先知先觉。
  • 心态即命运

    心态即命运

    本书是一本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建设的图书。全书分成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纠正心理失衡、克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化解压力、实现幸福人生等几大主题,是作者多年演讲的精华结晶,非常适宜年轻人阅读。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热门推荐
  • 远去的时空近了爱

    远去的时空近了爱

    她,穿越古代历经二十三年,只为唤醒前世的约定。命运多次转变,她始终没能与他相守,他们相约来世。古代?现代?上官璟?穆程璟?她该何去何从?在古代他们是深爱她的优秀男子,却把自己的爱掩埋在心底深处,只因了解她心中的爱!而她对他们的爱却毫无察觉,是有意还是无意?在现代她依然处处发光,主导着她喜欢的一切,面对他的爱,她的等待到底有没有结果?
  • 灵动苍天

    灵动苍天

    灵动三界天地颤动至九霄云震撼苍茫大陆任我闯天地之间谁敢挡
  • 食神之重生

    食神之重生

    他,本想退出神界,他本想成为泛泛之辈,怎奈何身不由己,仇人的报复让他不得不再次修炼,待看他如何披荆斩棘再次站在宇宙之颠.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有意者可加QQ群49978275
  • 在恶世:神灭

    在恶世:神灭

    人在恶世,心本善还是恶?没有哪个是世界是绝对光明的,黑暗无处不在。
  • 多情天王

    多情天王

    一觉醒来,发现周围的世界都变了~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那就躁起来!
  • 长生紀

    长生紀

    何为长生?何为永恒?残酷世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未来,我定要手握星河,脚踏乾坤,破碎虚空,修成长生,永生永世,不死不灭!
  • 东徒

    东徒

    一次纯粹的西藏之旅,意外受伤后,脑垂体变异。完全是意外。只是生活大都是意外组成,意料之外。所以,生活变得色彩斑斓。物质,空间,时间,精神,四大异能体系。
  • 战神系统升级

    战神系统升级

    奇异穿越,我有系统我怕谁,天下无敌我怕谁,我命由己不由天。
  • 东吴

    东吴

    他是孙武的后人,孙氏的继承人。孙仁,一个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生在新中国的有志青年,给你带来一个全新的三国。看孙仁如何斗卧龙,戏凤雏,重兴吴国昌隆。
  • 女王殿下未成年

    女王殿下未成年

    霸气十足小女皇今年十七岁?上帝,你在开玩笑吗?十七岁的美女总裁?精通七门外语?这是逆天的智商吗?试问谁敢挑战。他,被称为天才中的天才的富家少爷,还是坐在一旁静静观虎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