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0900000006

第6章 认识事物的独特智慧

心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宋朝大儒周敦颐那里,薪传数代,始名于陈白沙。

陈白沙有个师兄叫娄谅,心性修养功夫极深,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据说娄谅的“格物致知”功夫做到了“至诚可以前知”的境界。有一次,他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走到杭州就返回来了,大家觉得很奇怪,问他是怎么回事。

娄谅说:“此次前行非但不能考中,而且还会有灾祸。”后来,会试的考场果然发生火灾,很多考生因此丧命。

十多年前,王阳明前往江西娶妻,返乡途中遇见的那个人正是娄谅。

王阳明自幼立志学圣贤,见到这位前辈中的传奇人物,领略了娄先生那玄澹超然的气度,深为折服,诚恳地向他讨教如何才能成为圣人这个深奥的问题。

娄谅毫不犹豫地说:“欲成为圣人,必须格物致知。只要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心,持之不懈去修养身心,圣人之道是一定能够达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

得到老前辈面授机宜,王阳明从此把“格物致知”四个字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格物致知”一说出自《大学》,据说只有完成这步功夫,才能发现自身的“良知”,掌握事物的本性,进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目标。

朱熹认为,要发现“良知”,就要接触事物,研究事物。人之心灵妙莫测,无所不知,而天下的各种事物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只是因为我们对这些规律未能研究透,才导致“良知”未能显露出来。

所以在《大学》的开篇,即教学者在接触天下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沿着自己已经知道的道理,去探究还未知道的道理,以求明悟终极之“理”。

这样不断用功,久而久之,一旦达到豁然贯通的地步,则天下万物的里里外外,精粗大小无不被“我”认识到,而“我”心的本体妙用就明了无遗,就能拥有洞察世间万物规律的智慧。

这就是“物格”,这就是“知之至也”,也就是明白了事物的本质规律,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才达到了最高境界。

以上便是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总之,他要求学者“于事事物物上穷理”, 说:“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 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

起初,王阳明受朱熹思想的影响太深了,以为“格物”就是在某一具体的事物上研究思考,于是便邀友人一同面对竹子去“格物致知”,废寝忘食,苦苦思索其中的至理。结果两人功力不足,先后累倒了。

后来,王阳明认识到此路不通,便一边继续钻研儒家六经,一边到处寻师访友,尤其注重参访佛道中的高人,同时身体力行,实践静坐修身的传统功夫。

然而,正如《易经》所说:“神无方而易无体。”这个“良知”就是“易”,既无方位,也无形体,难以捉摸,人的心神不定,要发现自己的“良知”又何其难!

王阳明格来格去,搞了十几年,依然是一头雾水,毫无所获。

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他慢慢悟到了一些独特的道理。

王阳明发现,一个人的内心态度如何,对于学习、认识、掌握事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当年在江西岳父的官署中学习书法,对此就深有体会。

起初他尽力去临摹古人的字帖,但练了很长时间,却悲哀地发现,自己只是学了个字形相似而已,对于书法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

后来他改变策略,习书法前先仔细观察字形,端身正坐,宁神养气,在心中想象、模仿古人书法中的神态、气势,然后再临帖。

没想到,奇迹出现了。这样一来,王阳明不仅觉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深刻地理解了书法的内涵,不久,书法水平便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他终于悟到,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一件事只有在心中形成精确、清晰的意象,一个人才能把这件事做得好。后来他与学生、朋友们讨论格物致知的道理时,就经常举当年这个学书法的例子来做说明。

以今天的心理学观点来看,“格物致知”,是指通过修养身心,认识了心的本体,从而获得一种源自本能的、高效的、直觉的类似“灵感”的认识能力。

拥有这种认识能力,这就意味着在处理当前的问题时,一个人的心灵能够摆脱自我意识的干扰,以整个身心投入进去,在一种客观的状态中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得出最佳的答案。

在很多时候,由于受到外在物欲的牵累,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充塞于思想之中,我们往往觉得心烦意乱,不能安于所做之事,工作效率自然就很低,更谈不上洞悉问题的实质所在了。

这时,我们切不可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而要着眼于当前的处境,摆正心态就行了。如果觉得心理负担太重,就不妨暂时歇一会儿,放松身心,把眉头舒展开,让微笑从心底荡漾出来,慢慢扩展到全身,身体也随之如棉花一般放松开来,什么牵挂也没有了,如天空的一朵浮云,似大海的一个浪花,闲闲散散,自由自在,完全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之中。

当心灵闲适自由之后,我们会发现,此时的心境非常活泼、空灵,不受任何现象拖滞,其效能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看似非常棘手的问题。

当然,儒家所推崇的“格物致知”,并不是如此肤浅、简单,后面还要深入地涉及其理论和方法。

同类推荐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本书的内容是从鬼谷子《纵横经》中摘选有关立身处事,修身养性的奇言妙语进行译释,再通过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地妙语点拨,使古老的思想焕发时代的光辉。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本书是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关系的论文集,书中主要体收录了:《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人权与社会主义法治》,《美学视阈下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管理刍议》,《浅析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解决建议》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异界传说之英雄杀

    异界传说之英雄杀

    一个不幸的事故,造就一个传说的诞生!游戏,无敌!
  • 快穿之半醉半浮生

    快穿之半醉半浮生

    大改中,原章节逻辑不通处当笑话看就行。改完后才会重新开更。过程会很久,如果作品状态一直是在连载中的话,最好不要点开,会被坑。作者在成长,带着这篇文一起。
  • 有生之年:请你原谅我

    有生之年:请你原谅我

    盛棠回到盛家后,哥哥盛森曾给她上了三课:第一课:要对自己诚实,你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你不可能讨好这世界上所有人,你讨厌的人根本没有必要理她,更没有必要顾虑她的感受;第二课:被伤害被欺辱一定要奋力反抗,委曲求全只是懦弱的表现;第三课:对待朋友要有耐心,对待敌人要有加倍的耐心,要接近她研究她才能找到她的弱点,要深思熟虑筹谋规划才能使出致命一击。盛棠学的不错,只不过是以无数的眼泪和痛苦作为代价......终于轮到有一天盛森痛苦:我犯的错,我用有生之年挽回,可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盛夏再见

    盛夏再见

    夏天是毕业的季节,很多时候大家都不能忘却同学之间的那一份温馨和情谊,特以此文以作纪念。(此文为热血文,对于现实的高中生活有些脱轨,望喜欢)
  • 宿命少年

    宿命少年

    从古至今,神仙奇怪消失,武功愈来愈弱,因一少年学生,偶然发现怪石,并在怪石帮助下寻找答案,笑看少年将层层谜团拨开,寻找真相……
  • 许你窅然年华

    许你窅然年华

    他们的第一次正式见面竟是在床上……!那天他用独有的低沉声线说:“原来你不只活跃,还很开放。”如果说,两人已本就不纯洁的开始相遇,那么……,在她稍有好感之时。他因何一次又一次的悄然消失……?他因何一次又一次的身份转换……?那么他究竟是谁?那么他,究竟在那儿呢?
  • 帝国之影

    帝国之影

    在有些人眼中,苏克先生是笼罩在帝国身后的一片巨大阴影,垄断国家经济命脉,操纵议会,玩弄选举,历届政府不过是苏克家族的前台代言人……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苏克先生是庇护美利坚的一颗参天大树,整个合众国因苏克家族的崛起而腾飞,民主和自由的旗帜,也因此屹立不倒……但在所有的人眼中,阴谋和暴力,权力和财富,享受和女人,这是苏克先生一生的主旋律。苏克先生的故事,从19世纪的德克萨斯开始。这一天,一个来自东方的牛仔,踏上了这片充满着盗匪、投机者和机遇的荒蛮之地……
  • 腹黑学长霸上小白兔

    腹黑学长霸上小白兔

    子涵为逃婚来到了星云贵族学院,但是这个学校依旧逃不过那个腹黑男的掌控。。。。但是在这个惨不忍睹的学校里,她找到了自己从一岁开始的闺蜜。。。。。。亲们。小编的这一部小说小编决定让它在一百多章就完结,
  • 锦衣逍遥

    锦衣逍遥

    韩飞从小在锦衣卫衙门长大,却从未参加过任何任务,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机会,却不没料到那竟是一个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