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荆风
我一向把位于信江上游、武夷山一侧的铅山,看作如同我的故乡一样亲切的地方。这不仅是我少年时代曾在这里居住过,还因为我的父母都终老于此。这里留存了我众多的欢乐与忧伤。
作为一个作家,铅山的文学发展也常常令我心系;虽然远在万里云南,还是知道,这里有过鹅湖书院的辉煌历史,宋代大文学家辛弃疾曾经在这里长久居住并写下了许多经典词章,在清代产生过大诗人、大戏剧家蒋茗生的文化名邦,这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文学状况颇为低迷。
2009年冬,我与女儿鸽子曾有铅山之行。
在铅山那十几天,结识了县文联主席姚增华,并通过他了解到,如今的铅山虽然有不少文学爱好者,但又因为起步难,有不得其门而入之叹……
姚增华除了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多方求措,办起了文学双月刊《鹅湖文艺》外,还计划办一个“写作班”来引导这些文学爱好者。
我盛赞其事,也许诺:以三年为期,每年与女儿鸽子自费返铅山一次,为“写作班”讲几次课。虽然作家的成长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但我们父女把多年的写作经验介绍给他们,对他们可能有所帮助。于是有了这——“鹅湖文学写作班”。
这三年中的十余次讲课,我讲了短篇小说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小说写作中如何注意取材、结构、人物、意境、色彩、格调等;鸽子则着重讲了散文的写作,在阅读他们作品的同时,逐一给予点评,并把一些中外名著介绍给他们;责任感极强的姚增华在这三年中,每月都要组织他们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下乡采风。这读书、写作、生活的紧相结合,较快地调动了这些本来就有着生活积累和文学基础的“学员”们的写作热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心地读书、梳理生活中的感受,也就不断地有新的作品出现,不仅充实了《鹅湖文艺》稿源,还有大量作品发表于其他县、市级文学刊物,全国一些有影响的报刊,如:《新民晚报》《中国文化报》、《文学自由谈》《滇池》《云南日报》《四川日报》《辽宁散文》也刊发了他们的作品。这本“精选集”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父女都为他们在不算长的时间内有这样的成就而高兴。这也表明他们这几年是把文学当成一项严肃的、对社会负责的事业来做,从而能不惧辛劳,不患得失,既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又繁荣了我们的文化事业。
当然,文学写作不是一日之功,得长期坚持,才能越写越好,精品迭出,但“鹅文学湖写作班”的朋友们是具有这种不懈精神的,他们的努力已经使得铅山这近于荒芜的文学园地有了较浓的绿意,并用他们有力的步伐加入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高潮的进军行列。这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是以为序。
2012年2月25日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