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订了个学习计划,今天步入正轨,一切按计划行事。
易老师的“十四小时理论”要求我们一天学习十四小时,这是何等高明的一个理论!如果能做到,岂有搞不好学习之理?
我将饭后及课外活动时间都安排上了,白天学习十小时(包括上课)完全能得到保证,晚上除了三个小时晚自习,再加一小时班,十四小时便有了。
可今天课外活动的时候肚子有意见了,憋得难受,要上厕所,还有什么事比这打紧?整个计划就这么被破坏了,计划不能完成,只得加晚班两小时。
这就告诉我,计划不能订得太死,要灵活机动,这样才能得以执行,现在有必要修改一下我的计划了。
今后,课外活动时间一律不安排学习任务。
我是爱好文学的,我还立志这一生要写出些有价值的东西来,以前我特爱看文学作品,直到高二文理分科,易柏榕老师当班主任,接受了他的“全身心投入学习法”后,才忍痛割爱,下决心改了这点嗜好,现在看来没必要委屈自己,课外活动时间到阅览室去,如果看课本是一种“活动”,那么看课外书则是一种“休息”,把“课外活动”变成“课外休息”也是合理的,因为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而且这样一来,我的计划就灵活了,因上厕所或其它意外之事耽误的时间,就用这段时间补上;如无意外情况,去阅览室读些我所喜爱的文学作品,也好为我以后的创作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十四小时理论”依然伟大,一分一秒不得少,把“课外活动”变成了“课外休息”,那么,晚班则应延长一小时,我一旦作出决定,瞌睡虫就休想干扰我。
经过调整,这计划变得更加合理了,有这么个计划,哼,谁的学习也休想超过我凌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