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7800000005

第5章 陈桥之变

一、立点检为天子

960年元旦,从北方边境镇、定二州,传来北汉与契丹合兵入侵的消息,后周朝廷立即命令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领禁军出击御敌。次日,副都点检慕容延剑带领前军先行出发。这时,开封城里流言纷纷,传说将于出军之日拥立点检为天子,人心惶惶,市民们都急着准备逃跑。但是,宫廷里却全然不知,如同平时一样,十分平静。

三日,赵匡胤率领本部人马,从开封城东北面的爱景门出发,队伍纪律严明,因此,流言蜚语有所减少,人心也比较安定。当天傍晚,部队在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驻扎下来。陈桥驿距离开封城只有一天的路程,当时,去东北方向旅行的人们,常常在这里与送行的亲人告别。陈桥驿在唐代叫板桥,白居易的《板桥路》、李义山的《板桥晓别》,还有王安石的《陈桥》等不少诗歌,都提到过这里。奇怪的是,赵匡胤率领的军队在这里停了下来,说是去防御契丹、北汉的入侵,却并不急着向前进发。一到陈桥驿,将士们互相议论说:

主上(恭帝)幼弱,未能亲政。今我辈出死力,为国破贼,谁则知之,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晚也。

都押卫李处耘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赵匡义。当时,赵匡义担任着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的职务。二人立刻来到赵匡胤的心腹、归德节度掌书记赵普的住处商量对策,还没等把话说完,将士们突然闯了进来,纷纷要求马上就立赵匡胤为天子。赵普与赵匡义极力劝解,并向他们分析了利害关系,告诫大家:“太尉(赵匡胤)忠赤,必不汝赦。”众将听了,不禁相顾变色,慢慢地退了出去。不久,将士们重新集合一起,拿着刀,高声叫嚷说:

吾等今已定议,太尉若不从,则我辈亦安肯退而受祸?

见此情景,赵普与赵匡义先是对将领们训斥了一通,告诫他们不能莽撞,接着,让他们坐下,用商量的口气说:

外寇压境,将莫谁何?盍先攘却,归始议此。

众将听了,坚决不同意,说:

方今政出多门,若俟寇退师还,则事变未可知矣。但当亟入京城,策立太尉,徐引而北,破贼不难。太尉苟不受策,六军决亦难使向前矣。

赵普见状,知已无法阻挡,只好劝告大家:

兴王易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前军昨已过河,节度使各据方面,京城若乱,不唯外寇愈深,四方必转生变。若能严敕军士,勿令剽劫,都城人心不摇,则四方自然宁谧,诸将亦可长保富贵矣。

将领们听从了赵普的意见,并立即作了具体部署。

二、太祖即位

当夜,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审琦也知道了拥立的计划。这二人都是赵匡胤的心腹将领,一直对赵匡胤忠心耿耿。将士们围着赵匡胤的住所,等待天明。赵匡胤却不知道,喝醉了酒正酣睡着。四日黎明,周围响起一片呼叫声,震撼天地。赵普与赵匡义急忙入内,准备向赵匡胤禀告将士们要立他为天子之事。正在这时,众将领已急不可待,率领身穿甲胄、手执武器的士兵,直敲赵匡胤住所的门,高喊:“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从睡梦中惊起,还来不及答话,有人已将黄袍披在他的身上,而众人也已一起下拜,口呼万岁。赵匡胤表示坚决拒绝,众将士不听,把赵匡胤强扶上马,拥逼着他向南而行。赵匡胤见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于是挽住辔绳,对将士们宣布说:

汝等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众将一齐下马,答道:“唯命是听!”赵匡胤接着又命令道:

少帝及太后,我皆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等毋得辄加凌暴。近世帝王,初入京城,皆纵兵大掠,擅劫府库,汝等毋得复然。事定,当厚赏汝,不然,当族诛汝。

众将领再次一齐下拜,接受了命令。果然,队伍返回开封城以后,军纪肃然,秋毫无犯。在这之前,赵匡胤派遣客省使潘美,向宰相们报告事情的前后经过。宰相范质听到这一消息,紧紧抓住另一宰相王溥的手说:“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指甲深入王溥的手,几乎出血。王溥却全然不觉得疼痛,呆呆地不发一言。负责京城警卫的禁军将领韩通,听到兵变的消息,急忙离开宫廷,准备集合兵士阻止政变的军队入城。途中,被赵匡胤的部下王彦昇追上,韩通及其一家全被杀害。

赵匡胤在诸将的簇拥下,进入开封城后,立即命令士兵们解除武装,回归军营。他本人也脱下黄袍,回到了殿前司公署。不久,将士们逼着宰相范质等来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一见,流着泪对范质等说:

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

这时,有一员武将挺剑大声喊道:“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范质不知如何是好。王溥首先下阶行了君臣之礼,范质不得已跟从王溥一起行礼,口称万岁。

接着,在崇元殿举行了帝位禅让仪式。黄昏时候,一切安排就绪,文武百官各就各位,排列得整整齐齐,可是,最重要的周恭帝禅让的制书却还没有。这时,翰林学士承旨陶谷从袖中取出一纸,说:“制书成矣!”于是,就用这作为正式制书。并且,按照常例,赵匡胤在龙座面前下拜行礼,接受了这一制书,正式即位成为皇帝。第五日,定国号为宋,这是因为赵匡胤曾经担任过归德军节度使,而归德军这一地方在春秋时候,属于宋国的国土。赵匡胤也即是历史上的宋太祖。

三、事变的真相

以上是史书上记载的所谓宋太祖“革命”登上皇帝宝座的经过,极力强调宋太祖是在禁军突然策动的情况下,被逼迫为皇帝的。而且说太祖本人没有参与策划这件事,甚至如上面所叙述的,事先一无所知。情况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从禁军出发之前,市民们惶恐不安的情景说明,这绝不是一起突然发生的事件。实际上,计划可能早在周世宗死后就已经开始进行。根据司马光《涑水记闻》等书记载,当都城里纷纷流传着即将发生政变的时候,太祖感到不知如何办才好。这时,太祖的姐姐激励太祖说:“大丈夫当自行决断!”另外还记载说,出军之时,太祖一家,以他的母亲杜太后为首,都躲进了名叫定力院的寺庙内,以防不测。政变的消息一传到都城,负责警卫的官吏也以保护寺内僧人的名义,来到庙内。这就是说,太祖也好,他的家人也好,出发前对这件事都是作了充分准备的。

一般说来,唐代后期,地方军阀每每用军队倒戈的办法,更换节度使首领;而到了五代,不少皇帝的废立都是由军队策动的,后唐的明宗与废帝、后周太祖就是例子。而赵匡胤的这次兵变,同上面所述的后周太祖时的情况,十分相似。不过,后周的时候,仓促间临时用黄旗披在郭威身上,而这次,黄袍早就准备,禅让的制书也有人预先写好。对此,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里指出:非常明显,陈桥之变与后周的澶州兵变是一回事。赵翼还进一步指出,发动这样的兵变,必须完全掌握军队,才能成功。赵匡胤作为殿前都点检,是统率着最强大、最精锐的禁军的最高将领,只有他,才能发动这样的兵变。

四、韩瞠眼

宋太祖稳稳当当地一举政变成功,开封街头与平时相比,也显不出什么变化。接着,赵匡胤把退了位的周恭帝封为郑王,尊周世宗的皇后为周太后,把他们迁往西京洛阳居住,后周王室成员及其后裔也都受到优厚的待遇。这次“革命”没有发生以往类似事件中出现的大肆屠杀的情况,前朝王室也被保全下来。所有这些,都作为宋太祖的仁政,被人称颂不已。在政变中,后周的旧臣几乎没有反抗。宰相范质虽然在刚听到事变消息时,曾咬牙切齿,但结果,也成了新朝廷的大臣。这一和平的政权移交形式,正是由于中国传统的所谓“天命”所致,大势所趋,无法改变。

当时,在后周大臣中,只有韩通一人遭到不幸。韩通最早曾跟随后汉高祖,周世宗时,由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升任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周之军政,多决于通”,是一个掌握实权的人物。如上所述,周世宗北征时,赵匡胤是指挥水军的将领,而韩通作为统率陆军的总将领,地位十分显赫。世宗死后,赵匡胤执掌殿前司,韩通执掌侍卫司,两人共同统领指挥禁军。但是,赵匡胤对部下温和宽厚,韩通为人刚愎自用,性情粗暴。由于常常任意残虐部属,得不到将士们的拥护,人称“韩瞠眼”。韩通的儿子见赵匡胤的威望日益增长,曾劝韩通及早与赵匡胤结交往来。但是,骄横的韩通根本听不进去,结果,在太祖即位前死于非命。据史书记载,太祖对韩通之死,甚为痛悼,追赠他为中书令,下诏以礼厚葬,还下令要将杀害韩通的王彦昇斩首,只是考虑到建国伊始,才予以赦免。但实际上,太祖始终对韩通耿耿于怀。例如,有一次当他去开宝寺,看到壁上韩通父子的画像时,立即命人把它涂掉。

由于韩通死于宋开国之前,而《五代史》又没有为他立传,所以,从宋代开始,就成了一桩公案。当刘攽得知欧阳修的《五代史记》没有韩通传后,即讥笑说“此乃二流史书”。当时,人们都认为韩通堪称后周的忠臣。据说,王皞于宝元二年(1038)所写的《唐余录》一书中,就把韩通列入忠义传。元代末年修《宋史》时,仿照《五代史记》立《唐六臣传》的办法,设立了《周三臣传》。其序文指出,如果不为韩通立传,“则忠义之志何所托而存乎?”只有王船山的《宋论》,反对把韩通作为忠臣。

五、军阀的反抗

不管怎样,对太祖来说,最强的对手在即位之前死去,这是十分幸运的事情。韩通一死,朝廷上再也没有人出来公开反对太祖。但是,在太祖即位之初,地方上依然有数十个力量强大的军阀,各自割据一方。在这些人中,有的对太祖代周心怀不满,其中昭义节度使李筠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则公开表示反抗。李筠和李重进二人的传略,与韩通一起,收在《宋史·周三臣传》中。

李筠担任山西泽州节度使,驻守北方边境达八年之久。当他得悉太祖代周即位以后,缅怀周室厚恩,特地把后周太祖郭威的画像挂在大厅墙上,面对画像,痛哭流涕不止。他不听长子守节的劝阻,请求北汉援助,公开举起反旗。太祖曾经告诫李筠:“我未为天子时,任汝自为之;我既为天子,汝独不能小让我耶?”李筠不听,颇为自负地说:“吾周朝宿将,与世宗义同昆弟,禁卫皆旧人,闻吾之来,必倒戈归我。”于是,亲自率领三万人马,向开封进发。但是,出乎李筠的意料,禁军中竟没有一个人响应他的行动,而北汉的援助也告落空。宋太祖亲自领兵出征,势如破竹,只一个月左右,就攻下泽州。随后不久,李筠兵败,投火自焚而死。这件事发生在太祖即位当年的四月至六月之间。

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周世宗继承皇位后,即任侍卫马步军都虞候,经常随周世宗出征,在高平之战和征讨南唐过程中,功勋卓著。周世宗攻取江北后,命令他留驻扬州,守卫新土。当时,他作为马步军都指挥使,与赵匡胤分掌后周兵权。世宗死后,他离开都城开封出任淮南节度使,但仍旧担任着都指挥使之职。宋太祖即位后,立即解除了他的马步军都指挥使的职务,接着,他提出入京朝见的请求也遭到太祖的拒绝。李重进在接到不同意他入京的诏书后,十分不安,终于坚定了反抗的决心,着手进行战争准备。这时,刚巧传来了李筠起兵的消息,李重进即刻派遣亲信作为使者,去泽州和李筠联系,商议联合进攻开封。可是,他派去的这一使节和太祖早就相识,出使回来时到了开封偷偷地拜见了太祖,泄露了事情的经过。对太祖来说,当时正在征讨李筠,如果南方同时起兵反抗的话,就必须兵分两路。于是,太祖极力笼络使者,要他劝说李重进推迟行动。李重进轻易地同意了使者的意见,没有立刻起兵。太祖在征服了李筠之后,顾不得休整,立即率大军南下讨伐。建隆元年十一月,扬州被攻陷,李重进及其一家,全都自焚而死。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李重进图谋叛逆的结果。但实际上,李重进曾一再要求入朝,有心归顺,却没有得到太祖同意。相反,在太祖看来,李重进既是周室亲戚,又是禁军的前辈将领,很难处理好和他之间的关系,必欲置其死地而后快。后世一谈到宋太祖,都把他说成是一位宽宏大度、豪放磊落的圣明君主,但从他对待李重进这件事上,却又暴露出他身上专横残暴的一面。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冰心自述

    冰心自述

    本书由冰心向读者讲述自己的人生。内容包括:童年与故乡、北京的色彩、文学生活、天涯行旅、往事与家。
  •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介绍诺贝尔——发明家与实业家的故事,阐述其“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的始末”,及他“生命最后的两项工程”等。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同时他又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其所著家书,涉及的内容广泛,本书特选取其中150余篇,编为修身劝学、持家理财、治军为政、交友处世四个部分。编者为每封家书注有准确的日期,并进行了现代文全译,以便读者能够深刻地了解道光、咸丰、同治三个不同时期的曾国藩,了解其真正智慧之所在,读者从此书中可见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深刻体察和感悟。
  •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乾坤鱼编写的《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是“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中的一本。《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中包含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分为“少年才子”、“游学拜师”等数个部分。
热门推荐
  • 摩天战纪

    摩天战纪

    一片奇异的龟壳,内含神秘的空间,陈青山藉此踏上了艰难的修行之路,他修炼《鸿蒙至尊决》,体法双修,成就鸿蒙法身,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路披荆斩棘,艰难前行,却不想遭遇宿命之敌:盘古不灭法体现世!他该如何做?才能破解这积怨万古的宿命之争?——————————————————————————————————————公布《摩天战纪》群号:494216527,热烈欢迎喜欢本书的朋友入群。
  • 心灵契约者

    心灵契约者

    如果那是能达到愿望的途径,我相信无论那一条路多么的艰辛或脏,人类还是会走上那一条路,因为那一个夙愿就在那里。
  • 忘仙录

    忘仙录

    长生歌,歌传万界;弦起,夺你仙缘;弦落,断你三生。世间皆俱,缘起缘灭;魔前端坐诉佛理,回首天尘不做仙;悠悠千载,万古皆空;燃灯常伴,宿醒千万夜;求仙路,奏一曲长生歌。少年身世之谜到底能否解开;禁区黑暗轮回的杀戮能否平息;一双拳头,击破万古;岁月七杀,举世皆敌。
  • 老公,真的很爱你

    老公,真的很爱你

    那一年他21岁.175cm,65kg,他高大帅气,温文尔雅,有一对可爱的小酒窝,她17岁,155cm,55kg,学校名声姐姐,嚣张跋扈,任性,绝对霸气女汉子
  • 古谱巫灵珠

    古谱巫灵珠

    其实我们身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死亡劫后重生,被救世者带到另外一个空间进行修练异能,一切皆是冥冥中的定数。我们见着就头痛的课本,全来全部可以参悟出武功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领悟到了顺风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领悟到了隐身……另一种世界,艺术系、声乐系,各大科派不同技能。当主人公肩负着家族的千年使命,当主人公劫后重生,等待着他的又是什么样的阴谋与危机……
  • 上巳日曲江有感

    上巳日曲江有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聆听时间的声音

    聆听时间的声音

    三。二。一。开始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或许。根本就不会结束。——时间.
  • 懒人有福:寻老大带你闯天下

    懒人有福:寻老大带你闯天下

    莫名其妙的封印封印了实力又如何?她同样能混的风生水起!不得不说她的仇人真的挺多的,可那又如何?遇神杀神遇魔屠魔!你契约了天玄阶兽又如何?管你神兽魔兽还是灵兽,她刚好是兽兽们的老大!毒药伤残又如何?她在华夏时吃的就是毒,医的就是活白骨!不服得揍,简单粗暴不解释。当封印逐步解开,强者归来,谁与争锋!且看跨越两个时代的强者回归之路。某寻认为这一生喝喝小酒睡睡小觉看看美男赚赚小钱便足矣。某扬认为找到娘子后当务之急是尽快圆房,可为什么她变成了一个小鬼头?这个故事讲得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懒女人和一个死皮赖脸的臭男人的一起虐遍天下无敌手。
  • 上古之路

    上古之路

    人究竟是安排命运,还是....被命运安排。脚下的路,是继续前进,还是...就此停步。
  • 都市之打怪升级

    都市之打怪升级

    高中毕业的李阳,本是继承父业杀猪卖肉的屌丝。意外获得金手指,整个人被数据化,杀死一只蚂蚁都能获得经验,成为一个可以打怪升级的存在。但凡下载到金手指的电影,都能成为李阳可以穿越的副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