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7800000014

第14章 “杯酒释兵权”说献疑

徐 规 方建新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一事,从北宋中期开始,不少书籍都有著录,且在辗转抄引过程中,不断增益渲染,情节愈加复杂,以至广泛流传,历来史家皆深信勿疑。我们考查了有关记载,对照宋初的历史实际,认为此事大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现存“杯酒释兵权”的最早记载,见于北宋丁谓(966 -1037)的《丁晋公谈录》(以下简称《谈录》)和王曾(978-1038)的《王文正公笔录》(以下简称《笔录》)。《谈录》说:

(赵普)在相府,或一日,奏太祖曰:“石守信、王审琦皆不可令主兵。”上曰:“此二人岂肯作罪过。”赵曰:“然。此二人必不肯为过。臣熟观其非才,但虑不能制伏于下;既不能制伏于下,其间军伍忽有作孽者,临时不自由耳。”太祖又谓曰:“此二人受国家如此擢用,岂负得朕?”赵曰:“只如陛下,岂负得世宗?”太祖方悟而从之。

《笔录》说:

太祖创业,在位历年,石守信、王审琦等犹分典禁兵如故。相国赵普屡以为言,上力保庇之。普又密启请授以他任。于是不得已,召守信等曲宴,道旧相乐。因谕之曰:“朕与公等昔常比肩,义同骨肉,岂有他哉?而言事者进说不已。今莫若自择善地,各守外藩,勿议除替。赋租之入,足以自奉,优游卒岁,不亦乐乎?朕后宫中有诸女,当约婚,以示无间,庶几异日无累公等。”守信等咸顿首称谢。由是高、石、王、魏之族,俱蒙选尚。寻各归镇,几二十年,贵盛赫奕,始终如一。前称光武能保全功臣,不是过也。

后丁谓、王曾半个世纪的司马光(1019-1086)从他的父辈庞籍(988-1063)那里听到“杯酒释兵权”故事,录入《涑水记闻》(以下简称《记闻》)卷一中,比前人的记载更为详细,现摘抄如下:

太祖既得天下,诛李筠、李重进,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八]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顷之,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酒酣,上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尔之德,无有穷已。然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郡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敢安寝而卧也。”守信等皆曰:“何故?”上曰:“是不难知!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守信等皆顿首曰:“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敢复有异心。”上曰:“[不]然。汝曹无心,其如汝麾下之人欲富贵者何?一旦以黄袍加汝之身,汝虽欲不为,不可得也。”皆顿首涕泣曰:“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哀怜,指示以可生之途。”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以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谢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军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所以慰抚赐赉之者甚厚? ?(“削夺其权”的“削”字,原误为“稍”,今据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二枙处藩镇收兵权枛条改)

考核上引三种记载,可以看到,在北宋期间,对“杯酒释兵权”的说法就很不一样,且多有抵牾。

首先,《谈录》只讲罢石守信、王审琦二人的兵权,并无曲宴之说。而《笔录》记载罢去兵权的宿将,除石守信、王审琦外,尚有高(怀德)、魏等人,并增添了太祖设宴与诸宿将“道旧相乐”的情况。后世所谓“杯酒释兵权”一说,其源盖出于此。《记闻》则称石守信、王审琦等皆被罢军权,以散官就第,而又大事铺张设宴道旧情节,绘声绘影,恍如身历其境。距离当事人的时代愈远,记载却愈详,此中显有缘饰。

其次,三书对这件事都未确指具体年月。据《谈录》所载,此事发生于赵普“在相府”期间。赵普第一次拜相是在乾德二年(964)正月,故其事决不会出现于这一年之前。据《记闻》所载,又似出现在紧接“诛李筠、李重进”之后的建隆二年(961)。《笔录》既说发生于太祖“在位历年”,又称赵普为“相国”,像这样的大事,时间记载竟错乱如此。

第三,三书都说此事与赵普有关,但说法亦不一致。据《谈录》,罢石守信、王审琦主兵似为太祖听了赵普一次谈话之后就决定的。据《笔录》则是太祖在赵普多次苦谏之下才“不得已”而罢去他们的兵权。据《记闻》,却是太祖、赵普两人共同谋划的结果。

第四,对诸宿将处置的办法也不相同。《谈录》只说不令石、王主兵。《笔录》则称“寻各归镇”。《记闻》竟谓“皆以散官就第”,不再担任实阙了。

第五,不但三书对此事记载分歧,就是素以行文严谨著称的司马光在《记闻》中的叙述也是前后矛盾的。《记闻》著录赵普分析唐季以来兵革不息、国家不安的主要原因是“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解决的办法是“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显然,这是针对藩镇而言的。可是,紧接着却记述太祖如何在一次宴会后解除了诸宿将典禁军的问题。这不是互相抵触,难以自圆其说吗?

尤其令人无法索解的是,这样一件大事,在北宋官修的《太祖实录》和《三朝国史》中,不见只字。对此,南宋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的附注中已经明确指出。元末,根据《太祖实录》、《三朝国史》编成的《宋史·太祖纪》,对此事也不着点墨。如果真有这样值得当代称颂的大事,即王曾所谓“前称光武能保全功臣,不是过也”云云,《实录》、《国史》是不会不书的。

到了南宋前期,比司马光晚一百年的李焘(1115—1184)认为“杯酒释兵权”是宋初最大事件之一,深以史书未加记载为憾,因此在《长编》太祖建隆二年七月条中追书了这件事。内容主要是依据司马光《记闻》,并参考《谈录》和《笔录》两书。又把《记闻》末段的“明日,皆称疾,请解军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所以慰抚赐赉之者甚厚”增改为:

明日,皆称疾请罢。上喜,所以慰抚赐赉之者甚厚。庚午(初九),以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忠武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侍卫都虞候、镇安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皆罢军职。独守信兼侍卫都指挥使如故,其实兵权不在也。

正文之下,李焘又注云:

此事最大,而《正史》、《实录》皆略之,甚可惜也,今追书。按司马光《记闻》云守信等皆以散官就第,误矣。王曾《笔录》皆得其实,今从之。文辞则多取《记闻》,稍增益以丁谓《谈录》。太祖与赵普之意,但不欲守信等典禁军耳,岂不令守信等各居方镇邪?太祖云为天子不若为节度使乐,是欲守信等出为节度使也。及开宝(三)[二]年冬十月,乃罢王彦超等节度使,盖《记闻》误并二事为一耳。邵伯温《见闻录》又云王审琦坐擅入禁中救火故罢。不知同时罢者凡四人,初不缘入禁中救火也,今不取。

李焘认为宋初确有“杯酒释兵权”一事,并把时间定在建隆二年(961)七月初。具体内容是指罢石守信等四人典禁军,任命他们到外地当节度使,而不是罢藩镇。这里,姑且不谈这种解释也是与赵普关于削弱藩镇势力的建议毫不相干,即使如李焘所考定那样仍有很多矛盾。请看下列事实:

一、建隆二年六月甲午(初二),太祖母杜太后病逝,六月初到七月初,乃国丧期间,朝廷上不作乐,不宴饮,而李焘所考“杯酒释兵权”之事恰发生于此时,恐难令人置信。

二、石守信是在李焘所谓“杯酒释兵权”的次年即建隆三年九月才被解除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职务的。 对这个纰漏,李焘不能无视,只好在诸宿将“皆罢军职”之后,加上“独守信兼侍卫都指挥使如故,其实兵权不在也”一句话。

三、王审琦虽在建隆二年被罢去殿前都指挥使,但在开宝二年(969)从征太原,还曾担任御营四面都巡检,统率禁军。

四、宿将韩重赟直到乾德五年(967)二月才罢去殿前都指挥使的军职,出为彰德节度使。 开宝二年,又担任北面都部署,带领禁军出征北汉。

五、宿将刘廷让(原名光义)于建隆二年七月被任命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开宝六年九月罢。 其间,在乾德二年十一月,曾担任出征西蜀的南路大军主师,统领禁军由川东(峡路)进发。

六、宿将李继勋在开宝元、二年间还担任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带领禁军出征北汉。

七、宿将韩令坤早在建隆二年闰三月,即李焘所记“杯酒释兵权”之前的四个月,罢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出为成德节度使,但仍充当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管辖所部屯泊禁军,直到开宝元年死去为止,“镇常山凡七年,北边以宁”。

八、宿将慕容延钊也是在建隆二年闰三月罢去殿前都点检,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但在乾德元年还担任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率领禁军征讨荆南、湖南。是年冬,延钊卒。

以上七人,都是后周末年和北宋初年掌管禁军的高级将领,也都是拥戴太祖代周的功臣。前五人还是太祖“义社”十兄弟成员。⑧ 他们不是在建隆二年七月初一次酒宴后全被解除军职和统率禁军之权的。事实上,建隆二年七月之后,有的宿将如石守信、韩重赟、刘廷让等仍继续担任军职;还有的如慕容延钊、韩令坤、王审琦、李继勋等虽在“杯酒释兵权”前后,陆续被罢去军职,但有时仍被任命带领禁军出征地方割据政权,或管辖所部屯泊禁军防守边境。

通过上述考释,我们认为,千百年来沿袭至今的“杯酒释兵权”说,因出处不明,疑点甚多,在未取得确证之前,似不宜引用,否则易使宋初收兵权的措施简单化、戏剧化,背离历史事实。

(原载《文史》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82年7月版)

同类推荐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本书分为鲁班、爱德华·琴纳、威廉·赫谢尔等部分。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本传真实生动的描写刘禹锡积极参加中唐政治革新活动。其后,他在长期贬谪生涯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仍忧念天下,关爱百姓。他善于从历史、现实与民歌中汲取思想一书营养,创作出不少兼具诗人挚情,哲人睿智,气格豪迈、风情郎丽的优秀诗歌,实无愧于中国诗史上“诗豪”之誉。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传主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善于反思,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良好心态,引人深思。
  •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在中国航天界,王永志院士有着敢为人先、善打硬仗的美誉,他参与领导及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他亲历了我国导弹、火箭及载人航天事业的风风雨雨,把人生轨迹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相连。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成为我国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领军人。由于功勋卓著,王永志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被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他用一个中国科学家自强不息、拼搏不止、富于创新的精神,为飞天梦圆的中国航天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廖仲恺与何香凝伉俪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年轻的伉俪追随孙中山踏上了创立民国与捍卫共和制的旧民主革命之路;在新民主革命时期,他俩为建立、巩固首次国共合作和实施三大政策,英勇奋斗,前仆后继;廖仲恺为国殉职洒下一腔热血后,何香凝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夫志继续勇猛前进,为抗战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热门推荐
  • 神选者之战

    神选者之战

    3年前的意外使得凌云失去了父母,原本与妹妹相依为命的生活突然产生了异变,特殊的能力,神秘的组织,这一切是巧合还是命运的召唤?
  • 冷战后的联合国

    冷战后的联合国

    本书作者以丰富独特的经历,展开历史性的回顾和评述,书中将析论冷战后联合国体制和使命策略的发展变化,多方位地刻画它在国际矛盾纷争中所扮演角色之重要性和其缺陷不足。并为联合国的将来和世界和平提出一些建议。
  • 空之梦幻想曲

    空之梦幻想曲

    万米高空上的浮空大陆,蔚蓝天空下的地表诸洲。魔法与科技,和平与战乱。它们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奏响人类前行发展的乐章。浮空大陆上的懒惰少女哟,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吗?你的存在本身,就有着其意义所在,有其要履行的职责所在。曲子已经响起了,初心的稚嫩舞者啊,是你登台表演的时候了。来吧,就在这个世外桃源一般无人知晓的小村子里,迈开你的步伐吧。你将会带给人类什么样的舞蹈呢?虽然你会迷茫,你会痛苦,你会悲伤,但,你将会不断成长。让我们对未来,拭目以待吧。
  • 斩灵图

    斩灵图

    上古时期,称心为意识,意识为禅。故,心便是禅。相传,以心载道,可成就大道。…………数万年后,星空异象,有黑色禅棍落至人间,从中走出一个光头少年。少年乃僧人,来此寻心保命,自佛门还俗,踏上无情仙途。终有一日,他会身怀菩提树心,炼化往世因果,修成不死禅仙。
  • 神戒西游

    神戒西游

    天命轮回,西游传说,真神不灭。《千劫》彼岸万重惭,骨念花海眠。离殇沫之路,流影忆昔年。雪落云烟散,凡世起灭缘。浮生幻若梦,红尘已无言。(字数终于够了=_=)
  • 轻紫之爱

    轻紫之爱

    林轻灵是个美丽漂亮的女孩,而叶紫是一个歌坛的大明星。她们无意间发现她们是双胞胎姐妹,她们又有什么反应。她们的父母在十七年前已经去世,而她们姐妹被送去不同的孤儿院,而姐姐被有钱人家收养,妹妹被一家背景恐怖的人家收养,十七年后她们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也找到了自己的爱。事情在这发生了很多事,这背后有什么阴谋?十七年前那切事故是意外吗?
  • 星辰决裂

    星辰决裂

    星辰陨,星耀落,星耀陨落,星辰决裂突破巅峰,撕裂星空,决裂星辰,踏破虚空
  • 生前死后之追寻

    生前死后之追寻

    “人在生前极力地渴望自己想要的美好,死后就有可能实现,因为那是世界对你执着的回应。”“世界不是死的,但也不是谁都能得到回应的,也许放下不必要的执念才是最轻松的一生,只是得不到最后的答案。”当对这个世界抱着最绝望的时候,当生命结束认为解脱的那一刻。原本一位只存在与故事和构想中的人出现在了你面前。。。。。。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 未见青山怀扶苏

    未见青山怀扶苏

    “……民间传说,昆仑有莲,百年得灵识,千年得人形,其貌清雅无双,眸似繁华流转,名曰:颜。”暖日乘风何处,寒酒醉怀扶苏。命格无双的青莲遇见乱世中步履维艰的扶苏。前世今生,谁错过惊世的真相。天命轮回,偏不信命。一子落错,便是满盘皆输。了悟轮回生灭,又孑然如初,了悟福德因果,又有始无终。裴颜:“这千万年岁月,无你,就是孤寂,这江川山河,无你,就不成风景,你什么时候回来,扶苏。”扶苏:“你要等我,哪怕山河破碎,草木几千度枯荣。”魏长风:“我是他如何,不是如何,都不过我心悦你。”陆南意:“我与她隔着长风深谷,近不得,退不舍。”
  • 南方风味小吃

    南方风味小吃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