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并不是用了什么特殊手段,只不过是他们比常人多想一点点,可是就这一点足以使前者功名尽占,后者则终生潦倒。这听起来有点玄,其实细想想,并不过分。因为成功者用的并不是见不得人的手段,有时他们只不过比别人多用了脑袋瓜子,根据市场不断选择调整的方向。
我们说商品是市场的硬件,凡能够站得住脚的商品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满足了人的需要。商品与需要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方面,市场需要可以引导经营者生产出新商品,也就是说,需求决定商品;另一方面,一些具有超前性的商品往往又能够引发新需求,商品引导需求。只有少数卓越的企业家才能发现其中的商业机遇。
“小霸王”学习机的前身是单纯的游戏机,它的诞生其实是缘于一场危机和挑战,最令人叹服的地方就是在于其经营者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趋利避害,把挑战转化为机遇,把机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利用新产品创造新需要。整个过程闪烁着段永平的经营智慧。
段永平是“小霸王”的厂长,该厂前身叫中山市日华电子厂,1989年由段永平接手,由生产大型游戏机转向生产家用电视游戏机,一下子使该厂起死回生;又是他给游戏机命名为“小霸王”,创出一个响当当的名牌;还是他创造性地第一个使用了“有声商标”,“小霸王其乐无穷”的独特声音从此回荡在消费者耳边。
1993年,段永平和“小霸王”游戏机面临着一次严峻的挑战。段永平注意到,报纸上开始出现游戏机对少年儿童有负作用的评述:容易上瘾,长时间精力集中造成视力减弱……有的家长开始投书报社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因为沉缅于玩游戏机而学习成绩下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一市场反馈信息给段永平敲响了警钟,引起他的思考。最后他决定,产品必须趋利避害,必须更新一种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时不我待,段永平立即从全国各地招聘来数百名电子机械、计算机专业人才,成立产品开发部,加班加点研制新产品。1993年5月,第一台小霸王电脑学习机问世,第一代产品的型号是SB218.
学习机的原理与游戏机一样,但增加了一个计算机键盘和一个电脑学习卡。“小霸王”当年仅花了20万元就买下了王永民的“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装在新学习机上。
小霸王真正算是彻头彻尾“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了。学习机拥有以下功能:键盘练习、打字游戏、音乐欣赏、中英文编辑、BASIC语言。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被解除了。
小霸王学习机的口号是:包你3天会打字。
小霸王学习机投入市场正逢其时,赶上了中国各界学电脑的热潮,从而使它走出一条超常规发展的道路:1992年产值1亿元人民币,1993年达到2亿元,1994年产值4亿元,1995年产值达到8亿元人民币,产值尤如变戏法似的成倍增长。
一场挑战变成一个机遇,一个机遇变成一种巨大的生产力,此中关键在于瞄准需求开发新产品,以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市场的竞争法则就是这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段永平不为市场反馈的信息所动,固守游戏机市场市场不动,恐怕早已被淘汰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