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2000000011

第11章 自然红(1)

桃树长出了一身的尖叶子,手指粗的小桃子就挂满了桃杈。小桃子毛茸茸的,像山里没人管的野毛桃。那日大清早,小桃儿的脸上挂着水珠,如同莲儿晶莹的泪珠子。莲儿闪动着圆圆的大眼睛,守在树下望。当山里的微风轻轻吹过,小桃子脸蛋上的水珠滴哒滴哒地全落在莲儿的脸庞。

莲儿一惊,急忙一口气跑回堂屋,有些气喘吁吁。她看见爹在织笸箩。爹的名字叫屈细改。当地人叫“狗”为“改”,实际上叫他“细狗”,这是他外号。他上学时,老师把细狗换成同音字改。屈细改的脑壳箍条大花手巾,腰上披着厚帆布围裙,把笸箩放在那条左腿上,神情专注。他织的笸箩有的一头圆一头方,像个小筲箕(这里指淘米洗菜用的工具);有的全是圆圆的,像个小米筛。他织得很过细,用头发丝一样的细篾麻利地织着。这些笸箩要卖到城里去,一个笸箩除去本钱,可以纯赚三、五块钱。屈细改如今是凤凰山出名的篾匠,他刀破的篾又细又均匀,像蚕吐出的丝。如果破好篾,有时从清早到晚上点灯,一天要织20多个。屈细改望见莲儿,依旧用几个长满老茧的手指快速地织着笸箩。莲儿拉长了脸,嘴巴翘翘的。

屈细改说,宝宝,帮我过过数儿。他向莲儿咧咧嘴,露出笑牙。莲儿看见他的笑牙之外,全是韭菜一样的胡子。

堂屋里堆满了小笸箩,码得整整齐齐。那是昨晚屈细改点灯做的。莲儿没理会爹。她的肚里话还没倒出,不会帮爹数笸箩。屈细改此时看出莲儿的异样,他抬起头,企图从她的脸上破出她的心思。她长得太像她娘了,大大的圆眼睛,长着秀长柳叶眉,细细的双眼皮。当初他与她娘雪花相亲,他立刻让她娘大大的鸣凤眼所吸引。古人老话:七尽之身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要晓得人的八字命运如何,不能不看双眼。如今的莲儿与雪花一个模子,长大一定水蛇腰儿迷死人。

他没有工夫理睬莲儿。他要把这批笸箩交给二道贩子,换取现钱。存进信用社,她娘雪花向他放出话儿,等咱家存的钱与屠夫屈老庚一样多,她就回凤凰山。屈老庚是个有名的老屠夫,非常奸猾,一场工夫,他杀猪都能赚上几百块。现在猪肉每斤涨过了10块。他把猪肉更当个宝,拼命算计别人。人比人气死人。屈细改常常叹息自己的二两小命如同屋后虫蛀的桃树,自身难保,哪能长出新杈。

看见爹不理不睬,莲儿撅着嘴巴说,爹,我望见桃子哭了。屈细改没有听明白女儿的话意,他瞟一眼莲儿,把刚刚织好的笸箩码起来,伸手拍了拍铺在腿上帆布上的灰末,睁大眼睛看她。莲儿又说,我望见小桃子哭了,它的眼泪滴在我的脸上。屈细改明白了女儿的话意,她是看见小桃子上挂有水珠,那一定是老师或者她娘教她的话。

三年前,村里桃子成熟的时候,凤凰山开进一辆解放牌卡车,人们以为是来收购松树杉树的,没想到是来收购桃子。有贩子进村收桃子,价钱虽然开得低,而且很挑剔,个小的不要,红透的不要,但不用挑到镇里去卖,省心省力,很多村民纷纷摘了桃子,送给贩子过磅。雪花怕桃子烂在树上,把屋前屋后的桃子摘了一半,送给贩子。在过磅的时候,她认识了贩子茼蒿,茼蒿是他的外号,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名。他不是本地人,长得人高马大。雪花听信了茼蒿的话,到城里去做副业,跟他去了省城。她临走的时候,舍不得莲儿,她对莲儿说,等来年桃子红了,妈妈回家来。第二年,桃子还没有红的时候,莲儿想妈妈,她把青嘴巴的桃子摘下来,放在床头放在桌上,希望桃子快快红透,让妈妈回家。大人们就告诉莲儿,桃子要自然红才行,要不,妈妈回不来。

这些事情屈细改最清楚。他怀疑茼蒿看中了雪花的秀美,把她骗到城里去。这不能怪雪花,谁让自己是一个残废人呢?几年前,他和村里人一起去帮山那边的水泥厂开采石头。中午放炮的时候,出现一个哑炮,大家等了很久,没有响。以为不会再响,便进了采石场清理现场,发现那个哑炮是他装的药,屈细改上前察看,不想炮竟炸响了,一块石头砸断了他的右腿,伤势严重。工友将他急送到水泥厂医院,医生二话不说切除了他的右腿。他丧失一个家庭的好劳动力。一家的担子从此落在雪花的身上。每日早上起床,雪花第一件事,沿着屋后的青石路,首先把水缸挑满水,然后出工做事。屈细改出院后,他不能做工,不得不拜师学篾匠,坐在屋里做手艺。

屈细改聪明能干,大半年工夫,不仅学会了篾匠,而且精通了打渔鼓,能自编自唱,道出古人悲喜事。他传承民间的说唱,融入屈氏哦嗬唱腔,成为方圆几十里最会唱的渔鼓手。哪怕是农忙的时节,大家坐下来,都喜欢听他唱渔鼓摆龙门阵。

屈细改朝莲儿咧咧嘴:那是别人谑谎,只有人会哭呢。

莲儿显然不满爹的回答。她是读三年级的学生。她说,我晓得桃子与人一样,它会长大,它会哭,它要妈妈哟。

对于莲儿的话,细改不知道怎么解释。他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老调重弹:等桃子红了,妈妈回来看宝宝。

你莫谑我。莲儿说话很老气,丢下这句话,她又返回屋前的桃树下。这是一棵老桃树,比屋檐还要高,树杈很粗,夏天的时候,把稻草搓成绳,绑在树杈上,能够荡秋千。这时,莲儿望见桃树杈有一个小洞,边上长出了桃油,黑嫩的桃油结成了小块儿。在桃油之上,一只麻雀跳来跳去。它停下之后,在树上磨一下左尖嘴,又磨一下右嘴巴,竟朝莲儿叽叽地叫。莲儿不知道它说什么,可能在唱歌,可能在找妈妈。它像住在自己屋檐里的那只麻雀,似乎对自己蛮亲近。莲儿朝它哎地叫了一声。那只麻雀一惊,扑地飞过桃树,落在不远处稻田边的李子树上,李树间,还有两只画眉唱着歌,旁若无人。

莲儿偏着脑袋往田垅里望,她看见奶奶田惠子手抱一捆新鲜桑叶和嫩麻叶,往屋里走。桑叶养蚕。麻叶剁烂煮熟可以喂猪。奶奶身子像老桃树,皮肤像桃树皮,不怕山刺。她走到莲儿的身边,莲儿看见她的额头冒出细汗珠,顺着深深的皱纹流下来。奶奶上气不接下气地喝斥道,怄气包,莫忘吃饭上秀(学)啊!奶奶有一点偏心,她只喜欢莲儿大伯的两个儿子峰峰和小海,常常责怪她为“怄气包”。听见奶奶一吼,莲儿拔腿往屋里跑。她跑回灶屋,他看见峰峰和小海背着书包在玩木风车,峰峰用力摇风车,小海傻乎乎的眯起眼睛把脑壳伸到出风口,让风吹到脸孔上。奶奶见了,骂道,两个癫子,想挨打啊?峰峰并不怕奶奶,他嘟哝地骂了一句地主老财。

莲儿背着书包来到凤凰山小学,班上的同学基本提前到了,大家摇着黑脑壳在齐声朗读课文。班主任李红老师站在讲台前,眼睛一闪一闪的,像把每一个同学装进眼仁里去。她看见莲儿,仍是那句现话,屈莲儿,以后来早点啊!

老师们都喜欢莲儿,不仅因为她长得漂亮可爱,而且异常聪明乖巧,能唱会道,每次考试成绩呱呱叫。老师都晓得莲儿的特殊家庭情况,横竖对她疼爱有加。

凤凰山小学,莲儿非常喜欢,学校不但有商店,有洋货,有电话,也有老式碾房和水车,村里碾米不需要柴油机打米,用碾房的磨盘就能把谷子碾出米来。中午放学没事的时候,她和同学就去看碾米,看石轮子被水冲得团团转,发出巨大的轰隆声。

更重要的是,在学校里莲儿还能获得妈妈的信息。雪花以前每次寄信寄物寄钱回家,邮差都会送到学校来,再让学生带回家。遇到贵重的物品,就让大人们带着。雪花读的书不多,她会说可不会写,她总共写了三封信,有两封写错了地址。她还寄回两次衣服,一次给莲儿寄回一件新裙子和一双运动鞋,穿起来挺漂亮。一次给屈细改寄了一套毛料酱色西服,西服有一点大,屈细改穿在身上,不太合身,松松垮垮的,衣角吊到屁股下,像个松了箍的甑子,似乎能发出空荡荡的响声。但屈细改十分喜欢,自从他结婚生娃后,第一回穿新西服。如今,莲儿的运动鞋已被磨穿了底,仍没有妈妈的新消息。

一年前,莲儿爹屈细改省下200块钱购买一部二手手机,告诉有电话的村民,如果雪花打电话回村,一定叫她打自己的手机。但他从没接到过雪花的电话。

下午放学的时候,班主任李红把屈莲儿叫到办公室。她不晓得老师叫她做什么。老师有时候叫她,是让她帮忙扫地抹桌子,然后给她酸话梅吃,有时候给她巧克力——只有城里孩子才能吃到的东西。她发现老师叫她做事,就是想给她吃零食。老师长着一副标致的瓜子脸,平常和颜悦色,从没见她在课堂里骂过学生,最愤怒的时候,就是瞪眼睛,然后罚站。

李红老师的办公室小小的,却很整洁,桌子摆着一盆吊兰。莲儿进去的时候,看见老师紧锁蛾眉捧着厚厚的一本书看,那本书比美术书还要大。她笔直地站在门口,发现西边的太阳正好晒进老师桌上的吊兰,吊兰刚浇过水,叶子上还留有水珠子。在吊兰的旁边,摆着一串香焦,黄灿灿的。老师看见莲儿,把看过的书折了一个角,再合上书,招手叫她进屋。她掰了一根香焦,递给莲儿。莲儿忽然想起妈妈掰苞谷的情景。

大约在莲儿6岁那年,有一次,雪花带着莲儿来到自留地里,把泛黄的苞谷掰下来,递给她,让她回家烧着吃,然后用砍柴的刀砍倒青青的苞谷树,剔去青苞谷叶子,用嘴咬了一口苞谷树,点点头。她的意思说这棵苞谷树像甘蔗一样甜。她又砍掉苞谷尖尖,把它递给莲儿。莲儿接过苞谷树,她不会吃,先从尖尖那头咬。雪花见了笑道,傻宝宝,苞谷没有两头甜,尖尖不能吃。莲儿便调过头,咬了一口,轻轻地嚼,发现苞谷汁像冰糖一样甜。此时,她刚好看见一只布谷鸟从茶油树林里呼呼地飞过头顶,落在对面的老板栗树上,发出“苞谷——苞谷——”的叫声。她对妈妈说,妈,布谷在打苞谷的主意呢。雪花笑笑,像音乐老师教大家唱歌一样,打着手势说,鸟贵有翅,人贵有志嘛。莲儿似懂非懂地问,为什么野鸡比布谷漂亮呢?雪花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呢。

莲儿脑里贮存着这段零零星星的记忆。她记得妈妈的脸庞像早春三月泡(三月泡:山莓的一种,老历三月前后成熟),红扑扑的。她睁大圆眼睛,对李红说,老师,你和我妈妈一样美。李红故意问,为什么呢?莲儿拣来妈妈的话: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呀。李红老师一听,十分感动,一下子将她抱在怀里,喃喃地说,你真是个小人精呢,老师喜欢!莲儿把脸贴到老师的身上,忽然,心里涌出一股酸楚——很久没有人这样抱过她了!她的泪珠子涌出了眼眶。

李红看见莲儿无故流泪,眼睛扑闪一番,帮她擦掉眼泪儿,向她做一个鬼脸,瞪了她一下眼。她的意思叫她不能哭,要学会坚强。莲儿从老师的怀里挣开,不好意思地低头瞅着手里的那根香焦。李红问,屈莲儿,知道我叫你来做什么吗?莲儿眨动着眼睛,摇摇头。李红说,今天想让你给老师唱一段凤凰山渔鼓。莲儿心里想,没有渔鼓伴奏,怎么唱呢。嘴里却一声不响。

这是莲儿的特征,在她不高兴的时候,她不喜欢与别人说话。李红见状,帮她剥开香焦,轻轻塞到她的嘴边,莲儿嗅到香焦味儿,她先咽了一点口水,再张开嘴,轻咬一口,然后慢慢地咀嚼。李红于是故意逗她:屈莲儿,今日看你怎么像反刍动物的小牛吃东西呢。莲儿闻言,害羞地转过头。李红嘻嘻地笑道,不要发脾气呵,我现在想听你唱一段渔鼓呢。莲儿吃完香焦,对老师说,老师真的想听,我就唱一段。李红偏着头说,当然,我想听听咚咚匡、咚咚匡。莲儿点点头,带着湘黔人的口音,唱起《牛搓痒·男儿志》:

咚咚匡,咚咚匡!

萱草女儿花,

不解壮士愁。

亭亭玉树临风立,

苒苒香莲带露开。

哦——嗬,

水蛇腰儿迷死人——

仙女下凡寻牛郎!

……

还未待莲儿唱完,李红老师已经咯咯地大笑起来。她边笑边叫莲儿停下来,轻声问,这是你跟你爸学的?真是白布掉进了染缸里!莲儿应道,从我爹那里拣来的,不好听吗?李红咯咯笑道,换一个。莲儿不得不换唱《风入松·季节歌》:

咚咚匡,咚咚匡!

正月甘蔗节节长,

哦嗬家家户户拜年忙;

二月橄榄两头黄,

哦嗬犁耙水响抢春光;

三月泡儿粒粒红,

哦嗬桃树李树花儿香;

四月枇杷如蜜糖,

哦嗬养好春蚕多采桑;

五月杨梅红上岗,

哦嗬嫩竹成材挑千磅;

六月莲子满池塘,

哦嗬十指连心疼爹娘;

……

一曲唱罢,李红的瓜子脸露出桃花般的笑容,她拉起莲儿的小手,认真地问,全从你爹爹那里学的?莲儿点点头。李红说,那我们一起看看你爹?莲儿不解地望着老师。李红没对她说原因,她准备着手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她想从凤凰山渔鼓入手,研究民间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她想多了解凤凰山独特的民间文化。

凤凰山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个两省相拥的千年古村落,一头是湘,另一头是黔。这一方混住汉族、瑶族、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的村民。附近乡村保存很多原始的东西,像水车、油坊、碾坊。不需要任何机器,就能抽水、榨油、碾米。这里峰峦叠嶂,山色清明,水色秀丽。这里的生产习俗,村寨民俗,民俗服饰,民俗文化,以及古朴民风,都深深地吸引了这位来自杭州的大学生。5年前,她响应学校号召,支援中西部农村教育,来到凤凰山小学。而他的大学男友却考进了中央机关,他们因此劳燕分飞,她于是决定一辈子留在风凰山,做一朵缠绕乡村篱笆上的一朵默默无闻的毫不起眼的小喇叭花。

从学校到莲儿的家不远,大约只有两里路。隔着一座山坳,颇像一个睡美人隔在中间,那山坳是睡美人的肚皮。李红牵着莲儿的手,走出学校,红红的大如簸箕的太阳已经贴在睡美人的脸颊上,使睡美人的脸庞涌起一股潮红。夕阳似乎十分腼腆守着凤凰山,让山野变得异常静宓,听不见鸟鸣,听不见狗吠,听不见庄稼汉的吆喝声。一阵轻微的南风吹过,也听不见树叶儿的舞蹈声。

她俩爬上山坳,遇上村民赶着一群肚子圆鼓鼓的羊回家,它们的脖子都挂着铃子,不断发出丁零当啷的响声,如同补锅匠进村一样,把铃子摇得响当当。

躲避羊群时,李红发现眼前的枫树、檀树和青岗树都长得郁郁葱葱,连那矮矮的檵木,都冒出嫩黄的叶子,似乎在一个劲儿贪婪地吸吮新鲜的空气。很多杂木李红叫不出名字,但它们不同形状的叶子让她充满了好奇。在她沉思中,莲儿在路边扯了一根青箱子,举到她的眼前,她说,老师,它叫青箱子,是种草药呢。李红呵呵而笑,心想,农村的孩子这点比城里孩子强,至少认识了很多植物。

没见李红老师回话,莲儿用普通话问,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李红摇摇头。莲儿说,到了秋天,我奶奶采集青箱子,可以卖铜钱。李红应道,老师出生在大城里,大学学中文,很多植物不认识嘛,以后向你学习,好吗?莲儿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她扔掉青箱子,又从路边扯出一把鹅肠草(学名繁缕),问,老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草吗?李红想了想说,这是猪草。莲儿听了嘿嘿一笑。

同类推荐
  • 探秘生命的故事

    探秘生命的故事

    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文章短小、语言简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非常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其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奥秘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社会的金钥匙,加深历史认识,不断创造人类文明,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不断推进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 魔窟倩影

    魔窟倩影

    该书由几部惊险、传奇、纪实的中篇故事组成。该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刺激性、感人性。
  • 智能是个阴谋

    智能是个阴谋

    就在人们不断的推出新科学,新技术的时候是否想到?人们不光是在拖动社会的发展,也是在创造者其他的物种。当一个新的智能生物被创造出来的时候,人类也将受到威胁。
  • 死亡面孔

    死亡面孔

    《死亡面孔》选自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包括《死亡面孔》《坦白》《亡命猎手》等十余篇短篇小说,文字简洁平实,情节曲折跌宕,结局却出人意料,并且往往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富于现代特点,符合当下阅读习惯及阅读趋向,颇受年青一代欢迎。
  • 父与子

    父与子

    《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帕维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当然,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父辈中的人们态度各有不同,尼古拉比较温和,希望理解子辈,想跟上时代,只是不太成功。帕维尔则固执已见,信奉贵族自由主义,对年轻人的反叛耿耿于怀。父与子的冲突在广义上表现为帕维尔和巴扎罗夫之间的对立,由此,在巴扎罗夫身上塑造了时代“新人”的形象。
热门推荐
  • 仙之祭

    仙之祭

    简介:愚民齐祭,欲祀群仙。其曰:仙之祭,祭群仙。祭的一仙得一仙,祭的万仙当作天。可掌一界,主宰众生!**********仙之祭。血腥,却从未停止------谪仙喋血,愚民作仙;万仙齐殇,苍天却罔。一场仙祭,却是惊天之谋!!!
  • 从此君王不翻牌

    从此君王不翻牌

    这世上的很多人与生俱来就有着某种特殊的才华跟天赋,这小叫化子也有,她似乎是天生的乞丐,换上华服也成不了娘娘。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是乞丐,也要做乞丐中的大BOSS。从乞丐混成皇妃,又从皇妃沦为乞丐,兜转一圈,才发现,什么都比不得“自在”二字。
  • 神女九公主

    神女九公主

    天上的神女九公主,因被大魔头打下凡尘。后在凡间经历了许许多多。在凡尘她的哥哥喜欢她,而认识了一个叫宁轩的男子。而九公主又会和谁有怎样的故事呢?
  • 染墨的梓花

    染墨的梓花

    我出生的时候,梓花开遍整个魔宫。父皇告诉我梓花代表着希望,而我就是整个魔界的希望。从小我便赋予重任,每天都在拼命的修炼。为了父母,也为了能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站稳脚跟。十岁那年,我开始不清楚,我到底是谁?我究竟是魔界的公主,还是那个从21世纪穿越过来的佣兵。但我唯一清楚的是,这个世界只有实力才能征服一切。我有一个不知是否正确的毛病,我是一个绒毛控,15岁那一年,我在魔兽森林历练捡到一只小狐狸,从这里我的情劫就开始了。
  • 重生之宅男星王

    重生之宅男星王

    他是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屌丝,他装逼英雄救美被车撞死,可是莫名其妙的重生到了,平行世界他获得了星王系统,这个世界没有《斗罗大陆》,《斗破苍穹》,《修罗武神》.........。还有这个世界居然连好听的歌也没有,他想他的时代就要来临了。我要当巨星谁该说不..........。
  • 武道仙皇

    武道仙皇

    武道,依骨纹而生,仙道,依骨符而生。陆青,无意间得授一本残缺焚骨之法,以无上异火锻造骨纹,却阴差阳错伴生骨符,自此,开启了他与众不同的修炼之旅!!!生在武道世界,成就仙道之皇!!!
  • 银海指南

    银海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族之决裁者

    龙族之决裁者

    生活就像是一滩平静的湖水,总会有人往里面扔石头。就是人生,命运就像是小丑,它可以让你笑,也可以让你哭。装逼永无止境。
  • 血绝天下

    血绝天下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耐我何?
  • 幻魔传说

    幻魔传说

    光辉战役之后十年,本来平衡的局面被渐渐打破,暗夜精灵与半兽人,亡灵族的联盟又在蠢蠢欲动。。。。。。。故事是围绕着梦想成为战士却逐渐成长为大魔导师的修及他的伙伴门发展的。。。。 处女作 谢谢吉斯镇是安洁拉大陆上最普通不过的小镇,由于地处凄凉之地与黑暗森林的边缘,使这个普通的小镇变的重要起来。这里从而拥有了安洁拉王国最大的军事要塞之一[闪光要塞]。自从光辉战役十年之后,凄凉之地的半兽人与黑暗森林的暗夜精灵便成为了一种传说,是吟游诗人家常便饭。人们也就渐渐的将之淡忘,吉斯镇也就逐渐兴旺起来。[编辑注]本作品由外围编辑狐妖推荐、给予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