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1200000020

第20章 伟大的成就

美貌的青年穿戴过分反而折损了他们的美,山村妇女穿着朴素无华的衣服反比盛装的妇女美得多。

——达·芬奇

(一)

当天空明亮,雾气少的时候,达·芬奇就和麦尔兹一起到野外散步。

达·芬奇观察了一会儿,对麦尔兹说:

“你瞧,我的弗朗切斯科,要向我们伟大的导师——大自然学习,要学会耐心地观察。大自然中包含着许多的美好和智慧。”

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

“你看,那光明向阴影的转折是多么不可思议、多么柔和。没有一个地方有生硬的、像刀切一样的分界线,全都是那么温柔、和谐,全都是从明部到阴影渐渐转移。这是自然的造化……”

麦尔兹顺着老师手指的方向望去,用心地体会老师的悉心教诲,不住地点头。

接着,达·芬奇又说: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画家,就要丢弃一切的忧虑和操心,潜心于艺术,让你的心灵像一面镜子一样,把所有事物的一切运动都反映出来。大自然中的事物是多么不同啊!每一个鸡蛋、每一片叶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不可重复的形式,就像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容貌一样……”

他热爱艺术,并崇尚艺术,他对学生们说:

“绘画是一门科学,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模仿者。看不起绘画的人,一定是不爱哲学和自然的。进而,他也不懂得这种被明暗、色彩、线条所构成的形态里,所包含的精深的感悟和哲理。凡是可见的事物,都是由自然生养的,这些自然的儿女又生育了绘画。”

他在给学生们讲解绘画时,也时刻都在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这些观点也记录在他的笔记中:

“……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把自己转化为对象事物的颜色,并且如实地摄入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要知道,如果你不是一个能够让艺术再现自然一切形态的多才多艺的能手,那么,你一定不是一个高明的画家。”

在这段时期中,达·芬奇因患中风,右手几乎瘫痪了,不能再继续顺畅地绘画。不过,他并没有停止思考和写作,也没有停止进行科学研究,还继续用左手写各种实验报告。

达·芬奇曾经认真地研究过大自然中的鸟儿、蜻蜓、蝙蝠,甚至苍蝇,他想从中发现它们扇动翅膀的原动力。

“如果能够使这种机械的原动力得到解决,使飞行器上的双翼自己扇动起来,那么,人类就一定可以在天空中飞翔。”

达·芬奇曾根据老鹰翅膀的原理制造出一个飞行器。可是还没准备好,就被他一个性急的学生偷偷将飞行器弄到房顶,然后大胆地试着向下飞行。结果自然是没有飞起来,而且几乎折断了这个青年的脖子。

后来,达·芬奇又开始思考在:如果飞行在空中时出现问题该怎么办?他的想法是:

“应该有一种巨大的、像伞一样的东西,拴在人的背上。借助它,人就可以从空中缓缓地降下来,不至于摔伤。”

达·芬奇曾把这个设想记录下来,并且还设计了草图。这就是他对现在我们使用的降落伞的构思。

他还在自己笔记中的一幅“飞弹”的精细平面图下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人类,正如一只伟大的鸟儿,会在那高贵的天鹅背上作自己的第一次飞行,让整个世界大吃一惊!让所有书籍都在谈论着,给自己的故乡——祖国,带来永恒的荣誉!”

(二)

这天,天气依然清朗,达·芬奇和学生们吃完早饭后,就打算和麦尔兹一起去散步。

像往常一样,达·芬奇指导麦尔兹认识一些大自然中稀奇的植物,尤其是沼泽中的,如蕨类、灌木和各种花草等植物。

之后,师徒二人又到附近的小山上观察树木、树叶等。

当他们走回来,刚刚到庄园的便门时,就听见一阵急速的脚步声。

达·芬奇抬头一看,原来是马捷琳娜向他们匆忙地跑来。由于着急,她头上戴着的白色头巾也偏到了一边。

“先生,请您快一点……故乡来客人了,从意大利来的客人……红衣主教大人,还有秘书跟他一起……”

马捷琳娜边喘气,边急促地说道。

达·芬奇听到这些,脸上一下子放光了,就像被阳光照亮了一样。他快步向庄园里走去。故乡来了客人,这对达·芬奇来说可是一件大事。

看到老师那激动、喜悦的面容,麦尔兹感慨地想:

“那些浅薄、无知的人说老师投降了法国人,忘了故乡;现在,从老师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故乡啊!尽管祖国一直不曾重用他,没有正确估价他的天才,但是,就只是故乡来人这样一个消息,他就立刻变得神采飞扬起来。他对故国该怀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啊!”

达·芬奇仿佛一下子年轻了10岁。他精神焕发,迈着完全是年轻人的步伐,去迎接这位出乎意料而来的客人。

来拜访达·芬奇的是意大利红衣主教路易斯·阿拉贡斯基和他的随从。他们正好路过克鲁庄园,就突然想来看看这位久负盛名的老艺术家。

红衣主教的到来,对热切地思念故乡的达·芬奇来说,宛若一阵春风一般,他非常高兴和激动。

一阵寒暄之后,红衣主教提出了一个要求:

“尊敬的列奥纳多先生,我请求您,能否赏光让我欣赏一下您的作品。是您这位‘最杰出画家’的光荣之名和身为故乡人将我吸引到您这里来的。”

“可以,当然可以!请来我的画室吧。”达·芬奇高兴地说,然后热情地带着主教来到他的画室。

接着,他开始一副接一幅地掀开盖在画上的粗麻布,露出他的一幅幅画作,供红衣主教欣赏。

第一幅是《施洗约翰》,第二幅是将自己的女儿玛利亚抱在膝上的《圣人安妮》。在《圣人安妮》的画作前,主教停下来默默地欣赏着:

“看啊,这两代人微笑地看着第三代,希望保护他……而耶稣就像融入了大自然一样。所有的这一切,是多么的不平常啊!”

“从别的艺术家的作品中,没有哪一个会像这样。那从阴影到明处的转折是多么自然、多么令人惊讶!别人指责他不信仰基督的话语,从这幅画上看就是不能成立的。他们的确不了解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啊!难怪他要离开自己的故土,将生命的余年交给异国……”

接着,红衣主教看到还有一幅画没有揭开上面盖着的布。而且,这幅画上盖的不是粗麻布,而是漂亮的塔夫绸。

“尊敬的先生,有一幅杰出的肖像画让我们的国君都很感兴趣,故国人更是倍加赞赏,能不能让我也欣赏一下?”主教基本已经猜出了这幅特殊的画的内容了。

达·芬奇将主教引到第三幅画作旁,然后慢慢地揭去上面的塔夫绸。

这幅画,正是那幅已经闻名整个欧洲的肖像画《蒙娜·丽莎》。

主教马上就被画作中那微笑吸引住了。可是,达·芬奇的声音却嘶哑了:

“我从故乡带出来的,就这些,阁下……”

画中的这位左贡多夫人,蒙娜·丽莎,在如花的年龄时便死去了,死时还不满30岁。她的丈夫,弗朗切斯科·捷列·左贡多先生,也在垂暮之年逝去了。

往事如烟,多少美好的日子让他回忆。他回忆起初识蒙娜·丽莎的日子,回忆起给她作画的日子,回忆起音乐家演奏妙曲让她开心微笑的日子。啊,还有那充满激情的工作,是多么令人难忘啊!

多少年来,就是这美丽的微笑,把他那颗高傲的心俘虏。每当曙光初照,他来到画室,都必然会依恋地看着画中那温柔的容颜。

现在不少人推测,达·芬奇很可能是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女子。他一生都没有结婚,也没有女性朋友,这也许都是由于她的缘故。他觉得自己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微笑了。

(三)

主教欣赏完达·芬奇的画作后,还参观了他的实验室。看到画室和实验室里那些简陋的陈设,主教忍不住问达·芬奇:

“您怎么受得了这样的孤独,尊敬的画家先生?这里可真是太简陋了!”

“我已经习惯了。这里有我的事业,有我的学生,有我许多珍贵的思想,还有这些不会说话的朋友。”达·芬奇指着他那些研究而成的东西,微笑着说。

接着,他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打开自己珍藏的那些笔记本,讲解上面的那些平面图、那些机械设备等。

主教惊异地看着、听着,他满心激动,并由衷地确信:列奥纳多·达·芬奇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学者,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他所掌握的知识是没有尽头的,这大概是主赐予他的才能吧!

事实上,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说,达·芬奇应该是一位科学家。因为他那永不退色的科学精神让他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登上了时代的艺术巅峰。

达·芬奇的科学思想范围是无限的。他同时成功地研究解剖学、医学、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地形测量学、宇宙学、水利工程学、机械学、海洋学、声学、光学、热学、物理学、天文学、数学以及一切种类的技术,包括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和飞行机器等等。

他发明了卷绳索的车床、纺车、剪呢绒的机器、钻孔的器械、擂颜色用的圆锥形磨、卧式的涡轮、滑车、各式各样的绞车、制造木筒的机器、刻锉刀纹路、上部活动的特种风车、独轮车、降落伞、潜水设备和救命带等。

他设计了竹蜻蜓式的飞机和飞行机。

他研究了清除港湾淤泥的特种方法,拟制凸形凹形镜子的方法以及螺旋桨起水器的各种应用方法等。

在水利方面,他设计和改造了运河灌溉系统,比如设计开凿运河、修改河道、改良土壤、建造水库和水闸、拦水坝和利用水流作为动力的设想等等。

在军事方面,他还设计过云梯、野炮、弩炮、装甲车和战舰等,以及机关枪、潜水艇和手榴弹等等。

……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达·芬奇一生中的绝大多数科技发明和创造都没有被利用起来。他的天才常常被用在一些宫廷的玩乐之中,成为王公贵族取乐和玩耍的游戏。

人们也根本不把他的发明创造当成科学来看待,甚至不少人认为:达·芬奇的那些东西根本就是一些巫术。

他曾把一节很小的羊肠拿给人们看,并带他们到他的实验室,然后用实验室里的风箱给羊肠打气。很快,羊肠就膨胀成为一个透明的大气球。这一行为,当时就吓跑了许多人。

达·芬奇笑着告诉他们说:

“我让你们看的,只不过是人类德性的象征。也就是说,它初看起来也许微不足道,但只要经过小心的培育后,它就能无穷地生长。”

……

达·芬奇把自己的许多发明和创意用一种通俗的、准确的语言说给红衣主教听。主教认真地思考着。

天气渐渐黑了下来,该是告别的时候了。主教眼里含着激动的泪水,紧紧地拥抱了这位可爱可敬的老艺术家,说道:

“祖国失去了列奥纳多·达·芬奇这样的人才,这是多么遗憾的损失啊!”

然而,达·芬奇却以一种非常平静的声音回答说:

“这个人很快就要彻底地告别人世了。”

同类推荐
  •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本书描述了英国王妃凯特优雅而又时尚的人生。从备受欺凌的唐屋中学、到找回自信的马尔伯勒学院、再到熠熠发光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再到嫁给威廉成为皇室贵族,不同时期的凯特面临着不同的遭遇,不同的遭遇又体现了凯特不同的品质。书中有对凯特身上的品质的分析和学习,更强调了凯特王妃的人生经历对于当代女性的励志作用。
  •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者及著名学者。天资聪颖的他本来可以过上安适、富足的生活,但他却在38岁时毅然远赴非洲,在原始丛林河畔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
  •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从韩信的幼年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在中国军事史上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极富传奇而又悲剧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常胜将军所具备的杰出军事才能和用兵艺术,并从中汲取他那种执著、勇敢、忠义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评价。
  •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了民国词坛上“沈斜阳”的美誉;其后因与丈夫程千帆的诗旅婚姻而被誉为“古之赵李今程沈”;其于战乱流离之际写的《涉江词》,曾随烽火流传,并被谱曲传唱;在珞珈山下,她虽饱经苦难,但仍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热门推荐
  • 凯爷驾到

    凯爷驾到

    王俊凯恨不得冲上去一巴掌拍死他吖的“你见过这么帅的粪球吗!!!”“啊~~你不是粪球哦,好可惜~”“嘿!洗澡吗?要不我帮你?”“......”王俊凯同学表示:严重怀疑那货的性别!!啦啦啦,我是一朵萌萌哒小花花辣!
  • 奋斗在无限世界

    奋斗在无限世界

    苏林因为贴在门上的一张小广告而进入到了无限世界之中,废柴的他为了回到自己的世界中被迫完成主神的任务,任务是身为一介废柴的他想也想不到的,但苏林发誓他绝对要活下去!!
  • 天风道

    天风道

    少年不具仙缘,不含五行灵根,毅然修炼外家功法,誓以炼体成仙。周天星辰诀,这本奇异的功法,能让人以炼体成仙的功法,但古往今来,却无一人以此成仙。少年是以此成仙,亦或是泯然众人矣......
  • 易烊千玺之前后左右

    易烊千玺之前后左右

    你发如雪,转身朝我离去……我发如墨,爱上错误的人
  • 断线翱翔

    断线翱翔

    世界并不残酷,只是现实从来不会美
  • 千法之书

    千法之书

    时光依然如常,岁月来去如风,残留的记忆变为传说,传说又慢慢成为神话。而当其诞生的纪元再度循环降临时,连神话也早已被遗忘。在某个混乱的时代,新的纪元尚未到来,而旧的纪元早已逝去。故事里的人望不见故事外,故事外的人触摸不了故事里。既无开始,也无结束,但这确实也是一个开始……
  • 逆奴

    逆奴

    他,本是太史之子,却随着国家破灭沦落成奴隶。偶然的一次经历,让他得到了不死之身,以一介奴隶的身份获得了立威扬名的机会。奴隶如何成为国之君主统一大陆?“只有忘记自己的生死,才能在这个乱世成为让别人畏惧的存在。”
  • 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阴性书写

    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阴性书写

    讲述了综观中国古典诗词,由男性作者使用女性形象与女性语言来创作的现象就颇为普遍,《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及其阴性书写》大量援引唐宋词来说明这一现象。若就美学的观点言之,很多唐宋小词确乎体现了一种“双性人格”的特质。当然,古之作者未必有意追求这种特质。这些男性的作者,竟然在剪红刻翠、无边风月的游戏之作中,无意间展示了一种深隐于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化情思。与其他言志载道的诗文大为不同的是,这种表达更加细微幽约,更显阴性势态。
  • 游戏科技帝国

    游戏科技帝国

    从郑子轩得到了一个系统开始,看一个游戏爱好者的崛起。
  • 梅花剑客上官凌

    梅花剑客上官凌

    黒弈,一个江湖神秘组织,数十年后再次兴起,誉满江湖的上官家一夜之间被灭门,幼公子上官凌因在玉虚山跟随清风道人习武而躲过一劫。是新仇还是旧恨,中间多少曲折,耐人寻味。上官凌探黒弈总坛,破梅花阵,三次拜师,最后终于将凶手找出,然而结果,却大大出乎预料。一场血雨腥风,就在江湖上掀起,而上官凌举起的屠刀就再也没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