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0300000009

第9章

薯忆

/杨闻宇

我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关中子弟,在我的半生阅历中,红薯确是烙下过一些很难抹杀的印记。

离开关中故乡,西行人陇,在兰州城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可能是“人离乡贱,物离乡贵”而引起的,每当我看到踏着秋色远道赶来的亲友解开布包儿,亮出还沾着几星泥土的紫红番薯,便禁不住直起目光,心头很有些“他乡遇故知”的热乎味儿。

家乡的番薯和玉米、高梁、糜谷一样,是一种生长期紧促的急庄稼。因为全是红皮儿的,人们又叫它红薯、红苕。

春节刚过去,农家院落向阳的角儿上便铺起厚厚一方细碎的、半干的马粪、牛粪,里面埋进年前精选出来的大个儿红薯作母体,起秧发苗。五月天急忙忙收了麦子,闪亮的麦茬还遗留在野地里,镢头便从茬缝间掘出窝儿,墙角密匝匝簇拥起来的二尺多高的薯苗被剪成半尺长的茎节,一根根埋进窝儿里,注进一碗清凉的井水,苗儿就在田野上落住根了。当一行行麦茬在来去倏忽的风雨里干霉腐烂、渐渐隐灭时,薯秧儿也便悄悄地扯长绿蔓,巴掌形的叶儿开始覆盖地表,整个田垄由黄转绿,在悠悠南风里转换得很快。仓颉造字,将暑略加变化,上方加盖个草头便形迹近“薯”,似乎巧妙地概括了暑天疯长这层自然物象上的意思。

薯叶儿封地太严,阳光漏不进去,许多无名小草,硬是活活给捂死了。那贴地扯长的蔓儿极容易扎下不定根须,庄稼人担心它到处抽拔地气,随意生叶开花,分散了总根处的凝聚力,于是在它生长得最旺势的时候要翻一次蔓一蹲在畦里,以那总根系为中心,一根根抽拽那远远延伸开的蔓儿,所有蔓儿拢进手里,猫起半腰,像挽那一长缕美女乌发似的挽结成一团云髻儿,便一撒手扔在了地上。“花钿委地无人收”,湿地上拆散几朵茎叶,并不在乎——强行挽髻只在收柬往散漫的年华。

秋深了,万物成熟于空中、地表,而红薯则是亢奋于泥土之中,胖大结实的块头硬是将沉重的黄土层拱起一个龟背,挤错开指头宽的长长的裂缝,土地大约被它挤疼了,疼得不自禁地咧开了嘴巴,薯儿那亮亮的红色,就从土缝里朝外窥视,透过地上半歪的绿髻儿窥视蓝天白云,窥视日月星辰,从湿润润的土层里睁开的是惊讶的、生疏的眸子,自地缝里嘘出了陌生的鲜活气息。

秋霜浇醉枫叶那样染红着大树梢头的柿子,同时也就催熟了土里的红薯。不经霜的红薯是不宜掘的,勉强掘出来,如咬木块而死硬,如嚼青果而微涩。一旦经霜,立即就若梨若枣,甜脆爽口。霜天万里,寒粉敷地,杀败了天下浩茫的绿色,封埋在黄土里的番薯怎么一下就有味了呢?莫非是叶儿蔓儿里有什么秘密素质被严霜勒逼入土了吗?天候、地气在植物果实上的冷热交递是很神奇的。

这时节霜令萧萧,小学生晨起上学是脚冷手冻。散学赶回家吃早饭,一进屋门,正拉风箱烧饭的老奶奶便从灶膛里掏一个烤红薯扔到脚边,红薯在洁净院落里几个蹦跶弹掉了灰烬火星儿,小学生飞快拾进手里,烫得不行,两只染墨水的红红的小手倒来倒去,唇对住热薯吹嘘不已,清旷的冻馁之气顷刻间吹散了,没有了。

在生计不很宽裕的农村,这时也正是家家户户的麦子(细粮)将尽而包谷(粗粮)收获的换季当口,刚下来的粗粮熬制饭食是挺香的,新出土的红薯很适时很得体地为那粗粮的降临帮衬着一臂之力。包谷粥里掺和了剁成菱角形的红薯块儿,黄澄澄的粥儿裹定薯块,筷子夹起来抿开粥便亮出一层比纸还轻薄的红皮儿,咬破红皮便是细腻腻的黄瓤,粥儿黏糊烫嘴,薯块之香很像那刚刚炒熟出锅的山板栗。青瓷小碟儿里正有几撮绿闪闪的野菜相佐,大碗擎起,大口吸溜,食之不足驱寒而耐饥,贪嘴过量也决不伤脾胃,在农家当然是既节俭又实惠的第一流饭食了。三十几户的小小村庄逢个刚刚揭锅的早炊时节,温馨的香味在黄叶簌簌飘坠的村巷里弥漫开来,这村庄便秋江里一叶小舟似的悠悠然荡入了半痴半醉、出神入化的境界里……这就是最后一抹秋色,最美的秋色!

乡村逢个红白大事,狗肉、驴肉没资格上席面,而红薯是可以的。四盘子八碗里,有那么一碗鼓起的涂抹了红糖的过油条子肉,逸着白气,看着挺富态。那肉正好是一人一片,同时伸起的八双筷子夹着颤颤的肉片之后,碗下亮出的就全是油炸红薯块,与那肉片是一个颜色——热腾腾的深红色。没经验的外来人乍然看去,还认为是红烧肘子哩……刀杖丁丁,笑语哗哗,家家如此,年年如此,谁也不嫌弃谁,谁也不说这是吝啬。

红薯生长期短,贮藏期却长远,而且是搁置越久越甜脆。熟之于秋冬之交,贮存也祛热祛寒,九月天,是特意贮之于水井半中腰拐进去的地窨子里,窨子位于封冻层与地下水水平之间,永是恒温,主人家坐在“吱扭扭”作响的辘轳木桶里秉烛上下,随吃随取,十分便当。可也得留神,千万别让那醺醺酒鬼坐木桶进入地窨,红薯染着酒气极容易溃烂,溃烂中会散发出酒鬼作呕的难闻气味儿。若是存放得法,红薯真可与翌年结下的新薯接住茬口哩,仔细些的人家,长年四季都会有鲜艳硕大的红薯待宾客,赠亲朋。

国家困难时期,粮食太紧,关中许多粮站有一度索性用四斤红薯顶替过一斤粮食。个儿大的红薯一个就有两斤重,一天内粒米不进,只切食这个红薯,将就上一天两天可以,延续上四天五天,肠胃里就很不妙了。红薯属于菜、粮食间的中介品,倘是硬要晋升到主食地位,难免有烦人之时。天地造物,最讲究搭配合理,运用得宜。不论丰年还是歉岁,将红薯置于主食的辅助地位,它便注定是尤物,是上品。

我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关中子弟,在我的半生阅历中,红薯确是烙下过一些很难抹杀的印记。后来投笔从戎,远走他乡,辗转到千里外的兰州工作,而我的妻子仍留居故乡。记得有…个深秋,我回家探亲,一夜醒来,旭日红窗,小女儿尚在酣睡,身边的妻子却不见了影踪。我正在纳闷儿,虚掩的门轻轻开了:妻子捏着短镢,挎着竹篮,篮底尽是拳头、核桃大小的红薯残片,在小渠清水里涮洗过了,红艳艳的水嫩嫩的。她嫣然一笑:“霜降刚过咱队里的红薯还没出土,邻村生产队昨晌午出过了。我到人家地里拾了些回来,别嫌散碎,你先尝尝鲜。”她知道陇上不出产红薯,更知道我小时候就爱吃红薯。晓起下地,野径上的莹莹露珠湿透了布鞋布袜,下半截裤管也水淋淋的,小镢上沾有泥水,鬓角上沁一层细汗……人生犹如流水,这都是渐渐遥远的往事了。往后,妻子儿女也随军迁徙到兰州,在兰州一眨眼又是十年!

红薯耐旱耐碱,贪暖喜光,离开关中再往北、往西,因为无霜期短,似乎就不再种植。一斤红薯在关中三五分钱,在兰州街上泥住一个盛过柴油的大铁桶烤烧个半焦半黄,香味洋溢,一斤要七角八角哩。价钱够贵了,可我那妻子只要看见,就非买不可。买一堆儿用手帕儿拎回去全家受用。每当此时,我便深深感到土地在人的精神上打下的印记:是有形无形的,同时也是隽永而强烈的。西北偏僻地方从未见过红薯的人家,还有城市高级宾馆里动不动和珍馐佳肴打交道的人,遇见红薯,恐怕就不会有这样一种兴趣、感情。只是用口腹嗜好来解释,是不成立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位书法家,我们请他留下一帖横幅。他问:“写什么话好呢?”

我未想妥,妻先答道:“就写‘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吧。”

“这不合适。我不是什么官嘛。”我驳她。

她笑了,坚持己见:“人家古代的县太爷还念叨红薯哩,我们这条幅你选择别的诗词也行,只要有红薯这两个字。”

土里土气的红薯太平庸了。别的文雅的诗词里哪会有这两个字呢?

故乡的杨梅

/鲁彦

故乡的食物,我没有比这更喜欢的了。倘若我爱故乡,不如就说我完全是爱这叫做杨梅的果子吧。

过完了长期的蛰伏生活,眼看着新黄嫩绿的春天爬上了枯枝,正欣喜着想跑到大自然的怀中,发泄胸中的抑郁,却忽然病了。

唉,忽然病了。

我这粗壮的躯壳,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炎夏和严冬,被轮船和火车抛掷过多少次海角与天涯,尝受过多少辛劳与艰苦,从来不知道战栗或疲倦的啊,现在却呆木地躺在床上,不能随意地转侧了。

尤其是这躯壳内的这一颗心,它历年可是铁一样的。对着眼前的艰苦,它不会畏缩,对着未来的憧憬,它不肯绝望,对着过去的痛苦,它不愿回忆的啊。然而现在,它去尽管凄凉地往复地想了。

唉,唉,可悲啊,这病着的躯壳的病着的心。

尤其是对着这细雨连绵的春天。

这雨,落在西北,可不全像江南的故乡的雨吗?细细的,丝一样,若断若续的。

故乡的雨,故乡的天,故乡的山河和田野……还有那蔚蓝中衬着整齐的金黄的菜花的春天,藤黄的稻穗带着可爱的气息的夏天,蟋蟀和纺织娘们在濡湿的草中唱着诗的秋天,小船吱吱地触着沉默的薄冰的冬天……还有那熟识的道路,还有那亲密的故居……不,不,我不想这些,我现在不能回去,而且是病着,我得让我的心平静,恢复我过去的铁一般的坚硬,告诉自己:这雨是落在西北,不是故乡的雨——而且不像春天的雨,却像夏天的雨。

不要那样想吧,我的可怜的心啊,我的头正像夏天的烈日下的汽油缸,将要炸裂了,我的嘴唇正干燥得将要进出火花来了呢。让这夏天的雨来压下我头部的炎热,让……上……唉。唉,就说是故乡的杨梅吧……它正是在类似这样的雨天成熟的啊。

故乡的食物,我没有比这更喜欢的了。倘若我爱故乡,不如就说我完全是爱这叫做杨梅的果子吧。

啊,相思的杨梅!它有着多么惊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

它是圆的,和大的龙眼一样大小,远看并不稀奇,拿到手里,原来它是满身生着刺的哩。这并非是它的壳,这就是它的肉。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这满身生着刺的果子:是小能进口的了,否则也须用什么刀子削去那刺的尖端的吧?然而这是过虑。它原来是希望人家爱它吃它的。只要等它渐渐长熟,它的剌也渐渐软了,平了。那时放到嘴里,软滑之外还带着什么感觉呢?没有人能想得到,它还保存着它的特点,每一根刺平滑地在舌尖上触了过去,细腻柔软而且亲切——这好比最甜蜜的吻,使人迷醉啊。

颜色更可爱呢。它最先是淡红的,像娇嫩的婴儿的面颊,随后变成了深红,像是处女的害羞,最后黑红了——不,我们说它是黑的。然而它并不是黑,也不是黑红,原来是红的。太红了,所以像是黑。轻轻地啄开它,我们就看见了那新鲜红嫩的内部,同时我们已染上了一嘴的红水。说他新鲜红嫩,有的人也许以为一定像贵妃的肉色似的荔枝吧?嗳,那就错了。荔枝的光色是呆板的,像玻璃,像鱼目;杨梅的光色却是行动的,像映着朝霞的露水呢。

滋味吗?没有十分成熟是酸带甜,成熟了便单是甜。这甜味可决不使人讨厌,不但爱吃甜味的人尝了一下舍不得丢掉,就连不爱吃甜味的人也会完全给它吸引住,越吃越爱吃。它是甜的,然而又依然是酸的,而这酸味,我们须待吃饱了杨梅以后,再吃别的东西的时候,才能领会得到。那时我们才知道自己的牙齿酸了,软了,连豆腐也咬不下了,于是我们才恍然悟到刚才吃多了酸的杨梅。我们知道这个,然我们仍然爱它,我们仍须吃一个大饱。它真是世上最迷人的东西。

唉,唉,故乡的杨梅啊。

细雨如丝的时节,人家把它一船一船地载来,一担一担地挑来,我们一篮一篮地买了进来,挂一篮在檐口下,放一篮在水缸盖上,倒上一脸盆,用冷水一洗,一颗一颗地放进嘴里,一面还没有吃了,一面又早已从脸盆里拿起了一颗,一口气吃了一二十颗,有时来不及把它的核一一吐出来,便一直吞进了肚里。

“生了虫呢……蛇吃过了呢……”母亲看见我们吃得快,吃得多,便这样地说了起来,要我们仔细地看一看,多多地洗一番。

但我们并不管这些,它成了我们的生命,我们越吃越快了。

“好吃,好吃!”我们心里这样想着,嘴里却没有余暇说话。待肚子胀上加胀,胀上加胀,眼看着一脸盆的杨梅吃得一颗也不留,这才呆笨地挺着肚子,走了开去,叹气似的嘘出一声“咳”来……唉,可爱的故乡的杨梅啊。

一年,二年……我已有十六七年不曾尝到它的滋味了。偶尔回到故乡,不是在严寒的冬天,便是在酷热的夏天,或者杨梅还未成熟,或者杨梅已经落完了。这中间,曾经有两次,在异地见到过杨梅,比故乡的小,比故乡的酸,颜色又不及故乡的红。我想回味过去,把它买了许多来。

“长在树上,有虫爬过,有蛇吃过呢……”

我现在成了大人,有了知识,爱惜自己的生命甚于杨梅了。我用沸滚的开水去细细地洗杨梅,觉得还不够消除那上面的微菌似的。

于是它不但更不像故乡的,简直不是杨梅了。我只尝了一二颗,便不再吃下去。

最后一次我终于在离故乡不远的地方见到了可爱的故乡的杨梅。

然而又因为我成了大人,有了知识,爱惜自己的生命甚于杨梅,偶然发现一条小虫,也就拒绝了回味的欢愉。

现在我的味觉也显然改变了,即使回到故乡,遇到细雨如丝的杨梅时节,即使并不害怕从前的那种吃法,我的舌头应该感觉不出从前的那种美味了,我的牙齿应该不能像从前似的能够容忍那酸性了。

唉,故乡离开我愈远了。

同类推荐
  •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作家将雅洁、幽默、生动、豪放、鲜活诸元素熔于一炉而毫无困难,最令人倾心的是他的悲悯之心跃然纸上,令人低回已。本书为原野文库丛书的一种,入选篇章是关于幽默题材风格的散文,读者可在文中读到作者智慧的文字启迪人生、享受美感。
  • 元曲三百首(中)

    元曲三百首(中)

    这套鉴赏辞典的最大特色在于,编写者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代绝大多数古典文学专家。初一看,其中有些知名专家的学术重量似乎与“鉴赏”一词的轻松格调不太相称,但事实证明,只有彻悟才能轻松,只有轻松才能真正进入文学和艺术。辞典中所选古代作者和作品,都十分精当。每篇鉴赏文字,融合古代意韵和现代视角,不空不繁,不涩不滥,对当代读者有不小的帮助。
  • 别说你懂写网文

    别说你懂写网文

    本书由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说起,从写作技巧到作品分析,从读者心理到营销策略,最终谈到作者的个人成长,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仅给网文作者架设了一座成长的阶梯,也为网文读者描绘了一幅网络文学的全景图。
  • 我们是兄弟姐妹

    我们是兄弟姐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传家宝、水的故事、伟大的爱国者、给志愿军捐战斗机的人、重逢、白衣圣者、月亮母亲、我是孔子的弟子、在航校的日子、生命的接力赛、车祸发生以后、大爱无疆、寻找匿名者、南疆的“国语小学”、“草原保尔”崔志永、牵念的家等等。
  • 今日出门昨夜归

    今日出门昨夜归

    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赵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但在厂窟周围却生活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一个名叫路云天的奇人在这里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座初级中学。路云天突然被害而且遗体不翼而飞。同学们在追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扑朔为离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大家的探秘过程,变成了对宇宙、对人性、对生命的寻觅和领悟……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竹林曾以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轰动全国,并得到了茅盾、冰心、萧乾等前辈的激赏;二十多年后,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以优雅的、意气风发的姿态行走在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之间,为当代中学生讲述了一个奇妙诡异、大气磅礴而又充满了诗怀画意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非凡奇闻录

    非凡奇闻录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买酱油救了一个老人被一巴掌传授了绝世神功,不一样的世界向我开启。平淡的都市下波涛汹涌,光怪琉璃的冒险正式开始!新人写作,笔力不足,用第一人称哈,请多指教!
  • 绝色狂妃:魔君请靠边

    绝色狂妃:魔君请靠边

    【已弃文】她是长公主之女,皇上太后疼爱的郡主,却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而她是21世纪十八般武艺加身的佣兵之王。一道天雷,她成了她,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废物?没事,封印解开甩你天才百条街,再来个个外挂,什么炼丹啊,炼器啊,符咒啊,阵法啊,样样精通。跟我作对?没事你嫌命长,那我就好心帮你一下,只是缺个胳膊少个腿什么的就不好说了,毕竟刀剑无眼嘛,你懂得啦。他拥有着神秘的身份,变态的实力。世人眼中残暴、凶狠、杀人不眨眼这些都是他的代名词。一场退婚风波,她遇见了他,从此,宠她入骨,爱她如命,为她倾尽天下也在所不惜,让她已经结冰的心重新活了过来。原来,他们的缘早在上古时期便注定了。
  • 上古之武魂觉醒

    上古之武魂觉醒

    修炼遇到瓶颈怎么办?奇遇?顿悟?灌顶?这些都太麻烦!且看王小二以食补魂,成就无上神通!我好饿!我要吃肉!
  • 宗鉴法林

    宗鉴法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强势娇妻,总裁大人快收服

    强势娇妻,总裁大人快收服

    在郗总面前,哪一个女人不是乖乖投降。唯独这一个,怎么脾气这么倔。“芮菁菁,你给我个你上的理由”“没有理由,我喜欢”。“好一个你喜欢,你看看这样你喜不喜欢”嗯,某人的嘴巴被堵住,这也就认了,可是好歹让我呼吸下好吧。“小女人,你跑不了了”……
  • 尊游记

    尊游记

    盘古创世而陨落文羽受盘古之命掌刑三界身为神界掌刑史踏众神之巅峰却又受众神之妒惨被围杀当文羽命不该绝落入天宇大陆看他如何逍遥异世笑游天地
  • 逆战之救世计划

    逆战之救世计划

    2020年,世界各地爆发了不知名的病毒瘟疫,全球范围内百分之七十的城市遭到致命的感染。感染的人类成为了一个个无意识的丧尸!为了找到病毒的源头,以便能够制造解毒血清。一群军中的精英汇聚到了某军事基地,将要展开一场救世之逆战!
  • 圣帝经

    圣帝经

    天穹大陆霸主级人物叶晨,因为争夺至宝沉渊剑陨落了,死后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同样名为叶晨的废柴身上,并且意外获得了一部逆天功法,开始了自己这一世的强者征程。
  • 邯郸遗稿

    邯郸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沉塘畸恋:冤女逆袭

    沉塘畸恋:冤女逆袭

    她是人们眼中的坏女人,勾引小叔,毒杀亲夫。可谁又知道她心中的苦,一个骗局毁其一生,不曾想上错花轿,却嫁对情郎,原以为可以从此幸福,却没想背后隐藏的却是一个阴谋……“快看,那女人就是勾引小叔,害死自己男人的女人!”“像这样的毒妇,早该沉在这陡坡塘里。”“对,早该让她沉塘,免得给我们村丢脸!”一时之间,人们纷纷指责,骂声不断。突然,不知道是谁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朝凌香扔了过去,“咚”的一声砸在囚车的木框上,瞬间,人们纷纷弯腰捡上脚下的石块,投向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