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0300000021

第21章

也许,重要的事情应该在生前办理,死后太无凭,太渺茫难期。也许拣脚印的故事只是提醒游子在垂暮之年作一次回顾式的旅行,镜花水月,回首都有真在。若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站,当然就是故乡。

人老了,能再年轻一次吗?似乎不能,所有的方式都试验过,失败了。但是我想有个秘方可以再试,就是这名为拣脚印的旅行。这种旅行和当年逆向,可以在程序上倒过来实施,所以年光也仿佛倒流。以我而论,我若站在江头、江尾想当年名士过江成鲫,我觉得我20岁。我若坐在水穷处、云起时看虹,看上帝在秦岭为中国人立的约,看虹怎样照着皇宫的颜色给山化妆,我15岁。如果我赤足站在当初看蚂蚁打架、看鸡上树的地方让泥地由脚心到头顶感动我,我只有6岁。

当然,这只是感觉,并非事实。事实在海关关员的眼中,在护照上。事实是访旧半为鬼,笑问客从何处来。但是人有时追求感觉,忘记事实,感觉误我,衣带渐宽终不悔。我感觉我是一个字,被批判家删掉,被修辞学家又放回去。我觉得紧身马甲扯成碎片,舒服,也冷。我觉得香肠切到最后一刀,希望是一盘好菜。我有脚印留下吗?我怎么觉得少年十五二十时腾云驾雾,从未脚踏实地?古人说,读书要有被一棒打昏的感觉,我觉得“还乡”也是。四十年万籁无声,忽然满耳都是还乡、还乡、还乡——你还记得吗?乡间父老讲故事,说是两个旅行的人住在旅店里,认识了,闲谈中互相夸耀自己的家乡有高楼。一个说,我们家乡有座高楼,楼顶上有个麻雀窝,窝里有几个麻雀蛋。有一天,不知怎么,窝破了,这些蛋在半空中孵化,幼雀破壳而出,还没等落在地上,新生的麻雀就翅膀硬了,可以飞行了。所以那些麻雀一个也没摔死,都贴地飞,然后一飞冲天。你想那座高楼有多高,愿你还记得这个故事。你已经遗忘了太多的东西,忘了故事,忘了歌,忘了许多人名地名。怎么可能呢?那些故事,那些歌,那些人名地名,应该与我们的灵魂同在,与我们的人格同在。你究竟是怎样使用你的记忆呢?

那旅客说:你想我家乡的楼有多高。另一个旅客笑一笑,不温不火:我们家乡也有一座高楼,有一次,有个小女孩从楼顶上掉下来了,到了地面上,她已长成一个老太太。我们这座楼比你们那一座,怎么样?

当年悠然神往,一心想奔过去看那样高的楼,千山万水不辞远。现在呢,我想高楼不在远方,它就是故乡。我一旦回到故乡,会恍然觉得当年从楼顶跳下来,落地变成了老翁。真快,真简单,真干净!种种成长的痛苦,萎缩的痛苦,种种期许,种种幻灭,生命中那些长跑长考长歌长年煎熬长夜痛哭,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发生,“昨日令我一瞬间”,时间不容庸人自扰。这岂不是大解脱、大轻松,这是大割大舍大离大弃,也是大结束大开始。我想躺在地上打个滚儿恐怕也不能够,空气会把我浮起来。

床前明月光(外二篇)

/林超然

击中我的是乡情和亲情,那种眩晕则源自童年,源自一大段至真至纯的追怀。

那时我们还像一群雏燕,聚居在老屋里。老屋也许早过了百年,没人说得清它的年龄,矮矮的身量,黑黑的泥墙,实在说不出特色,但是我们喜欢。相形之下,今天城市楼房呆板的棱角和室内单调的白色,显得过于乏味和缺少个性。

幼年时便能把李白的《静夜思》倒背如流,可这20个字幕后的深意,却直到20年后我离了故乡才渐渐悟到。“床前明月光”总牵动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而乡间的四季与风物虽相隔遥遥却立时凸现于我的记忆里。

大弟竟然怕雷声。有雷雨的夜晚,四五岁的他便一下子坐起来,张大惊惧的瞳孔,目不转睛地向外看。他说这雨要再不停可怎么办。一家人都凑过来劝,他才不得不重新躺下,但仍心事重重,久久难以入睡。

小弟终于下了决心,把家里的全部积蓄——三元二角钱——偷走了。在母亲笤帚疙瘩的追问下,他泪流满面,只得讲出钱的去处。我在老屋的墙角先是看到一段钢丝,用手一拉,一下跟出来40多只小刀。这时小弟刚刚成为一个小学生,还只是漫长的求学生活的开始。

老屋地势低洼,丰雨的时令常常用勺子就能舀出井中的水。这成了我们的一桩乐事,井成了水缸,玩起水来方便多了。老屋的泥墙留下了醒目的漏痕,大人的脸上是一团愁苦,这些我们根本未曾留意过。我们自己正陷入了一场全面应用“水武器”的战争,直到一方举手投降为止。

一切清晰如昨,我却在倏忽间近了而立之年,与往昔一样的月光之下,已是妻甜美的睡颜。对这一生,我也早就有了自己的设计。做个好的凡俗人,“闲花淡草不与牡丹争艳,不妨自在从容”。而当初,我曾有过那么多彩色的理想,它们与我们的人生实在是恍若隔世。

小弟曾在近日一封书信中提及他小学时代的那桩“丑闻”。他说自己那时太喜欢小刀儿了,班上的一个同学因为小弟没有小刀而常常嘲笑他。八岁的小弟想:要树立自己的尊严应该从小刀开始。信末他说,其时真傻,少买几只小刀,买几块糖吃,也不枉了母亲那顿惩罚。

大弟则是一个机关中人了。一次闲聊中,不知怎么就讲到了他的胆小,他的“怕听雷声“。他拿出自己新发表的一篇小文给我看:“我只在老屋里害怕雷声,每一阵雷声滚过,我都听得到一种吱吱嘎嘎的呻吟,老屋在发抖。此时真正恐惧的不是我而是老屋,它太老了……”许多人叹服过人弟的早慧,这也是个例证了,他曾有过那么超越年龄的担心。

月亮只有一个,可在我们心上,此时与彼时竟是那样的不同。

忌伞者说

20午前,乡间常见的还是几十个人共爨的大家族,我们这一族也有20多人,就是这样一大群人,却只有一柄伞,而且这柄伞只属祖父一人专用。这柄伞极为奇特,通体竹制,做工相当考究,只是岁月的风雨早已使它现出老态。

祖父日日伞不离手,阴雨天自不待言,它会为祖父辟开一块晴空;万里无云的日子,它是祖父的一根拐杖,尽心搀扶。祖父年岁很大了,身子又弱。看到祖父佝偻的背影,看到祖父拄竹伞的枯瘦的手,我的心上便有一种隐隐的痛楚。

本地的人也很少有用伞的,谁都记得这样几句民谣:“今天攒明天攒,攒来攒去买把伞,一阵犬风撸了杆。”其中自有对不幸者的同情,但更多的还是对“抠门儿”者的幸灾乐祸的嘲笑。这表明乡人的骨子里是推崇及时行乐精神的,在当地买伞也因为这几句民谣成了一种忌讳。

我对伞的印象也一直不佳。我始终以为伞无人用,只在路途短且无风的时候才可一用,否则举着吃力,又仍要遭受淋漓之苦——上半身如在晴日,下半身弄个透湿,同是一个人的身体,待遇却迥然不同,实在有失公平。我有一个偏见:一个有顽强生命力的人不必带伞。每次雨中归来,我总是连衣服也不换,自己的身体就是天然的火炉子,一会儿就可以烘干,换它何用?读初中二年级时,班上最没有男子汉气概的就是洪琛,这是大家公认的。依据是:一、洪琛是全校上千同学中惟一一个戴近视眼镜的,这眼镜使原来就瘦削的他显得弱不禁风;二、我们常到几十里外的一个镇上参加统考,别人(包括女生在内)都是一个人去,又是洪琛,总少不了奶奶陪着;三、洪琛在雨天总带一柄三折的花伞,仿佛从远处就可以嗅到一股浓重的脂粉气。

班上的女生常趁洪琛不备,夺了他的眼镜或花伞跑到操场上,把这战利品炫耀给全校看,这时我们的心中总是一种轻蔑、一种豪迈。连女生也热衷高唱“男孩下雨天从来不带伞”,遇到这阵势,洪琛照例要远远躲开,一个人去享受孤独。

这样的豪迈始终激励着我,直到去年。家里的琐事工作上的枝枝节节弄得我疲惫不堪、焦头烂额,一个骤雨的午后,我从外地归来,依着习惯,我又淋成了一只落汤鸡,可是在我还未来得及用那只火炉子就先晕倒了。医生说都是淋雨造成的,以后千万要注意了。家人的一脸惊悸渐渐遁去,我的床头早已摆了一柄花伞。躺在病榻上,我很是沮丧,也许我真的过了不需带伞的年龄,也许我已缺失了一种生命顽力。

闲来翻看一本摄影集,有一幅题为《荷》的作品一下子震撼了我:荷的叶是各式的花伞,而荷塘竟是整个雨日。过了几天,我到天津去,又见到了这幅叫做《荷》的画面,只是这“荷”阻挡的不是风雨,而是大大的太阳。我随手在笔记本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强者亦不可拒绝遮拦和卫护,这与生命的韧性存否无关。”

那以后,撑伞走在路上的我,内心一片坦然。

乳名

乳名,大抵因为唤起来既简便又亲切,所以成为人群中的普通现象,古今中外无不如此。一个人想到自己的乳名,就能记起一大堆与此相关的旧事,那时他还是三尺之童,那时在他的眼中满世界都还是林林总总的新奇。

本地人是热衷于给小儿起乳名的,并且有个惯例,那就是这乳名需“贱”些、随便些,据说这样这小人儿就好抚养一点儿,前路平坦。因着这样的考虑,新生儿一落地,某个长辈抬眼望到的第一件物什,常常就是这小宝贝的乳名,于是就有了“山墙”、“二蛋”、“晚瓜”……在“随便”的前提下,也有比上述的文雅一点儿的,甚至可能还用到了“借代”这种修辞一以部分代整体,比如“大头”、“壮壮”,让人一听而知此人的显著特征。本人的乳名似乎也属于这个范畴。

村上叫“大眼睛”的,统共有三个。其中一个孩子眼睛大却不好看,鱼一样外突,并且白多黑少,无疑这对他的形象有坏的影响,或许是缺陷,可他的父母偏在这上面作了强调,把本该遮掩的东西摆到桌面上来,这可是不小疏忽;另一孩子眼睛小得奇特,竟也有这样一个乳名,这里面大概包含着一种理想、一种盼望,名副其实的只有我一个,别人唤我乳名时,我总要响脆脆地应答,那时心上是别样的欢喜。

读了中学,走出了故乡,被广泛使用起来的当然是我的学名。对于乳名,虽未淡忘,但它至少像某件玩具一样被暂时搁置在一边,能够想起的次数并不多,到这个时候,我还不曾料想日后乳名会给我带来什么压力。

一群城里的女同学,说没见过玉米、大豆,更想看看“高梁涨红了脸,谷子笑弯了腰”是什么样子,也是,据说有些大都市,甚至已出现父母带孩子去动物园看鸡的情形,因为这些孩子从未见过,但又不是每个动物园都有鸡的,鸡毕竟不是什么稀罕动物。我的那些女同学非要到乡间来见识一回,其中一人坚定地认为每株玉米至少要结七八个棒子,我懒得和她理论,建议她到第一现场亲自看看。这群人还没进村,麻烦就来了。

李二姑正在村口放鸭,她眼尖得很,我们从小山梁上刚转过来,就给她认出,跟着她的高嗓门就开始嚷起来,几次喊出我的乳名。我一下无地自容。还好,因为距离远,加之我这些女同窗正陶醉于乡间奇美的景致,心无旁骛,这一关我还是侥幸蒙混过去了。但此后我对乳名开始多些警惕、陪些小心了。

在带女友回家之前,我上上下下都关照过了,可能出现漏洞的地方都事先打过招呼。虽然乡间的蚊子对女友不太友好,但她的心情还是愉快的,我心里总算踏实了。可就在我们要出发还没出发的空当,家住二十里外的姨表姐碰巧来了,她一张嘴,就涉及我的乳名,弄得我哭笑不得,真个是“一招不利,满盘皆输”。

归途中,女友见我闷闷的,似乎看出了原由。“你的乳名真好,怎么不早告诉我?其实谁的乳名细一想都有些意思。”我那根绷紧的神经这时才松了下来。

再后来,我读到过几句诗:“直到有一天/当我的乳名被唤起时/我好像被什么击中/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今天的我终于知道,击中我的是乡情和亲情,那种眩晕则源自童年,源自一大段至真至纯的追怀。

家园是故乡

/杨新雨

在夏天的丰茂的田野里,你坐在一个地埂上,看着阳光漫染的某一片叶手,你会感到有一些京西在心里静静地滋长,你会感到一种奇妙的激动。

家,是一个很温馨的概念,所有切实的人生幸福大约都可以包容到其中了。那种缥缈的幻想中的幸福,因为缺少凭依,总是空茫而易逝,而幸福的感觉停留于幻想中,也是因为还未曾拥有过真实的幸福吧。家是温暖的,是盛满了爱的。因此许多志士在表示决绝的态度时,便常要说舍弃了家,“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革命的氛围笼罩一切的年代,曾号召人们要以某种集体为家,比方有“以厂为家”,“以矿为家”,“以部队为家”等提法,教导人们要有一种“大家”的观念,而从各方面贬抑着自我的“小家”,这却也正暗示了“小家”的温馨可爱。家本来就应该是我的,便如爱情只能发生在两个人之间一样,家如果成了所谓“大我”的家,那就又成了集体或社会,那还能算是家吗?

“挈妇将雏鬓有丝”(鲁迅诗),是引领着妻小共走艰辛的漫漫人生之路,全诗虽然是表达着与社会相关的悲愤情怀及其他较复杂的心绪,却不经意地描写出一个感人的家的形态。“别妇抛雏断藕丝”(郭沫若诗),好像是为了表示民族的义愤和气节,而毅然决然地舍弃了日本的妻儿。虽然我不大明白,在当时的情形中,民族的义愤与气节,是不是一定要以抛弃妻儿来表达。

同类推荐
  • 大山水

    大山水

    《大山水》是作者在该领域数年闭关之后的爆发之作,为《大地三部曲》之一,它是作者在这一创作领域中从文体到思想的一次重要尝试。全书点数了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这些雄山峻脉与四围堪称地球上最壮观最神奇的复杂水系的生生关系,尤其着墨于山与水、水与人的关系;呈现了神山圣水流变对人文积变的绝对影响,最终收笔于日复恶化的水环境的忧思。
  • 苦菜花,甘蔗芽

    苦菜花,甘蔗芽

    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出来以后,在北京开了个读者见面会。有个女孩想问俺啥,她叫了声奶奶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说的啥俺没听清。她这么难过,俺觉得对不起她,就说:“孩子,看俺的书不要哭,不要流泪,事都过去了。要是没有这么多苦难,俺也写不出这本书来。”俺这辈子跟弹花锤子似的,两头粗,中间细,经历的事太多了。
  •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想出名的乌龟

    想出名的乌龟

    本文作者林华玉,其作品有个特点,就是故事性强,举个例子,2010年发表作品210余篇,其中原创首发的只有80余篇,转载的竟然有130余篇,其中个别篇章转载率达到数十次,所以说,他的作品还是蛮受读者喜欢的。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热门推荐
  • 子清

    子清

    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去了解一种被人忽视的职业,进而对生活和工作有个更直观的认识,以此鼓励自己更勇敢的在自己通往成功的路上勇往直前。
  • 离心之生如夏花

    离心之生如夏花

    黑夜中探索梦想的少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也是一个天真的小镇男孩。他有自己的学习事业,有自己的兄弟伙伴,更有他喜欢却永远得不到的女孩。但是,某一天晚上的奇幻经历打破了他平静祥和的生活。敌人和同伴的出现让他开始明白,他正肩负着一个伟大的使命,而他也不仅仅再是为自己一个人而活着。他开始以从未有过的坚毅姿态生存,为了守护一个人,以及他失去的原本属于他的一切……
  • 我们永远是好兄弟

    我们永远是好兄弟

    蒋星星,姜林海、单寒飞、牛杂四人在一所云腾大学毕业了,四人回到家后,蒋星星的心爱的女人被村里村子的儿子给强暴了。蒋星星把村子的儿子给打残废,应事逃走到城里。四人开始一起创业,创建了装修公司,后来公司来了个女员工,蒋星星应为她的到来,他开始变了,应钱财而变,变得自私无情。后来听信罗菜花的谗言,把给他一起创业的兄弟,给赶了出来。最后,蒋星星应听了罗菜花的话,上了当,罗菜花拿着所有的钱卷铺盖走人了。最后,梅梅公司,应没有流转资金,无奈宣布破产。最后兄弟三人看见蒋星星在街上乞讨,纷纷落泪,蒋星星看到这一幕,不由悔恨,痛恨自己。最后四人又一起努力打拼,创建了新公司,辉煌公司,成功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
  • 邪少江湖

    邪少江湖

    他,喜欢美女,喜欢美酒,喜欢金钱!他浑身邪气,他虽然年少,可他是一个老江湖!
  • 铁血续明

    铁血续明

    平明乱,灭建奴,扫边患,扬汉域。左手文化,右手武功,势要大明帝国拓疆万里,扬威寰宇!大明帝国兵锋所向之处,就是我华夏文明传播之时。尔等化外小民,岂不喜闻乐见,实乃你们之福。如若不然……本书有沉重,有轻松,亦庄亦谐。欢迎书友加入《铁血续明》讨论群:236475854恳请帮忙收藏推荐,谢谢!
  • 武逆天下

    武逆天下

    叶向晨不甘身为废材,以大毅力打破血脉囚笼,获大造化,修无上武道!且看他继太祖之英灵,携东荒之圣鼎,脚踏天道不公,拳镇万域圣者,追寻自身血脉囚笼之迷,破除命运枷锁,以绝世武魂、以不甘武意、以至强武道,逆天下,定苍生!
  • EXO之遇见天使

    EXO之遇见天使

    她,在高考中一鸣惊人的高三留级生;他,舞台上风光无限的花样美男。当平凡以狼狈的姿态遇上完美,会发生什么事呢?而她们,为了梦想付出很多,初衷却只是博得偶像的赞许。付出无数心血之后终于见到了他们,却是否只是普通粉丝的命运……(作者是鹿饭,偏向主角鹿晗,吴世勋)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价强娶:爱妻,快到怀里来

    天价强娶:爱妻,快到怀里来

    苏梓颜,从小克父克母,人人敬而远之,呆萌无害的洛音尘自小被苏梓颜吸引,从而发下独宠她一生的誓言。然厄运不断发生,苏梓颜忍痛割舍下这番爱恋……“尘,我爱你……”“小颜儿,我也爱你。”
  • 极冰修罗

    极冰修罗

    三年时间,不见天日。终日寒冰为伴,三重封印,重重刻画在其身。冰珠续命,却是以她的婚姻作代价。修罗之道,受尽苦难而不厌。寒冰之剑在手,若要抢走她就算化作修罗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