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78100000020

第20章 机上惊魂——劫机(3)

新中国第一起劫机案

这是一页已经翻过去20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的原因,这起发生在1982年的新中国第一桩劫机案,尘封了多年。那些为了祖国的尊严与歹徒英勇搏斗的英雄们血洒“子爵”号惊心动魄的壮举,也沉默了一个年代,不为世人所知晓。直到1990年,有关新闻媒体才就此劫机事件做了有限的报道,揭开了“子爵”号专机被劫案的神秘面纱。

北京航展“子爵”号飞机1982年7月30日早晨,上海这个中国第一大都市又拉开了喧闹繁忙的一天的序幕。时值盛夏,虽是早晨,却也烈日炎炎。8时20分,乳白色的“子爵”号专机,在晨风中静静地停在虹桥机场,宽大的机身上“50258”红色机号在霞光中十分耀眼夺目。应邀前来我国访问的非洲某国陆军总司令M少将率领的高级军事代表团,结束了在沪的友好访问,将乘“子爵”号专机赶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的纪念活动。

8时30分,飞机舱门缓缓关闭。此时,驾驶舱里,驾驶员张景海、副驾驶兰丁寿、领航员刘铁军像每次执行重要飞行任务一样,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待起飞命令。9时12分,机场调度室下达了“起飞”的命令,“子爵”号发动、滑行、加速、起飞,像一支银色的利箭呼啸着昂首直刺蓝天。9时20分,“子爵”号飞抵江苏无锡上空。就在客舱里的宾主们兴致勃勃交谈的时候,有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自己的座位。那人似乎是漫不经心,但却是脚步匆匆,转眼便溜进了靠近驾驶舱的洗手间。

驾驶舱里,领航员刘铁军紧张、细心地在飞行日志上记录完飞行的高度、方位、航速、气流变化等数据后,像每次执行飞行任务时一样,他站起身,推开舱门,准备到后舱通讯室向地面指挥报告专机的飞行状态。此时,在前舱洗手间门缝,一双贼眼闪着凶光,死死地注视着驾驶舱舱门。当看到有人打开驾驶舱舱门,疾步向后舱走去,他知道这是领航员到后舱报务室向地面指挥报告飞行状态。听到门外脚步声渐渐远去,那人旋即像魔影一样冲进了驾驶舱,“咔嚓”一声反锁死了舱门,把驾驶舱与客舱、后舱完全隔绝了!

“不许动!立即改变航向,飞向台湾桃园机场,出声我就和你们,和机上所有人员同归于尽!快!”那人吼着,歇斯底里。“不许报告!不老实就打死你们!”那人一把扯掉了他们的飞行帽,把唯一可与后舱联系的报话系统卡断了。

张景海、兰丁寿本能地回过头,他俩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竟会是他?!”原来,劫机歹徒是随团国家某机关保卫干部郑延武。“改变航向×××度!”郑延武凶神恶煞,乌黑的枪口颤抖着。

为了麻痹歹徒,捕捉战机,张景海一会儿问:“你怎么会想去台湾?”一会儿又要歹徒递来地图、指挥尺。与此同时,张景海镇定自若,不露声色地采取着一系列的应急措施。“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个打火机和汽油”,张景海想。于是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打开了专机底部的通气孔,以便加速汽油挥发,排除这个最大的隐患。狡猾的歹徒还是觉察到了什么:“怎么有风,哪来的风?!”张景海回答说:“航线上气流变化,这是正常的。”歹徒似乎不信,可他又弄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能握紧了手中的枪和打火机。

张景海和兰丁寿都是1.80米以上的大个头,舱内窄小,为了便于动手,他们按动了飞行座椅的自动调节钮,座位缓缓后移,这样就增大了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此,歹徒毫无察觉。也许是苍天有眼,此时航线上的积雨云已经散去,江南上空风和日丽,气流平稳。张景海又暗暗地启动了“子爵”号的自动驾驶仪。这样,飞机可以无需驾驶员操纵自动飞行,他就能完全腾出双手来对付歹徒了。接着,张景海、兰丁寿趁歹徒不备,又悄悄地解开了飞行安全带。

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这只能用分、秒来计算的瞬间所发生的一切,歹徒郑延武是做梦都想不到的。郑延武虽然为了出逃煞费苦心,看来也只是粗略懂得些飞行常识,他显然并不了解“子爵”号专机的飞行特点和机械性能,英雄们巧妙而机智地利用了这一点。

驾驶舱里,双方已经僵持了整整半个小时。舱内的空气似乎凝固了,要爆炸了。此时,舱内浓烈刺鼻的汽油味淡了,地板上的汽油积液消失了。一切已经就绪,该动手了!张景海、兰丁寿默默地对望了一下,他们那坚毅的目光、沉着的神情似乎都在告诉对方:“二比一,制服歹徒没问题!”

突然,中队长兰丁寿惊喜地伸手指向前方:“看,大海!”其实,他们知道那是位于黄山胜景和佛教名山九华山之间的著名旅游区太平湖。张景海心领神会:“你看那船上还挂着小旗,是外国商船。”他借题发挥,机智地附和着。“在哪儿,让我看看!”郑延武站在两位驾驶员身后,他平视的目光只能透过望窗看到前方的云海,要向地面观看,他必须从两位驾驶员中间的空隙探过头来,这是张景海、兰丁寿设计好了的擒敌方案。

歹徒果然中计了。正做着美梦的郑延武迫不及待地将身体前倾,探过头来。憋着一腔怒火的张景海见歹徒的头探过了自己的右肩,说时迟,那时快,使出全身的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挥起了拿着地图的右手,用力往上一贴,封住了歹徒的双眼,左手紧跟上,往前一拽,顺势双手一扳,十个粗壮的手指便紧紧地抠住了歹徒的双眼。随即,张景海双腿用力一蹬,“嗖”的一声,全身跃起冲出了座椅。几乎是同一时刻,兰丁寿“呼”地飞身越过中央操纵台,猛虎猎食般地扑向了歹徒。这一连串的动作,一连串的配合,都发生在几秒钟之内,那么迅速,那么准确,那么巧妙,那么协调!

郑延武毫无思想准备,他万没料到反抗会这么突然,这么有力,如泰山压顶!而就是这宝贵的几秒钟,便决定了歹徒那应得的可悲的下场。绝望中,歹徒疯狂地扣动了扳机。“叭!叭叭!”清脆而又沉闷的枪声被“子爵”号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淹没了。负伤的专机呻吟着,在茫茫云海中艰难地飞行。

此时,郑延武被两人紧紧地压在身下。歹徒身高体壮,又是经过特种训练的武装保卫人员,反抗异乎寻常地猛烈,三个人在窄小的驾驶舱内厮打着、翻滚着。只听得“咣啷”一声,生死搏斗着的三个人的头硬是把歹徒反锁死的驾驶舱舱门给撞开了。撞出之后,歹徒被早已守候在门外的领航员刘铁军用太平斧一挥,脑袋便开了花,污浊的鲜血和脑浆淌了一地。

一场劫机梦像肥皂泡一样地破灭了。

北京,空军作战室和空军某部指挥室。首长和指挥员们神色凝重,焦急地等待着“子爵”号的消息。雷达在跟踪监视,人们在紧张地观察着“子爵”号的动向。空气是那么沉重,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突然,报话机里传来了“子爵”号的报告:“劫机歹徒已经被机组人员砍死!驾驶员张景海在与歹徒的搏斗中腿部中弹负伤!飞机中弹,但无危险,外宾安全无恙,并无任何察觉,专机仍在南京地区上空盘旋……”

听到“子爵”号令人振奋的报告,作战室、指挥室里的首长和指挥员们紧锁着的眉头舒展了,一块石头落了地。随后,首长命令:“子爵”号迫降南京机场;通知南京陆军总医院尽一切努力,不惜一切代价抢救驾驶员张景海;速派另一架专机去南京,接外宾来京。

10分钟后,受伤的“子爵”号,英雄的“子爵”号,奉命在南京机场紧急降落。负伤的驾驶员张景海被迎候在机场的救护车立即送往南京军区陆军总医院抢救治疗。被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拼死保护的外宾们奇怪了:怎么飞了近一个小时才到南京?“飞机故障,换乘。”回答简单明了。此时,他们并不知道死神曾经逼近过自己,也不知道长空中中国的士兵们为他们的安全所进行的生死搏斗,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在空军召开的庆功大会上,空军首长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亲自签署的命令,授予“子爵”号机组“英雄机组”称号;授予张景海、兰丁寿为“反劫持英雄”称号,颁发中央军委一级英模金质奖章;刘铁军和机组其他成员也分别被空军记功、授奖。如今,共和国的英雄张景海、兰丁寿已成为人民空军第一批“功勋飞行员”并走上了领导岗位,可他们依然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飞行员,在祖国的蓝天上播撒赤诚。

贝鲁特劫机事件

轰动世界的贝鲁特劫机事件从1985年6月14日至30日,历时17天,经多方努力最终得以和平解决。

1985年6月14日,美国环球航空公司847客机从开罗飞来,上午9时抵达雅典机场,随后将继续飞往罗马。在准备登机的乘客中有2名阿拉伯青年,年约20岁上下,衣着讲究,但在经过检查口时,2人却有一些不寻常的举动。其中一人往传送带上放行李时不按次序,将自己的提包抛在一对美国夫妇的行李中间,躲过了X光检查。另一人经过安全门时,金属探测器发出了警报,他双手上举,有些惶恐,但检查人员漫不经心,没有理会。他乘人不备时从检查人员的身后绕了过去。

上午10时10分,环航847客机准时起飞。机上有机组人员8名,乘客147名,乘客几乎都是美国人。八九分钟以后,飞机进入高空,开始正常飞行。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两个阿拉伯青年突然站起来,一个手里举着一颗手榴弹,站在机舱里;另一个冲入驾驶舱,他一手提着一颗手榴弹,一手握着手枪,并把枪口对准了驾驶员的后脑勺,用英语向乘客喊话:“你们听着,这架飞机已经被劫持,谁也不准动,谁动一动我们就把飞机炸掉!”

恐怖分子观察贝鲁特机场形势驾驶舱里的那个劫机者则命令机长特斯特雷克改变航线飞往阿尔及利亚。机长说油料不足,劫机者略加考虑,决定飞往贝鲁特。2名劫机者似受过专门训练,干得大胆、细心。他们害怕乘客中有人突然动手,将他们制服,于是命令乘客调整座位。凡是身强力壮、身材魁梧的都要靠窗口坐,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坐在他们的旁边。为了防备乘客中有神枪手,冷不防朝他们开枪,他们命令乘客拉下所有窗帘,使机舱内漆黑一团。接着,又命令空姐收集所有乘客的护照,逐个验明身份。验明乘客身份后,劫机者把几个有外交护照或军人证件的叫到前舱,作为特别监视对象。为了进一步控制机上的乘客,劫机者对乘客采取“精神施压战术”,首先挑选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潜水员斯特塞姆和另一名有军人身份的卡尔森,对他俩进行了残酷的折磨,斯特塞姆的肋骨被打断两根,卡尔森被打得鲜血淋漓。

上午11时55分,环航847客机在贝鲁特国际机场降落。两名劫机者在贝鲁特机场宣布了他们的劫机声明。他们说:“这次劫机是我们对‘阿尔阿贝德事件’的报复,并以此证明我们可以从任何地方、采取任何方式打击美国目标,我们的目的就是迫使美国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以色列军队必须全部从黎巴嫩南部撤出去,以色列必须释放关押在监狱里的全部黎巴嫩什叶派穆斯林。”

“阿尔阿贝德事件”指的是美国五角大楼组织的一次打击黎巴嫩真主党的重大行动。环航847客机在贝鲁特机场只停留了95分钟,释放了19名妇女、儿童后,又飞往180公里以外的阿尔及利亚。6月14日下午3时30分,飞机飞抵阿尔及尔布迈丁机场。劫机者又释放了21名人质,大多是美国妇女和小孩。他们强烈要求美国敦促以色列释放黎巴嫩俘虏,但没有人理睬他们的要求。飞机在机场停留5个小时后,又在夜幕下飞回贝鲁特,劫机者认为必须争取“阿迈勒”民兵的支持,不然事情不好收场。

环航847客机在15日凌晨2时20分第二次飞抵贝鲁特机场。劫机者为强迫“阿迈勒”民兵出场,当场枪杀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潜水员斯特塞姆。几分钟后,几名“阿迈勒”民兵登上了飞机。与此同时,有8名人质被带下飞机,押送到一个秘密地点。环航847客机加满油,补充了大量食品、饮料和水果,离开贝鲁特飞往阿尔及利亚。

15日早晨7时50分,环航847客机第二次在阿尔及尔布迈丁国际机场降落。劫机者要求希腊当局交出他们的同伙阿特瓦,不然就要枪杀8名希腊人质。下午2时许,希腊宣布同意劫机者的要求,并于3时50分派专机将阿特瓦送到阿尔及利亚,交给了劫机者。劫机者在阿尔及利亚释放了61名乘客和5名机组成员,但30多名美国人质仍被扣留在飞机上。

16日8时57分,劫机者命令驾驶员驾机再飞贝鲁特。环航847客机第三次在贝鲁特机场降落。黎巴嫩“阿迈勒”运动领导人贝里应劫机者要求开始同有关各方接触,代表劫机者谈判释放美国人质的问题。

贝里时年46岁,是内阁中惟一身兼三职的实权派人物。他既与叙利亚关系密切,又同美国保持着“良好关系”。劫机事件发生后,黎巴嫩政府等方面主张来“硬的”,派反恐突击小分队营救人质;贝里则提出为考虑人质安全、防止事态进一步激化,还是来“软”的,并表示他愿意出面接触劫机者,妥善处理劫机事件。但是,贝里和美方的谈判没有取得进展。

16日,美国一支反恐突击队抵达塞浦路斯拉纳卡空军基地;17日,美国两支特混舰队先后离开直布罗陀向地中海东部水域驶去,随时准备向黎巴嫩发动突袭,美国和以色列的飞机还不时到贝鲁特上空侦察。

同类推荐
  •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最早应用航空技术的国家之一,为人类航空探索曾做出重要贡献。从1909年冯如驾驶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动力飞机首飞成功开始,中国航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航空历史的大国,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介绍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的专著。根据林左鸣董事长提出的编写中国航空工业史的要求,在航史编修办的组织下,作者孟鹊鸣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编写完成了这部《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总史: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填补了此项研究及出版领域的空白。
  •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做好多专业人员的合作。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来说,为了保证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建成投产后的食品的卫生安全,除了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步骤外,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做好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工作。因此,本书以“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为中心,内容包括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程序的相关知识,食品工厂建设前期的项目决策及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食品工厂公用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对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和卫生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食品工厂建成后的经济技术分析等。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 安全化困境:亚洲的视角

    安全化困境:亚洲的视角

    在亚洲的语境中,安全化理论遇到了难题、受到了多方面的检验。当安全化的行为体或发起行为体不作为日寸,安全如何达成?当治理的主体变得多元日寸,安全化路径如伺进行有效的拓展?即便安全化对安全问题的解决有其效果,是否以“去安全化”的路径作为长期的政治目标更为合理?是否存在着“好”的去安全化行为与“坏”的安全化行为?亚洲学者们的理论努力有:对安全化行为体进行新的建构,对安全化路径进行多方面拓展,对“去安全化”研究进行某种深化。基于亚洲语境的“亚洲视角”的价值在于:从不同安全领域探讨安全化困境,检验安全化理论的效度,进而实现对安全化理论的某种超越。
  •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今天,我们穿的、住的、用的都可能是科技带来的创新成果。那些看似柔弱的纤维却比钢铁还硬百倍,战机只要刷上特殊的材料就能躲避雷达的探测,这就是特殊材料的魅力。
热门推荐
  • tfboys之跨族恋爱

    tfboys之跨族恋爱

    二源偶遇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族长孙女清璇,清璇被变态美男哥哥百般虐待?小凯到处招惹桃花却遇见暴力专一女顾一,没有想到顾一竟然是一个恶魔公主?千玺巧遇自残少女宁溪溪,溪溪原来是妹控?源:“清儿,我会保护你的!”(元气满满)凯:“我……再也不沾花惹草了”(虚)玺:“她俩该不会是……(百合?)”
  • 武林长生劫

    武林长生劫

    一个名为“死神派”的传说门派,一场来自地狱的屠杀,一个黑暗的夜晚,一个名不经传的王家坳,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古人的这句名言可以说是对中医世家这一学科特色的高度概括,同时也说明中医世家所传经验较之一般医家的经验来说弥加珍贵,而父子相传这种形式更具有中医特色,其中有不少真传,也是其他方式常常无法实现的,这种情况也从反面佐证了祖传世家经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套《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对以祖辈相传的中医世家宝贵经验进行系统性总结,就显得极为迫切而重要。
  • 剑与火之歌

    剑与火之歌

    传说中,在云镜大陆中央仙域内,有一张能让人飞升成仙的椅子,人们把它叫做仙座,引起了无数人的追逐。辰月国,落魄天才柳夜无意中解开了家传宝剑的封印,放出了冥界的魔王,并与之签订了契约,重新走上了修行的道路,但却发现曾经的未婚妻早已远去,而自己却陷入了一个又一个阴谋的漩涡之中。冥界魔王隐藏着的秘密,中央仙域内层出不穷的争斗,柳夜能否夺得仙座,逆天改命,谱写出一曲江湖颂歌?一切的一切,尽在《剑与火之歌》。
  • 走四方

    走四方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国策的需要,全国各省各市大力兴办中等师范学校,将一批急切要求脱掉“农皮”的农村娃经过紧张而密集的培训,分送到各个最需要教师的乡村小学去,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这批涉世未深,对未来充满着憧憬的少年少女们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间续写着自己平凡的人生传奇。他们从农村来,到农村去,最终没有脱掉“农皮”,生活状况甚至比“农民”还不如。
  • 传奇工兵

    传奇工兵

    白择一个软弱的技术宅男。误打误撞进入军区。被军区慢慢打磨成一个杠杠的铁汉。扛过枪,跨过洋,单手拆弹,攻略少将,出赛实战。自制机械配件和炸弹。为战友报仇,为人民和国家泼撒热血。义无反顾。即使是快要死了,也拼命咬紧牙根撑了下去!到了最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这段经历全是故意为之,原来自己不过就是中央科学院的一个生物化计划而已!那么自己的事迹,战友,和爱人少将全是早就设计好的吗?不仅骗了是大家连自己都是被蒙在鼓里的。那么最后白择会如何抉择,且看《传奇工兵》《TNT养成计划》正式更名为《传奇工兵》
  • 王俊凯之你爱不爱我

    王俊凯之你爱不爱我

    :”王俊凯,我真的不想爱了,太累了,你放手吧,让我走,好吗?“看着一脸疲态的千恩雅,王俊凯心疼了,如果当初知道是这样,他会不会爱上千恩雅呢?
  • 凡尘逍遥游

    凡尘逍遥游

    这世间,有一种传承名为血脉,六道的轮回给无情的给他他套上了命运的枷锁,是兄弟还是仇人?是朋友还是路人?不,这是命运给他的称谓,他想做的是脱离这无边的苦海,鼎立于天地!且看轩辕方宇逍遥都市,遨游凡尘!
  • 笑无界

    笑无界

    禹城,一个大夏国不起眼的小镇今天却是异常的热闹,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不是过年过节的日子,却隆重得连周边小城的人都纷纷来凑热闹。
  • 凤临天下:杀手王妃千千岁

    凤临天下:杀手王妃千千岁

    她,龙屹帝国左王府“非雪郡主”,丑陋无颜,连下人都能欺负的嫡小姐;她,二十二世纪的毒医武三全的杀手之王,冷血腹黑,美若天仙,聪明无比;当她变成她,凤眸一睁,庶妹害死前身,怎么弄死的就怎么弄死她;姨娘报仇,废除四肢,关入妓院自生自灭;庶姐想毁清白,废除丹田,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便宜爹想害死自己,废除丹田,气死他,夺其家主之位……明明玩他们玩的好好的,突然冒出来的摄政王妖孽是什么鬼?当自己感动,情窦初开时,她该何去何从?却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