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生藻类生长在树皮、树叶、岩石、墙壁、花盆壁等处。藻体暴露在空气中,生活期的大部分时间缺水,但仍能生存,一旦遇到雨水,立即恢复生命活动。
二、藻类标本的采集
(1)采集工具
①浮游生物网:用于采集各种浮游藻类。浮游生物网可以自己制作,一般用25号(网孔为006毫米)筛绢做成。在湖泊内应用的浮游生物网为圆锥形,口径约20厘米,网长约60厘米,如图所示。
浮游生物网制作时,可用直径约3~4毫米的铜条或粗铅丝作一环,来支持网口,使它成环形。用金属(如铝、钢精或铜)或玻璃小筒,套结在网底,通常称为网头,用来收集过滤到的藻类。由于滤液内有浮游动物,如时间放得较久,往往藻类有不少被浮游动物吞食,所以若不马上观察,需用固定液固定。若用来分离藻种,可用13号筛绢(网孔01毫米)再将滤液过滤一次备用。有些地方购买筛绢较困难,也可不用浮游生物网,而用采水瓶,或一般器皿。但因藻类个体较少,最好多采些水样,待沉积后观察。
②采水瓶:采取垂直分层定量藻样和水样需用采水瓶。这种工具式样规格繁多,如图是可以自制的简易采水瓶,比较实用。
采水瓶制作方法是取一个500毫升(或1000毫升)的广口瓶,瓶底附一块重15千克的铅块(或不锈钢块),用铅丝固定在瓶底。瓶口橡皮塞穿3个孔,一孔插进水的长玻管,一孔插排气和出水的短玻管,一孔插温度计。进水管与出水管的上端都高出塞面3厘米左右,进水管下端接近瓶底,出水管下端接近塞底。用一根长约24厘米的软橡皮管,一头紧套在排气管上,不使脱落;另一头则较松地套在进水管上,并在此处扎一根细绳(既要扎牢,又不能影响以后排水)。还要在瓶颈上扎一根较粗的绳子,以沉下或拉起水瓶。
采样时,将采水瓶沉没到规定水层,向上拉细绳,使橡皮管与进水管脱开,水即可迅速进入采水瓶(为使进水速度快些,玻管内径最好粗些,在10毫米以上)。待3~5分钟后,将瓶提出水面,先看水温,再倒出水样。
③小桶:用于临时盛放或采集水生浮游藻类标本。
④标本瓶:用于盛取水生藻类。
⑤吸管:用于吸取浅水中的浮游藻类。
⑥小铲、采集刀和小锤:用于采集附生藻类和气生藻类。
⑦采集袋、纸袋:用于盛装亚气生、气生藻类。
⑧pH试纸:用于测试水体pH值。
⑨温度计:用于测量气温和水温。
⑩镊子、采集记录册、铅笔、号牌等。
固定液(甲醛固定液和鲁哥氏液):用于固定保存藻类标本,其配方见本书标本制作部分。
(2)藻类采集的一般方法
藻类分布极广,在不同环境条件中,藻类的组成成分是不同的。因此,采集不同生境中的藻类,应根据它们的生长情况,采取不同方法。
①着生藻类:对于生长在其他物体上较大型藻类,一般用手或镊子采取。应尽可能采取整个植物,包括它们的基部等。生长在石上的,最好用小刀刮取;生长在水生高等植物上的,要用镊子取下生长藻类最多的部分叶、茎一同保存(尽可能记下植物名称);生长在土壤上的,最好用刀铲取,尽可能少带泥土(如专作土壤藻类研究,则应分层采土,进行培养);生长在树干上的,要用刀削取。
微型藻类中也有不少是着生的,更有一些混生在其他植物(如苔藓等)之间,在有这类藻类生长的部位,常具有各种颜色的斑点、斑块、颗粒、黏质层、皮壳状、薄膜等标志,应选择生长最多部分用刀刮取或削取。岩石上不易刮下的种类,如急流中或海岸岩石上的藻类可敲取或取小石块一同保存。
②漂浮藻类:在各种静水水体中,常漂浮一些丝状藻藻丛。采集时应注意取同一藻丛上不同颜色部分或不同颜色的藻丛,特别是变成黄褐色部分常为生殖时期的植物体。如采集较长的、分枝的藻类,不宜折取一段藻体,而应尽可能采整体。念珠藻球外形③浮游藻类:先准备好浮游生物网,然后在水面较宽、较深水体中采集。
(3)各种藻类的采集
①蓝藻。
生活环境及主要形态特点。
颤藻丝
状体a)念珠藻属:生活在水中、湿土或石头上。念珠藻是由许多丝状体埋于胶质中构成的胶质球,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丝状体的细胞呈圆球状顺序排列,连成弯曲的丝,每条丝外被有胶质鞘,整体如同念珠,故名念珠藻。供食用的地木耳、发菜和葛仙米都属念珠藻。
颤藻属:颤藻是最常见的蓝藻,生活于湿地或浅水中,特别在污水中生长最为旺盛。污水中生长旺盛的颤藻呈暗绿色(或稍带褐色,成泡沫状),一片片浮生于水面。低倍镜下的颤藻为蓝绿色的单列细胞丝状体,高倍镜下观察颤藻,可以见到丝状体作左右摆动运动,故名颤藻。
b.采集要点。
念珠藻可在雨季湿地或阴湿的石块上找到。采集时用长镊子轻轻夹起,放入容器内带回实验室镜检。
颤藻在污水沟或有机质丰富的湿地上都能采到。颤藻暗绿色,块状或片状,有臭味,手摸有滑腻感,握时有气泡发生。用长竹筷或大镊子挑取采集,放入容器内带回实验室镜检。
②绿藻。
a.生活习性及主要形态特点。
衣藻衣藻属:衣藻分布很广,绝大部分在淡水中。一般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较不流动的水沟、水池或临时水洼中,在流动性的或清洁的水池里较少。南方农民用的粪池或粪缸中(一般在粪不多而上层有较多水的缸),经常有纯粹的衣藻群,致使水呈绿色(有时还有眼虫)。
一般衣藻最多的时期是在春末、秋初,气温在10~20℃,在上海、江、浙一带,一年四季几乎都可采到。形成胶鞘体的常在渐趋于竭的水池岸边。如欲得到较多且纯粹的材料,可用大的广口瓶盛入2/3有衣藻的池水带回。瓶的一面用黑纸遮起,另一面承光,放在窗台上。这样,由于衣藻具有趋光性,大量聚集于光亮面,然后用吸管吸取备用。要得到结合生殖时期的衣藻,当气候骤然变化时就可能采到。如在上海,当冬季寒潮到来的次日采集时,就会发现结合状态的衣藻。
水绵
水绵属:多在较洁净的静水中如池塘、湖泊中生活,很少生活于流水中,是淡水中分布很多的绿藻。植物体是由长筒形细胞连成的丝状体。每个细胞里有一条或几条叶绿体。叶绿体呈带状,螺旋式地盘绕于外围贴壁的细胞质中。细胞壁外层有果胶质,手感滑腻。
b.采集要点。
衣藻:在有机质较多的池塘、湖泊污水中,养鱼缸里,雨季的积水处,衣藻可形成纯群。大量繁殖时,能使水面呈草绿色。采集时,用塑料勺舀水倒进水桶或广口瓶,带回实验室后再置换到透明玻璃缸或玻璃瓶里,放在有阳光处,过了不久,即可见玻璃缸(瓶)壁与水面交界处的向阳面有绿色衣藻的纯群,这是衣藻向光驱动而集积的结果。用吸管自衣藻的纯群处吸一滴绿水镜检。
注意两点:一是当外界气温低于10℃时往往不易采到衣藻;二是切忌将眼虫藻误认为是衣藻。
水绵:开春化冻至结冰之前,在静水池塘或积水处均可见到鲜绿色的结成块状成团浮于水面的绿藻,用解剖针挑取少许,手摸有滑腻感,便可初步认定是水绵。用水网或大竹镊子捞取,放入塑料桶内,带回实验室镜检。
③裸藻。
a.生活环境及主要形态特点:眼虫藻属是一种常见的绿色裸藻类,在春、夏、秋三季中常生活在小的污水沟中,底栖和附着在水底杂物上。旺盛生长时可形成纯群,使水呈草绿色。眼虫藻有1条或2条、3条鞭毛,是能游动的单细胞植物。细胞呈纺锤形,细胞内中有叶绿体(也有无色的类型),后端较尖或不明显。因其体表有一层周质膜,无纤维素的细胞壁,所以运动时可不断变形。低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靠近细胞前端一侧的细胞质中有一红色的眼点。
b.采集要点:在污水沟中,取草绿色的水放进小塑料桶带回实验室镜检。
镜检时要注意区别眼虫藻和衣藻:两者的细胞形状不同;两者细胞内叶绿体的形状不同,如图所示。
眼虫藻和衣藻的叶绿体差别
(4)采集记录
每采一份标本,都应写好号牌,将号牌投入标本瓶或小纸袋内,并及时填写采集记录册。淡水藻类采集记录表的格式见表。
淡水藻类采集记录表
采集号采集时间
采集人
采集地点
生境
海拔高度
标本类型
水色
光照情况气温
水温pH值
主要种类
附记
三、藻类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1)风干标本
气生、亚气生藻类标本,可直接装入纸袋中,风干保存。标本橱中应放入樟脑丸。
(2)腊叶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