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76300000014

第14章 航天先驱与英雄(1)

提及载人航天,离不开载人航天器,更离不开人。这里所说的人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为研制航天器提供理论支持或技术保证的科学工作者们,一种是搭乘航天器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们。在一百多年前,一些科学工作者就有了把人类送上太空的科学设想,并且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践行下,人类才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航天员是人类的英雄,人类载人航天之路充满了荆棘,但是为了实现探索太空的梦想,这些英雄们勇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铺就一条通天大路。

齐奥尔科夫斯基1958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震动了全世界,也开创了人类航天史的新纪元。如此巨大的成功,当然要归功于为航天事业而不懈努力的科学家们,被后人尊为“火箭之父”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年生于俄国梁赞一个贫寒的家庭。10岁那年一场严重的猩红热病,夺去了他两耳的听力,无法继续上学,只好由母亲指导他读书写字。但第二年母亲去世了,他靠坚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课程。16岁那年,他执意上大学,但没有一个学校肯收这个没有中学文凭的聋子。他只身来到遥远的莫斯科,寄住在一家好心的穷人家中,在图书馆中自学大学课程。父亲每月只能给他寄来十几个卢布。这点钱远不够伙食费,但他还要挤出钱来买书籍和实验用品,有时连续两三天不吃东西,常常饿得昏了过去。父亲将他接回家后,他好不容易才被录用为中学数学教师。在业余时间里,他全力进行宇宙航行理论的研究和实验。然而,他并不被人们理解,被认为是一个“怪人”。他用科幻小说的形式宣传宇宙航行知识,被权贵们斥为“异端邪说”。一家杂志发表一幅漫画,讽刺他头顶地、脚朝天,腋下夹着大大小小的星球,挖苦他是“一个无名之辈,无聊文人”,斥责他“企图把青少年引向邪路”。但他顶着各种奚落和打击,毫不动摇地坚持着自己的事业。

航天先驱与英雄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他的研究成果才开始得到门捷列夫和斯托列托夫等著名学者的赏识。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宇宙航行理论方面的建树是多方面的,当今宇宙航行的一些基本问题,他几乎都曾涉猎。

188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外层空间》一书中首先从理论上证明,行星际空间为绝对真空状态,火箭可以在空间的真空环境中工作,因为它自带氧化剂,燃料燃烧不需要外界供氧。同时,它的反作用推进原理在真空中仍然有效。因此,火箭可以作为宇宙航行的动力。

1885年,他在一本科幻小说中提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

190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用火箭推进器探索宇宙》论文,文中提出火箭公式,从理论上证明:火箭的速度与火箭发动机的喷气速度成正比;火箭自身的结构质量越小,火箭所获得的速度越高。这个公式后来被称为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也被誉为宇宙航行第一公式,它为宇宙航行奠定了理论基础。齐奥尔科夫斯基还指出,液氢液氧是最理想的推进剂。在当时的工业技术水平上,他还指出,单级火箭达不到宇宙速度,必须用多级火箭接力的办法才能进入宇宙空间。

1911年~1912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又提出有关载人宇宙飞行的一系列设想,例如,到其他星球上去必须经过真空区,载人宇宙飞船必须携带空气;飞船上必须有密封座舱;座舱中的空气必须不断净化,才能为乘客提供新鲜空气;飞船返回时利用地球大气刹车;建立轮胎形空间住宅,用自旋产生人造重力;用动物和植物组成生物循环链,建立密闭生态系统,为人提供食物和氧气。他还推导和论述了不同质量的物体在失重条件下的运动规律,研究了失重和超重对人体的影响。

1924年,他在《宇宙飞船》一文中具体地设想了一种纺锤形飞船,除动力装置和密闭生态系统外,还提出了现今太空机动器的设想。他设想乘员走出密封座舱后,可利用“宇宙枪”喷出气体的反作用力在太空的真空中漫游。

1929年他提出了多级火箭构造设想。这一富有创见的构想为研制克服地球引力的运载工具提供了依据。

齐奥尔科夫斯基还预言太阳的光能可以作为推动宇宙飞船的动力,并提出太阳帆的设想。

齐奥尔科夫斯基一生写下了730多篇论著,70岁以后,他还写了《进入宇宙空间的火箭》、《宇宙火箭推进的列车》、《航天员和火箭飞机加速升空》、《火箭燃烧》和《火箭的最大速度》等多部著作。1932年,前苏联政府授予他劳动红旗勋章。1935年9月19日,他在卡卢加逝世。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向外探寻着生存的空间:起初是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就是征服整个太阳系。”这段被经常引用的名言就出自齐奥尔科夫斯基之口。虽然他的设想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无法成真,但却为火箭技术和星际航行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概念。他的这句名言也激励着人类为挣脱大地的束缚进行不懈的努力。

知识点密闭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最根本的属性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即能量流和物质流。这两个“流”在生态系统中是封闭的运转,还是开放的流动,要看生态系统的范围来确定。在自然界,就物质循环而言,真正封闭的系统只有一个,就是生物圈。在面积5.1亿平方公里,上下34公里的范围内,从物质不灭的角度看,生物圈是封闭的。如水分的循环,通过降雨—蒸发和蒸腾—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在大陆与海洋之间构成一个往返巨大的封闭循环。如矿物质营养元素、土壤等的搬运,不论途径长短,搬运量(流失)大小,但仍然是在生物圈内此消彼长,西流东积,物质是不灭的。

赫尔曼·奥伯特于1894年6月25日出生于特兰西瓦亚,该地当时属奥匈帝国,现在位于罗马尼亚境内。他在12岁的时候,就因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的影响而迷上了星际旅行。1913年他到慕尼黑学医,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他的学业。

从1919年开始,奥伯特认真钻研物理,他阅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关于火箭和宇宙航行的著作,其中包括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

1922年,他把研究成果整理成文,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寄给了海德堡大学,但他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承认。

1923年,他发表了后来被称为宇宙航行学经典著作的《飞向行星际空间的火箭》,书中提出空间火箭点火的理论公式,用数学阐明火箭如何获得脱离地球引力的速度。

1925年,13岁的冯·布劳恩读了这本书,并通过当时著名的火箭研究者威利·勒的介绍,成为奥伯特的一名少年助手和学生。

1927年6月,德国一批业余火箭研究者成立“宇宙航行协会”,在罗马尼亚工作的奥伯特闻讯后来到德国,并被推举为该协会会长。

奥伯特在继续研究中对他的火箭理论进行了修改和充实。1929年又发表了第二部经典著作《实现太空飞行的道路》,他在书中预见到电推进火箭和离子火箭的发展。这本书使他获得第一届佩尔——希尔施奖。

除了对火箭进行理论研究外,奥伯特还亲自与同事一起研制火箭,并于1930年7月23日发射成功的一枚火箭,飞行高度达20千米。奥伯特和其他人在火箭研究和实践中的成就,引起了科学家对火箭问题的普遍重视。

奥伯特不仅勤奋好学,善于思考,而且虚心求教。在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通信中,他实事求是地承认,齐奥尔科夫斯基等人在推导与宇航有关的方程方面,走在自己前面。当他从报纸上看到戈达德研究火箭的报道后,就热情地给他写信,并索要他的著作。

奥伯特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发展后来的A-4火箭发动机,也就是著名的V-2火箭设计,但A-4火箭却完全是以他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伯特留在德国,并回到他的家乡住了一段时间。1951年,他离开德国到美国与冯·布劳恩合作,共同为美国空间规划努力。这期间他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对十年内火箭发展的可能性作展望,另一本谈到了人类登月往返的可能性。1960年奥伯特退休后回到德国,大部分时间用来思考哲学问题,这也许是许多德国科学家的习惯。奥伯特于1989年12月去世,享年95岁。

奥伯特的主要贡献是理论上的,他建立了下列条件之间的理论关系:燃料消耗、燃气消耗速度、火箭速度、发射阶段重力作用、飞行延续时间和飞行距离等。这些关系对于火箭的设计是最基本的因素。他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理论家,而不是一个实验家,影响了整整一代工程师。作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受到的称赞是当之无愧的。

冯·布劳恩

1925年,在德国一个叫维尔西茨的小镇上,有一位13岁的少年用6支特大的烟火绑在他的滑板车上,然后,他点燃了导火线。烟火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滑板车像发疯似的飞了出去,这位少年也被重重地摔在地上。结果,巨大的爆炸声引来了警察,少年被带到了警察局,受到了一顿训斥。这位少年就是后来著名的科学家冯·布劳恩。

1912年3月23日,冯·布劳恩出生于德国维尔西茨一个贵族之家。他是使火箭技术由试验走向实用的关键性人物,主导了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火箭研发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火箭研发,是V2和阿波罗登月(负责土星V火箭——人类有史以来推进力最大的火箭)两大项目的灵魂人物,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火箭专家。

1930年,冯·布劳恩进入柏林大学,成为奥伯特的学生。1932年,冯·布劳恩大学毕业,还获得了飞机驾驶执照,受聘为多恩伯格的主要助手。1934年,冯·布劳恩获得柏林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37年,冯·布劳恩在佩内明德大型火箭试验基地任技术部主任,领导了德国的“复仇使者”V-2火箭的研制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给英国带来巨大灾难的武器——德国的V-2火箭,当时又叫“飞弹”。V-2工程起始于A系列火箭研究,由物理学博士冯·布劳恩主持,是1936年后在佩内明德新建火箭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A系列火箭经过许多新的改进,性能大大提高,由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命名为“复仇使者”,所以代号变为V-2。V-2工程开始于1940年,目标是扩大容积和承载重量,以容纳自控、导航系统和战斗部。1942年10月3日,V-2试验成功,年底定型投产。从投产到德国战败,纳粹德国共制造了6000枚V-2,其中4300枚用于袭击英国和荷兰。

冯·布劳恩V-2是单级液体火箭,全长14米,重13吨,直径1.65米,最大射程320千米,射高96千米,弹头重1吨。V-2采用较先进的程序和陀螺双重控制系统,推力方向由耐高温石墨舵片操纵执行。V-2在工程技术上实现了宇航先驱的技术设想,对现代大型火箭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为航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希特勒曾对火箭技术发生兴趣。在1939年希特勒参观发射试验台的时候,布劳恩被指定给元首讲述技术原理。布劳恩以他一贯的认真严谨态度为希特勒讲解火箭的基本构造,正如他后来为美国总统肯尼迪分析月球接轨方案优劣时一样的认真。但他很快发现,希特勒对他的介绍几乎是一耳进一耳出,只有提及V-2可能具有的军事用途时,元首的眼睛才闪闪发亮。布劳恩开始隐隐感到他航天梦的前途将是不平坦的。

1944年3月,冯·布劳恩被盖世太保抓进了监狱。记录在案的逮捕原因是: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声明,他们从来没有打算把火箭发展成为战争武器。他们在政府压力之下所从事的全部研制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赚钱去做他们的实验,证实他们的理论。他们的目的始终是宇宙旅行。因此布劳恩可能被判以叛国罪并被枪毙。最终由于朋友们的多方营救和叛国罪名理由不充分,布劳恩被释放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不可逆转的局势向前推进着。美国在意识到V-2破坏性的同时,也深知它的价值,所以他们将韦纳·冯·布劳恩的名字列入战后需搜罗的科学家名单之中。而与此同时,冯·布劳恩正被党卫队监视着,他也在设法与美国人取得联系。他认为“把我们的‘婴儿’交给妥当的人,这是我们对人类应尽的责任”。当冯·布劳恩最终顺利到达美军营地的时候,美国士兵不敢相信这个30刚出头的年轻人,就是著名的V-2型火箭的主要发明者。

1945年德国投降,冯·布劳恩作为“头脑财富”来到美国。

1950年转到红石兵工厂研制弹道导弹。

1956年任陆军弹道导弹局发展处处长。在他的领导下先后研制成功“红石”、“丘比特”和“潘兴”导弹以及“丘比特”C火箭。

1958年1月31日,用他设计的“丘比特”C火箭(改名为“丘诺”1号火箭)成功发射了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

1958年10月,冯·布劳恩成为新建立的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领导成员。

同类推荐
  • 大鹏同风起

    大鹏同风起

    《大鹏同风起--国际名人驾机飞行传奇/飞行系列丛书》编著者丁邦昕、魏克。《大鹏同风起--国际名人驾机飞行传奇/飞行系列丛书》以平实,生动的笔触,讲述了飞机问世以来100多年间,国际上23位政要,名流驾机飞行的传奇故事。他们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丘吉尔、布什父子、阿萨德,魏茨曼,穆巴拉克、侯赛因,加加林,普京,他信,查尔斯,安德鲁,威廉和哈里王子……有的是职业飞行员,沿着从军,从政之路扶摇直上,或改行从事科学研究、文学创作,硕果累累,有的出于对飞行的爱好,历经千难万险,终身挚爱未曾改变;有的则是兴致所致偶尔为之,一飞冲天,轰动一时。
  • 载人航天器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载人航天器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载人航天器是绕地球轨道或外层空间按受控飞行路线运行的载人的飞行器。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人类就是乘坐它们飞出地球,摘星揽月的。刘芳主编的《载人航天器的故事》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载人航天器的故事》内容涉及太空世界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影响评估研究

    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影响评估研究

    由于特定的历史和自然原因,在保护区辖区通常保留有很多的自然村落,这些村落与保护区和谐相处,并在长期的繁衍与更替过程中,承担着不同于其他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生态职能。它们在得到自然界长期所赋予的物质恩惠的同时,也肩负着保护自然与家园的历史使命,它们被视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直接实施与受益者。
  • 108分钟改变世界

    108分钟改变世界

    本书为2011年4月,俄罗斯为尤里·加加林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飞行108分钟”50周年而出版的纪念图书。全书共分7章。分别介绍火箭的故事;苏联航天器发射场的创建;控制系统和飞船的研制过程;宇航员的选拔;加加林飞行的整个经过;飞行成功后全世界的庆祝盛况。书后还附有关于加加林飞行的最新解密官方文件资料。
热门推荐
  • 东方亦儿

    东方亦儿

    我是一是穿越大军中的一个,感情的事不是我几句话能讲完的,人生不可预料,就像我一下就穿越了一样。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我是新人,多多关照。噢啦。
  • 三大校草请接招!

    三大校草请接招!

    致谢:墨星小说封面网百度“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你也可以拿到免费封面!我大名凌月然,18岁,跆拳道黑带,打架什么的统统不在话下。三大校草,让众多女粉丝尖叫不已。我却不屑一顾。长得帅怎么了,虽然我也是个美女。【精彩片段】【相信你们会喜欢的】“夜紫魅!给老娘下来,你别以为你不理我我就不会纠缠你!老娘修炼了几年的武功,可不是白搭的!”楼上的夜紫魅笑着想:”笨蛋,我喜欢你啊。。。“【另】他揽住我的腰,扣住我的头,一口咬住了我的唇。“真甜啊!”他忍不住想。致谢:墨星小说封面网百度“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你也可以拿到免费封面!
  • 我爱的,爱我的,对不起

    我爱的,爱我的,对不起

    错过了我最爱的,拒绝了爱我的。一个伤心人的自述,但愿世间不再错过,你我不再爱错。
  • 复仇之妖界至尊

    复仇之妖界至尊

    三亿年前,神妖大战,后妖族惨败,妖族统领者,魔神,最后带着妖族逃到一片荒芜大陆,为了将来的复仇,他动用无上奥力,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封印了了这片名为地球的大陆和自己的族人,最后他把自己的神血留了下来,三亿年后谁能唤醒自己封印的族人,那他就是新的妖族统领,新的魔神。
  • TFboys叹重回过往

    TFboys叹重回过往

    从前,“琪儿,你的眼睛很美,就像翡翠,也像星星。”后来,“琪儿,把眼睛让小璃儿,我就是你的未婚夫,好不好?”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回过头来看看你。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绝不爱上你。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陪着你,不会再离开你。如果……可惜没如果了吗……
  • 驴在江湖

    驴在江湖

    在被问及业余时间做什么取乐之前,一个人意识不到自己究竟有多无聊!如果有一个平台专门组织各种现实生活中的聚会和活动,帮你用尽可能少的成本邂逅无数帅哥美女;并一步步指引,教你如何在聚会和活动中玩的开心,玩的尽兴,你会不会注册会员?君陌和三个朋友一起创办的“驴在江湖”就是这样一个电商平台!草根创业,没资金没后台,公司成立了一年半就撑不下去了。两个合伙人离开后,君陌决定自己首先要在全国范围内玩遍‘驴在江湖’平台上的所有活动和聚会主题,以此掌握各种活动和聚会的举办精髓,从而来找到事业破局的方法!撩妹高手胖子陈适逢其时的加入了进来,于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两人开启了一段我带上你,你带上钱的说走就走旅行。
  • 垣苜珐:古城

    垣苜珐:古城

    你一缕离魂,却为何总在忘川河畔徘徊不去?”“我,在等一个人,凤君呢?敢问凤君为何以日日来此,莫不是也心有所兮?”“我,不记得了!”“忘缘凤君本无夙愿,今不过一世,亦亦不过百载,情劫方动,尘缘顿消,你又何苦为了他,步若奈何!”“他虽已忘,我却记得,他既许我一世不离,我又怎能忍心留他永世既缘!”“你,还未等到要等的人吗?”“他一日不来,我便等他一日;他一世不来,我便候他一世!”“我,可曾见过你?”
  • 夜空中最亮的馨

    夜空中最亮的馨

    那年,花开月正圆,皎洁的月光下,一个白衣翩翩的男子用最柔的声音对一女子诉说自己的爱恋。“小馨,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光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但我的世界没有了你,将从七彩变为灰色。”男子深情地诉说着。可远处默默看着的阳光男孩眼神却黯然失色,默默地看着,帅气转身,留下了一个孤独的背影。一边是高中最好的朋友,一边是自己喜欢的人,女子十分纠结,她又该如何选择?
  • 沉默的冰山

    沉默的冰山

    死间,就是随时准备慷慨赴死的间谍。从接受死间任务的那一刻起,赵子轩就身处险境,刀光剑影,步步危机,面对接踵而来的危机与诱惑,毫无特工经验的他,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永载史册的红色特工。这是一部谍战悬疑大剧,故事从南京保卫战开始.....
  • 年复一年

    年复一年

    以前的人们日历一页一页地撕,突然就撕到底了。现在所有人手机里的万年历,尽头处你活都活不到,但是你却从来没怎么翻过。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呢?减肥?学业?事业?或者是爱情?有一个愿望,写下好多遍了,希望明年,不必再写。你又在睡入被窝之前,看着茫茫的后来,然后闭眼。等你睁眼了,才有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