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海者的足迹
郑和——伟大的航海家
郑和2,000多年前,海洋对于人类来说还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当时有个名叫赫加斯特的希腊学者绘制了一张世界地图。这张地图的中心是希腊,希腊的四周是茫茫的大海,在海天之交的地方,赫加斯特写下几个大字:“到此止步,切勿前行”,在赫加斯特的心目中,越过海的尽头就是地狱。尽管赫加斯特将海洋描绘得如此恐怖,仍有许多航海家驾船穿越那海天之交的“地狱”,驶进了深海大洋。在地理知识、天文知识、气象知识十分匮乏,导航技术十分落后的年代,那些航海家堪称为勇士。
在人类航海史上,郑和是杰出的先驱者,他建立了不朽的业绩,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新大陆的人。
郑和下西洋郑和原名马文和,回族,出生于我国云南省一个贵族之家。郑和经历了动荡的童年,曾在一次战乱中被明军掳走。郑和聪明好学,身材魁梧,后来成为太监,又称为三保太监。由于郑和出生于伊斯兰教家庭,对伊斯兰教颇为熟悉,他还信奉佛教,又身为大明皇帝的贴身护卫,所以是当时代表明朝出使西洋的最佳人选。此时明朝国力强大,一支强大的航海舰队应运而生,演绎了一出史无前例的郑和七下西洋的精彩故事。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郑和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队先后到达今天的越南、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马来西亚、泰国、南非等36个国家,航程达5万华里。从1405~1433年间,郑和绘制了航海图,记录了航行的港口、路程、地形和海洋气象,为中国的航海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郑和的首次出航是在1405年,比哥伦布早87年,比麦哲伦早114年。郑和出航所率领的船队更为西方人所无法比拟。郑和的船队计有62艘大船,加上中小船舶共有200多艘,其中最大的船舶长达125.65米,宽50.94米,排水量为14,800吨,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船舶,世界第一艘万吨轮。郑和船队共有27,000多人,规模之大,前无古人。而数年之后的哥伦布、麦哲伦的船舶,最大的载重量也只有120吨。麦哲伦的船队在离开西班牙港口时仅有265人。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只有3艘船,船员也只有87人。
郑和船队帆船复原模型图在15世纪的前30年里,亚欧大陆两端的东方和西方几乎同时向海洋进军,东方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西方以葡萄牙亨利王子沿非洲西岸探索为代表。东西方的航海活动,标志着人类的活动舞台开始由大陆转向海洋。15世纪初,西欧各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新兴资本主义急于积累资本,这是西方航海的主要动力。西方各国都鼓励和支持航海探险,去寻找黄金,开拓海外殖民地,这种航海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掠夺目的。
当时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正处于明初“永乐盛世”,纺织业、瓷器业、矿业、冶炼业和造船业兴旺发达。明成祖朱棣采取对外开放、稳定周边的政策,想争取一个长治久安的和平局面。郑和下西洋就是当时对外政策的一个重大举措,动因主要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不够稳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存在着相互猜疑、互相争夺的气氛。当时东南亚有的国家对外扩张,欺压周边国家;还有的杀害明朝使臣,拦截访问中国的使团等,同时海盗猖獗,横行一时,海上交通路线得不到安全保障。这些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于是,朱棣采取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和平外交政策。
当时,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在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特混舰队”,这支“特混舰队”根据海上航行和作战需要进行编组、统一指挥。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为“海军司令”或“海军统帅”。从人数上看,郑和每次下西洋的人数都在27,000人以上;从作战力量上看,船队中的舟师、两栖部队相当于现在的舰艇部队。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英国李约瑟博士认为,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的海军都无法与中国明代的海军匹敌。
郑和率领的船队虽然是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但目的是为了传播友谊、实现和平。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各种手段调解缓和各国之间的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威慑和打击倭寇、消灭海盗、保障海上安全。李约瑟博士曾评价说:东方的中国航海家从容温顺、不计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郑和宝船郑和下西洋播撒的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播的是先进的中国文化。郑和舰队先后到达东南亚、西亚、东非地区,重要航线有56条。当时东南亚、南亚、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比较落后,非常向往中华文明。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的内容主要有中华礼仪、儒家思想、历法、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和造船技术等。官方贸易也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内容。郑和船队除了装载赏赐用的礼品外,还有中国的铜钱、丝绸、瓷器和铁器等,多数以货易货,最有影响的是击掌定价法。在印度古里国,中国船队到达后,货物带到交易场所,双方在官员主持下当面议价定价,谈好后互相击掌表示成交,决不反悔。这种友好的贸易方式,在当地传为美谈。
此外,当年郑和下西洋期间,还消灭了海盗,开辟了一些航线,各国商人自发开展起民间贸易。中国主要输出瓷器、丝绸、茶叶、漆器、金属制品和铜钱等,换回珠宝、香料、药材和珍奇动物等。当时中国从海外进口50千克胡椒,当地卖1两银子,回到国内出售为20两银子,利润丰厚。据统计,明成祖在位22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文莱、满剌加、苏禄和古麻剌朗国4个国家先后有7位国王率团前来,最多一次有18个国家使团同时来华。访问期间,3位国王在中国病逝,其遗嘱要托葬中华,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
郑和的船队沿着海上的丝绸之路,执行的是“厚往薄来”的国策,为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国带去了东方文化,在东西方文化、政治、艺术和宗教等交流中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郑和晚年时建立了两座碑,以示后人。这两座碑,一座在江苏省太仓县,一座在福建省长乐县,碑文中均记叙了七下西洋的意义和经历。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时,不幸客死在印度,然而郑和的名字千古不朽,永载史册。600年后,他的后人依然对他的不朽业绩感到无比自豪。
在几百年漫长的历史时间里,西方人对郑和所知甚少。1904年,梁启超第一个向世界介绍了郑和。郑和远航的600年后,英国一位名叫孟席斯的老人写出了一部震惊世界的巨著《1421中国发现了世界》,书中论证了郑和第一个发现了新的大陆,从此郑和的名字更是响彻世界。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如今在当年郑和出海的闽江口长乐郑和广场,人们建立起海内外最大的郑和石雕像,雕像总高14.05米,基座宽7米,高2.8米,寓意郑和自1405年起,历时28年七次下西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