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8400000020

第20章 航天科技的发展与应用(7)

同时发展载人和不载人航天技术的原因

应该说,不载人的自动空间装置具有相当广泛的功能,诸如空间飞行器插入轨道,在宇宙空间机动飞行以及溅落体能返回地球。不载人航天的费用又相对低廉,所以不载人自动航天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这种自动设备虽然有可能做得很先进、很可靠,在太空还是可能出现各种情况,有些情况只有人才能处理。例如,没有一个自动装置使飞船能够和失去控制的空间站对接。然而前苏联航天员弗拉基米尔·捷尼贝可夫凭其卓越技能在1985年6月却完成了这样的工作。

又如1965年,“格迷尼”6号发射后,其仪表显示出飞船出了故障。虽然合乎逻辑的做法是将航天乘员组人员紧急弹射出来。可指令长瓦尔特·舒拉对此不予理睬,决定继续飞行。他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经验告诉他,仪表出了错。倘若瓦尔特·舒拉启动弹射系统,飞船就可能失控,那么计划中和“格迷尼”7号在轨道的对接任务也就不可能完成。

专家们估计,一个自动星际飞行器的可靠性系数(因子)是22%,而载人航天器的可靠性因子是70%,如果航天员能修理设备,可靠性因子将增至93%。虽然这些数字可能不精确,但载人航天更可靠这个事实是科学家们公认的,是毋容置疑的。因此,自动装置发展的同时不能轻视载人航天的发展。

当然,自动方式工作的空间站在多年工作期间不发生一点故障,这只能是理想情况。另外,不是所有过程和操作可以自动化。当需要显示创造性的处理或直观或对经验的信赖时,自动装置是不能和人竞争的。

现代航天的实践表明,载人和自动航天并非竞争对手,而是相互促进的。在空间探索的经验中,自动装置和人的能力的完美结合是完成航天任务的最佳保障。

自动和载人航天是太空航行和空间探索的两个方面,是互为补充的。对于星际旅行,自动装置是人类登上其它星球的先导,只有自动探测器先探明情况,创造条件,才能进行载人旅行。对于空间材料加工和空间工厂的建造,载人航天是先导。先由航天员进行材料试验、工艺技术实验,并在工艺研究和试验性生产的基础上,待一切条件成熟后,才能有进行大规模的、无人自动化生产的空间平台和空间工厂。空间产业的开发,不载人航天和载人航天是其前后两个阶段。把人类活动扩展到太空,载人和自动航天技术都是不可缺少的。

载人航天飞船

载人航天飞船,从实质上说就是载人的卫星。和卫星相比,它的外形较简单,有球形、圆锥形等,但重量较大;卫星的外形则多种多样和不规则,重量比飞船轻许多。

载人航天飞船既是人造卫星,它就有和卫星相同的系统,除结构、能源、姿态控制、温度控制外,还有遥控、遥测、通信、信标跟踪等无线电系统,以保证与地面的通信联络、控制指令的传递、遥测信息的传输、资料参数的传送等。

载人航天飞船的特点是有人,因此就有与卫星不同的系统,包括应急营救、返回、生命保障等系统。具有交会、对接和机动飞行能力的载人航天飞船,一般还设有交会雷达、计算机和变轨发动机等设备。

例如,单就需要返回地面的载人航天飞船来说,其结构比一般不返回地球的卫星复杂得多,首先要对付气动加热造成的烧蚀,还要对微流星和宇宙射线进行防护等等。所谓气动加热,就是载人航天飞船开始返回时,由于离地高、速度大而具有相当大的动能和势能,在它进入大气层后,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急剧减速,飞船能量的绝大部分都转化为热能,如果这些热量全部传导给飞船,完全可把飞船化为灰烬,这就是气动加热问题。载人飞船的结构设计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合理选择飞船返回舱的气动外形,可使它在再入过程中所产生热量的80%左右扩散到四周的大气里;剩下20%左右的热量,则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热措施加以解决。

载人航天飞船

又如,载人飞船上的生命保障系统是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问题,它不仅复杂,而且必须绝对可靠。船舱要气密,舱内的温度和大气压力要适合人的生命需要,控制要求极高。在载人飞船中要造成一个与地球相似的微小气候,首先要模拟大气的混合比例,用灌装气体或电解供氧办法使航天员的座舱中氮占80%,氧占20%,保障每个航天员每天所需的576~930克氧;而对他们每人每天呼出的约1000克二氧化碳,则采取用分子筛吸附的方法,控制其浓度不大于1%。调节飞船座舱温度湿度,也十分重要,座舱的热源,有13来自人体,通常每人每天大约产生75千卡~150千卡;来自太阳辐射和各种电子仪器的热量也各占13。座舱除对壳体采取隔热措施外,还采用专门的热交换器把多余的热量吸收和辐射出去,使相对温度维持在18摄氏度~25摄氏度。人体每天的呼吸和出汗,排出水分约15升,在座舱内形成水蒸气,故要采取冷凝和化学吸收的办法,使湿度控制在60%~70%。由于座舱狭小和密封,而人体代谢物达400多种,易造成舱室污染;在失重状态下,气体对流消失,热平衡难于维持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飞船上很好解决。

载人航天飞船在航天飞行中,可研究各种特殊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和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及人在航天环境中长期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和设备等问题。

在飞船急剧升空时,人体重量会相应增加而产生超重;飞船返回地球时,必须制动,速度急剧降低,也会产生反方向的超重;飞船进入绕地轨道后,它就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地球引力的作用,这时人体就失去重量,进入失重状态。超重和失重对人体各个器官都会产生生理影响。因此,载人航天飞船进入轨道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时,可以研究人在空间飞行过程中的反应和能力,研究航天员如何才能经得住起飞、轨道飞行以及再入大气层重力变化的影响。在科学上应用载人航天飞船,可以进行生物、医学、天文、物理研究和天体观测;可以进行各种空间科学试验以及进行地球自然资源勘测等等。

目前,世界上发展载人航天飞船、并完全掌握这种载人空间技术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此外,欧洲和日本正在积极准备发展载人航天飞船。估计不久的未来,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会渐渐地多起来。

40多年来,已经实现的载人航天计划有:前苏联先后发展的“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以及“礼炮”号、“和平”号等载人空间计划;美国先后发展的“水星”、“双子星座”、“阿波罗”、“天空实验室”和航天飞机等载人空间计划;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航天计划。为何要对载人航天器进行遥控

虽然飞船或航天站上有航天员,但是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地面遥控。

第一,宇宙飞行需要很多计算,这里有轨道校正、飞船向航天站汇合、着陆用的弹道导航计算。

第二,重要的是分析大量有关飞船和航天站技术条件、功能的数据以及航天员身体条件的数据,这些数据从安装在飞船上的近1000个和航天站的约2000个遥测传感器传送到地球。

第三,航天员进行的实验结果数据,必须尽快处理和鉴定。为了消化如此大量的信息,要有功能很强的计算机系统支持。地面测控中心拥有计算机群体系统,占有数百平方米空间。显然,上述种种工作应该传送到地面进行。

第四,新一代载人飞船和航天站越来越复杂。虽然航天员经过全面训练,但他们不可能像研制这些系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那样熟悉所有系统。因此,他们有时需要得到地面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帮助。

为了从地面测控中心控制飞船和航天站上的系统,作为测控集体的一部分,有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昼夜工作着。

航天站在轨道上长期运行,使得有必要建立永久性测控服务。显然,服务人员还应定期轮换。为了有效地进行培训以及进行有效率的试验,必须研究和建立专门的训练模拟器。它带有一个能显示飞行状态的显示器,且和测控中心的那个完全一样。指导老师从他的控制台制造故障来模拟飞船系统和仪器故障,训练学员确认这些故障,并能提出解决故障的建议。学员的操作演示将显示他在何种程度上已准备好与实际的宇宙飞船打交道。学员正式到地面测控中心工作,还要经过有效的考试。

长期的测控飞行经验已经显示出另一个问题:控制飞船上的系统已经证明是极其单调的。由于疲劳,测控专家们的注意力会平稳地减弱。为了防止这些,必须采取专门措施。如随着时间进程自动系统性能分析中断,并使信息失真(两个或三个参数出问题)。在一个系统中模拟的这种故障功能自动传送给监督者,一个专门训练小组观察责任专家对故障的反应,并评价他的工作效率。

由于从设计到发射的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控制,空间设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新设备发生故障情况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飞船系统有了故障,或者,如果一个航天员的身体状况不佳,那么,不仅是航天员组,而且很多地面专家应掌握这情况,他们分析它、模拟它,寻找消除故障的办法并提出建议。测控中心、研制该系统的机构和宇航训练中心都要随时应付这种情况。

地面测控中心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使航天员摆脱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务。航天员飞向太空研究宇宙和地球,获取新的信息,他们要进行试验和观察的项目不断增加。航天乘员必须进行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的创造性研究工作。因此,飞船上的一些日常工作便落到测控中心,由地面发出指令让仪器和系统来完成。

地面测控中心的职责是复杂而多变的,它们由几百名专家组成的卓越集体来完成。为了在任何时刻都能帮助太空飞船或航天站的乘员们,他们密切注意着飞船动向而昼夜轮班工作着。

如何维修载人航天器

宇宙飞船、航天站、航天飞行器及其设备需要经常维护修理,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但是,这项工作是在轨道上做呢?还是把分离出来的单元和组件带回地球修理好呢?修理工作及单元和组件的更换,在太空进行确实是更困难些,尽管如此,航天站和飞船的设计师们还是规定维护、修理以及设备的置换必须在飞行中进行。若将有故障设备由专门派出的宇宙飞船运回地球,修理后再派船送回太空,费用实在太高,不太可取。

前苏联和美国的载人航天飞行经验表明,在空间,航天员有能力纠正设备中的各种类型故障。他们会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在危急状态下修好有故障系统。这种情况在前苏联的“礼炮”号、“和平”号航天站以及美国的“天空实验室”中都发生过。

例如,弗拉基米尔·廖科夫与万利弗·路敏曾设法将足有三层楼房大小的无线电望远镜天线从“礼炮6”号航天站分开,但是被卡住了。要做这项工作,必须到开放空间去,由于他们的出色工作,问题最后解决了。又如当“天空实验室”进入地球轨道后,它的热防护层被扯掉,要进行修理。由于美国航天员训练有素,在地面上曾受过模拟修理训练,因此他们在轨道上成功地执行了修理任务。又如1984年,在“礼炮7”号航天站逗留过237天的列沃尼特·砍什和弗拉基米尔·索洛伏夫对推进系统进行过复杂的修理工作:当氧化剂开始泄漏时,传感器不能指示泄漏点。要寻找出泄漏点并进行密封,非常困难。这时必须把故障区划分为小区,从瓶中取氮,为做这些工作,航天员不得不5次进入开放宇宙空间,才终于修好。这种工作以前在航天飞船上从未做过,而且只能在轨道上进行。“和平”号航天站“量子2”号舱的舱口盖紧固部件损坏了,曾多次修理都未修理好。1991年1月7~26日,航天员阿法纳西耶夫和马勒罗夫不得不再次修理,他们先后3次来到开放空间,用专门工具拆下损坏的舱口,盖好紧固件,换上了由“联盟TM”送来的新部件,才算修理好。在开放空间,航天员停留时间有限,修理操作在高速飞行中进行,再加上穿着航天服,修理不如在地面方便。但总的说来,日常维护应在飞行中做,有的也只能在飞行中做;但也不能绝对排除例外情况,当有必要检修某些重要部件或设备的唯一零件时,可能需要运输飞船或航天飞机把它运回地球,在工厂修理后再重返地球轨道。

空间站与载人飞船的区别

或许我们一直在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空间站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它们的构造和用途又怎样呢?为了使大家进一步地了解情况,我们首先要了解空间站与载人飞船有什么不同。

无论在体积、重量和功能上空间站都与载人飞船有很大的不同。空间站由多舱段构成,技术要求更高,设备更完善。在它长期运行期间,宇航员可以替换,物资设备也可以补充。

同类推荐
  • 生命与医学

    生命与医学

    《生命与医学》介绍了生命的一些特征和医学的一些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有生命有什么基本特征、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什么是基因、基因工程是怎么开始的、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你了解细胞吗等。
  • 动物世界的全报告

    动物世界的全报告

    因为动物的存在变得更加的博爱。让我们走进动物的世界,共同去聆听属于它们的声音。动物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们与人类一同分享着这个美丽的家园,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生息、繁衍,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美丽而神奇的生命旋律。
  • 舰艇与潜艇

    舰艇与潜艇

    《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段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说,军事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谨慎对待。在和平年代,国无防不立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和平与发展巳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但战争仍不可避免。因此,世界各国都争相把国防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要想国家真正地强大,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维护世界和平。
  • 透视人体怪象(科学探索的真相)

    透视人体怪象(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电视的奥秘与巧用

    电视的奥秘与巧用

    本书介绍了电视的品种功能、节目的种类、电视机的选用、保养和看电视与老幼身心健康的关系等。
热门推荐
  • 钟情丽集

    钟情丽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十一杀

    相思十一杀

    本文由多个故事组成,分为十篇,讲述江湖组织相思门里十一位女杀手的爱恨情仇。以《月季篇》为首,里面交待了一些背景和杀手冷季的故事:最好的剑,配最好的杀手。可是,再好的杀手,她也只是杀手,就像是一把冰冷的剑,只配让主人使用,不配得到主人的爱。可若是不爱,为何江山已固的时候,心头还是抹不掉她的影子?
  • 龙珠改

    龙珠改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因为大蒜很值钱被占用傅佷已经新建笔名:黑心窝囊废,书名更改为《龙珠之古亚传说》,今日首传章节,希望大家支持。
  • 寡母孝子

    寡母孝子

    杨玉叶是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黄河岸边的林场工作,邂逅了叶一平,杨玉叶人在书中,在叶一平身上刻意寻找孙少平、刘依平的影子,寂寞林场,两人相恋。叶一平的母亲三年前丧夫,与叶一平难舍难分,农村妇女的粗俗、霸道让杨玉叶几次难堪,书中走出的杨玉叶卷入了婆媳的争斗中。中年的叶一平患了白血病,令杨玉叶历尽磨难,女儿叶扬不堪家庭变故,加之学业紧张,患了厌食症,杨玉叶苦苦的支撑着,叶一平熬过九个年头,叶扬康复升入了大学。杨玉叶与叶一平接触大自然的时间久了,喜欢上归于自然的宁静,叶母年龄大了,落叶想归根,对农家院恋恋不舍,杨玉叶看到她松弛的皮肤,心生怜念。她告诉自己:不计前嫌,一定要善待她的晚年。
  • 王源之良辰美景不及你

    王源之良辰美景不及你

    某女在桌上玩手机,看着手机上的人儿,殊不知已经有人闯入了她的领地,“小柒柒,在干嘛呢?”某女立马收起了手机藏在身后,“你什么时候来的?”“刚刚.”某男无所谓的答到,“那你看到我的手机里的东西没?”某男摇摇头,不一会儿就开启了腹黑模式,“小柒柒,你是不是在看什么不该看的东西啊?嗯?”某男的身子向她这靠近了些,“你要干嘛?别过来!”...
  • 喵之纪元

    喵之纪元

    三十岁的魔法师与一只会魔法的猫。为了寻找一颗没人会使用的神石而展开的日常。
  • 云梦之雪

    云梦之雪

    从小在父母庇佑下长大的天真机灵的她,出身富家却孤冷沉默的他,两个看似没有交集的人会萌生怎样的一段情愫?误入灵异世界的他们,究竟该如何面对重重危险?在这残酷的成长之路上,他们又是否能够披荆斩棘、战胜自我呢?身处异世的他们身体里又分别隐藏着怎样的神秘角色?是入魔,还是成仙?皆在一念之间。(秀一段惊险的穿梭之恋,奏一曲心智与情感的对抗战!)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刻骨终不铭心

    刻骨终不铭心

    一段爱恋,兜兜转转间,拥有着刻骨的回忆,却终是不得铭心;他们他们是青梅竹马无话不谈伙伴,在高中的第二年他们走到了一起携手共度高中时代,毕业之后为了各自的梦想拼搏,而这当中发生了要为梦想买单的事情,他们分开了,她想减轻他的负面新闻去求了别人,可最后,她居然被只认识了几天的陌生人告白了:“他深情的望着她说,适合比喜欢更重要离开他,让我照顾你”她抬头,惊愕地看着那双对自己传出火花的眼睛心里顿时万头草泥马涌过“有没有搞错,这是告白?哦买噶…”虽然这是场告白,但她不知道的是,这场告白的背后原来竟是场阴谋!算计,算计,接着算计!误会,误会,还是误会!
  • 恋上小青梅之邻家美男初长成

    恋上小青梅之邻家美男初长成

    他们从小一块儿长大,女主暗恋男主多年,他们能不能修成正果呢?这本书有一部分从生活中取材,有很多朋友们的感情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