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建筑领域,机器人能够爬壁作业,能够钻入地下管道,在很狭小的空间中作业;在军事领域,机器人能充当开路先锋,深入敌后进行监视和侦察。如在海湾战争中,英美就派出机器人排除埋设在战区的大量地雷;在高科技领域,机器人可以帮助科学家在人类目前尚无法进入的环境中收集分析数据,如机器人丹蒂就被派遣到火山上进行探测,机器人“探测一号”被送到火星上探明人类进入太空之路;生活中,机器人还可以进入医院和家庭,担任“护士小姐”和保姆……1981年春,在日本东京一家大百货公司里,有个“女演员”在做动人的演唱。她身穿低胸连衣裙,露出雪白的大腿,手持吉他,自弹自唱;那迷人的声音,生动的表情,柔和的动作,引得顾客纷纷驻足。当一些观众情不自禁地上前同她握手时,才发现她是模仿美国影坛巨星梦露制作的机器人。
美国加州大学制作的一个叫“甜心”的机器人,更是美丽动人,而且会倒咖啡。德国一位发明家用l00千克的废料制成“美女”机器人,曲线玲珑,黑发蓝眼,还有一个动听的名字:“莉迪雅小姐”。她会做家务,会打电话,还会把早餐端到发明家身边。发明家将她作为“情侣”,常常挽着她的纤腰到公园里散步。
日本科学家研制的“美女”机器人仿人型机器人在我国也叫智能型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是人的模型,它具有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使用语言,推理和规划以及操纵工具的技能,并能通过学习适应环境,模仿人完成某些动作。
机器人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很强的自动化设备,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重要发明。
1969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进行了机器人研究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猴子摘香蕉”实验。斯坦福研究所研制的机器人,接受了把房间中央高台上箱子推下来的任务。起初机器人绕高台转了20分钟也无法“爬”上去,最后,它终于“看”到房子一角放着块斜面板,便把它推到高台边,沿斜面板登上高台,把箱子推了下来。说明机器人具有了利用工具的能力。
第一代机器人具有记忆功能,能往返重复操作。第二代机器人具有触觉和视觉的简单功能。能从杂乱的工作中选出所需的零件,装上机器并配有移动机构,可在小范围活动。第三代即智能机器人。
家用智能机器人能听懂人的简单命令,能与人简单对话,能在陈设家具的房间内灵巧地行走,能定时唤醒主人,会用吸尘器打扫卫生,用电熨斗熨衣服,会烧水、做饭、洗衣、洗碗。空闲时还会陪小孩玩耍。会热情有礼貌地招待客人,必要时还会帮助修理汽车。
工业用智能机器人,具有相当于人的眼、耳、口、手腕和脚的机能,可以完成许多工作。护理机器人,能为残疾人倒水喝、开收音机、放录音带、拨电话等。残疾人通过安装在残疾人轮椅上的控制系统,可以指挥机器人完成各种动作,控制系统可以手控、自控、声控或程控。四肢残疾的人还能通过头部的动作指挥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正在为病人做手术手术机器人,对脑外科手术和肝脏等精细手术,非常有效。使用手术机器人,几乎可以不伤及患者的健康组织。实现安全手术还不算,而且可进一步发展成远程手术,例如,对远离大陆的海岛上的患者或是航行在船上的患者施行手术。手术机器人将会给外科手术带来重大变革。这种机器人实际是用计算机控制的特殊手术台,它可将患者的头部或足以及其他需要治疗的部位固定在手术台上,台上的特别细的针管会自动插入人体的手术部位。针管的后端装备有激光手术刀和吸抽人体组织物的设备。当针管在刺入患部之前,受计算机定位控制,在小型伺服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针管能准确地插入人体的患病部位,实现手术治疗。
这种控制相当复杂,并且要求各种传动装置具备很高的精度和上下、左右及前后各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例如,利用机器人进行人脑手术时,根据头部的核磁共振断层图像数据用快速计算机合成患者脑部的立体图像,对脑掌管视觉、语言等重要功能的区域预先指明,控制针管准确地插入到需治疗的患病处而不损坏重要的健康脑组织,实现安全治疗。
迄今,智能机器人不仅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已进入医院、家庭、商业、交通、银行、保安、消防、教学等领域。它们不怕冷热,不知疲劳,不怕危险,具有某些比人强大的功能,在宇航、国防、警察和保安系统中已大显身手。
划时代的万维网
当你在感叹互联网为现代人生活带来的浩瀚资源、广泛用途和巨大便利时,可曾想过这究竟得益于谁的贡献。其实,自互联网诞生三十多年来,不少先驱人物都为其革命性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便蒂姆·伯纳斯—李是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爵士。
1955年,伯纳斯—李出生于伦敦一个计算机世家。其父母均曾参加过世界上第一台商业化计算机“费伦蒂·马克一号”的研发工作,并且从小就注重培养其想象思维,教育他凡事都可打破条条框框,不必拘泥于固有模式。
1973年,伯纳斯—李考入世界著名学府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攻读物理专业。他之所以选择这一学科,是因为自己认为物理学很有意思,是数学和电子学之间的一种“恰如其分的折中”。另外,这一专业“事实上也为我后来全球体系(万维网)的创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媒体报道说:他在大学期间曾因“黑客行为”而被校方禁止使用计算机。伯纳斯—李对此报道表现得十分不以为然。
他说:“当时计算机主要是放在核物理实验室里。学校规定,本科生只能在学习时使用计算机。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将其用于了其他用途,确实违反了规定,但这是为了一项慈善活动。不过,这样也不错,这激发了我制造自己的计算机的欲望。”确实,此事过后不久,他就用一台老电视、一个旧的摩托罗拉微处理器和一根焊接棒,自己动手组装了一台计算机。二十多年后,伯纳斯—李与母校似乎也化干戈为玉帛,牛津大学为表彰其杰出的科技成就而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1980年,伯纳斯—李临时受聘于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从事为期半年的软件工程师工作。当时,尽管互联网已经问世十一年,但却毫不普及,仍为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以及少数计算机专家所独有。整个互联网也与今天的面目迥然不同,既没有浏览器和统一资源定位器,也没有互联网网址。互不兼容的网络、磁盘格式和字符编码方案等,使在系统之间传送信息的任何努力都付之东流。
与此同时,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内部随着业务的扩展,文件也在不断更新,再加上人员流动很大,很难找到相关的最新资料。在此环境下,伯纳斯—李编写了供他个人使用的第一套信息存储程序,并根据自己孩提时代在伦敦郊外父母家中发现的一本维多利亚时代百科全书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探询一切事物”。这构成了日后万维网的雏形。
如今“WWW”的身影已无处不在1984年伯纳斯—李又回到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并于1989年提出要建立一个全球超文本项目——万维网(WWW),以此作为一种浏览和编辑系统,使科研人员乃至没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都能顺利地从网上获取并共享信息。
对于自己如何会萌发这一影响到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构想,他回答说:“网络梦的背后,是为了创造一个共同的信息空间。我们由此可以共享信息、相互沟通。其通用性至关重要,超文本链接可以通向任何事物,无论是个人的、本地的还是全球的,无论是粗略的初稿还是经过精心编辑的。”
1991年夏天,万维网正式登录互联网。它的诞生给全球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人们轻松共享浩瀚的网络资源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这一刻起,互联网与万维网才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飞快速度同步发展。此后五年中,全球互联网用户从60万人猛增至4000万人,其中一个时期的增长速度甚至达到了每53天翻一番的最高水平。
正如芬兰技术奖基金会评委会主席、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佩卡·塔里扬在颁奖仪式上所说,“伯纳斯—李的发明完美体现了本奖项的精神。万维网鼓励人们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促进透明度和民主,并为信息管理和企业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几乎与万维网的发明同样意义深远的是,伯纳斯—李决定向全球任何一个角落完全无偿地提供自己的创新设计。他说:“如果我当时要求收费,就不会有今天的万维网,而是会冒出大大小小无数的网络。”至今,他依然坚持着自己当年的理念,坚决反对全球专利权和版权保护的泛化趋势。
他认为,对软件的专利保护已经危及到推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问题的关键在于,软件开发的精神是什么。只要你能想到,你就可以编写出计算机软件将其付诸实践,这才是无数杰出的技术进步的灵魂所在。对软件专利加以严格限制或者完全取消,确实至关重要。”
2004年6月,伯纳斯—李以其“改变人类文明进步”的创新,无可争议地被授予第一届“千年技术奖”,同时获得高达100万欧元的奖金。“千年技术奖”由芬兰技术奖基金会颁发,虽刚刚创立但已被誉为芬兰的诺贝尔奖。
也许有人认为,伯纳斯—李一定是像微软的比尔·盖茨、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或雅虎的杨致远等信息革命中一个个弄潮儿那样,早已成为一夜暴富的亿万富翁。
其实不然,伯纳斯—李自始至终都是无偿地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其研究成果,从来没有为个人发明申请过专利或限制其使用,自己也从未利用其赚取分文。因此,这笔奖金对他来讲决非可有可无。他说:“尽管我们还没有认真考虑过如何使用,不过我想我们绝不会将其拿来挥霍。我们会用它去做一些老套、乏味的事,比如孩子的教育等。另外,我们需要一个新厨房也已经很长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