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4700000009

第9章 博弈——至简至繁的游戏(2)

完全信息博弈指参与者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下的支付有完全的了解,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有名的“警察与小偷”博弈就是完全信息博弈:

某警察负责城市中某区的治安。警察要对该区的A、B两地进行巡逻。假定该区只有一个小偷要实施偷盗。警察要防止小偷的偷盗,但警察只能一次在一个地方巡逻。而对于小偷而言,他也只能去一个地方。假定A地需要保护的财产价值为2万元,B地的财产价值为1万元。若警察在某地进行巡逻,而小偷也选择了去该地,因警察在场,小偷无法偷盗该地的财物;若警察没有去某地巡逻,而小偷选择了去该地,则小偷偷盗成功。警察怎么巡逻才能使效果最好呢?

暂时不谈警察和小偷的最佳策略,单就此博弈本身而言,其中的信息比如A、B两地的财产价值、城区的交通环境等对于博弈双方都是公开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就是完全信息博弈。

如果对这个博弈模型稍加改造,假设警方在某个路口设下了埋伏,而小偷却不知情,也就是博弈的参与人之一(小偷)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博弈的环境和条件)不完全了解,此博弈就会演变成不完全信息博弈。

以上是对博弈论几种基本类型的简单介绍。关于更详细的内容,会在下面的章节中讲到。

纳什均衡:博弈困境的理性解

有一部为人们所熟知的电影《美丽心灵》,讲的是主人公纳什不寻常的学术生涯,这部电影曾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动流泪,但也许人们并不清楚,其中的主人公的生活原型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纳什。他曾经提出了著名的“纳什均衡”理论。这一理论是对博弈论的重大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有句名言:“你可以将一只鹦鹉训练成经济学家,因为它所需要学习的只有两个词:供给与需求。”博弈论专家坎多瑞引申说:要成为现代经济学家,这只鹦鹉必须再多学一个词,这个词就是“纳什均衡”。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杰克和吉姆结伴旅游。经过长时间的徒步,到了中午的时候,杰克和吉姆准备吃午餐。杰克带了3块饼,吉姆带了5块饼。这时,有一个路人路过,路人饿了,杰克和吉姆邀请他一起吃饭,路人接受了邀请。杰克、吉姆和路人将8块饼全部吃完。吃完饭后,路人感谢他们的午餐,给了他们8个金币,路人继续赶路。

杰克和吉姆为这8个金币的分配展开了争执。吉姆说:“我带了5块饼,理应我得5个金币,你得3个金币。”杰克不同意:“既然我们在一起吃这8块饼,理应平分这8个金币。”杰克坚持认为每人各4个金币。为此,杰克找到公正的夏普里。

夏普里说:“孩子,吉姆给你3个金币,因为你们是朋友,你应该接受它。如果你要公正的话,那么我告诉你,公正的分法是,你应当得到1个金币,而你的朋友吉姆应当得到7个金币。”

杰克不理解。

夏普里说:“是这样的,孩子。你们3人吃了8块饼,其中,你带了3块饼,吉姆带了5块饼。你吃了其中的1/3,即8/3块,路人吃了你带的饼中的3-8/3=1/3块;你的朋友吉姆也吃了8/3块,路人吃了他带的饼中的5-8/3=7/3块。这样,路人所吃的8/3块饼中,有你的1/3块,有吉姆的7/3块。这样分法符合纳什均衡的原则,按这样来分,你只能得1个金币。”经夏普里这样一说,杰克也不再嚷着多分了。最后,杰克与吉姆达成协议,杰克只要了3个金币。

经过双方的博弈,双方的选择符合纳什均衡,因为杰克再多要1个金币,吉姆就不平衡了,而吉姆再多要1个金币,杰克也就不平衡了。所以杰克3个金币、吉姆5个金币是双方的最佳选择。

这个最佳选择就是杰克与吉姆之间博弈的纳什均衡。因为这个选择导致了一个不会令人后悔的结果,无论对方怎么做,双方对于自己的策略都很满意。在这个纳什均衡中,杰克不一定满意吉姆的所得,但是杰克的策略是应付吉姆策略的最优策略(否则,他便只能得到1个金币)。

这就是纳什均衡,现在人们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商业竞争和贸易谈判等各种现象,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一理论的原理并不复杂,人人都能理解,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将运用这一原理来分析许多生活中、职场中和商场上的种种现象,并寻求解决之道。

社会:没有硝烟的博弈战场

博弈论虽然在学术领域显得深奥和神秘,但是如果能够将其思维的精髓抽象化,运用到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来,它在社会上便大有用武之地,其实,从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来看,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博弈战场。

张华是公司里的部门主任,他是一个“直肠子”的人,说话行事也没有一定的分寸。最近,他的直属上司王经理辞职了,因为他最有希望晋升,所以着实为此事高兴了一阵子。可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有一天,公司的老总找张华谈工作,话里话外透露了经理职位要以外聘的方式填补的信息。满心欢喜的张华顿时犹如被泼了一瓢冷水,脸色立刻就变了,虽然没有当面对老总表示不满,但私下里却牢骚满腹。

可他实在不理解老总的想法,他决定好好争取一下,所以张华又找到老总,并陈述自己的功绩,可老总还是坚持己见。张华有点愤怒了,一气之下,向老总提出了辞职,他觉得凭自己对公司立下的汗马功劳,老总一定舍不得他离开。可没想到,这次老总居然同意了。第二天,新经理的职位被和张华地位相当、能力不如张华的杨军担任了。

其实,当天老总也对杨军说了与张华同样的话,但杨军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没有任何的不满。可见,张华由于不能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把升迁的机会拱手让给了他人。

在上述案例中,张华和老总之间就是一场博弈,是一场职场的博弈,也是一次人际关系的互动。老总对张华说的话正是要看他的选择,他要根据张华的选择再做出自己的判断。结果,张华牢骚满腹,惹得老板不高兴,好机会自然博弈论的应用范围当然不局限于职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

博弈论探讨的就是聪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动以及如何与对手互动。人生正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高分。

脱下博弈论的术语外衣,

演绎人人运用自如的博弈智慧

不要以为博弈论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经济学家们才玩的游戏。博弈论其实发生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意无意地运用博弈论的道理进行反去。

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篇《童区寄传》,其中记载了一则博弈故事,文章的大体意思如下:

柳州有一个打柴、放牛的孩子区寄。一天,区寄正在一边放牧一边打柴,两个强盗把他绑架,反背着手捆起来,用布蒙住他的嘴,带走了。一个强盗去交涉买卖;另一个躺着,把刀插在地上。区寄暗地里想,与其做别人家的仆人,倒不如想办法出去。于是他对另一个强盗说:“他待我不好,你果真能保全我的生命,并且好好待我,怎么处置都行。”这个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了这个孩子,不如把他卖了;与其卖钱两个人分,不如我一个人独占。幸好这孩子杀了那家伙,好得很!”于是,就藏起另一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孩子到集市上窝藏强盗的人家,把区寄越发捆绑结实。半夜区寄趁强盗熟睡之机,自己翻转身,让捆绑的绳子靠近炉火烧断,又拿起刀杀了这个要卖掉他的强盗,接着大声哭叫。整个集市的人都大吃一惊。孩子说:“我是区家的孩子,不该做别人的仆人。两个强盗抓了我,我幸好把他们都杀了。希望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管集市的小吏报告州官,州官又报告上级官员太府。太府召见孩子,觉得他既幼小又老实。刺史颜证觉得他与众不同,欲留他当衙门小吏,区寄不肯。刺史就给了区寄一些衣服,并让小吏护送他回到乡里。

区寄和强盗之间进行着一场博弈,在此博弈中,区寄无疑处于弱势地位,因为他是毫无社会经验、人小力弱的牧童,而对方则是纵横乡里、有着丰富经验的强盗;而且这强盗有备而来,手里拿着明晃晃的钢刀,区寄则没有任何武器。如果只看故事的开头,也许很少有人认为最后的胜出者竟是区寄,但此文的不同寻常之处也正在于此。区寄没有武器、没有经验、没有力量,但是他有头脑、有智慧、有谋略,这就是他最终克敌制胜的关键。

他没有单纯地根据自己的想法采取行动,而是同时分析了强盗的想法,并抓住了强盗的心理弱点,那就是:绑架小孩一定是为了卖钱,而且赚到的钱越多越好。

于是,他能够成功地说服强盗乙(后被区寄杀死的强盗)留下他的性命。可以想见,听了区寄的一番分析之后,强盗乙的想法是这样的:

“绑架小孩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与同伙均分利润一定不如一人独吞利润好,所以,理论上讲我一个人占有这个小孩最合算。”

“由此可见,小孩杀死同伴,意味着我可以独吞利润,这个小孩杀伙伴在客观上帮助了自己。”

“于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都不应该杀掉这个小孩。”

正是他的这种想法,给区寄留下了生还的机会和余地。最终,区寄果然杀掉了强盗,平安回到了家里。

虽然区寄当时并不知道“博弈”这个词的意思,他最终还是依靠博弈智慧逃离了犯罪分子的魔爪。这个故事能给我们的启发是:博弈智慧人人都拥有,只是有一些人还不知道该怎样运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和典故,如围魏救赵、背水一战、暗度陈仓、釜底抽薪、狡兔三窟、先发制人、借鸡生蛋等都属于博弈策略。很多人认为这些策略只存在于久远的历史当中,与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无关,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能够掌握博弈智慧,就能够对这些古老的计谋进行一番理性而系统的审视,你会发现身边的每一件让你头痛的小事,从夫妻吵架到要求老板加薪都能够借用博弈智慧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一旦你能够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博弈智慧运用得游刃有余,成功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了。

同类推荐
  •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讲述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洒脱大方、温文尔雅的女人,会给人以阳光灿然之美;雍容大度、通情达理、内心安然、淡泊名利的女人。会给人以成熟大气之美;明理豁达、宽宏大量、先人后己、乐于助人的女人,会给人以安详、善良之美。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女人,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踏踏实实、全心全意地经营自己的人生吧!走好每一步,不让自己的心灵在计较中千涸,你的人生就会每天充满阳光!一起来翻阅《聪明的女人不生气》吧!
  • 让学生争做第一的66个故事

    让学生争做第一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狗道:成为心腹重臣的职场法则

    狗道:成为心腹重臣的职场法则

    本书就“狗道”做出了深刻的描述,并以“狗道”的忠诚、服从给人以启迪,使你成为被老板,领导倚重的心腹重臣。
  •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言行一致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朋友们要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本书从“守诺践约”、“以信立国”、“秉公执法”、“襟怀坦白”、“精忠报国”、“表里如一”等多方面阐述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希望通过阅读《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让传统美德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 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

    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

    《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主要内容:有一只来自远方的鹿,他风尘仆仆奔跑而来,跑过森林、跑过乡村、跑过都市,他向遇到的每一个人讲述自己的传奇经历,并且兴致勃勃地告诉人们一个永恒的真理,当你真正找到奔跑的乐趣时,你的激情将如火山一样喷发! 如果说,职场是一片广阔的原野,那么你我就像那只鹿一样,每天都在不停地奔跑。直到有一天,你厌倦了,或者感到疲倦不堪,你可曾在河边停下脚步,静静地想一想,我为什么而奔跑? 你不应把工作视作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否则,即使你从事的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热门推荐
  • 在原地转圈圈

    在原地转圈圈

    你早已转身离去,而我却仍在原地等你。你知道吗,爱上你我从未想过放弃。你先招惹了我,为什么又最先放弃了我。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导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导弹

    本书这是一本关于导弹的小百科全书。介绍了导弹的形成、特征、分类并对各国导弹的发展变迁做了详细的梳理。
  • 予我悲喜

    予我悲喜

    她第一次尝试爱情,摔个粉碎。他带着疼痛的目的接近她,予她悲喜。亲人的死亡,爱人的抛弃,她带着满身伤痕狼狈逃离。四年后,他一把拉住惊慌的她,幽深的眸子里透着她看不懂的光,只见他薄唇张合:“顾久歌,还想着逃?这次,你休想!”得知所有真相的她和他是否还能有未来?且悲,且喜,都来自于你的给予。
  • 曹月川集

    曹月川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

    淡泊宁静的江海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商贾巨富扯上关系。运筹帷幄的沈慕云也从没有预见自己会在自己编织的情感阴谋中不能自拔。
  • 仙门剑尊

    仙门剑尊

    这一方世界,有地上三千国,天上三十国,凡俗之中,等级尊卑如牢笼锁链;仙门之中,弱肉强食,攻杀不断。持剑人,仙门内最强杀伤力,亦是最后的守护者,抛弃防御功法,只修攻击性功法,他们唯一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打败对手最强的那个人!肉身法的极致,可以将肉身修炼至与天地同朽;神魂法的极致,可以出窍云游千里,抛下肉身躯壳,永生不死!拜天门,修肉身,定神魂,这是一个卑微的竖子,成为天门持剑人,然后用剑斩灭所有不服的故事。
  • 九灵神皇

    九灵神皇

    穷山恶水一刁民,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这是一个少年励志的故事,这是一段热血澎湃的传奇。一切精彩,尽在《九灵神皇》PS:新人新书,质量不敢保障,但态度绝对端正
  • 异常之恋:冷血霸道女王

    异常之恋:冷血霸道女王

    她,冷血残暴,在这个四溢黑暗的城市里遇到一个难得清纯的男孩,男孩本是要迎接死亡,却因时空出现裂缝转换到了古代,故事才刚刚开始······
  • 民主人士

    民主人士

    记述的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民主人士的群像。这些人物的人生道路坎坷,经历复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作为政协人物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他们的所言所行,无论是对自身或现代历史的回顾,还是对国内外时事的述评,都不乏独到见解,颇有保存价值。所有这一切,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部分不可能见诸报端。《民主人士》作者汪东林依据自己保存的参加政协民主人士活动的原始记录,再现了他们在政协内部活动范围内,谈思想改造、帮助别人、检讨自己过程中吐露的心声和真实思想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