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把水喷到蓝花上,蓝花立即变成红花。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用白纸做一个纸花,并把纸花放在氯化钴溶液里浸透,晾干,这时,花呈蓝色。另外表演者再准备一只茶杯,在杯里放半杯凉白开水。表演时,表演者把纸花和茶杯拿到桌上,向观众展示这两样东西。然后为了证明杯内确实是白开水,表演者可以先喝两口。接下来表演者用嘴含一口水向蓝花喷去,此时观众看到,蓝花立即变成红花。
原理:纸花在氯化钴溶液中浸泡并晾干后,上面已附着氯化钴晶体,此晶体呈蓝色。但当这种晶体遇水后,即会变成紫红色。
提示:喷水时要注意从上向下喷,使水落在花的每一瓣上。否则,没有遇到水的蓝色花瓣不会变红。
变色花
现象:一朵配有绿叶的红花遇热时,红花变成蓝色,绿叶变成黄色,遇水时,这朵花又恢复了原来的颜色。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将一张吸水纸在粉红色的浓二氯化钴浓液中浸湿,然后晾干,再浸湿,再晾干,如此反复多次,使纸变成粉红色。再将另一张吸水纸用同样的方法在氯化铜溶液中处理后,使它变成绿色。然后用粉红色的吸水纸制成红花,用绿色的吸水纸制成绿叶,这样就成了一朵非常美丽的花。接着表演者准备一杯凉开水、一支蜡烛和一盒火柴。表演时,表演者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到观众面前,说:“一般的花是不能改变颜色的,红的就是红的,黄的就是黄的,而我今天拿来的这朵花可以改变颜色,所以叫它变色花。”说完,表演者点燃蜡烛,用烛火烤这束花。一会儿,观众就看见,粉红色的花朵竟渐渐变成了蓝色,而绿叶竟变成了黄色。接下来,表演者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对着这朵花喷去。观众又看到,这朵花立即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红花绿叶。
原理:二氯化钴和氯化铜都有一个特点,即随着含水量的不同而显出不同的颜色。二氯化钴在水多时显红色,失去水时显蓝色,而氯化铜在水多时显绿色,失去水时又变成了黄色。因此花朵才有上述的变化。
弹指生紫烟
现象:用手指对着放在桌上的碟子一弹,碟子里会立即冒出紫色的烟雾。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找一个瓷碟子,取碘和锌的粉末各1~2克放在碟子里,搅拌均匀后,堆成小堆,另外再准备一个脸盆和一块毛巾。表演时,表演者把小瓷碟放到桌上,用脸盆打半盆水洗洗手,再用毛巾擦一擦(注意,用毛巾擦手的时候,不要把水擦干,只是做做样子)。接着,表演者隔一段距离对着瓷碟弹一下手指。此刻,观众看到,随着“嗤”的一声响,瓷碟中冒出了团团紫色烟雾,升腾飘散,极为壮观。
原理:碘和锌的粉末在遇水时,会在水的催化下,立即发生反应,生成碘化锌,并放出热量。产生的热量又使得一部分碘升华,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而放出。
提示:为了增加表演的效果,表演者可以在没用水洗手之前先对着碟子弹一下手指,这时不会产生紫烟,然后告诉观众手得洗干净才行。
玻璃纸筛子
现象:当碘酒和淀粉溶液遇到玻璃纸时,玻璃纸能让碘分子通过,而不让淀粉分子通过。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取一支试管,在试管中倒入半试管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稀米汤代替),再用一张包糖果的玻璃纸包住试管口,并用细线扎紧。然后准备一只玻璃杯和盛有少量碘酒的瓶子。表演时,表演者把这些东西拿到观众面前,对观众说:“包住试管口的是一张包糖果用的玻璃纸,用这张玻璃纸可以筛分子。”说完,表演者将试管倒置在玻璃杯中,再往杯中倒入半杯清水,并加入少量的碘酒,使溶液呈浅橙色。静止片刻后,观众发现,玻璃杯中的溶液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试管中的溶液由乳白色变成蓝色了。真的有某种分子通过了玻璃纸,并与试管中的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原理:玻璃纸是一种半通膜,犹如一张孔眼极小的筛子,它不让大分子通过而只让体积极小的分子通过。淀粉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比碘分子大得多,因此淀粉分子无法通过玻璃纸,而碘分子却可以通过玻璃纸而进入试管,并与淀粉发生反应生成蓝色物质。
变色瓶
现象:用火加热无色透明的空瓶时,瓶子会立即变成紫红色。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找一只用过的针剂瓶,洗净晾干后,放入一粒针头大小的碘。然后用镊子夹住小瓶,放在酒精的火焰上加热尖瓶嘴,同时拿着一根细玻璃棒,也放在火焰上加热,当玻璃棒和尖瓶嘴都变软的时候,把玻璃棒和尖瓶嘴一碰,二者就紧紧地粘在一起,从此小瓶就被严严实实地封上了。同时表演者再准备一把镊子、一支蜡烛和一盒火柴。表演时,表演者把准备好的东西放到桌上,用火柴把蜡烛点燃,用镊子夹着小瓶,对观众说:“这只看起来虽然无色的空瓶子却是一只变色瓶,你们注意看,它要变色了。”说完,表演者把小空瓶放到蜡烛的火焰上。一会儿,观众看到,刚才还是空空无色的小瓶,现在变成了紫红色。接着表演者把小瓶从火焰上拿开,观众又看到,紫红色的小瓶又变成了无色。
原理:碘被加热以后会变成紫红色的蒸气,而受冷后,紫红色的碘蒸气又迅速变成细小的碘粒,这些碘粒不容易被观众发现,因此看起来小瓶就像空的一样。
巧取指纹
现象:用光洁的白纸可取下人的指纹。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准备一张白纸、两粒绿豆大小的碘粒、一支试管、一个酒精灯、一个铁架台和一盒火柴。表演时,表演者把这些东西放到桌上,并把它们向观众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接着表演者把碘粒放入试管中,把试管放在铁架台上,再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碘;然后请一位观众到桌前,让他在白纸的中间用右手的大拇指按一下。随后表演者说:“现在我已取下了这位观众的指纹。”说完,表演者拿起白纸,把手指按过的地方对准试管口的上方,让碘受热后蒸发出来的气体轻轻拂过这块纸面。一会儿,观众就看到,白纸上清晰地显示出了一个指纹印迹。当表演者拿着这张白纸与上台的观众右手拇指一比时,观众看到,白纸上的指纹印迹真的是这位观众的指纹。
原理:在一般的情况下,手指上总沾有少量的油脂等分泌物,当观众的手在白纸上按一下时,这些物质就移到了纸上,只是由于量很少,故看不出什么痕迹,但碘却能溶解于这些属于有机物的分泌物,而且碘的颜色很深,即使溶解了微量的碘蒸气,也能使油脂分泌物染上较为明显的颜色,因此碘蒸气拂过手指按过的纸面时,纸上显出了棕色的指纹印迹。
奇妙的墨水
现象:用无色的墨水能在紫褐色的纸上写出白色的字来。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用毛笔蘸点碘酒,涂在白纸上,使白纸呈现出紫褐色,晾干后,这张白纸就变成一张紫褐色的纸了。然后表演者再找一只干净的墨水瓶,把硫代硫酸钠的浓溶液放在墨水瓶里。表演时,表演者用毛笔蘸取墨水瓶中无色的墨水在紫褐色的纸上写字或作画。使观众奇怪的是在这张紫褐色的纸上出现了白色的字画。
原理:当表演者在写字或作画的时候,毛笔上的硫代硫酸钠与纸上的碘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无色的连四硫酸钠与碘化钠,因而纸上的紫褐色退去,出现白色。
隐形墨水
现象:把白纸放入盛有碘酒和水的盆中,纸上就会马上出现字迹。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取些米汤来,用一支小毛笔在一张白纸上写几个字,晾干,然后再准备一点碘酒和一个脸盆。表演时,表演者先拿着这张白纸向观众展示。由于米汤干了之后与白纸的颜色十分接近,所以这时观众什么也看不出来。随后表演者用脸盆打来一盆水,滴入几滴碘酒,再把这张纸放在水面上,观众看到,纸上立即出现了淡淡的蓝色字迹。
原理:米汤中含有淀粉,当把纸放在滴有碘酒的水面上时,纸上的淀粉就与碘酒中的碘发生反应,淀粉变成蓝色,所以在纸上出现了蓝色的字迹。
神奇的棉球
现象:把三个同样的白色棉球放入同一支试管中,棉球会出现不同的颜色。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取一根细铁丝,在这根铁丝上等距地绕三个小铁圈,并在三个小铁圈上各放一小团脱脂棉球,再把铁丝的一头插在试管的橡皮塞上,然后分别在三个小棉球上依次滴两滴无色的溴化钠、碘化钠和碘化钠淀粉溶液;再取一支试管,在试管中加入少许的漂白粉,并滴入几滴稀盐酸。表演时,表演者先把三小团白色的脱脂棉和试管向观众展示(观众看不出有什么秘密),然后再把铁丝和棉球放入试管,并塞紧橡皮塞,同时对着棉球说声“变”。观众立即就会看到,三个白色的小棉球发生了变化,上面的一个变成了棕黄色、中间的变成了褐色,而下面一个变成了蓝色。
原理:试管中的漂白粉和盐酸反应放出氯气,氯气能把溴化钠中的溴置换出来,溴呈棕黄色,所以上面的棉球变成了棕黄色,而氯气又能把碘化钠中的碘置换出来,碘溶液显褐色,因此,中间的白色棉球显褐色,碘又能使淀粉变成蓝色,这样下面的白色棉球便显蓝色。
低温火焰
现象:当用一种蓝色的火焰点纸时,这张纸无论如何也不能被点燃。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在一个蒸发皿里倒入20毫升的四氯化碳和10毫升的二硫化碳溶液,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然后准备一盒火柴。表演时,表演者把蒸发皿和火柴放到桌上,并把它们向观众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让观众从身边找出一张普通的纸。表演者用火柴点燃蒸发皿中的混合液,这时观众就看到蒸发皿中燃起一股淡蓝色的火焰。接下来表演者用火焰来点观众手里拿来的纸。观众会发现,表演者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这张纸点燃。
原理:蒸发皿里放的二硫化碳能燃烧,而四氯化碳却不能燃烧,虽然它不能燃烧,但四氯化碳蒸发时却吸收了二硫化碳燃烧时产生的不少热量,从而大大降低了火焰的温度,使火焰达不到纸的燃烧点。
魔瓶
现象:装有无色液体的普通玻璃瓶,一经摇动,其内液体即会变为蓝色,而不摇时,液体又变为无色。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买一些甲醛、亚甲蓝及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再找来一只无色透明的小玻璃瓶,在瓶子里装半瓶冷开水,加入极少量的蓝色亚甲蓝粉末,这时水呈深蓝色,然后加入少许连二亚硫酸钠,并晃动瓶子,可以看到,随着连二亚硫酸钠的溶解,瓶内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淡,直至无色,随后,再加入几滴甲醛,这时就可以表演了。表演时,表演者先拿着这只瓶子向观众展示,然后对着瓶子吹口气并说“变”,同时摆动瓶子。这时,观众即会看到,瓶子里的液体变成了蓝色。接下来表演者把瓶子放到桌上,不久观众又会看到,瓶子里的液体又变回了无色。表演者再拿起瓶子晃动,瓶内的液体又会变成蓝色,把瓶子再放回桌上,一会儿,蓝色的液体又变回了无色。如此可反复多次。
原理: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它在水溶液中能把亚甲蓝还原成亚甲白,因而能使蓝色的溶液退色。而加入瓶中的甲醛可以和连二亚硫酸钠作用,生成一种名叫甲醛化连二亚硫酸钠的物质。不晃动瓶子的时候,甲醛化连二亚硫酸钠不稳定,会分解出甲醛和连二亚硫酸钠,这时连二亚硫酸钠就会使水退色;晃动瓶子的时候,空气中少量的氧气便溶于溶液中,把亚甲白又氧化成亚甲蓝。
提示:做这个魔术的时候,最好在强光下进行,因光线会促进甲醛连二亚硫酸钠的分解,使水的蓝色退得比较快。
会变色的液体
现象:振荡试管可使试管中的液体变色。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取一支带橡皮塞的试管,把橡皮塞取下,在橡皮塞细端的上面挖一个小洞,把一粒新鲜的漂白粉片放入这个小洞里;而在试管里,先放入溴化钠、碘化钠各两粒,并倒入1/3试管的水,再滴入2滴管苯液,然后把嵌入漂白粉的橡皮塞塞在试管口。表演时,表演者把这支试管拿到观众面前,告诉观众,他能把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变成有颜色的液体,而且还会变出两种不同的颜色。说完,表演者装作无意中颠倒试管一下,并说声“变”。不一会儿,观众惊奇地看到,试管中无色液体的上层变成了紫红色,下层变成了棕黄色。接着表演者又说:“我还可以把试管中有颜色的液体变回无色液体。”随后,表演者对着试管说:“变回来,变回来!”同时用力振荡试管几次。观众看到,溶液上层的紫红色和下层的棕黄色真的渐渐退去,溶液又变成了无色透明的液体。
原理:苯的比重比溴化钠、碘化钠的比重小,所以苯总处在试管中溶液的上面。开始时,把试管颠倒一下,会使新鲜的漂白粉溶于水,而溶于水的漂白粉会产生氯分子和次氯酸分子,这两种分子能把溴化钠、碘化钠中的溴离子和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的溴和碘,又由于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溴大,而溴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碘大,所以上面的苯液显紫红色,下面的水显棕黄色。后来振荡试管时,会产生过量的氯分子、次氯酸分子,它们还能把碘和溴分别氧化成无色的碘酸根离子和溴酸根离子,所以苯液中的紫红色和水溶液中的棕黄色会退去,使试管中的溶液又变成了无色透明的液体。
蓝水变清
现象:把染蓝的自来水倒在空玻璃杯中,蓝水会变成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