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2000000011

第11章 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2)

1965年1月,钱学森上书中央提出,自前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中国科学院和国防部五院对这些新技术都有过研究,现在看来,研制弹道火箭已有一定基础,进一步发展中远程火箭,即能发射一定重量的卫星。计划中的远程火箭无疑也有发射人造卫星的能力。1965年4月,国防科委提出了1970至1971年期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设想。卫星本体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研制,运载火箭由当时国防部五院转成第七机械工业部负责研制。地面观测、跟踪、遥控系统以科学院为主,第四机械工业部配合研制。搞人造卫星采取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方针。

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开始组建人造卫星设计院,正式实施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工程研制计划。确定卫星起点要高,在技术上要做到比苏、美第一颗卫星先进。卫星入轨后要抓得住、测得准、预报及时。为保证第一颗卫星发射需要,在全国疆域内建立相应的观测网、信息传递系统和计算机控制中心。

1966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被命名为“东方红1”号;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1”号,采用两级液体燃料火箭加第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组成,计划在1970年发射。

“东方红”1号1970年1月30日,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成功,我国的多级火箭技术取得突破,为发射“长征1”号火箭奠定了基础。另外,早在1967年第一个卫星发射工程已经完工。1970年4月2日,周恩来召集会议听取“东方红1”号卫星和“长征1”号火箭情况汇报。4月23日,毛泽东亲自批准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揭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宣告我国也进入了航天时代,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东方红1”号卫星为多面球体,重173千克,用20.009兆赫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全面考核和验证了卫星、火箭、发射场、地面测控网各大系统的有效性和协调性,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一个大突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虽然比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晚13年,但毕竟是在我国当时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时候,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的,显示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取得的航天技术成就

1.发射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发射的第一、二颗卫星,集中代表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初期水平。接着我国航天工作者就开始向更高目标前进,研制比第一、二颗卫星重10倍、技术更复杂的返回式遥感卫星及其大型运载火箭。1975年11月26日,我国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获得成功,这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又一重大突破。到1992年8月9日,我国共发射13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

研制返回式遥感卫星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从运载工具来说,要研制具有更大推力的精确制导的大型火箭,保证把卫星准确地送入预定轨道。“长征2”号是我国专用于向地球低轨道发射重型卫星的两级运载火箭,返回遥感卫星均是用它发射的。例如,1992年8月6日,我国第二代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就是用“长征2”号运载火箭发射的。它包括卫星在内全长约38米,起飞质量达232吨。从卫星来说,为了完成对地观测任务,需要研制技术要求很高的空间遥感仪器;卫星在运行中必须保持高精度的姿态,并按预定程序准确无误地工作。要使卫星从轨道上安全返回地面,除解决一般卫星的技术问题外,首先必须突破卫星调姿、制动、防热、软着陆、标位及寻找等技术难关。例如,要有制动(反推)火箭发动机,使卫星有脱离原运行轨道的能力;要解决回收舱再入大气层的气动力和防热问题,研制耐高温材料;要有安全可靠的回收系统,并在一定区域内部署空中、地面互相配合的回收队伍;要在更长的运行弧段之内对卫星进行精确的测量、跟踪,并根据实测轨道参数对卫星上装订的程序控制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管理,为此要建立更大范围、更多功能的地面测控网。

返回式卫星的用途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作为观测地球的空间平台。由于卫星飞得高,“看”得远,视角大,能做到反复、大范围地对地面及大气层进行观察,获取遥感资料,并带回地面进行处理分析,提供国民经济各部门使用。二是作为微重力试验平台,在空间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生产、制造地面难以获得的材料、物品。实验结果证明,返回式卫星所具备的微重力实验条件优于航天飞机。我国返回式卫星已多次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搭载服务,都获得满意结果。三是卫星返回技术是发展载人航天必须掌握的技术,因为航天员总是要返回地面的。发展卫星返回技术,将为载人航天打下技术基础。因此,返回式卫星在世界各类航天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前苏联和我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

2.发射系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地球静止轨道进军,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为自己定下的又一重大奋斗目标。要把通信卫星送到高度为35860千米的地球静止轨道,首先要研制一种运载能力比现有火箭大得多的新型运载火箭。“长征3”号就是我国用于向地球静止轨道发射通信卫星的运载火箭。它的一、二级利用了我国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的成果,第三级采用高能低温燃料,这是一个新技术领域。由于低温燃料带来的一系列复杂技术问题,第三级低温火箭的研制成为整个卫星通信工程的关键。特别是低温火箭发动机,攻关历时7年,经过100多次试车,走过了艰难历程,终于获得成功。1983年8月,“长征3”号火箭全系统试验成功,为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

“东方红2”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由于卫星工作寿命长,卫星定点、定向均有极高要求,星上各系统仪器研制技术难度都很大。星上远地点固体火箭发动机要求很高的可靠性。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地闯了过来。1983年,“东方红2”号卫星进入了总装测试阶段。

由于卫星通信工程的火箭、卫星、发射场设施都是新研制的,为了检验三大系统的协调性,1984年1月29日,我国先行发射了一颗试验卫星,进入了一条远地点高度为6480千米的椭圆轨道,进行了通信、广播和电视传输等技术试验,取得重要成果,为发射试验通信卫星提供了经验。

1984年4月8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送入了大椭圆过渡轨道,远地点固体火箭发动机成功地把卫星送入准静止轨道。4月16日,也就是从发射日起,只用了8天时间,就把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地定点在东经125°赤道上空,表明我国卫星测控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卫星定点后,各地面通信台站同卫星成功地进行了通信、广播、电视传输试验。试验表明,卫星转播图像清晰,色彩鲜艳,音质也很好。试验通信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其规模之大、技术之复杂、组织之严密,在我国航天史上是空前的,标志我国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飞跃,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独立发射同步定点卫星、掌握先进的低温火箭技术的国家。从1984年4月8日至20世纪末,“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6颗实验通信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其中包括世人瞩目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在外层空间唯一的地球静止轨道上,我国的人造卫星占据了自己应有的轨道位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满足了广播电影电视部、水电部、新华社、总参通信等单位预定的电视、广播、电话、传真等通信业务的需要。目前我国卫星转发器的波束已能覆盖全国,除开出两套中央电视台节目、两套教育电视台节目外,还为新疆、云南、贵州和西藏各开了一套地方电视节目。为此,直径为3~6米的电视单收站已有2万个。另外还开出了30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以及人民银行专用的卫星通信线路。

3.“长征4”号火箭发射气象卫星。“长征4”号是我国研制的一种具有多功能发射能力的三级运载火箭,自1988年9月到目前为止,“长征4”号已经成功地将两颗“风云”号气象卫星送入轨道。这是两颗经过极地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4.“长征2”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服务。我国成功研制了大推力捆绑式“长征2”号E型火箭,它以“长征2”号的一级火箭为芯级,捆绑了4枚小的助推器加大了初级推力,能将9.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低轨道,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一种火箭,也是世界上大型商用火箭之一。它的起飞质量460吨,起飞推力600吨。1992年8月14日清晨7时,在万众瞩目之下,“长征2”号E捆绑式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地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大吨位、高容量新一代澳大利亚卫星“澳赛特B1”送入了预定轨道,表明我国已具有发射重型卫星的能力,并正式进入国际商业服务市场。

“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还具有较强的潜在发射能力,它配上国产的固体顶级火箭,可将3.37吨重的卫星直接送入离地面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很适合“澳星”这一种重量级的通信卫星的发射。如果配上氢氧顶级火箭,它可将4.8吨重的卫星直接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其运载能力为“长征3”号火箭的3.2倍,能满足更大重量级的国际通信卫星的发射服务需要。

“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还可对小型低轨道通信卫星进行群射,每次能发射7~9颗小型通信卫星。专家分析,用2年时间就可以为国际用户组网式发射由近百颗地轨道卫星组成的卫星通信系统,因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发射服务正逐步获得国际宇航技术界、商业界、保险界和投资界的承认与好评。

卫星通信和通信卫星的特点

卫星通信是航天技术服务人类日常生活的杰出范例。世界第一颗用于通信的试验卫星是在1958年底发射成功的。它在通信方面的应用立即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通信卫星的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60年代,并在以后的年代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通信卫星的发展是从探索利用卫星传播无线电信号的可能性开始的,中间经过了只反射电波的被动式通信卫星、有放大作用的主动式通信卫星以及地球低轨道、中轨道、高轨道、圆轨道、大椭圆轨道等卫星的技术探索,直到发射成功高悬地球赤道上空36000千米处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使卫星通信达到了成熟的实用阶段。

卫星通信就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地球上各点之间的通信,是航天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现代通信手段。它由空间和地面两部分组成。通信卫星由通信天线和通信转发器组成的专用系统来转发无线电信号。向通信卫星发射无线电信号和接收来自通信卫星信号的组合设备,可设在陆地、海洋船只、大气层中飞行的飞机上,它们分别称为固定地球站和移动地球站。对轨道上通信卫星进行跟踪、遥测、遥控和监视,以保证通信卫星正常工作。这些设备往往和一个标准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在同一地点,构成操纵卫星和调度其他地球站业务的卫星通信控制中心。

卫星通信是通过通信卫星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放大和转发来实现信号传输的,它不受高层大气、气候、季节、距离等条件的限制,传输质量高、稳定可靠。各地面地球站只要一个天线系统和一套接收发射装置就可进行工作。由于卫星通信的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对远距离通信最为经济。

卫星通信系统通常都工作在微波频段,工作效率高且通信容量大。例如目前在轨道运行的国际通信卫星-5是为满足国际电话、电视、电报及高速数据通信而发射的第五代通信卫星。卫星重量约1.9吨,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在内的最大跨度达15.7米,沿地垂线轴长7.3米。该卫星拥有12000多条双向话路。

近年的卫星通信又向毫米波频段推进且获得显著进展。通信卫星的体积更趋小巧,通信容量则更大。由于毫米波天线反射器很小就能获得规定的增益和指向,因此地面终端也可做得小巧、轻便。目前世界上已出现了便携式地面卫星通信设备,重量只有20千克。使用毫米波卫星通信,无论是可靠性、使用寿命或是成本都更具优势。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材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材

    本书介绍了世界主要林木树种及珍贵木材特性,同时还介绍了人们对林木资源的科学、高效的开发利用重点阐述了木材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基本概念、作用原理和处理方法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等。
  •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A卷 新编科技大博览)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A卷 新编科技大博览)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昆虫记

    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一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读者首次领略昆虫的真实面目,让我们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感受人类生命之外的生命。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充满人性的昆虫,在这里,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
  • 金字塔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金字塔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海洋馆漫游:海洋生物天地

    海洋馆漫游:海洋生物天地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热门推荐
  • 逆世盗妃:邪帝出门请右拐

    逆世盗妃:邪帝出门请右拐

    前世作恶无数,却幸得上天垂怜,赶上穿越大潮流,萧笙乐淡定烧香以示感谢。内心其实早已有万匹草泥马飞奔而过。理想生活:发挥身为神偷的特长,各种天材地宝各种偷,银子多到花不完!闲暇时光调戏调戏各国美人~啧,人生不要太爽歪歪哦~实际生活:帅气渣男满街走,貌美白莲多如狗,结果如何?虐到手软!根本停不下来!一个不注意衣角被倾城妖孽某男死死扯住,无奈扶额:“你想怎样?”“娘子,为夫摔倒了,要娘子亲亲才能起来~”某男一本正经道。“谁是你娘子?!麻溜地给我滚远了!”“娘子,我的清白已经给了你,你要是始乱终弃我…我…”某男可怜巴巴望着萧笙乐,一副泫然欲泣。底下群臣皆痛心顿胸:陛下快把节操捡起来啊!
  • 全能护卫

    全能护卫

    自负天纵奇才,但却终受其累,消磨了最亲近的人换来仅剩的两年时光,未尝的恩情,未寻的因果,两年前被迫雪隐两年后一个电话唤醒了这只昏睡的凶龙,龙降花都,风雨随即而起
  • 旋风少女之复仇计划

    旋风少女之复仇计划

    守护一个人需要太大的勇气,也许没有山盟海誓,但只要诚心正意,也可以生死相依。
  • 冷妃邪王:杀手五小姐

    冷妃邪王:杀手五小姐

    她,是华夏顶级杀手,暗夜女王他,是夜霓的‘邪王’寒王爷她,是幽魅国紫家的一个草包嫡女他,俊美的脸庞,受万千少女的爱慕一朝穿越,冷酷的性子让人吓得哆嗦。惩恶爹,罚主母,虐庶姐,斗小三。(本书纯属虚构,表太当真)本书群群号488302770,敲门砖:书中女主名字欢迎大家给婷评论,希望大家可以进群讨论婷常用q:1494627892
  • 嫡女惊华:绝世四小姐

    嫡女惊华:绝世四小姐

    前世,她幼年嫁与太子,镇守六宫十余载,最终却惨遭庶妹毒害,一把大火将所有的一切全部燃成灰烬。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风华绝代。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将军府内步步为营;世间男儿,究竟谁才能打动那颗尘封的心?繁华落尽,谁将又会成为他一生相伴的良人。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
  • 方舟岭

    方舟岭

    十多个走不通现实人生路的人,逃到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山岭去重塑自己的人生。
  • 调皮的萝卜(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自然故事)

    调皮的萝卜(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自然故事)

    植物都具有自己的秉性,有自己的特性,作者通过一个一个的故事将植物拟人化,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这些故事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从而更了解植物的特性,增广见识,获得知识。该书寓教于乐,很有意义。
  • 末世封神录

    末世封神录

    穿越后竟然悲催的遇到末世降临?还好,竟然带着个小世界!咦,我的世界树竟然能吸收信仰香火之力?哈哈,还有什么环境,能比末世中更需要一个神吗?
  • 隐婚99天:娇妻宠上天

    隐婚99天:娇妻宠上天

    清晨,她睁开眼睛,习惯的问身旁的男人,“我们什么时候离婚?”“等我厌倦你的时候。”“你什么时候厌倦我?”“等你能不把我咬这么紧的时候。”她手臂推搡,准备退开,却被他强势的再度拉回,扑倒,凶狠逼迫她把他咬的更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源我不应该爱上你

    王源我不应该爱上你

    他们杀了她的母亲,她回来报仇了,她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