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0600000034

第34章 付嘱品(3)

惠能大师说:“从远古的佛应身出世,已经无数无量,不可计算了。现在就以七佛为开始吧,在过去世的庄严劫中: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这是被称作七佛的。以上的七佛,现在以释迦牟尼佛为首传,依次传递: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毩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磨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就是三十三祖。从以上各位祖师,都各有禀受继承。你们今后一代一代的传授流布下去,不要有讹误。”

原文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①,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②,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注释

①先天二年:先天是唐玄宗之年号,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是年十二月始改元开元。

②国恩寺:又名龙山寺,唐朝时建干广西肇庆府新兴县南思龙山。

译文

唐玄宗先天二年,八月初三,惠能大师在国恩寺用完斋后,告诉所有弟子门人说:“你们各自按位子坐好,我跟你们道别。”

法海说:“大师留下什么教法,让后代愚迷的人们能得以识见佛性?”

惠能大师说:“你们仔细听好,后代愚迷的人,如果识见众生,就是识见佛性;如果不识见众生,永远寻佛却终难求到。我现在教你们如何识见自心众生,识见自心佛性。要想求得识见佛,只有识见众生,因为是众生不能识见于佛,不是佛不得识见众生。自我本性如果开悟得见,众生都是佛;自我本性如果执迷不悟。那么佛就是众生。自我心性平等无二,众生是佛;自我心性邪恶危险,那么佛是众生。你们的心如果险曲不正,那就是佛沦于众生之中。如果一念平等正直,那就是众生就都成佛了。我的本心中本自有佛,自性之佛才是真佛。自心中如果没有佛心,到那里去求真佛?你们的自己的本心就是佛,不要再怀疑了。自心之外面没有一物能够建立,因为万事万物都是本心所生发。所以佛经中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我今天留一个偈,和你们作别,这个偈叫做自性真佛偈。后代的人识见这个偈的真意,自己识见本心,自我成就佛道。”偈中说道: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原文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①,腾腾不造恶②,寂寂断见闻③,荡荡心无著④。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⑤。

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注释

①兀兀不修善:指岿然不动,连善也不追求。兀兀,即高大不动的样子。

②腾腾不造恶:指逍遥自在却不有意去做坏事。腾腾,自在无所为的样子。

③寂寂断见闻:指宁静寂寥无见无闻。寂寂,安静祥和的样子。

④荡荡心无著:胸中坦荡无念无求。荡荡,心中平平坦坦而无所住。

⑤迁化:迁者迁移,化者化灭,通谓人之死。在佛教指僧侣之示寂。或谓有德之人于此土教化众生之缘已尽,而迁移****方世界度化众生。与涅槃、圆寂、灭度、顺世、归真等同义。

译文

惠能大师说完偈以后,告诉大家:“你们住留世间、好好珍重,我去世之后,不要像世间人那样的悲伤哭泣,泪如雨下,接受别人的吊唁慰问,身穿孝服,这样不是我的弟子,也不合真正的佛法。只要识见自我本心本性,没有动也没有静,没有生起也没有毁灭,没有来也没有去,没有是也没有非,没有住也没有往。我担心你们迷误,不能体会我的真意,现在再次叮嘱你们,让你们识见本心。我去世后,依照这个修行,就好像我在的时候一样。如果违背了我的教法,纵然我在世,也没有什么益处。”再说偈: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惠能大师说完偈以后,端坐着直到三更天,忽然告诉弟子门人说:“我去了!”便溘然长逝。

当时奇异的香味溢满室内,一道白虹接天贯地,山林树木霎时变白,禽鸟野兽呜叫哀嚎。

原文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①,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

时香烟直贯曹溪。

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

次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

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②,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

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③,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磨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永镇宝林道场。留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注释

①真身:这里指六祖惠能的肉身舍利。

②铁叶漆布:惠能的弟子们想到有人会来偷去其头的预言,所以就用铁皮和漆布把惠能肉身颈项的部分牢牢的包裹起来。

③祝发:与剃发、薙发同,即出家落发之谓。祝,切断之意。

译文

十一月,广州、韶州、新州三州的官员僚属,以及惠能的门人弟子、僧人、俗人,都争着要迎取惠能大师的真身回去供奉,一时间不能决定给谁。于是就烧香祷告说道:香的烟所飘向的地方就是惠能大师所要归去的处所。

当时香烟直拉飘往曹溪山的方向。

十一月十三日,惠能大师的神位遗体以及所传下来的衣钵都被搬迁回了曹溪山。

第二年七月,惠能大师的肉身遗体被搬出神龛,弟子方辩用香泥包裹了遗体。

弟子门人想着有人要盗取惠能大师首级的事情,于是便先用薄铁片和漆布,加固保护惠能大师的脖子,然后才请入墓塔内。忽然墓塔里面有白色光芒出现,直接冲上天空,三天后才散去。

韶州刺史将惠能大师的事迹上奏皇上后,奉命给惠能大师树立石碑,以纪录大师道行。大师享年七十六,二十四岁得传法衣,三十九岁剃度出家,讲说佛法,惠施众生,共三十七年。得到大师亲传的弟子四十三人,因大师指点悟道超离凡尘的人不计其数。达磨大师所传的表信袈裟,唐中宗所赐予的磨衲袈裟和水晶钵,以及方辩为惠能大师所塑的真相以及佛法用具等等,永远镇守宝林寺道场。《法宝坛经》广为流布,显扬顿教宗门旨意,兴盛昌隆佛、法、僧三宝,普遍利化一切众生。

同类推荐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热门推荐
  • 半世流离却唯独看不清你

    半世流离却唯独看不清你

    这一程山水,与你相遇,我动了情,醉了心,甘愿在你的眼角里沉沦。缠绵在有你的风花雪夜中不醒,读你三生亦不厌,念你百转也嫣然。
  • 一刀之灵

    一刀之灵

    “什么?!这个小宠物是你的大哥?!”,矮人王子有着精铁一样坚硬的心脏,可听到这个消息,也只能吐血。……一阵歌声忽而飘来。“能不能别想太多/会不会手牵着手/晚一点才再到尽头/你说不该再相见只为了瞬间/谢谢你让我听见。”听到那歌声,往昔那些幸福甜蜜心动的时光,一幕一幕的浮现到眼前,克瑞丝泪流满面,情如潮涌,再也无法承受,向前走去,大声叫道:“你回去吧,我们不肯能,永远不可能。”……恶魔之王冷冷看着索木,好像他就是死人一个。“人类都是如此的愚蠢?”索木同样冷冷看着恶魔之王,面对自古以来最可怕的敌人,丝毫没有退缩。“正因为我们知道愚蠢,所以我们永远比其他种族,想得更多,做得更多,也要强大的多!”……
  • 万法之城

    万法之城

    本以为收到了一封传说中的情书,开开心心的拿着情书去见面,可谁知,人没见到,反倒是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在这个魔法世界中,城市依旧是以前的城市,学校依旧是以前的学校。只不过在这里,学校老师教的,不再是数理化,而是魔法。人们崇尚的,也不再是科技,而是至高无上的魔法!只有魔法,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理,魔法,便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只不过高明却发现,自己......学不了魔法?
  • 七世族

    七世族

    自古流传下来的七大世族。木、皇、白、秦、乾、韩、器。在这个世代,是最后的终结还是一次转折。——————————————————————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突然被告知的身世!为了父亲为寻找的真想!我来到了这里……
  • 善良的,大魔王

    善良的,大魔王

    因为人生真是太无聊了啊。从小就生活在聚光灯下,只需要静心看一个周的书就起码有那个领域的大学水平。玩游戏?搞极限运动?一开始还好,后来因为我的特殊体质,一件事情一熟悉了之后就像慢动作一样。一大群人要我搞科研,在实验室里面老死,疯狂道德绑架我,但还是被我一一拒绝了。——这个人将会引领人类的文明
  • 火影之别有用心

    火影之别有用心

    一张x光片,一串奇怪的数字,一个不友好的访客.....难道真的有死而复生?面对几分感情鸣人该怎么抉择?家族的仇恨,被篡改的案件,真相究竟是怎么样?虐恋纠缠,步步悬疑
  • 噬天玄神

    噬天玄神

    玄者大陆,一个充满玄气的大陆,玄技,玄器,各种丹药,形形色色……一个出生在没落的上古大族的少爷不甘家族受强者欺压,走上了复兴家族的道路……
  • 妖孽王爷:废柴嫡女逆天

    妖孽王爷:废柴嫡女逆天

    她是世纪特工,却被最爱的人出卖,一朝穿越,居然成为废柴草包外加丑女?没关系,慢慢来,药力一除,甩你什么天下第一美人十八条街;你家萌宠厉害?不好意思,我家宝宝好像刚刚吃了个什么不好吃的东西;废柴草包?睁大你的狗眼,这明明是绝世天才!可是,某女看着某男,居然也无奈道“大神,你快走吧!当我求你了!”【冉不擅长简介,感兴趣的亲们可以试读一下啦,建议从三十章开始阅读】
  • 荆园小语

    荆园小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神封魔

    战神封魔

    不服?来战!不信?来战!不听话?还是战?你要不认同我,那就战吧!战神“封魔”:“我不要屈辱,我不要懦弱,我不要……既然如此,那就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