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0200000042

第42章

挑水

文/厉剑童

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不要太迟才去明白我们的好父亲的“苦衷”。

上高三那年,鬼使神差的我突然产生了浓重的厌学情绪,满心思就想着回家跟父亲一起种地,无心学习,上课除了睡大觉,就是做小动作。学习成绩因此一落千丈,名列全班倒数第一,座位也被排到了教室的最后头,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照此下去,别说考大学,就是连高中毕业证也别想拿到。

那时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母亲不知怎么得知了我的学习情况,回家拿干粮对我絮絮叨叨个不停:“小四呀,咱全家就指望你呀,可得好好念书,考上大学全家都荣光,考不上回家干活滋味可不是好受的。”奇怪的是,一向爱说话的父亲一语不发。我以为父亲对我彻底失望了,心里更加灰心沮丧。

那年的夏天正逢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玉米刚脚脖子高就被旱蔫了,苹果花被旱得雪花一样簌簌地落下。一个星期天,我回家拿干粮。父亲没有像往常那样让我在家好好温习功课,却交给我一担水桶,只说了一句:“走,挑水浇玉米去。”玉米地在数里外的半山腰的梯田里,由于太早,玉米苗全被早卷了叶子,像垂死的病人,有气无力地低垂着头。

水汪在山脚下,离玉米地足足三里路。我和父亲一人一担水,父亲在前我在后地走着。开始我很高兴,心里想挑水不就是挑水吗,这有什么难的,比起学习来容易多了。一担水足足五六十斤重,头几担水没觉得怎么累,七八担之后受不了了,肩膀压得又红又肿,火辣辣的痛。几次想喊父亲一块歇歇,看到父亲没有要歇的意思我也就不好意思停下来。几次想撂挑子,但每次都咬着牙挺着。这样挑着挑着,一股无名火居然呼呼地冒上来。心里怨恨父亲太狠心,让我干这么重的体力活,也不知道让我歇歇。挑了整整一下午,总算浇了一小半地。

晚上回家,累得饭也吃不下,躺在炕上,肩膀像有火在燃烧,腰酸腿痛,哼哼唧唧,身子都不敢翻,大半夜没睡着觉。心里一个劲地怨恨父亲。

第二大一大早,父亲就起床了,喊我起来一块浇玉米。我躺在炕上还在哼哼,心里那个气呀甭提要多大。眼看就要发作,但终究没有喊出来。我挑起水桶,话也不说,故意狠劲摇晃着水桶,“咯吱咯吱”地在前面走着,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和怨恨。我咬着牙数着一担两担……还剩四畦子、三畦子……就这样累了一天,剩下的半块地总算浇完了。我已经累得骨头都散了架了,肩膀肿得拳头高。晚上,疼痛折磨得我一宿没睡。更令我生气的是父亲自始至终没有安慰我一句话。我的心里怨恨到了极点。

第三天一大早,我背上干粮,腔也没跟父亲打,气呼呼地回了学校。在学校宿舍的木床上,我一边哼哼着,一边回想着这次劳动的情景,心里还是对父亲充满了怨气。这次劳动,不仅让我体验到了农活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让我悟出一个道理,这就是无论干啥事,只要咬住目标,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就能成功,就像挑水浇玉米,水一担担地挑,玉米一棵棵地浇,总有浇完的时候。这样一想,我对自己的学习再次充满了信心,并发誓一定要迎头赶上。于是我一改过去的邋遢,学习空前勤奋,成了全班最刻苦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我的成绩跃居全班前列,座位也被调到了前三排。

高三结束,我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师范院校,成了全村屈指可数的一名大学生。全家人自然都非常高兴。哥哥嫂嫂多次打趣说多亏了父亲的“劳动教育”,但我心里仍然对父亲的那次“劳动教育”耿耿于怀,以至很长一段时间看见那担水桶心里就憎恨。

多年后,父亲去世了,有一次我跟母亲说起那次挑水浇玉米的事情,说父亲太狠心,也不让我歇歇,一口气挑了那么多担水,并且水桶和父亲的一样大小。母亲听了,叹了口气说:“小四呀,你一直误会你爹了。那几个晚上,你爹听着你在炕上哼哼唧唧,整宿整宿都没合眼,饭都吃不下。还有,那担水桶外表看和你爹的那担一样大,其实,你的那担比你爹的那担皮轻了不下十斤……”

我听了,心头一震,一下子明白了父亲当年的苦衷,鼻子一酸,眼泪簌簌地流下来了……我在心里喊,父亲,我的好父亲……。

父亲的梨树

文/胥雅月

作品所表现的那种“怎样的父爱”,真的是一种足以使人“甜心”又“让人难以承受”的父爱。

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是院里梨树上的梨熟了,摘点进城吃吃,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他早送梨进城了。听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回答他,等休息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着,回家特意摘些梨进城,像城里没有梨似的,更何况妻一听父亲电话里如此说,更是不以为然,帮我算起账来,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到几十斤梨。

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突然瘸拐着腿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还背着一只蛇皮口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口袋,挺沉!

父亲跟在我身后进屋。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进城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打老远送梨来,干吗?腿还未痊愈!至少进城前,打个电话,好让我去车站接你呀!父亲突遭我一番怨言,傻愣住了。良久,才顿顿地说——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坏掉呀!再说,中秋节也该用梨敬月呀!父亲几乎涨红了脸来表白自己进城送梨是正确的。

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她和我同样的心情,刚要说上几句,被我使眼色阻止了,不过她还是冷冷地撂下一句——爸,你以后再这样,我们不管你了。知道嘛,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三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噎得没一声言语,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中午的饭父亲吃得很少。午后,他把蛇皮口袋里的梨一只只拾出来,平放在餐桌上,执拗着回乡了。送父亲去车站的路上,父亲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耷拉着头瘸拐着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妻的话放在心上,她也是为你好!可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不时地用手抹自己的眼窝。突然,我有一种愧疚的感觉袭上心来,想挽留父亲住下,他还是犟着走了。

回到家中,我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突然,眼前恍惚忆起十几年前父亲和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正当我沉浸在对梨树的追忆中,妻一声“把梨送给邻居吧!”惊醒了我,我木然地拒绝“不!”随手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嚼,一股甘泉直涌心田。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梨身递给我,我轻声地说,你也该尝一只,家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真削了一只吃起来。她只吃一口,便惊讶得停住了手——这梨,咋这么脆、甜!一点不像市面上卖的!

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心里想着,父亲不知是用何种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

一日,我和妻回乡看望父母。到家,父亲去了屋后的田里,只有母亲在,我悄声地说起父亲送梨的事,又顺带一句怪母亲的话,怎么让父亲一人送那么多的梨进城?谁知,母亲听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今年的梨树呀,你父亲费了神了。他早从天气预报中听说今年雨水多。一开春,他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了四根竹篙。待梨树挂果,再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纸替树遮雨,说是这样长熟的梨依然原汁原味!他呀,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有虫也不喷洒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上,踮着脚捉虫,施肥也是农家肥,说是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产品。一天天,他看着梨长大成熟,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子女做些什么,而子女对我们这么孝顺,惟有这树上的梨,让他们甜甜心……我再也听不进母亲喋喋不休的话语,眼中早已温热起来。走到院中,那梨树旁依然静立着的竹篙,像一束爱的光柱直插云霄——那是一种怎样的父爱呀?!而身旁的妻,更是轻声地说了句——你爸的爱,细腻得真让人难以承受!

别把绳子拉弯

文/罗文海

只有我们始终不把自己思想上的那根绳子拉弯,我们才能不断获取进步;也只有我们始终不把自己思想上的那根绳子拉弯,我们才能对得起自己那一片苦心的父亲!

我小的时候,家里买卖一些有点重量的东西都是用手推车。父亲往往喜欢在车子的前面系上一根绳子,叫我在前面拉,就像纤夫拉纤一样。我那时顽皮,经常偷懒不使劲,以至于身后的绳子拉着拉着就耷拉到地上了。父亲就在身后喊:“用点劲,别把绳子拉弯了!”

我当兵走的时候屋外下着大雪。父亲见我的东西很多,路上的雪又很厚,就从屋后的杂屋中找出了独轮车,对我说:“把东西放到车上吧。”我说:“不用了,我提得起。”他说:“好手难提四两。”我知道父亲不爱说话,但讲出的每一句话别人是轻易拗不过的。我只好由了父亲。

父亲年岁也大了,我怕父亲摔着,就主动帮着拉车。上坡的时候,我使着劲,把绳子拉得绷紧。下坡的时候,无需用劲,我肩上的绳子就耷拉下来了。不料,父亲却吆喝着:“别把绳子拉弯了!”我心中不禁纳闷,父亲今天怎么了?下坡路是不要费多大劲的啊!

父亲把我送到镇上的武装部,卸完东西,掏出一个信封给我说:“今后再也不能把绳子拉弯了!”说完就走了。我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信封拆开,抽出里面的东西,展开一看竟是一张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别把绳子拉弯了!”

我捉摸不透父亲的用意,那个惊叹号更是让我既惊讶又困惑。父亲这是怎么了?一路上想着,一直想到了济南。

到了新兵连我还是比较顽皮,这儿的冬天比起南方的更冷,队列训练的时候我经常把手和脖子缩起来偷懒。班长经常讲我,你小子,全班动作最不标准的一个。我不以为然。

新兵集训结束,团里进行队列会操,要求每个大队抽两个班出来汇报表演。参谋长在队列前宣布抽的班次的时候,我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上,千万别抽到我们班啊!我在祈祷着,但“二大队八班”这几个字还是和寒冷的北风一起灌进了我的耳朵里。我蒙了,脑中一片空白,以至于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向右转,跟着队列跑到操场中央的。直到班长下了整理着装的口令后,我扶了扶帽子,才缓过神来。

前面的四面转法和齐步走我没出什么差错。只剩下最后的正步走了,我听到了自己的心在怦怦直跳。班长开始下口令了,我神经高度紧张,一紧张我的动作出错了,我居然“顺拐”了。我当时只听到操场上“哄”地一声大笑,我当时羞得如果地上有条缝,会毫不犹豫地钻进去。回到班里,班长把武装带一扔,抽起了闷烟。班上的战友们看着我一个个横眉冷对,有的鼻子里还直哼哼。吃过晚饭,我拎着水瓶去打开水,许多新兵都远远地指指点点。

晚上,我躺在床上“烙烧饼”。想着想着,我想起了父亲,不禁又想起了父亲送我时的反常情景。“别把绳子拉弯了!”这几个字一下子蹦进了我的脑子里。我从日记本里翻出了那张红纸,借着走廊的灯光,仿佛琢磨着这句话,不禁慢慢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我平时不好好训练,就是经常性的把训练的“绳子”拉弯了。训练上吃不得苦,个人素质上不去,在为班里、队里争夺荣誉的时候,我又拉弯了绳。

这一晚,我无眠,终于悟出了不善言辞的父亲的苦心。原来他用那个特殊的仪式送我,是想告诫我生活中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能偷懒。到了部队后,就要知道自己肩上已经多了一份集体的责任,再也不能拉弯绳了!

后来,父亲的那一句话经常在我耳边响起。我就会把思想上的绳子拉了又拉,紧了又紧,生怕弯了下来。后来我考上军校,成为一个带兵人,我更感觉到了父亲这句话的哲理性:只有自己带头把肩上的绳子拉紧了,后面的战士们才不会把绳拉弯!

为了爹的渔网

文/彭妤

“为了爹的渔网”,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做好自己所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一切。

我接了个采访任务,采访一个三十岁的地税局局长。

我回去翻了资料,他所在的地税局用八个月时间超额完成了全年税费征收任务。我想,这是个值得写的人。

我把电话打到他办公室,他说:“你别来,我说不好。”我执意去了。他极不好意思,给我泡了杯浓茶。我说:“说几句吧。八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实干家的口才应该不错。”他憨憨一笑:“口笨。局里开会我也只讲三两句。”我把茶杯握在手里转来转去,说:“您好歹说几句吧,您全年任务都完成了,也帮我完成任务嘛!”他又憨憨地笑,递过来一支烟,我摆手拦了回去。他把烟点燃,狠狠抽了一口,慢悠悠吐出一大团烟雾来。

同类推荐
  •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林徽因:一念花开锁清思》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讲述 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生。作者以林的感情经历为线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坊间传言的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的 感情纠葛,同时也较多的涉及了林徽因在文学和建筑上的成就,并折射出她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讲述林徽因生平的评传。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侠骨柔情

    侠骨柔情

    人各不同,这也许是这个世界最有趣的事情。相貌、习惯、气质等种种不同,还不过是表面,人心之不同,才是根本。金庸小说中的《天龙八部》,就是写入心不同的名著。王语嫣人美情美,是天人中之女子。萧峰豪迈磊落,如同神龙。貌美而善妒之秦红棉当然是阿修罗……种种人的不同在其不同的心,而种种人的命运也无非是他们自己的心做造作的后果。“既种业因,必有业果”,叶二娘哭求无用,虚竹刚刚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就受罚并自杀,这一切的事情的前因,实际上不仅仅是早埋伏于山洞偷情时刻,而是早埋伏于那和尚和少女的心中了。
  • 面具与蛇

    面具与蛇

    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
  • 长城之外的草香

    长城之外的草香

    在北国,风雨过后,霜雪前后,极目望去,蔚蓝色天空下是蔚蓝色的故乡,但是,无论往昔或现在,人们的生活都是多色彩的。《蔚蓝色的故乡:长城之外的草香》作者以不同文本、从不同视角书写着这片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辽阔美丽的故土,且都写得很有个性;审美视野一直延伸开去,博大而深邃,却又平易而质朴,绝非只适合文学爱好人士阅读,而是真正的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热门推荐
  • 傲视天下之圣魔降世

    傲视天下之圣魔降世

    月光之下,身穿洁白罗裳的女子是那么遥不可及。“废物?”女子目光清淡,“是时候收回那些话了。”清脆的声音在空旷的山间回响。五官精致,眉目如画,传言只要接近他就觉得矮人一等———第一美男华缙逸,却次次维护她。死去母妃,心中本装满怨恨的华萧却因她而去冒险。在所有王爷里最沉默的四王爷,,整日带着一张面具,只有他的母妃和上一任皇上看见过他的真颜。因为她,摘下了面具,说过要守护她一辈子美人究竟与谁共上鹊桥?
  • 一生一世:凤夙天下

    一生一世:凤夙天下

    她是上古凤凰,不惜涅磐重生只为他他是上古神帝,一袭白衣迷倒众生她为他付出了一切,只换来一句,“我娶你”新婚之夜,他迟迟未归,寻到时,他手揽温玉只因这句,我不爱你……
  • 帝王黄泉路

    帝王黄泉路

    那年樱花树林,他们相遇相知相爱,如今阴阳相隔,下辈子你不来我不走,我们再相爱,只是,下一世,换我来守护我来受伤。
  • EXO之异能十三星

    EXO之异能十三星

    我独自踏遍经年,碾过芳华,只为遇见最美的你们。青春尽管有缺憾,我们一同走过。那年的街巷,以然变了模样。我爱的你们,你们还好吗?
  • 出云界

    出云界

    黄泉族,一个古老的种族。黄泉乡,一处温暖的故乡。离风,火中之风。所过处,熔化一切。却,熔不了她的心。灵武三年,出云界灵武大帝稳固政权没过多久。幽冥域主便因大战所受创伤魂消魄散。其子时年十五岁。
  • 问道登天途

    问道登天途

    一剑横天,斩破天地枷锁一拳覆地,镇压仙魔神鬼晓阴阳,通变化,移星换斗,乾坤摩弄,通天彻地鬼神惊我自凡人欲登天
  • 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履情仇路

    仙履情仇路

    一本小说,一个世界,一个少年,一段修仙路。当他踏上这条路后,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在这芸芸众生之中,不管什么修为和什么身份,谁都逃不过因果的枷锁,恩怨情仇的清算。
  • 杨家三姐弟

    杨家三姐弟

    “三八!不要你以为你是修真者你就可以嚣张,信不信本班长大人以后发达,把打得在本班长大人的祖坟上嚎上三天三夜,杨统不是杨,杨不是杨统。”我恶狠狠的站在墙角跟画着圈圈骂道。
  • 娱乐圈之她的一片天

    娱乐圈之她的一片天

    她,被誉为鬼才.当然,三岁学会六国语言(汉语,英语,法语,德语,韩语);五岁开始写歌;六岁便精通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十岁······他,出身名门,演员世家,获奖无数,他从小便是明星,每一部剧都是优良之作,可是在的他的心中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梦想······当他遇上她,又会如何?《娱乐圈之她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