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9500000005

第5章 人类探月之路(1)

自古以来,人类对月球就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不过直到近代,才开始了科学的探索。尤其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和前苏联为了争夺霸权围绕月球探测展开了空前的太空竞赛,从而拉开了探月和登月的序幕。期间,前苏联利用“闪电”号火箭等,先后发射了24颗月球探测器,曾一度领先美国。为了改变美国在太空竞赛中落后的局面,美国总统肯尼迪策划并实施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美国、前苏联的探测活动带动了月球科学的发展,并且促生了人类对探索月球的欲望,到了21世纪,月球探测活动又进入了一个高潮,欧盟、日本、印度等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探测计划,为人类征服月球奠定了基础。

伊巴谷:测定地月距离第一人

伊巴谷,公元前约190年出生于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约卒于公元前120年。这位古希腊天文学家发明了许多用肉眼观察天象的仪器,测定了月亮视差,是三角学的奠基人,发现了追踪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路径;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地球—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

伊巴谷通过观测室女座中的角宿一,伊巴谷发现了分点的岁差(恒星经过几世纪造成的位移)。他也将太阳年的计算精确到实际长度的7分钟之内,并估算出太阳和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在他去世后的几个世纪中,他的研究成果都未遇到挑战。伊巴谷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罗得岛度过,并终老于该岛。他长期在罗得岛上进行天文观测,编制出了约含850颗恒星的星表。这么多星星怎么区分呢?伊巴谷按照亮度将恒星划分为6等,最亮的20颗星是1等星,而6等星指那些刚刚能为肉眼看见的恒星。这种分类方法一直被后人所借鉴。

人类探月之路为了更准确地观测天体,伊巴谷制作了许多仪器。由于他的大部分著作都已失传,他的成就只能从旁人的著作中得到了解。人们描绘伊巴谷发明了一种“瞄准器”,一根约2米长的木杆上,有沟槽可容一个挡板在其中滑动,在木杆的一端竖立一块有小孔的板,人眼从小孔中观察星体,同时滑动挡板,使它刚好遮住目标。根据挡板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及挡板的宽度,就可以算出被测物体的相对大小,或星空中两点的视距离。他还发明了一种星盘,可以测天体的方位和高度。人们还传说他制作过一个天球仪,刻在上面的恒星数目比他列在星表上的还多。

伊巴谷认为通过观测日食可以测定地月距离,但需要2个地点的观测数据。在土耳其附近,人们看到了日全食;而在经度接近而纬度不同的亚历山大城,只能看到日偏食,月球最大遮住了太阳的4/5。由此,他推算出了月球的视差,他也将太阳光处理为平行照射到地球上。他的计算结果是,月球直径是地球的1/3,月地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5倍。第一个数据偏大了一点,对于第二个数据,按照现在的测量结果,月地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4倍。由于埃拉托色尼已经给出了地球半径的数据,于是伊巴谷得到了月地距离的真实数据。让我们替伊巴谷算一下:38400×605/(2×314)千米:37万千米。现代的月地距离数据是38万千米。

伊巴谷的太阳数据误差较大,主要还是受阿里斯塔克的数据影响。伊巴谷算出的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2倍多,而实际太阳直径超出地球达100倍之多;他的日地距离是地球半径的2500倍,而实际是2万多倍。

伊巴谷被公认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不过当时天文学家对宇宙结构的看法现在看来是错误的。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想当然地认为,圆形是最完美的图形,所以天体的运动轨道必定是圆形的,而且运动速度是匀速的。按照当时普遍的说法,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那么地球就是所有天体圆形轨道的圆心。然而实际观察时,人们发现行星运动时快时慢,还有逆行开“倒车”的现象。为了解释这些现象,伊巴谷综合前人的成果,认为地球并不在圆心位置,而是在圆心附近,稍稍偏离了圆心。因此从地球上看过去,行星的速度会时快时慢;他还认为行星本身先沿着一个小圆轨道转动,这个小圆的圆心再围绕着地球附近的大圆圈转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行星有时会发生逆行。

月亮与历法

在望远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主要通过肉眼观察月亮和它的运动规律。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每天在自东向西的移动中,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月亮位相的变化,叫做月相,故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亮的月相变化。中国、埃及、印度和古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两三千年前就测出月相的变化的周期为29天多。很早以前,人们就以月亮的运动周期来作为较长的计时单位——月,也就是今天我们称的月份。月相变化示意图我国古时将月亮也称太阴。因此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订的历法称为阴历。月亮很早就被人们引用于社会生活中了。而更长的计时单位——年,则是以太阳的视运动周期,即根据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周期(回归年)来定的,以此制订的历法称为阳历。无论是古中国或是其他文明古国,都测出年长约36525日。我国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又称四分历,就是因为有这个1/4日的缘故。

月份长以太阴的运动为标准,年长以太阳的视运动运为标准,这种历法就是“阴阳合历”。除古埃及使用太阳历外,其他文明古国都用阴阳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成文历法是春秋末年的四分历,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四分历确定1年的长度为36525日,每19年设置7个闰年,这是当时世界上采用的最为精确的数值。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

知识点阴历

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在农业气象学中,阴历俗称农历、殷历、古历、旧历,是指中国传统上使用的夏历。而在天文学中认为夏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

望远镜的功劳

伽利略制作的望远镜望远镜是在1608年由荷兰的一位叫做汉斯·里佩的眼镜商人发明的。有一天,里佩的儿子在玩耍中偶然发现,将两块透镜重叠,并使其相隔一定的距离,通过镜片观察,可以看见远处教堂屋顶原来几乎看不见的小鸟。里佩受此启发,把2块镜片装在一个铜管的两头,制成了世界第一架望远镜。

汉斯·里佩的这项发明,引起了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的关注。1609年,伽利略自己动手制作出了放大32倍的光学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2个镜头组成,物镜大一些,目镜小一些。光线从物镜进入,出现物像的倒影,光线通过第二个镜头后,发生折射现象,使光线变成平行,眼睛看到放大了的物像,但是倒影。这种折射望远镜有一个缺点,即物像有些模糊。

1609年12月的一天,当伽利略将望远镜对准月球这个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时,令他惊异的是,他看到月球竟然是一个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世界,上面有高耸的山脉、伽利略广阔的洼地,还看到了奇特的像火山口那样的环形山。在这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月亮表面是冰清玉洁般的光滑,望远镜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月亮的真实面貌。

牛顿伽利略根据自己的观测,画了一个月面图,这个图成为世界上第一幅月面图。伽利略首次给月亮上的两条大山脉起名,用自己祖国的两座大山名称——亚平宁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来命名月球山脉。从此以后,月面上的许多山脉与高山照例用地球上的山来命名。

1645年比利时数学家、博物学家朗格林诺斯发表了他画的月面图,在图上标有322个地形物,他把暗的区域叫做“海”,把亮的区域叫做“大陆”,这种称谓沿用至今。

1668年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1642—1727)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它的物镜由一个抛物面或双曲面形的凹面镜组成,光线由凹面镜反射后,经一个小平面镜反射出来,由目镜进行观测。反射望远镜克服了折射望远镜物像模糊的缺点,使对月面的观察更前进了一步。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天文望远镜的发展,人类对月面的了解则更为深入。

知识点折射式望远镜的发展

1757年,杜隆通过研究玻璃和水的折射和色散,建立了消色差透镜的理论基础,并用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制造了消色差透镜。从此,消色差折射望远镜完全取代了长镜身望远镜。

19世纪末,随着制造技术的提高,制造较大口径的折射望远镜成为可能,随之就出现了一个制造大口径折射望远镜的高潮。世界上现有的8架70厘米以上的折射望远镜有7架是在1885年到1897年期间建成的。

折射望远镜最适合于做天体测量方面的工作,到1897年叶凯士望远镜建成,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达到了顶点,此后的这一百年中再也没有更大的折射望远镜出现。这主要是因为从技术上无法铸造出大块完美无缺的玻璃做透镜,并且,由于重力使大尺寸透镜的变形会非常明显,因而丧失明锐的焦点。

探测月球新时代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从此走向了航天时代。利用火箭发射月球探测器探测月球,使月球的探测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人类发射无人月球探测器探测月球采用了以下5种方式:

(1)飞越月球。探测器从地球表面发射,沿抛物线或双曲线越过月球,对月球进行近距离探测,然后飞向太阳系,成为人造行星。这种方式探测时间短,获得的信息少。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2)击中月球。探测器从地面发射,沿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直接击中月球,利用撞毁前的短暂时间进行探测。

(3)月球卫星。探测器从地面发射,经轨道中途修正、调姿,进入月球引力场作用范围,再经制动火箭点火和速度修正,被月球引力场捕获,形成月球卫星,进行环绕月球探测,这种方式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探测。

(4)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探测器从接近月球或由月球卫星经过减速机动飞行,实现在月球表面上软着陆,以进行实地探测。

(5)探测器从地球—月球—地球的探测。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在月面上完成摄影、采样等任务后返回地球。

知识点软着陆与硬着陆

软着陆指航天器在降落过程中,逐渐减低降落速度,使得航天器在接触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瞬时的垂直速度降低到很小,最后不受损坏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从而实现安全着陆。例如,通过推进器进行反向推进,或者改变轨道利用大气层逐步减速,或者利用降落伞降低速度。一般来说,每种航天器都是通过多种减速方式共同作用进行减速,达到软着陆的目的。

相对于软着陆,物理上的硬着陆一般是指航天器未减速(或未减速到人员或设备允许值),而以较大速度直接返回地球或击中行星和月球,这是毁坏性的着陆。

寻找探月之路

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宣布美国要在10年之内实现把人送上月球并使之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美国的这一载人登月计划被称为“阿波罗”计划,它使世界为之震惊。前苏联立即调整了原有的航天发展计划,决定首先开展载人登月的考察研制工作。

然而,月球这个一直被人们不断猜测和想象的星球,它的表面是什么样呢?上面能承受飞船的压力吗?应选择什么样的地方降落飞船呢?人能否在月面上行走呢?人上了月球是否安全呢……一大串问号摆在人们面前。解答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派探测器去探测。

前苏联发射的47个月球探测器共分3个系列:“月球”号系列、“宇宙”号系列和“探测器”系列;美国发射的36个分为“先驱者”、“徘徊者”、月球轨道器和“勘测者”4个系列。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月球探测器大多是通过绕月飞行进行考察,也有的在月球降落,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由于它们的出发点地球和目的地月球都在运动,因此月球探测器必须选择合理的飞行路线,以便最近、最省时地飞向目标。

月球距离地球大约为38万千米,据计算,派往月球的探测器的初速度不得小于每秒10848千米。月球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常常是在地球和月球引力共同作用下运动。科学家常将月球探测器的轨道飞行分为2个阶段:①以地球引力为主的阶段(当月球探测器与月球的距离大于66万千米时);②以月球引力为主的阶段(当月球探测器与月球的距离小于66万千米时)。而且在实际飞行中,月球探测器还受到太阳的引力影响。因此,月球探测器的飞行路线非常复杂。

如果月球探测器最终目`的是为击中月球,那么就要选择适当的发射时间,使月球探测器的飞行轨道与月球相交;如果要击中月球表面的特定区域,那么发射初速度、发射时间和月球所在的位置及运动都需要严格选择,而且在飞行途中还要严格修正探测器的轨道参数。

如果要长时间地考察月球,月球探测器需成为绕月飞行的月球卫星。

同类推荐
  •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

    科学普及是一项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帮助青少年一代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质,就能够有力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本书紧紧围绕人们生活身边的科学,以及青少年普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涵盖了物理、化学、植物、动物、人体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能够使广大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中,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拓宽知识面,增强科学意识。
  • 生命的奥秘

    生命的奥秘

    生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自然进化的结果,是自然进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发生、发展、成熟、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同时,生命也离不开它的生态环境。自然界创造出来的生命的多样性就展现在我们的周围,它们就是我们非常宝贵的“基因库”,一旦消失,其损失无法补偿。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然而,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前提是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 多姿气象

    多姿气象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和各种现代化气象仪器投入使用,全国地面气象通信宽带网络系统建成并投人运行,全国气象单位之间实现了任意点到点之间的通信。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大量气象信息,推动了气象业务和科研的发展,提高了预报质量,而且实现了中国气象频道音、视频天气预报节目实时播放,使各种气象服务产品更加快捷及时并且全天候地服务于百姓、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多姿气象》解释了风、云、雨、雪、雷、雹等天气现象形成与变化规律,介绍现代气象研究与观测的技术与方法,各类天气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 低碳建筑:绿色城市的守望

    低碳建筑:绿色城市的守望

    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全纪录

    本书对几百个中国地理未解之谜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真实,引导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读者在充分享受阅读乐趣 ,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广阔的认知空间和文化视野。
热门推荐
  • 你一定要知道的博弈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博弈常识全集

    博弈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人生成败密切相关。本书摆脱了博弈论惯有的复杂与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轻松了解博弈论的原貌。同时,将博弈论常识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用博弈论的视角和思维来生活,从而帮助大家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 武极破空

    武极破空

    神武大陆,以武为尊,肉弱强食,人命如草芥。上古时期,两大帝尊为争抢一物,在神武大陆最高峰天山上展开巅峰一战,此战惊天动地,扰乱天地元力,震惊整个大陆,最后两大帝尊同归于尽。此战过后上万年这片大陆再也没有出现过帝尊强者。林玄意外穿越来到神武大陆,发现竟然穿越在一个废材身上,后偶得一枚神秘黑戒,从此废材不在身,逆袭而上,颠覆整个大陆。新书等级:凡尊、灵尊、王尊、皇尊、圣尊、帝尊、神尊
  • 众人传

    众人传

    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作品类型来选择。一个少年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旅程。这一路上遇到很多惊险刺激的遭遇,但是同时也结交同患难的好友,他和他的朋友在一起经历了重重困难后,更加体会到了友情,亲情,信任,以及诺言的重要。他们在一起经历欢笑和困难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个自的过去和未来。本书钟的人物虽然不能飞,不能变身,但是我想后面的故事是会吸引各位读者的。谢谢!随时交流,随时提议。
  • 有独无偶:相府废材三小姐

    有独无偶:相府废材三小姐

    再次睁眼,身在异世。图谜大陆以武为尊的相府废柴三小姐,惊异觉醒。祖母偏心,堂姐诋毁,父亲不疼,母亲不爱。机缘巧合获得万凤花种,从此一鸣惊人。护国神兽金凤?那是她的跟班小弟。碧水麒麟?她每天投喂一下就乖乖给她当坐骑。火神毕方?那是帮她炼丹的看护。天阶神技,那是用来垫桌角的废书而已。只是这个男人,每次都笑眯眯的对她招手求合体是个什么意思,双!修!?貌似像太多了吧
  • 痛爱:缘起缘落

    痛爱:缘起缘落

    她是小时候父亲送他的宠物,她要保护着他,听他的话。她想着总有一天能拥有平淡的生活。却不想他已经爱她入骨。爱恨交织最后让她遍体鳞伤。他明白时,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了。
  • 爱情,从未离开过

    爱情,从未离开过

    她是默默无闻的护理系大学生苏晓雅。他是选秀新星徐云帆。她只是他众多粉丝中的一员。她该如何拉近这最远的距离......
  • 毅力

    毅力

    末日侵袭,异兽称王华夏苦苦支撑,垂垂欲危强敌环伺,四面楚歌他该如何破这危局背叛?情劫?他苦苦救赎薄情寡义,他又如何幡然悔悟且看毅力卷土重来
  • 异能者飞仙路

    异能者飞仙路

    身聚神技逆苍天,国破末世烛残年!凡间异变修超能,穿越时空斩大仙!百万轮回将至!世间万物清零!集万家异能于一身,踏破虚空傲一世!幕后主宰是谁,天外天,界外界是哪?异能者斗修真,尘世人战仙神!封印破碎之日,生灵涂炭之时,林雨新征之始。。。
  • 艾灸疗法治百病

    艾灸疗法治百病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艾灸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艾灸疗法的作用原理与功用、适用范围,施灸材料与制作,灸法的种类与操作方法,常用施灸穴位及注意事项等;下篇重点介绍内科、妇科、儿科、男科、骨伤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180余种常见病的艾灸治疗经验和灸疗保健术。本书是作者长期临床实践和四代家传师授经验的总结,并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于基层医务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亦可供城乡家庭自疗保健之用。
  • 江湖上的那点事儿

    江湖上的那点事儿

    闲着无事可做的慕琰,突发奇想在杭州城里开了一家青楼。但是开青楼时却遇到了困难,为了解决困难,慕琰决定去趟东越,在那里他遇到了难缠的月浅枫,以前为了完成任务而接近的沈苍浪,事情接踵而来。慕琰:愿众人平安,再无纷争。月浅枫:我救她,只为有趣。沈苍浪:我也不知道,也许我想找到他,然后当面问他一个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