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魏丹一行人走了以后,小胖子黄楚平才压抑不住,低声惊呼:“李围,你疯啦?魏丹已经不是炼气三层了,他现在是炼气四层,能够内气外放!你的雷动拳根本就拿他没办法啊!”
“小胖!”李围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很多时候,打不过也要打的。再说还没试一试,你怎么知道打不过?”
小胖子黄楚平还是犹犹豫豫的样子,李围笑着道:“别操心这个了,打一场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趁现在时辰还早,快走吧,不要耽误了每天的修炼。”
……
阡陌田地边,几株还带着露水的野花随着晨风轻轻摇摆,铺在平地上的稻草,还带着微微湿润的气息。
李围和小胖子黄楚平就盘坐在地上,面向初升的朝阳,一丝不苟地修炼起来。
修仙不仅需要高人一等的天资,更需要浸透汗水的勤奋。不管是想要乘风直上九万里,移山倒海、摘星换斗,还是想长生不老,天地同寿,都要从最基础的事做起,那就是——炼气。
“天地万物都有气。”这是在李围进到神宵宗的第一天,灵田部第九组的刘执事说的。
天地间有天地灵气,人身体里有内气。炼气就是把人身体里的内气聚集起来,化为己用,在这基础上去壮大内气。
炼气境有九层,每上一层,内气都会更加强大,更具有威力。
炼气境的第一层——感应内气,李围已经跨过。他现在是卡在第二层周天搬运上,卡了将近两年。
修仙要有天资,天资是什么?许多人都说不清楚,但是却有一个众人都较为认可的标准方式——脉容度。
脉容度是指经脉同一时间,能够容纳内气的量。就好像水管一样,水管小,能同时通过的水流就小,水管大,自然能容纳更多的水流经过。
不幸的是李围的脉容度只有五。
如果正常人的脉容度有小臂粗的话,李围就只能算是拇指粗了。尽管李围的努力是一般人的好几倍,但修为还是渐渐被所有人落在了后面。
这个打击并没有让李围自怨自艾。
他从记事起,就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养活自己,并把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拉扯大。
如果遇到点事就抱怨,怎么可能活到现在?
炼气为体,武技为用。
如果内气是阳光的话,那武技就是放大镜。放大镜把阳光聚集起来,靠温度就能把纸张点燃。
武技,就是把修炼出来的内气聚集起来,以特定的方式,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炼气诀和雷动拳——就是神宵宗传授的功法和武技,是用来给刚入门的弟子,以及外围九部的仆役们打基础的。
据传,这一功法一武技,都是神宵宗的一位大能前辈所创。修炼到高深处,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威。
不过,在神宵宗山脚的青木镇,李围曾看到有人在摆地摊卖功法,五百两银子一本也叫炼气诀,那内容跟神宵宗所传分毫不差。
所以说,这传说中的功法和武技,是什么质量可想而知。
在炼气上无法进步,李围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武技上。雷动拳是简单的基础拳法,易学却难精。
每一套武技看其掌握的境界程度,分为初学乍练,融会贯通,小有所成,勇猛精进,大成若缺,完美无暇这六个境界。
同批一起进入神宵宗的人里,雷动拳还都是处在初学乍练境界的时候。李围就已经靠着勤奋刻苦和少许的天资,把雷动拳修炼到了勇猛精进!
刘管事为此惊讶不已,说一般人修炼雷动拳到勇猛精进境界,都要花上七八年时间。李围能够短短两年多就能到这个程度,实在是难能可贵。
可惜的是——李围在炼气上的进展,实在是太缓慢了。
只是最近修炼雷动拳的时候,李围总感觉,隐隐有一层无形的膜挡在自己面前,明明感觉自己能轻而易举地突破,但却始终找不到方向,怎么练也感觉不到进步。
李围心里有些烦燥,知道他是碰到了刘管事所说的瓶颈了。如果能突破这个瓶颈,雷动拳必然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压下心中的思绪,李围静下心来开始修炼。炼气诀运转,内气缓缓沿着特定的线路,在经脉中流淌起来。
内气运转一个小周天之后。
突然,李围脑海中,正在缓缓旋转的玉珠,速度忽然加快,赤红色光芒一闪。他一愣神,眼前已是一片黑暗。
这似乎恒古的黑暗中,没有天没有地,李围感觉不到任何东西的存在,更准确地说,他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
这是怎么回事?李围心里震惊,又有些不安,这从天外飞来的玉珠,到底是什么东西?
黑暗中闪现出一道光芒。
那光芒划过李围眼前,就在黑暗中绕着弯弯曲曲的路线在流动,眨眼间就绕了一个来回。
李围看着心头一动,这不是自己运转炼气诀的行功路线吗?玉珠究竟是要干什么?
象征着内气的光芒却没停止运转,又开始不停地流动起来,再次按照熟悉的路线,运转了一个周天。
不对,有些地方不对!
李围心中似乎有个声音在咆哮。光芒运转线路大致一样,但有些许地方,却有极细微却关键的差别。
最关键的是——光芒运转一周天的速度,比之前要快了一些。
光芒还是没有停下,速度飞快地一个周天一个周天地运转,却偏偏能让李围看得清清楚楚。
那光芒划出的每一个弧线,每一个转折,都让他如痴如醉。
不记得过了多久,光芒骤然间向李围电射而来。他还没来得及反应,黑暗消退,五感重新连接,他找到了熟悉的感觉,这是自己的身体。
他依然盘膝坐在地上,屁股下面是微微湿润的稻草,鼻间还有清晨泥土的芬芳。之前正在运转着的炼气诀,也还没有停下,时间似乎停止在进入黑暗前的那一刻。
下一瞬间,李围不由自主地再次运转起炼气诀。内气沿着与以往大致相同,却迥然一新的路线流动。
新的路线以往从来没有修炼过,内气却是那么地流畅自如。
那每一道弧线,每一处转折,就像已经经过千百遍的练习,现在只不过是又再来一遍。
如果说,之前的内气流动,像是驮着重壳的老龟,在山石间艰难地攀爬。现在的内气流动,就是灵动的小兔,在广阔的原野中穿梭奔行。
内气的每一次流转,都是李围从未体验过的行云流水,酣畅淋漓。
让他直想仰天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