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幼酷爱涂鸦,小小年纪便喜欢拿画笔在宣纸上挥毫泼墨。父母看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就领着他遍访丹青高手,供他学画。上学以后,每逢节假日他总爱背着画夹簿,到野外去忘情投入地写生,在湖畔海滨、公园丛林中一呆就是一整天。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画技进步很快。后来他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作品多次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举办的书画大赛中获奖。毕业以后,他专心从事画画创作,一心想当职业画家。
但是,一次偶然的听讲,深深触动了他18岁的心灵,让他的命运陡然出现了转折。那是在2000年时,他去南海子麋鹿苑写生,偶遇一位鸟类专家正拿着小喇叭给小学生们讲课,讲环保知识,讲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环境等等。他听着听着,脸上开始一阵阵发烧。原来,因为画画,他总去野外写生,观察飞禽走兽。天性顽劣的他,还是个捕鸟高手,他的捕鸟技术在当时的草桥中鼎村非常有名。他捕起鸟来是很凶的,可以说,凡是在中鼎村被他看到的鸟,60%以上都跑不掉,什么黄雀、燕雀等一只只虽不名贵却很漂亮的鸟儿,全部落入他的“魔爪”之中。听了专家的宣传演讲,又看到了很多墓碑,他懵懂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生命的震颤。想想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一股忏悔之意不禁油然而生。
那一刻,他暗暗下定了“赎罪”的决心。
在他的百般“忽悠”下,老爸终于在北京南的房山十渡风景区买了一座别墅,希望他多多“师法自然”,从自然山水中获取绘画的灵感。可是等老爸转身刚离开,他就在别墅门外挂上了“野生动物保护站”的牌子。他下决心要做动物保护,尽管还不太清楚野保工作具体该怎么做,却认定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刚建站时,成员只有他一人,就先印点宣传资料发放。后来,陆续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进来,都是年轻的野保志愿者。作为最“草根”的民间公益组织,他们的任务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到野生动物聚集区进行宣传和保护。北到昌平、密云,南到房山、大兴,只有十几个人的野保站要负责全北京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和巡护。他和他的队员们身着迷彩服,匍匐在荆棘、沟壑中,保护着生灵安危,同时,记录下它们美丽的瞬间。他们活动的地方大都在荒郊野外,每天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在山野里打滚、嬉戏,让他每天过得很充实,经常在山里一待就忘记了时间。
可在爸妈眼里,他的行为却有点吊儿郎当:一会儿要拍摄,一会儿要给店里裱画,一会儿准备发货,一会儿又跑去救助野生动物……一天到晚不知他忙些什么。爸妈对他的做法不理解也不支持,老妈催着说,挣点钱全攘出去了,赶紧结婚吧!野保站就是个无底洞,你根本填不完。老爸也附和说,我承认这是伟大的工程,但需要全社会一起做,只靠你自己是不行的。爸妈的唠叨,他只当耳旁风。只要他认准的事,决不会轻易改变!野保站没有资金来源,而印刷宣传品、车辆日常维护保养等,每月需要支付数千元,他只有靠卖画来维持运转。他开始拼命地画画,拼命地挣钱,为了增加收入,他有时要画一些自己十分厌烦的画,梅花、老虎等,五六百元就能卖出一张,他还画过能卖几万块的高仿画,因为那个来钱快。他到自然中去写生、拍片子,变成艺术品出售,再拿这钱用于保护自然,他认为“以画养站”是个很好的良性循环,是这个钱本该去的地方。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来保护这些动物。
一转眼,他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已经10年了,他的野保站救助各种野生动物达570只。2010年5月,因为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黑鹳的巢穴,他的“草根”野保站——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轰动业内。一直“凭着一股热情,觉得该怎么干就怎么干”的他,终于“找到了组织”,成为了国际WCS中国项目的成员,在工作设备和方式方法上都得到了支持和指导,这使得他的野生动物保护站更加专业和卓有成效。
他叫李理,一个倾情山野的80后小伙子。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曾经一心想当职业画家的他,如今竟成了一位野保达人。但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有一次,他曾经在官厅水库的冰面上发现了一只孤零零的天鹅。当他小心翼翼地走到天鹅身边才发现,原来它的脚蹼冻在了冰上,他就用小刀一点点帮它把冰除掉,之后不久,天鹅又可以飞了。后来巡护时他又遇到了一群天鹅,它们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嬉戏,可老有一只天鹅往他这里看,它一会儿游到天鹅群里,一会儿又游过来依恋般地凝望着他。他猜出这是自己救过的那只天鹅,一霎时,仿佛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
那一刻让他顿悟:拥有一颗布泽生灵的博爱之心,就拥有了高贵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