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3300000044

第44章 取景器(3)

一个人衣衫整齐,而另一个,裸体,失去任何伪饰与披挂,成为观察与评判的对象。这种体验,在心理上有着很高的栅栏,我感到自己,从一个极高的地方,正无限地掉落下去。—我至今不知,唐冠是突然心血来潮,或者是她一贯是个女权主义者,此举正是她蓄谋已久的一次小型革命。我们此前没有谈过这一点,事后也没有加以讨论。我只知道,我是完全地献给她了。

光着身子暴露在空气里的第一个瞬间,我突然间心潮澎湃,对自己幸灾乐祸似的—这样彻底地把自己交出去!这样不管不顾、全无禁忌,难道不是最大的一种放纵!

或许,我的裸体,不是献给唐冠,而是献给丢失,献给荒诞,献给我被禁锢得化成污水的青春,献给那一去不返但已经把生命打击得千疮百孔的记忆。

唐冠继续拍,拍得比前面的要多得多。我安之若素,甚至尽可能地通过取景器凝视她的脸庞。这深情的凝视,像是单相思,我看不到她的瞳孔,而她,却可以无限放大我的眼神。

不久之后,她也脱光了她的衣服。我们的第一次拥抱,就仅仅隔着皮肤。在下面塞满照片的床上,我们长久地亲吻,慢条斯理地进入,像是孩子品尝他们的第一块水果硬糖。

在唐冠光滑的后背上,沾着我们的汗水,我写了许多字,一边写一边念给她听,唐冠也轻声地跟,偶尔因为发痒而笑。这文字跟刚刚发生的事情并不合拍,但有什么关系呢?这我最喜欢的几行曲词。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以后,我感到,在她面前,我可以不自卑了。我主动要过她沉重的专业相机,对准她,拍下了我手中的现在这张照片。

那天的她,穿着那个时期盛行的鸡心领,脖子完全光着。她前面的桌子上,放着我们正在饮用的茶,茶杯下面,垫着妻子的白色钩花垫。(又一个无意的讽刺!)她有一只手抬起来,可能是准备掳一下头发,我却突然按下镜头,她的胳膊在半空中模糊了,有一半,还留在了画面之外。但她的脸很清楚,正对着我笑,我所需要的她腮边的笑纹,直到现在,还在那儿。

我举着照片,仍站在黑暗中,我没有开灯,这样,万一妻子进来,我还可以加以掩饰。我用手指轻轻抚过照片,指尖似乎还能感觉到那天的温度。拍照那天,我们喝的是雨花茶,温热可口,我们不停地亲吻,亲吻得口干舌燥,好像要把我们那些年丢失的所有亲吻都一一补上。

2跟唐冠一起,我们又接着拍了许多的主题。各种各样堆满杂物或冠冕堂皇的“小角落”。那些点缀在楼宇中间的“窗台”。人们随身携带的饱经风霜的“包”。各种餐厅桌子上的“碗与筷”。我从未发现取景器里竟可以这样迷人。

其中,我最喜爱那些“窗台”,它们神秘地帏幔低垂。它们放着仙人掌与刚刚发芽的葱蒜。它们晾晒着空荡荡的衣衫。它们放着孩子们的廉价玩具。人类的细节多么不堪推敲,多么不堪玩弄,在它们面前,我变得更加多愁善感,就算是幸福生活的见证,我也会为之热泪盈眶。

唐冠有时会取笑我的性格—我比她大十多岁,又经过那样的年岁,为什么还会如此脆弱。

我轻轻抱着她:“是的,是的,碰到可怕的境遇,我的心肠也许可以更硬,但看到这些小而软的景象,比如,那些陌生而似曾相识的阳台,没有办法,我就会伤感。可能就是这样,我能经受住肤浅的、粗糙的痛苦,但只要稍微精致一点、深情一点,我就会失去全部武装……”

唐冠点着头,伸手摸摸我的脑袋,似乎听懂了。

但我知道她没有。我突然想到我表情僵硬的妻子,这也是第一次在唐冠面前想到妻子。我的这种脆弱,与经历、年纪以及性别极不相称的脆弱,是否也是一种病态?就像我的妻子,她在安稳岁月面前的乏味。

我们都病得不轻,病得无人能懂、无医可治。那是岁月礼赠的后遗症—我们看上去有胳膊有腿,会笑会吃喝,哪里都没问题,可是,里面彻底坏了,碎了,再也粘不起来了。妻子表现为呆板无趣,我则表现为软弱多情。

就算我与唐冠已经同床共枕、无话不谈,灵魂高度交融,但有些暗疾,与最差的年月有关,再好的风月也解决不了。

第一次与唐冠间出现交流上的障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男女之间,这种关系实在微妙,如若有所罅隙,就像青瓷瓶上的一个极小的裂缝,反而会让当事人更加在意,每次举起那瓶子,都要在小裂缝处反复验看,心怀惴惴。

更大的裂缝果然接踵而来。现在回想起来,我怀疑那跟肉体有关。

我知道几乎所有的男人,包括一部分女人,都认为爱情必定要跟性有关,性,可如明镜鉴忠心,如烈火烹热油。可是,人是多么古怪而不知惜福的动物,爱情这种活动,它只适合走上坡路,比如,向肉体走去,却永远抵达不了。肉体关系,在情爱之中,就相当于制高点,只要抵达彼处,肯定的,事情就必然要往下走了。神秘感、追慕心,一切都将如盐入水,渐次化于无形,最终消逝了。

大裂缝的表现形式非常诧怪,令我措手不及,我是说,这话题根本不应出现在我们当中,似乎我们之间连最起码的禁忌与默契都没有似的。

那天,唐冠跟我说:“我想给你的妻子拍点照片。”一边说着,她举起茶杯轻啜一口,妻子亲手钩织的白色茶垫映入眼帘,突然间令我哀伤不已。

1我当然不能同意唐冠提出的拍摄妻子的要求,我态度坚决,几至悲怆。

唐冠勉强让步了,退而求其次:“那么,带我见见你的孩子,随便哪一个。你知道,我流过一次孩子。我很想念他。”

唐冠的头脑一定有我所无法抵达的地方。为什么她非得用她的取景器对准我,对准我的家人……也许,她根本就是一个先锋主义者,一个解构主义者,一个行为艺术者。我弄不懂她,但正是这种沟通中的盲点,让我更加愿意臣服,愿意冒着风险去配合。

我茫然地盯着她,同时在头脑里紧张地思索:“十八岁的女儿田甜好呢,还是十一岁的儿子田园更合适?”我想起一个陈旧的战争故事,一位母亲,政府让她决定,是送大儿子上战场,还是送小儿子上战场。跟唐冠见面,田甜或田园自然不会死去,但作为父亲的我,或许会在他们心中死去。

我记得那是我认识唐冠的第三年,其实也是我们分手的那一年。当时是春天,有点暖和了,我找了个借口,独自带着田甜到动物园,我与唐冠说好:我们在长颈鹿馆见面。

最终我选择了田甜,理由很简单,我想,万一我死去,我在她心目中,至少曾经完美地存在过十八年。而在儿子田园心里,我还想再苟活几年。

2唐冠穿着带帽子的运动衫,从背影看,她跟十八岁的田甜像是一对姐妹。她们走得离我很远,唐冠一直滔滔不绝,偶尔停下来,对着什么人或什么角落拍一下。

在对艺术的感觉上,儿子像我,而女儿则像妻子,我是说,田甜她对艺术,基本上没有感知。我这么说不是贬损她,生活中,人们正可以凭此分成两类,一类,与艺术有暧昧之情,总念念不忘、一触即发;另一类,毫无瓜葛,关系清白,就是把他扔到卢浮宫里,他也会完全无动于衷。可是真奇怪,此刻,田园跟在唐冠后面,听得那样津津有味,半仰着头十分崇敬的样子。

此后,田甜经常会找机会,向我悄悄打听唐冠,看得出,唐冠其人—修长优雅的举止,离婚单身的背景,摄影师的职业,与父亲的情人关系。这一切,混杂在一起,青春期的田甜不假思索地吸收了。她当然同情过她的母亲,但她一定也觉得唐冠更有个性,活得更精彩……我感觉到田甜对唐冠盲目的追随与艳羡,却不好妄作评论,毕竟,我是一个尴尬的角色。

事情就是那样奇怪,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会偶然收获到相反的结果—我以必死的心态把田甜带到唐冠面前。田甜却似乎很满意,我把她当做一个成年人,并跟她分享了我私生活里秘而不宣的那部分。

那天,唐冠替田甜拍的照片非常成功,有一张甚至登到了《大众摄影》上。情窦初开的少女,在几头漫步的长颈鹿前冲着镜头回眸一笑。

镜头永远捕捉不到的,是我画面之外的妻子—当她拿起田甜的一摞照片,一张张仔细看过,啧啧称赞,若有所思:“你的摄影师朋友,技术确实不错……”

3后来,唐冠冲洗出了我的全部照片,照片上的我,非常陌生,看上去神情飘忽,头脑里像是塞满了流不通的木屑……有几张,我的眼神斜到镜头外面,显得非常不自信,似乎在这个人间,我一无所有!当然,也有不少照片,我正对着拍摄者唐冠—她是从上往下俯拍我,我仰头的姿势里有种臣服之态似的……

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很不自在,为什么,我在照片里显得那样笨拙、渺小,经不起推敲?当然,我明白这完全是取景器的角度所致,是摄影师的视角,是她的言外之意,问题是,唐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角度?取景器是否在无意中泄露了什么,是否,这就是她对我的真实印象……

唐冠对这批照片非常钟爱,在我们亲热过之后,她没有耐心再在我怀中温存,而是一下子就翻身起来,把我的照片摊在床上,看看我,又看看照片,好像她有点搞不清楚,刚才与她做爱的,到底是照片里的男人,还是“我”本人!

可能是我多虑了,但那种感觉挥之不去:她似乎更愿意“我”不是“我本人”,而是“照片里的人”,那个被镜头语言重新定义过的男人……这话听上去别扭吗?我说清楚我的意思了吗?总之,好像我更多地是存活在她的取景器里。

好像正是从我开始,唐冠迷上了对人物的跟拍。我之后,是田甜。

在动物园那组大众化口味的照片之后,唐冠开始真正按她的想法跟拍田甜。她有很多机会,因为她带着田甜到各种各样的地方,她们一起去看内部小电影,进入一些摄影师的小聚会,到大学留学生馆里参加周末舞会……田甜可能并不清楚如何配合唐冠的镜头,因此,她很放松。但正由于这种放松,在唐冠的相机里,田甜成了一个没见过世面的虚荣姑娘,表情庸俗,畏畏缩缩,毫无气质。不知这是否就是田甜的真实情况,但我认为唐冠是在故意强调—强调她所想强调的那一部分人性弱点。

我把这个想法跟唐冠说出来。她兴奋地睁大眼睛看着我:“太对了,就是那样,你简直就是我脑子里的影子。你知道吗,我有多讨厌那种传统的人像摄影!粉饰太平、凭空捏造,所有的人都像模像样的,狗屁,我看那就是最失败的作品!像我这样,是不是更好?我需要一下子发现拍摄对象与众不同的东西,那隐藏着的缺陷,那克制着的情绪,那屏蔽着的阴影部分!”

她夸奖了我与她的心有灵犀,要在往日,我一定会激动地紧紧抱住她,感谢我与她在尘世中奇妙的相遇,不过这次,我心有戚戚—看起来,她对我的爱里,并不包含同情与怜悯,因为她竟可以那样毫不留情地放大我的弱点,甚至得意于她的这种发现与表现方式……

然而,真正的爱,难道不应当是柔情万丈的吗?像用红布蒙住双眼,只愿意看到爱人的温暖与光亮……

我不知道,关于爱的理解与处理上,我与她,孰是孰非?

4不久,我看到了她的另一组人像照,一个我不认识的中年男人。她并不隐瞒,只是毫不在意地放在书桌一角,我问:“能看吗?”她努努嘴,一边继续用无绒布擦拭她的一组镜头,她侍候起相机镜头来,有股子男人气,手势温柔而果断,我很喜欢看。

我打开纸袋子。呀,这个家伙,竟然如此富有气度、从容不迫。照片里以侧脸居多,额头与鼻梁部分的线条像是炭笔画,他在照片里总带有种种手势,具有特别的渲染力。她怎么会拍出这些?她不是说要表现人性中弱与恶的部分吗?由这组照片看来,要么她的艺术理论发生了变化,要么就是有情感的因素在起作用……

但愿我的多愁善感只是空穴来风!我没有勇气把照片全部看完,或者,我是想表现得更男人一点,总之,我把纸袋子重又放好在书桌一侧,仍是回过头,想继续看唐冠擦镜头。我回过头,却发现她正淡笑着看我,眼神几近狡黠。

“看出什么了吗?”她微笑。两侧的笑纹还像从前一样富有不可言传的魅力,可我已全然失去了亲吻的欲望。

“你呢,你看出什么了吗?”我反问。这好像是我第一次运用智力与她对话,我心里因此涌上无限的悲哀,我真不愿意这样。当爱情浓烈,恋人们从来用不上智力。反之,则说明情况变糟了。

“我看到一个妒忌的男人。”她笑笑,但未多加解释。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依旧各做各的,像任何一次约会那样,把时间安排得充实而富有情趣。

但我想她一定跟我一样明白,就在刚才,一些美好的亲密无间的东西突然消逝,像一天中最后一丝太阳光辉的流逝,现在,一切都开始变了,从温暖变得微凉,最终,将会进入漫漫长夜,我们一定会冷得瑟瑟发抖。

5这一阶段,我与唐冠还碰到了另一个考验:流言飞语。

我本来不打算写这些,一方面,这是太过俗套的阻力,我们早就打定主意,不要被这些无谓的东西伤害。另一方面,对于公众的道德,我一向有所保留。太多的教训与实践表明:如果站在所谓大多数人的利益与立场,那么,你就得面对一层又一层的消化与解构,是以“西瓜”为起点,以“芝麻”为终点。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是背道而驰,毁坏了所有人的幸福。

因此,我一向以为,如果有一个实用而说得过去的私人理由,你就尽可以放手去做,这就是我所推崇的“道德观”,一个以私人利益为单位的道德,它会更加富有成效,伤害面最小,而幸福的能量却最大。

不过,当时的风气正开始松动,一些男人已经身体力行酝酿着给当代汉语词典里增加“洗头小姐”、“包二奶”之类的新条目了,即使在内地,从贫瘠与压抑中走出的人们也慢慢开始“饱暖思淫欲”了。婚外情,像一丝最轻柔最轻佻的风儿似的,所到之处,山更硬,水更软,人们长年累月紧皱着的川字眉中,开始出现了一些久违的妩媚之气、淫欲之气。

因而,对我与唐冠的交往,周围的人们即使有所疑心,却大都只能做背后语,做君子状,做淡水交。我感谢他们,虽然我知道那些流言飞语仍如深水静流,可是,你能想象得到吗,我竟然有点喜欢那种被人们在背后议论的感觉……我希望,每当我施施然走过,人们将因为惊愕而不得不停下原先的思维及手中的劳作,当我的背影开始拉长,他们才开始暗中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一幕多么神奇,我愿意用我的故事活动他们的口腔与舌部,愉悦他们无聊的神经,充实他们黯淡的时光……而我,会因为人们经久不息的谈论而获得非物质的永生……

—我把这种体会与感悟说给唐冠听,她亦甘之如饴。她满心欢喜地看着我笑,好像又觉得我多少还算是个独特的家伙。甚至,我想,是因为太感动,她主动说起了那个照片上的男人:“那个人,跟你不同……他的好,全在明处,是大写的,人人可以感知;你的好,是细小状微的,常人通常会忽略,因此,真抱歉,连我也会渐渐安之若素,不小心就忘掉,你不必介意……”

同类推荐
  • 留守

    留守

    本书是关注现实、关注农村留守少年生存状态的长篇小说。思念、孤独、早恋、自杀、谋杀、性骚扰等等现实问题,困扰着留守在山村的孩子与大人们,作品通过对山乡留守下来的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描述,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严肃问题,很具社会意义。
  • 当心情透明的时候

    当心情透明的时候

    本书为我社“新生代作家小说精选大系”的一种,收入了当代80后作家林静宜的10部纯美文字的短篇小说,如《告别蓝调》《爱在水之湄》《当心情透明的时候》《扑克先生的魔法盒》《那夜残香》等等,作品主题明朗,文字轻灵,温情时尚,在叙述爱情、友情、音乐中流溢着一种叙事散文的风格,也反映了80后一代青年对于都市生活的憧憬,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 探秘生命的故事

    探秘生命的故事

    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文章短小、语言简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非常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其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奥秘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社会的金钥匙,加深历史认识,不断创造人类文明,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不断推进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 摸金传人4:史前斧冢

    摸金传人4:史前斧冢

    陶城朱家是沿袭了三百年的摸金世家,却因父母早亡在朱笑东这里断了传承,直到朱笑东被骗进明陵疑冢,被推下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暗无天日的万人尸坑鬼影幢幢,大战人面蜘蛛九死一生,机关重重的百年皇陵,惊险刺激的古墓探险彻底激活了流淌在朱笑东骨子里摸金传人的血脉传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大漠探险,千年楼兰,香妃为何与小和卓同眠于此?百年活尸、摄魂珠、迷宫鬼火……楼兰古城到底还有多少谜团?大清祖穴,长白龙脉,神出鬼没的守护部族,冰封千里之地的世外桃源,清朝早已成为历史,他们还在守护什么?盗墓者、收藏家、雇佣兵、黑势力各藏机心,闯入生命禁地。巫王墓前,七宝现世,千古疑云是否能够揭晓?
  • 小的们

    小的们

    本作品集收录作者近几年创作的46篇小小说作品。关注的对象都是些小人物,所以书名谓之“小的们”。
热门推荐
  • 爱之执念

    爱之执念

    七星连成一线之时,魔界魔后怀胎一年的小公主降生了。与此同时,神界神王之子亦在同一时辰出世,但只有呼吸,没有其它生命迹象,太上老君预言:此子异于常人,即出生起,魂魄可脱离身体,现已附在一个凡婴体内,二十年后,该凡婴必死无疑,死后,魂魄自会回归本体。
  • 妖怪客栈

    妖怪客栈

    什么,狐狸精还有男的?什么,狐狸精还有这么丑的?什么,狐狸精还开客栈?什么,狐狸精还是个道士?什么?你说什么?
  • 16节职业素质课(下)

    16节职业素质课(下)

    人,是国家的关键,提高人们的素质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人,也是企业的关键,提高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本书作者一直在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一线工作,累积了大量的职业素质教育经验,从而创作出这本本土化、适合中国企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培训读本。书中对中国人职业素质的缺失做出了深入的剖析,更总结出了一套提高个人职业素质的理念与方法,是每一个职业人士的素质提升读本。
  • 竹墙宫深

    竹墙宫深

    一支几人行的队伍,一个低调华丽的轿子,一扇古谱华贵的大门,缓缓地开启了一场倾世悲哀的争斗。故人相见不相识,笑问你属哪一派。你猜,我是谁啊。
  • 王者修仙之路

    王者修仙之路

    云修与弟弟剑心被灭了家族,走上了寻仇与修仙之路,在这条寻仇与修仙的路上十分的坎坷。
  • 祭妹文

    祭妹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娇医妃

    傲娇医妃

    她是医学界的天才,异世重生。凶险万分的神秘空间,低调才是王道,她选择扮猪吃老虎翻身逆袭。错惹未婚夫,情招多情王爷,阔气太子与帅气将军黏上来……美男云集,一代美男谁能获得美人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本书在晚唐时代背景下叙述李商隐的一生,着重写其面对社会压抑和种种困厄所作的抗争,特别是他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终以杰出成就登上唐诗艺术**的生命历程,也描写了他爱情、家庭和性格的多面。全书富于哲理和诗情画意。——文史专家陶文鹏浓淡相宜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真实的李商隐。不讨巧、不曲笔,用平实的描述,托举着传记文学以为标识的真实性,显见了作者在运化资料、筹划结构、通融文字等方面的功力。纪实体的方正严谨,并未局限写作的视野。探究传主如何将文学,特别是诗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超越和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再探究传主何以将汉字之美发挥到难以企及的**。
  • 凤凰亭

    凤凰亭

    浮沉天下,龙腾虎啸,百鸟齐鸣。且看历史戏台上你方唱罢我复登场。尘封的过去,谁能再现人间?一身凤凰血,奏起浮沉乐,百鸟朝凤日,凤凰翱翔时。以一身浩然正气,踏破乾坤山河万载!
  • 我是末世NPC

    我是末世NPC

    末世来临,各种次元空间与游戏世界融合,她,叶霜成了这个世界里的NPC,手握特权,却还要被雷劈,好好的一个游戏!她不玩了行吗?不好意思,一旦成为游戏NPC,就无法改变……然后叶霜悲催的发现,她也要战斗,否则就会被怪和BOSS打死……偶尔还要接受玩家PK……这系统制定简直丧心病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