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3300000037

第37章 一个人张灯结彩(3)

小于仍时不时拿钢渣的脑袋当试验田,剪成在破杂志上看到的任何发式。每回见面,她总是瞅瞅钢渣的头发长得有多长了,要是觉得还行,就把钢渣摁在板凳上一阵乱剪。这天,电视里播了一部外国片子,《最后的莫希干人》,小于看了以后,两条蚯蚓一样的目光又往钢渣的头皮上蠕动了。钢渣头发只长到寸多长,按说不适合打理莫希干头,但小于手痒,一定要剪那种发型。发型很容易弄,基本上像是刮秃瓢,中间保留三指宽的一线头发。没多久,大样子就出来了。发型改变了以后,钢渣左脑半球上有一块疤,右边有两块,都暴露出来了。这是许多年前被人敲出来的。算好还留有一线头发,要不然他头皮中缝上的那颗红色胎记也会露出来。钢渣正这么想着,小于又拢过来了。她觉得这个发型很不好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给钢渣刮个秃瓢了事。

钢渣递给小于五十块钱,要她给自己买一顶帽子和一副墨镜。她下到山脚,买来这两样东西。帽子有很长的鸭舌状的帽檐,但并非鸭舌帽;墨镜是地摊货,墨得厉害,随便哪个时候架在鼻梁上,就看见夜晚了。

皮绊进屋的时候,看见钢渣正在整理帽子。皮绊说,捂痱子啊。钢渣没有做声。皮绊又看见那副墨镜,仿佛明白了。钢渣当然不会是去旅游。皮绊恍然大悟地说,钢哥,炸弹弄出来了?要动手了?钢渣只得掀开帽子,让他看看光头。钢渣说,又被刮了光头,脑壳皮冷,戴戴帽子。皮绊很失望地睨他一眼,说你怎么老往后面拖啊?要是不想干了,跟我明说,别搞得我像傻婆娘等野老公一样,一辈子都等个没完。

钢渣也挺无奈。他时不时去回忆,身上捆炸药包去银行抢钱的想法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固定下来并付诸实施的呢?一开始无非是酒后讲讲狠话,皮绊听后却认真了,说要给他打下手,还老问他几时动手。钢渣又不好意思说我这是讲酒话。多扯几次,造炸弹抢银行的事竟然越来越清晰,从酒话嬗变成了具体的行动。而钢渣,他感觉自身像是被扭紧发条一样。扭发条的人显然不是皮绊,那又是谁呢?皮绊这一根筋的家伙好几次对他说,钢渣,你莫不是故意讲狠话吓别人吧?你打架厉害,但打架厉害的,未必个个都不要命。钢渣嘴是很犟的,面对皮绊的质疑,依了他的性子,只会死争到底。他说,炸药还没造出来,他妈的,造炸药总要技术吧?要不然你来弄,我等着,你哪时造好我们哪时动手。皮绊就没话说了。他虽然老嫌钢渣的手脚慢,但换是他,肯定一辈子也造不出比鞭炮更具杀伤力的炸弹。

炸弹过不了多久就会弄好。虽然有几个技术点需要攻关,那也是指日可待的。钢渣心里很明白。

那天清早,小于主动过来和钢渣亲热了一回。然后她告诉他,自己要出去几天。离婚后判给前夫的那个孩子病了,要不少钱。她手头的钱不多,得全部送过去。她自己也想守着孩子,照看几天。毕竟那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离婚这事也割不断。

以后几天,钢渣果然没看见小于开店门。他一直坐在窗前,看着马路对面的理发店。他很想手头有一笔钱,帮帮小于。钱也许不算什么东西,但很多时候,钱的确要比别的任何东西更管用。钢渣看武侠小说长大的,那书看多了,使他误以为只要打架厉害,就会相当有钱,走南闯北肆意挥霍,过得很潇洒。现在成年了,他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皮绊又拖了一袋东西回来,解开绳,里面叮叮当当地滚落出许多小件的物品,竟然还夹杂着一两个空啤酒瓶。钢渣本来想揶揄两句,却没能张开口。他心里忽然涌起一阵难过。

炸弹造得怎样了?皮绊扔来一本书,竟是七十年代初出版的“青年自学丛书”中的一本,基层民兵的国防知识教材。封面上还拓着一个章:发至下乡知识青年小组。皮绊说,你看看有没有用。里面有炸弹的图,从中间切开了。炸弹能从中间切开么?

皮脑壳,那叫解剖图。哪捡来的?这书没用,就好比把《地雷战》看上二十遍,你同样造不出地雷。摸着这本年代久远的书,钢渣心情愈加黯淡。他真想揪着皮绊的耳朵灌输他说,现在人类跨入二十一世纪了,凡事要讲科学,讲技术,就是造土炸弹,也需要很高的工艺水平。但是皮绊这号人,他如果能理解,还至于在捡啤酒瓶的同时揣着一堆发财梦吗?最后,钢渣总结出一个认识:如果以后和小于生了孩子,定要让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皮绊坐下来,剥开一包软装大前门,抽了一口,打商量地说,钢哥,也不一定要造炸弹,我们先从小事做起……那口烟雾很饱满,皮绊说的每一个字,都拌和着烟雾往外蹦。他接着说,除了抢银行,别的事也可以干。比如说去铁路割电缆,去搞空调机外机,去货站搞锌锭。虽然一手搞不到很多,但还算安全,可以聚少成多。钢渣皱了皱眉头。他从来没想过去做这些小事,现在也提不起兴趣。皮绊继续往下说,要不然,我们可以去搞的士司机的,这些家伙,身上一般都揣千把块钱,搞得好,拿刀子一比,他们就老老实实把钱交出来。李木兴得手好几次,小范那苕人也干这事。钢渣觉得这事稍微靠谱一点。再说他不能老是对皮绊说不,说得多了,皮绊会以为他胆怯。钢渣问,皮脑壳你会开车吗?皮绊说,我会,只是还没搞驾驶证。钢渣笑了说,你这猪,开抢来的车还要什么驾驶证?不如现在我们就开始做准备?

拿定主意以后,钢渣来到窗前,看看窗外的午后天光。他很想见见小于。小于的店门闩得铁紧。过了不久,雨就开始下起来了。

案发现场在右安区和大碇工业园之间的一段,四车道公路旁斜逸而出一条窄马路,傍溪流往下走,沿这路前行两里,现出一片河滩。尸体被抛在河滩一处凹槽里。被警戒线一勾勒,案发现场有了更多的沉重感。车顶灯还在忽闪着。这样的早晨,空气尤其黏稠。老黄坐的车半路抛锚,慢了十来分钟。到地方,老黄瞥见小崔的脸上有泪水淌过的痕迹。一个男人一旦流泪,即使擦拭再三,脸上也会现出大把端倪。这跟女人不同。

怎么了?隔着三五步的距离,老黄开口问话。小崔被老黄的询问再次触动,眼窝子又润起来,没有说话。老黄拢过去看,尸体保持着被发现时的状态,脸朝上面翻,表情和肢体都凝固成挺别扭的样子。老黄感受到这人死得憋屈。死者的面相,看着熟悉。因为死亡,人的脸会乍然陌生起来。老黄再走近几步,才确认死者就是于心亮。

现场勘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拨人呈篦状梳理这片河滩,仔细寻找着指印、足迹、遗留物以及别的痕迹。老黄发觉自己有些多余,走到近水的地方,在一块卵石上坐下来,摸出烟卷。他看见一辆警车顶灯打着旋,晃进眼目。雾气正从河滩一堆堆灌木丛中升起,并散逸开去。他点了烟,随意地瞟几眼,就大声招呼就近的那个警员过来拍照。再一想,光拍照还不够,老黄补充说,把石膏粉取来,要做个模。在他身边不远的一块松软的土皮上,遗留有单个足印。在办案方面,老黄轻易不开口表态,一旦说了话,年轻警员会拢过来按他的意思办。在足印勘验方面,老黄称得上是专家。分局调他过来,看中的也是这一点。

接下来,老黄在一丛骨节草里发现了两枚烟蒂,一并取走。水边有一溜脸盆大小的卵石,是专让人坐着休憩的。他想,屁股的坐痕没什么价值,否则应显个影。他能断定,案犯在这里坐过—把尸体抛弃以后,案犯在河中洗去血迹,感到累了,就坐着抽烟。杀人之后,凶手通常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疲累。河面宽泛,但河水相当浅,要不然尸体不会搁置在河滩上。

老黄用石膏做模时,好些年轻警员围了上来。一开始做模,总不得要领,能看到老黄这号专家现场操作,自然要多留些心眼。老黄把可调围带围着足迹绕几圈,并清理其中的细小杂物。对于足迹不清晰之处的轻微整理,只能是老手凭经验把握的事。老黄把石膏浆徐徐灌注进去,偏着脑袋看年轻警员绷紧的脸,心里淌过些许得意。适当纵容心里那份得意,能获得上佳的工作状态。

紧接着的现场分析会,刘副局首先发言。刑事重案基本上由刘副局主抓。他的办法老旧,不计物力人力,搞大规模的查缉战,但总是能收到效果。死者的身份得到确认以后,刘副局就认定这是一桩抢车杀人案。去年以来,钢城的抢车、盗车案频发,背后肯定隐藏着一个团伙。市局已经做了整盘的战略部署,重点抓这案子,目前处于搜集线索筛查信息阶段。网张开了,收口尚待时日。刘副局把这起案件归口并入盗车团伙的案件,看上去也是顺理成章的。再者,出租车是抢盗的重点,因为款式常见,价位不高,有利于盗车团伙成批地卖出去。抢车盗车团伙经过若干年发展,零售生意做起来不过瘾,喜欢打批发,整趸。

在此之前,抢车盗车案里没有伴发命案。刘副局既然把这起杀人案并入其中,就有理由认定盗车团伙的案情正在升级,市局的全盘部署有必要做出相应调整,应多抽调警力,加大盘查力度。刘副局把他的意思铿锵有力地说了出来。他说话时,习惯把手中纯净水瓶捏来捏去,使之不断地瘪下去又鼓起来,发出碎裂的声音。

有时老黄想跟刘副局讨论讨论办案成本的问题,话到嘴边又憋住了。他知道,刘副局的脑袋装满既定经验,这辈子也不会理解诸如“办案成本”之类的概念。抓得住老鼠才是好猫,但抓鼠的时候撞碎了一柜子碗碟,那是主人家考虑的事情。

现场分析会,正是坐在那一圈卵石上召开的,石面沁凉,冷气幽幽蹿进肛肠。这次老黄站起来发了言,陈述个人观点。他认为,把这案子并入抢车、盗车系列案件为时过早。刘副局不吱声,眼神杵了过来。老黄说,这起案件和以往团伙盗车案件,特征上有明显的不同。首先,以前的抢车案,从未并发命案,顶多只是用钝器敲击车主,致使车主昏厥以便实施抢夺。那个集团的案犯主观上一直不存在杀人动机。但这起案件,凶犯持锐器作案,一动手就直逼要害,取人性命……

年轻人都听得认真。刘副局眼光扫了一遍,撇撇嘴,又捏瘪了胶瓶,但胶瓶已经漏气,没有冒出声音。他问,还有么?老黄笑一笑,仿佛等着刘副局有此一问。他把刚倒成的石膏模拿出来,摆在众人中间,指着上面相应的部分说,这个鞋印,我看未必能用常用公式套算身高。现场采集的案犯鞋印,纹路有两种,物象型、畦埂型。鞋码都较大,套公式算,这两个人都是一米八以上的高个。本地人普遍个矮,两个一米八以上的高个碰在一起并不多见。若真是这样,案件反而有了重大的突破口。但从那丛灌木(老黄说话时用手指一指方向)后面取得的成趟足印可以看出来,步幅合不上这种身高。从这模型上进一步印证了,案犯是有意穿大码子的鞋,进行伪装,误导刑侦方向。所以说,我们要是按常规算,鞋码放余量的估计肯定不准确。老黄把鞋模子举高了一些示意众人,接着说,案犯两人应都是三十以上的壮年男人,足印具有这个年龄段的典型特征,有明显的擦痕、挑痕和耠痕。按说足印前端的蹬、挖应该很浅,但这个足印,前端几乎不受力,向上翘起,不符规范。这一点进一步印证,案犯的鞋超出脚码一截,前端塞有软物,但踩在地上是虚飘的……

那又怎样?刘副局插进来一句。

老黄拧开一瓶水,拖拖沓沓地喝了几口,往下说。穿超脚码的鞋作案,显然不利于行走。盗车团伙的成员作案多了,即使要伪装,要反侦破,也不会在鞋码上做文章,给自己不方便。这起案件的两个案犯,显然作案不多,所以在伪装上用力太猛,太想伪装得周全。我认为,可以和盗车团伙的案件明显区分开,这起案件应单独侦破。

……你也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刘副局说话时脸皮已垂塌下来,吐字像鲫鱼鼓水泡,一个个往外迸。他说,我看不妨两条腿走路,暂且归入系列抢车盗车案,借市局的整体部署,进行大规模查缉。这案件有特殊的地方,再指派专人调查。刘副局当了多年领导,这时已拿出了毋庸置疑的语气。老黄不再往下说了,怕他当自己在捋倒毛。

撤离现场时,老黄叫上小崔还有另两个年轻警员挤进一辆车,脱离大部队一路缓慢行驶。他希望这一路上能找到别的线索。把案发现场处理完毕,再沿路寻查一番,是老黄多年形成的习惯,且屡有收获。再说,在现场脑子狂转半天,也需要坐在慢车上舒缓地看着沿途景物,放松自己。路边的草总是乱的,有些被风吹出了形状,像用发胶固定的发型。有的地方,草已经开始颓败。老黄忽然叫司机停车,他跳下车去往三米开外的一个黑斑走去。小崔问,怎么了?他回答,说不清楚。就想过去看看。老黄走得不徐不疾,折回来时手里多了一顶帽子。那是年轻人常戴的帽子,黑色,帽舌很长,内侧贴有美特邦品牌的标识。

一顶帽子。小崔说。他拿过来看了看,没有什么特别。老黄问他,对,一顶帽子,你看看有什么不同?小崔就有些紧张了,非常想一口蒙出老黄心里的标准答案。但他端详半天,始终没有看出端倪。老黄说,你肯定想深了,往浅里走,还不行,就把你自己的帽子脱下来比对一下。小崔照做了。但拿自己的盘状警帽和这顶遮阳帽做比对,又有什么意义?老黄也不想为难他,最后呵呵一笑,指着遮阳帽的内侧口沿说,看这里。这顶帽子还没浸得有脑油,肯定刚戴了不久。小崔问,怎么能肯定是案犯留下的呢?

这顶帽子一看就是正牌货,值大几十块钱,估计是被风掀掉的。要不是案犯作案时间仓促,哪有不把帽子捡起来的道理?小崔在老黄一再启发下,慢慢找到些感觉了。他说,案子应该是在这段路做下的,这才是第一现场。小崔的目光沿公路前后延展,灰色路面阒寂得犹如一条死蛇。老黄没有回答,他把帽子戴在自己头上。这样,他就闻到帽子里面透出的爽身粉气味。现在,头发剪成型后,帮顾客头上扑些爽身粉的理发师,差不多都退休了。

在团灶,追悼会总是开得很热闹,这破蔽的地方,人却很多。老黄小崔各买一个花圈,上面写着祭奠的文字。钢厂和于心亮熟识的人来了一坪,围了好多张桌子打纸牌或者搓麻将。老黄在一个角落里拣张凳坐下。旁边那桌,一个打牌的人接了个电话要走,招呼老黄过去接几圈。他说,老哥,替我打两圈。老黄点点头,挤到牌桌边。这一桌的几个人都是三级牌盲,厕所打法,每一级输赢五角钱。老黄有点索然无味,一边赢钱,一边还漫无边际地走神。

晚九点,他看见了哑巴小于。据说白天家里人去找她,把笔架山前后翻个遍,都没能把人翻找出来。现在她自己来了,穿得很素,眼泡子在来之前就哭红了,有些发肿。走到于心亮的遗像前,小于开始哭泣。小于的哭声很低,听着有点疹背。很多人抽出脑袋看向小于。小于很快哭塌了下去,又被亲戚架起来。老黄勾下脑袋甩牌。小于哭够了以后,慢慢踅向这个方向,在老黄刚才坐的那张椅子上坐下。老黄瞥了她一眼,她好半天才回瞥一眼,认出这是个老顾客。她抹着眼睛勉强笑一笑。转瞬,她又恢复了哭丧的表情。

同类推荐
  • 幸福的轮子

    幸福的轮子

    《幸福的轮子》所选的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生活有深切的体察,并且拥有很好的艺术感。题材取向极显人生历练,艺术手法也很老到。他的题材的领域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写“弱势群体”的人生际遇;二是写青年男女的现时心态。这两方面都写得很有特色,其中“弱势群体”的那些故事,那些人物和那种独特的风格给人一种欣赏的艺术感觉!
  • 家里和家外的女人

    家里和家外的女人

    我都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可谁知道它是那么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其实,换一个人,并不会天色正常。
  • 午夜撞见狄更斯

    午夜撞见狄更斯

    “狄式”惊悚悬疑小说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心脏骤然紧绷,更有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在一个个看似怪异荒诞的故事背后,深藏着社会中的荒谬和冷漠,也隐含了人性中的贪婪与险恶,当然也有世界上的真挚、善良和温情。
  • 枫叶渐红

    枫叶渐红

    红色,注定是我这辈子的生命底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曾经有过一场以高指标为主要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层层拔高;工业上,确定了钢产量每年1000多万吨的指标,全国上下因此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提出“以钢为纲”,带动其他行业“大跃进”的发展思路。就是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我的家乡闽北农村与全国各地一样,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大炼钢铁的运动。
  • 租房诡事

    租房诡事

    房东老太太一直嘱咐我,睡觉时要把门关好,加上卫生纸,可是我没听,自从房间门口出现黄纸之后,我的人生便发生了改变。好友毛子从网上约了个姑娘叫小影,可小影说要救我性命……从此之后,我的人生一片昏暗,不停的经历种种怪事,更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徘徊在生死间,我曾见过道门之巅,也曾看过鬼门阴棺,一个又一个的惊天阴谋接踵而至,当我就快解开真相的那一刻,我才发现,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阴谋!廉价房千万不要住,尤其是死过人的楼,很容易出事,就知道你们不信,接下来,我说说我租房遇到的那些怪事!
热门推荐
  •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主要内容分为姜霓编著的《铁马红颜(萧太后)》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萧太后传奇的一生。《铁马红颜(萧太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妹妹的恋人

    妹妹的恋人

    十六岁,爱情的种子开始慢慢萌发,什么也不懂的我就这么喜欢上了你!
  • 苍天逆

    苍天逆

    沉睡了千万年,再次苏醒,却忘记了一切。陌生的世界,他该何去何从?寻找着遗失的记忆,却发现自己一生都活在阴谋里那么.....“一起入魔吧!”
  • 弃妃狂宠:半面王爷妖娆妻

    弃妃狂宠:半面王爷妖娆妻

    她是世人眼中离经叛道的妖娆女子。他是圣上最宠幸的皇子,却在一次意外中伤到了脸部。从此,他用半张面孔面对这世界的纷扰。在他眼中,她自恋的让人发指。在她眼中,他在她面前如同嗜血的怪兽,在众人面前却只是一个懦弱的弃子。当和离的要求被拒绝,她当场拍板:“你休了我也成!你就说……就说我不知检点,勾引……勾引隔壁老王家的小王。”那张面具下的面容,是他最重要的秘密,却被她轻而易举发现。“忘了你刚才看到的,不然……我不介意让你再走一遭黄泉路。”当一切的爱都走到尽头,他又回心转意。“苏妤,我们,重新开始好吗?”“自然是好。被抛弃的滋味尝过了,我也想尝尝抛弃人的滋味。尤其是……像你这样神秘诱人的公子哥。”
  • 纯情的剑斗士

    纯情的剑斗士

    他是世界上最神秘组织的头牌特工,由于性格过于奇怪,在和组织高层发生冲突时,失手杀害了对方,被定罪后逐出组织,原以为再也不会接触这些东西的他,却因为女友的离开和组织的召回,成为了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从此走上了一段充满温情和奇幻色彩的人生道路。PS。求点击和收藏。拜托了嘛,抛媚眼。
  • EXO之我的专属

    EXO之我的专属

    她已经了他们,他们有了她,对他们来说幸福是每天可以看到她,对她来说幸福是每天可以看着他们。
  • 猎魔诡记

    猎魔诡记

    炼尸豢魔,断命祭火,花女草鬼,山海遗族,黎民九异……在普通的人类世界背后,藏着一个更为神秘的失落世界!猎魔人和妖魔之间世代无法根除的仇恨,在今时今日,仍然在这个世界延续。少年楚迟为追寻身世,卷入其中,游迹于都市乡野,面对无数妖魔诡事,无处逃生。
  • 一品夫人:穿越之桃色倾城

    一品夫人:穿越之桃色倾城

    绝望的宋菡伊终于找到了一个叫桃色的女巫,在一个新的时空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这个时空收获了把自己当做生命的爱人,有了几个和家人一样朋友。生活波折又怎么了,有爱的人支持着不就好了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破九层天

    武破九层天

    古老的天龙大陆,沉睡的圣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人冷眼,我命由我不由天!登天路,踏骨行,武破九层天!
  •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孩子上一年级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孩子上了一年级后,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问题,多位一线资深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为人父母的经历将为家长一一解答。《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是一本全面、系统应对小学一年级孩子成长与学习的书,书中解答了父母最关注的幼小衔接、学习习惯、作业问题、情商教育、个性发展、身体发育、安全教育等13类问题。这100个教育细节都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中研究与提炼出来的,都是一年级孩子会遇到的问题,作者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并有优秀小学生为本书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