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的实践活动对于个人思维能力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社会现实中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见过世面”的人往往对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处理问题的时候点子也特别多。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人员把普通小白鼠分成两组,一组放在“贫乏环境”中,即放在空无一物的单调环境中;另一组则放在“丰富环境”中,其中摆满了各种各样小白鼠喜欢的玩物,如梯子、转轮、滑板、秋千之类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之后,处于“丰富环境”的小白鼠在大脑皮层的重量和厚度等方面,比处于“贫乏环境”的小白鼠有明显的增加,其学习能力和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这证明,丰富的生活环境能够影响小白鼠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从广义上来说,后天的社会实践其实也是对思维的一种训练,但是这种训练是不自觉的,而且是不科学的,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在某些场合和某些时候,实践和经验能够起到开发头脑、增长智慧的作用,但是在另外一些场合和时候,实践和经验又会成为一种包袱,成为束缚头脑的枷锁。于是人们便希望找一种科学的头脑训练方法,既能够开发智力,又不会形成新的束缚,这正是“创意思维训练”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个性与创意思维
“天赋能力”和后天“丰富环境”对创意思维有着重大意义,也许有的朋友会因此而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既没有很高的“天赋”,也没有条件到各地去游历以便增长见识,那么进行思维训练还有多大的意义呢?看来自己愚笨的头脑是“无可救药”了。
其实大可不必灰心丧气,因为“天赋能力”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准确的度量,而“丰富环境”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再单调的环境,自己也可以把它丰富起来。退一万步说,即使您的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条件都不如意,那更应该及早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以求“堤外损失堤内补”,尽快提高自己的创意思维素质。不然的话,任其自然,岂不更糟?
社会学家高夫在研究人的个性与创意之间关系的时候,抽取了不同领域的12个样本,共有1701名被试者,他采用“形容词检查单”的方法来区分个人创意能力的强弱。最后高夫发现,有些形容词与个人的创意力成正相关的关系,而另一些形容词则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
与创意力成正相关的形容词是:有能力的、聪明的、有信心的、自我中心的、幽默的、个人主义的、不拘礼节的、有洞察力的、理智的、兴趣广泛的、有发明精神的、有独创性的、沉思的、随机应变的、自信的、好色的、势利的等。而与创意力呈负相关的形容词是:易受别人影响的、谨慎的、平凡的、保守的、抱怨的、老实的、兴趣狭窄的、有礼貌的、忠诚的、顺从的、多疑的等。
这里所说的“形容词”,实际上是指人的个性品质。我们说某个人能够用哪些“形容词”来描述,也就是说他具有哪些品质与个性特征。从高夫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有助于创意能力的那些品质,有些属于天生的性格方面,有些显然是后天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结果。而其中大部分的品质,都是能够通过科学安排的训练来获得的。这也从另一个途径证明,一个人的创意思维能力是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制约的。
创意思维能够训练
社会需要创意,创意来自思维,思维的能力有强有弱,那么创意思维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知道有些人天生就很聪明,智力超人,比如李白或胡适。我们也听说过有的家庭经过努力,培养出创意能力很强的人,比如那位有名的逻辑学家密尔。显然,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同时影响着一个人的创意思维水平。
也许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是,对于中等智力水平的人来说,通过科学的头脑训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强其创意思维能力?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循规蹈矩是大多数人的习惯,规矩的流行,使人自然而然地不去费神思考,而是随波逐流。长此以往,个性将被磨平,思维将会迟钝,自己的聪明智慧渐渐化作了斑驳的影子……本来应该是一颗熠熠发光的珍珠,结果却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尘埃,这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果敢地打碎陈旧的思维习惯,及时让你的创意放射出动人的光彩吧!下面介绍一下激发创意力的十种方法:
第一,确立你的目标。明确的目标是激发创意力的原动力。任何人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奇思妙想的胚芽,创意的关键不在于这些胚芽的多少,而在于如何让它们萌发;而树立目标是让这些胚芽萌发的前提条件。
第二,相信自己。激发创意力最大的绊脚石是认为自己缺乏创意力。很多人持有这种观念,他们以为创意力是不可企及之物,应该以敬畏之心看待发明家。但是,即使最伟大的创意点子,也并非无计可循、难以琢磨的。以电视游乐器发明人诺南·巴希奈为例,他的灵感即来自游戏与电视这两项最受人喜爱的东西,经他一结合,变成了价值5亿美元的点子。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联想而已。
第三,灵感来临,随时记下来。当意识进入睡眠状态或沉浸在其他事情中时,潜意识仍会继续思索。诗人雪莱曾说:“伟大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曾经证实自己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潜意识。”
你可以尝试在灵感来时,放下手边的事,立即捕捉它。富有创意力的人都宣称,他们的灵感通常是在入睡之前,或者刚睡醒时产生的。事实上,他们所说的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创意力和脑波阀有关,而脑波阀控制着人熟睡前这段时间的意识知觉。
不妨将便纸条、录音笔放在床边,以便灵感来时能尽快记录下来。即使睡意正浓,也别懒于起身整理突如其来的构思,这样所得到的回报,将远远超过加班加点致使睡眠不足所获得的收获。
第四,敢于打破安于现状的束缚。创意,就是要敢于对现状不满,敢于质疑,敢于追求你更高的目标。
不妨以画画的方式,把问题“记”在纸上。画画和右半脑的活动有关,它能触发影像、观念及直觉;写字则和主控知识、数字、逻辑的左半脑息息相关。让思绪随着信手乱画而飞扬,画出你所想的问题,并从各种角度来描述它,进一步在脑中将它转变成动画。逐步习惯以视觉和脑部知觉来处理问题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激发灵感是这么容易。
第五,创意是一项事业而不只是一项生意。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做一项事业,切实感受到自己为他人、为社会正在做出贡献,从而内心充满自豪感。正如伟大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所说:“成功就像幸福,是不可被追求的,它必须是一个人献身于一项比自身更伟大的事业时接踵而来的、非故意的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