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3100000003

第3章

母亲不信神,终生违背自己的意愿是做了两件迷信的事:弟弟七岁那年受了惊吓,夜里一惊一乍地哭闹,母亲听信别人的“偏方”,央告邻居马大叔给写了一帖“哭夜郎”,粘在村街的大树上。另一桩是因了我。我在八岁上贪长,瘦成了豆芽菜,而且免疫力极低,动不动就感冒发烧,母亲怕我有个三长两短,便偷偷扎了个稻草小人,拿到野外烧掉了,说是给我烧了个替身。母亲的做法并没有灵验,十岁我得了荨麻疹,很长时间低烧不退;十五岁那年学校组织上山割柴,淋了秋雨,回家后寒冷不止,又是持续高烧,小镇医院错诊为感冒,打青霉素亦不见起色,一化验白血球大量减少,而且身上出现出血点,初步诊断我是患了白血病。母亲又是默默流泪。父亲背着我,转院到了县医院,经会诊为出麻疹,前一次是荨麻疹。母亲松了一口气。这次误诊,险些要了我的命,躺在床上,一个多月后才渐渐康复。这期间,母亲总是守护在我身边,拿罐头瓶为我接尿。我很害羞,母亲总是重复那句话:羞什么,尿吧,你是我生的。对母亲这段救护我的爱,二十年后我以《母亲的月亮》来表达:

母亲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她心地善良有着月亮的美丽与温柔,她无私的爱更像月光一样深远明亮。一个大字不识的她压根儿就没有读过“举头望明月”或者“月是故乡明”的优美诗句,她一生所看重的是自身生活中的月亮,这月亮就是她的儿女们。

我还写及我的一次深夜高烧,父亲公出,母亲心急火燎地背起我往二里地外的镇医院跑,而且还要爬过一座又黑又陡的铁路天桥。那天晚上,天上有月亮,它好像通晓人意似的,照着母亲脚下的道路,描画出她吃力前行的瘦小身影。虽是深秋,迷迷糊糊中的我却感到了母亲背上的滚烫,眼前那闪跳在母亲浓密黑发上的月光是极为深情而美丽的。

这样的母爱,我就是到死也不会忘记的。我的不会忘记还在于这种母爱的质朴,从儿时没有记忆的怀抱到长大真实地伏在母亲的背上,这般的母爱随着母亲的一天天衰老,怕只有在痛苦的记忆中寻找了。

我感到母亲的衰老,是在15岁那年看到了母亲的乳房。病后初愈,我还是很虚弱,不能去上学。母亲守护着我,长出一头青草般的乱发。一日,她抽空理了头回来,脊背刺痒,便掀起衣衫让我帮助她清扫下后背上的头发茬子。母亲的坦诚和直露,很是让我手足无措,像初次面临母亲给我接尿一样,羞怯得心慌。毕竟,我已是一个大男孩儿了,而且对吃奶的记忆早已荡然无存。母亲很显然发现了我的害羞与顾虑,半转过脸庞来说:羞什么,你是吃妈奶长大的。这是我在失去童年记忆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眼看见母亲的乳房。它不是我后来读及的那些诱惑人的文字:丰腴、饱满,像十五的月亮或者浑圆的雪丘。母亲的乳房是松弛的,如空瘪的小布口袋一样,悬垂在扁平的胸前。四张像幼雏一样嗷嗷待哺的嘴儿,轮换着吸吮干了母亲青春美丽的汁液儿,这是我以后产生出的痛楚思想。母亲干瘪乳房的真实裸现,使我一生对乳房都产生了神秘的心灵崇拜,就像先祖在蒙昧中对自然生殖的崇拜一样。在我的极端意识里,这世上唯一不能亵渎的东西是母亲的乳房。当我生活在乡村,看见夏日里大柳树下敞怀喂奶的妇女,行车在旅途中,触目哺乳婴儿的少妇,我所产生的决非淫欲的念头,而是对母亲的敬意,我是在用心灵向她们行着注目礼。这是母亲赋予给我的圣洁情感。

然而,母亲的干瘪乳房却也毁灭了我对女性的一个美丽想象,使我总也消除不了一幅画面:衰老的妓女,罗丹所雕塑出的艺术形象—那肉弛色衰、干瘪着乳房的女人,却在发出悲哀的无声泣诉。我知道这与母亲所叠画出的形象不对头,而且是在亵渎着伟大母爱的神灵,然而,我必须如实地承认我消灭不了这个罪恶的念头,它的意识流动是在那两颗相同的干瘪乳房上,而非哪一个是高尚的母亲,哪一个又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妓女。这是因为母亲的真实与罗丹艺术再现的真实,都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母亲裸现乳房的那一年,正值中年。她为我接尿,并不回避她充满母爱的目光;她转过背来让我替她拂去讨厌的头发茬子,也并不有所顾及,而是真实坦荡。她头脑里所容纳的只有一个素朴而根深蒂固的想法:你是我所生下的儿子。是我亲手洗净你脏污的裸体,是我替你擦屎洗澡(母亲用大木盆为我洗澡到十岁),是我敞着怀奶大了你,你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是母亲心灵里流出来的血。母亲把生命都可以呈献给你,还有什么藏藏掖掖的感情与东西不肯拿出来呢?然而,走入老境的母亲,在我的面前却变得有些不真实起来,在她多少变得有些糊涂的意识里,近五十岁的儿子这回长大了,也成熟了男性的东西,于是,在我的生命里发生一桩始料不及的母子交流。今年春节,我和妻子在母亲家过年。这样的守望我知道正为时间制造出爱别离的悲剧。岁月吐出的蚕丝也正在把母亲更显瘦小的身体缠绕,透明中我看到人生的一个残忍美丽。那位躲在椅子后面隔着线毯用手掐围着裸体的我拍照的美丽少妇,在流光一闪间,却弯腰驼背地颓坐在一把红木靠椅上,而她对面坐着的儿子也已是残秃了鬓角,苍老了心境。母亲望着我,她蓦然想起了我那张光身裸体的百日照片。这是她一生中最珍爱的照片。黑白的,背景的花线毯极其美丽,装饰着我梦幻般的童年时光。我的身体白胖,小胳臂、小大腿溜圆儿,大眼睛也溜圆儿,注定是摄影师采取了诱惑的手段,很可能是一手摇晃着花楞棒,一手恰当好处地揿下了快门。总之,这张相照得很完满,我的“小鸡鸡”也照得很传神儿。母亲曾将它骄傲地镶在镜框里,挂上墙壁,对观看者一副自鸣得意的神情,“瞧,这是我生下的儿子”。这张照片,后来在我的央告下,母亲才恋恋不舍地取了出来,同戴在我手上的那副银手镯收藏在一起。多年过去了,我已然忘掉这张照片的存在。陷在椅子靠背下的母亲,沉默地想着心事,晚年的她喜欢这样独自一人静坐着,似乎睡着了,沉入对往事的回想中。这天,在爆竹稀落的夜晚,我们母子互相用眼神儿守望着—我的长不大的童年,她的留不住的晚年,我的心酸酸的,知道这份守望是长天上的一朵流云,是大地上的一枚落英。忽然,母亲便提及了那张被我遗忘的照片,她说她已把它翻找出来,并告诉我的妻子说,你去照相馆翻拍时不要忘了先给它画个肚兜,或者剪块纸片把它挡上。七十岁的老母亲,终于明白了她快五十岁的儿子已长大了,不是那个赤身裸体的婴儿,也不是那个用罐头瓶接尿的少年,快五十的人了,他应当懂得害羞了,他再暴露那个“小鸡鸡”是要被人家嘲笑的。母亲的话让我一时哭笑不得,尔后静下来,又让我无语心酸,不禁悲从中来,母亲怎么了?她为何大过年的竟要想起那张照片;而偏偏的却不是其他的东西。难道她晚年的生命里只留存着这一张值得回忆的照片吗?或者她的生物钟已经逆向太阳升起的方向。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明白我的守望终会有结束的时候。

关于母爱,我有很多的故事可讲,有很多的往事要说。回忆是温暖的,而回忆之后却成了淡淡的忧伤、浓浓的悲苦。时光的鸣镝飞临,流血的是无语的心灵。也因了避免这相爱的流血之苦,我们的回忆才往往走回到童年,期冀找回来时光之海里碎裂的木盆或者随风飘逝的蓝大襟。我曾写下这些美丽而忧伤的文字:

我不会忘记―用山榆木条拼起来,用亮闪闪铁丝箍起来的木盆。它曾盛满清澈的井水,随同妈妈腰肢的晃动,搓板上跳起一颗颗欢笑的小太阳。春天,我把它当作放纸船的蓝色海洋;夏日,它成为我洗去汗尘燥热的浴盆;秋季,它装满我和哥哥收的核桃、山里红……

我也不会忘记―濡染柴烟与青草气息、编织着岁月风风雨雨的蓝大襟,它是我童心与永恒的天空。母亲,劳动归来,打猪草归来,曾用它为我兜回鸽子蛋、山葡萄,兜回烧熟的毛毛豆和燎糊的青苞米。雨中,母亲把它蒙盖在我的头顶;风中,她脱下裹紧我瑟缩的身体;烈日下,又为我扯起醉人的浓荫。

……………

其实,还有许多童年的回忆拉洋片似的扯不断,小河淌水似的流不完。譬如母亲冒着扬土的秋风,拿把二齿子到收获后的甜菜地里去溜尾根,归来后在井沿儿摇着沉重的轳辘把,用冰凉的水一遍遍搓洗着把甜菜尾根洗净,晚上架上大铁锅熬煮起来,直至三星歪斜屋顶。寒冬里,这些深褐浓稠的糖汁是我们沾着金黄大饼子吃的一道记忆里的美食。还有冬日里,那些絮在棉鞋里的靰鞡草,都是妈妈蹲在灶间昏黄的灯光下,用圆木棒捶打出来的。光滑且柔软的草,像鸟窠一般温情地絮满在童年的甜梦里。回忆遥远往昔的梦愈甜,现实的景象也就愈发使我感到悲苦,感到对母亲的一天天老去而无所适从。我经常会梦见乡下的老屋、小镇的故居,梦见那孔凿开在居室与厨房隔壁间的小窗。透过小窗,我时常无意间看见浮现在水蒸气里的母亲,蓬松的黑发凝聚着一颗颗水珠儿,美丽而又疲惫。或者,一束光透射进幽暗的厨房,母亲忙碌的脸庞时或镶嵌在小窗前,苍白而有如夜晚悬浮天际的月亮。然而,即便如此这也只能是一个醒着的梦境了,凄美而沧桑。

母亲受到伤害,完全因了她的善良与诚实。她眼窝子浅,爱流泪,鸡鸭鹅狗、耕牛耕马,都是她悲悯的对象。她心事浅,爱唠叨;丈夫、孩子、亲朋邻居,都是她倾诉的知心人。她常常把她的家事、心事、快乐、苦恼都像解开包袱皮一样抖落出来,以至她的隐私都毫无保留地拿到阳光底下晒一晒。诸如她的绝育手术是在生活农场时做的,搬来乡下无人知晓,偏偏是她嘴浅,拉家常时说给人家听,弄得满村子都知道,连累着我们吃尽了被羞辱的苦头。父亲有时也成了被人嘲笑的对象。即便母亲吃了这样的亏,但搬上小镇,她还是“故伎重演”,像祥林嫂讲她阿毛的故事一样,又把她的隐私留在了小镇上,似乎她不这样讲出来,她就感到自己是一个虚伪的人。好在小镇上的孩子文明多了,或者他们母亲也有着这样的人生经历,总之我没有听到那些用在动物身上的肮脏字眼儿。母亲的诚实遭受到许多伤害,她的办法多是自己吃亏,息事宁人。记得,在乡下,她舍不得吃细粮,用攒下的白面去和农民串换小米,结果换回来的小米是“捂”的,她每次煮饭时都淘洗得把手搓红,即便如此也难以下咽。一次,我家的鸭子被邻家的鸭子拐了去,母亲呼唤着,听见了自己的鸭子叫,找到这家却蛮不讲理,按理说,母亲将鸭舍打开放回自己的鸭就是了,她有这个权利。她气得回到家只有流泪的份儿,还是哥哥背着她将鸭子放了回来。母亲受到伤害,即便有理也是人家骂来,她关窗;人家瞪眼,她低头;人家挡路,她绕开走。那时,我看到这些,真替母亲的懦弱和回避而感到脸红与害羞。母亲更让我难以理解的是,有一次,因了姐姐调转工作的事,她找父亲单位的头头去央求照顾。母亲很少去求人,看到女儿在外地孤单受苦,也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正常地调进来,便硬着头皮去了,无权无势又没人自然碰了南墙。那位头头以为母亲绵羊性子,好欺负,说了些过火的话儿,他不知道母爱的力量。正像一头母兔为了保护幼崽不被狐狸寻到吃掉,它不惜生命跑出来试图引开狐狸的视线,此计不成它便会猛然弹跳起来冲撞狐狸。狐狸吃了一惊,跑开了。母亲与那位头头吵开来,在我的印象中,这是她唯一的一次。她不会撒泼,不会大哭大闹,女人的这些杀手锏她都不会使用,气得走回来,进家门便抽得昏死过去,像那次遭电打一样,又是掐人中救醒过来。父亲怕母亲受到更大的精神刺激,便跑到哈尔滨找到父亲曾经为之服务的老领导,央求着调来了一个名额,解决了姐姐的问题。这一次伤害,使母亲落下了抽风的病根儿,后来虽然还犯了几次,但都不甚厉害。母亲早已忘记了这些伤害,她善良的心不记得别人曾经怎样羞辱她,怎样令她黯然神伤,默默流泪,她总会念叨人家给她的帮助或者温暖的赐予,哪怕是一小筐豆角、几穗苞米,其实,这些情她心里搁不住,早还回去了。当我前年回到乡下的老屋,她还嘱托我,别忘了去看望你李大娘,她曾经送给咱家半面袋子土豆。据我所知,这个嘴巴厉害的大娘,曾经伤害过她,而且母亲还不止一次地淌过眼泪呢。为什么受伤害的总会是心地善良的母亲,而遗忘的又偏偏是她这位柔弱的流泪者呢?!

或许是流泪过多的缘故吧,晚年的母亲患上了白内障。我实在弄不明白,母亲一生何以有这么多流不完的泪水?弟弟吃上了官司,她流泪到事情了结;姐姐闹上了离婚,她流泪到两人的彻底分手;我到俄罗斯去工作,她也担心流泪。那阵子,正赶上车臣战争,电视新闻天天都有这方面消息的报道。其实,俄罗斯的疆域大着呢,我工作的地方离高加索地区要用远程导弹才能打到,因而她的操心完全是多余的。在她的脑子里,俄罗斯只装在一个概念中,那里在发生着危及她儿子生命的流血战争。对于母亲的流泪,我有时会产生怪诞的想法: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旱裂;而母亲受到伤害—爱也是一种情感的伤害,为何她的泪泉却不曾枯竭,而且晶莹清澈?!

母亲把她的爱锲而不舍地播种到晚年,像她在乡下洒秋菜籽一样地精心。白内障手术后,她看人模糊的眼睛重现光明,精神矍铄起来,似乎要找补回来她这两年被贻误的母爱。还能为儿孙做什么呢?絮棉衣棉裤,她用温暖的双手和寒冷的冬天抗衡了一辈子,以棉花和劳动焐热了儿女们的人生。儿女长大了,她转而去焐孙男孙女。这些年来,母亲几乎承包了下两代人的过冬棉裤。好像缺了她亲手絮成的新棉旧花,儿孙们便不晓得该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她跑到大哥家,弯腰弓背在火炕上,用青筋凸现的双手铺展一片雪云,濛濛飞絮溶入银发,白了眼眉。三口人,一人一条青布棉裤,看着他们试穿得很合适,她晚上愉快地躺在火炕上直哼哼。弟弟家,她又给小孙子絮了一条。弟弟和弟媳很现代,并不买她传统手工的账,这让她心里不舒坦一阵子,嘴里常唠叨:这大冷的冬天可不是闹着玩的!其实,现在的冬天已经不像早先那会儿冷了。母亲絮絮叨叨,陷在温暖的沙发里,打起了瞌睡,旁边枕眠着她养的那只慵懒的老猫。

同类推荐
  • 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

    女娲氏是五氏之四,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她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世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祇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若干年代,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
  • 红楼梦一百句

    红楼梦一百句

    近几年,随着电视讲坛和影视剧的热播,经典名著《红楼梦》再次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其人物和剧情再次在中国民众的心头掀起阵阵涟漪。本书撷取原著中若干诗词曲赋及一些重要的段落、文句,分别从人物个性、情节构思、作者、成书以及脂评等不同面向,对《红楼》一书给予精简而又入味的介绍点评。作者系红学研究中的翘楚,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红学研究通史,无不了然于心,故其笔下的这些评点绍介,虽明净可诵、清浅可喜,然无一不是大匠运斤的得力之笔,快读之,更增对“荒唐之言”和“悲凉之雾”的深刻理解。
  • 生活滋味

    生活滋味

    本书收录了作者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包括:“悠长的北京滋味”、“北京文友”、“美食香茗谈风味”、“旅游之乐”等。
  • 时代之问:当代文化名人的思考与呼唤

    时代之问:当代文化名人的思考与呼唤

    本书是新华社知名记者对王蒙、冯骥才、余秋雨、陈忠实、王安忆、贾平凹、李敬泽、韩三平、李连杰、郭敬明等不同年龄段的数十位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大型文化访谈实录,全面反映和剖析了我国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本书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热门推荐
  • 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

    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

    了解这本著作既总结了当代中国丰富的音乐成就,也总结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是学习当代中国音乐史的很好的教材。读者对象包括:全国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师生以及广大音乐爱好者。
  • 炼道修妖

    炼道修妖

    很久很久以前,小潭谷里住着父子两人,老子曾经是宗门三大天骄之一,却修为尽废,没了一根胳膊,被人称为老废物。儿子日夜苦修,却连续四年时间停滞在淬体六阶,乃是名副其实的小废物。后来,小废物遭雷劈,却被劈成了远古凶兽一般的绝世妖孽……于是,老废物逆袭,小废物嘛……无人可以逆袭!
  • 我的真实世界

    我的真实世界

    无法退出游戏,唯一的目的就是要不择手段的生存下去!
  • 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或是学霸,或是学渣,或是张扬,或是平和,也许是你的阴影,也许是你的伙伴,。但都会是你青春难忘的色彩。
  • 无尽之域

    无尽之域

    这是一群生存在异世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史。十年前,萨拉扎与梭刃在圣火之域解除了密宝的封印,整个世界的平衡顷刻开始扭曲。包括人族、类人、半兽、精灵……种族与国家之间摩擦顿生,矛盾激化,却始终是隔靴搔痒。熊熊战火终将燃起,面对日益狂躁的能量与觉醒的冲动,每一个种族都在摩拳擦掌。十年后,当整个世界都因这被打破的平衡而躁动不已时候,一个年轻的人族青年剑士走向了战场。他究竟会为这纷乱的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兰杰·艾里欧斯,这就是你最后的答案?”青年扬起了手中的剑。
  • 末世之我是战之魔神

    末世之我是战之魔神

    末日来临,尸横遍野,末世游荡了十年陈阳,重生末世前,而且获得了战神系统。十年重生,吾命由我不由天!强者归来,世间万物皆由我!当他站在世界巅峰,生灵跪拜,暮然回首,眺望四周,他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咳咳,装逼又装过火了。”(本书暂停更新,写完新书《末世之惟我独尊》后重写,请大家去看看作者新书《末世之惟我独尊》。)
  • 星际project

    星际project

    周航一直梦想着能被变成吸血鬼,以为这不仅很COOOOOL!而且只要有血有电脑有手机就能活的很滋润,亦或是被改造成机械人,这样也能有很多时间来看书、玩游戏……偶然的一天,梦想似乎准备实现了?
  • 北宋大忽悠

    北宋大忽悠

    死刑毒贩王英穿越回北宋,立志做个有益国家有益社会有益人民的人,不料却成了一个大忽悠。驱鬼,治病,开餐馆。子弹,枪支,筑碉堡。开黑,撩妹,惩大佬。并宋江,平方腊,征大辽,吞西夏。
  • 第一千个粉丝

    第一千个粉丝

    盗墓笔记瓶邪同人文爱盗墓瓶邪的可以来看看哦
  • 猎魔风舞传

    猎魔风舞传

    怎么会…这到底是为什么……凝雪…为什么你会是……寒…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