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3000000001

第1章 人生感悟(1)

把握情绪——重读《儒林外史》有感

近日偶尔在旧书架上翻出《儒林外史》,重看“范进中举”,着实为吴敬梓先生的生花妙笔所吸引。正当范进依照老娘的吩咐,抱着家中仅有的一只老母鸡去市上叫卖以买米下锅时,报喜的已来到了他家。待他看到茅屋中间挂的报帖,只说了一句“我中了!”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这个故事的确让人有些心酸。

范进从20岁起应考,经10余回均未得中,已经54岁,看到中举的喜报后突然晕倒,是大喜之后的激动,这叫乐极生悲,是可以理解的,但它告诉我们:情绪,不可等闲视之。

“春风得意马蹄疾”。人在得意时趾高气扬,胯下的马也跟着高兴而跑得欢快,可谓“四蹄生风”。人什么时候得意,古人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用现时的眼光看,最得意的当属经商炒股暴发、仕途青云直上、世界大赛夺冠、科学发明专利、成名成家成星。一句话:让人羡慕、让人仰视、让人妒忌的才叫得意。这时如不能控制情绪,便会由洋洋得意以致得意忘形而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了。据报载,前些年一位进城农民不经意间摸了个大奖——一台五万元的农用运输车,可把他乐坏了。不会开车的他,居然开起来就走,车子发动后像脱缰的野马,一头冲进河里就再也没有起来。

失控的情绪必然导致失控的行为,它们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总是结伴而来。当有人遭到欺压、侮辱时会怒不可遏而孤注一掷:“我与他拼了!”马加爵因为累积起来的自卑心理而出现行为失控连杀四个同学,令人不寒而栗。

一般的情绪激动,虽不至于出现大错,至少也会产生某些不当举止,说些大话、气话、过头话、反齿相讥的话、讽刺挖苦的话,加深矛盾,不利团结。

遭受挫折、打击又无力逆转时,容易使人消沉,情绪低落,感到前景黯淡,因而心灰意冷,精神颓废。比如官场失意、企业倒闭、情场失恋,诸如此类。

人生的大悲大喜、坎坷经历都是极易引起情绪波动的时候,当然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及时作一番心态调整,才能适应变化了的局面。

制约人情绪的有年龄、经历和性格等因素。年轻气盛、血气方刚,遇事易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吃一堑,长一智”锐气渐消,棱角因时光流逝而磨损,喜怒哀乐会变得平淡一点,生性温和者较之刚烈暴躁者显然会理智得多。

控制情绪并非易事,但并非不能做到:需要一个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凡是要胸怀宽广,莫去斤斤计较,要有度量,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有了这种度量,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就能团结人,成就事业。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从缴获中发现一束属下与袁绍暗通的书信,有人主张“按图索骥”将这些人杀掉。但曹操不让,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宽阔胸襟和容人度量,更让那些暗通之人心存感激而效忠于他。

需要一种良好的修养。汉留侯张良昔日在下邳桥上遇见一位老翁,故意将鞋弃于桥下,要张良去取并为其穿上。张良气愤,但一想人家是长者,于是压抑怒气并按其要求跪着帮其穿上。后三次赴会,得《太公兵法》辅佐刘邦,传为千古佳话,实为修养得法所致。

需要一定的磨练过程。磨练让人成熟,磨练越多,人越老成。韩信年轻时就胸怀大志,但不做工务农,不为人所理解。一日被一帮市井无赖围住,指着鼻子说,你成天佩个宝剑倒像个样子,今天,你要么用剑杀了我,要么就从我的裤裆里钻过去。于是信“孰视之”(司马迁语),此时的韩信两眼直视对方良久,他在极力控制自己,心想,如果我杀了他,必然要偿命,那还谈什么立大志干大事?与这样的无赖有什么好计较的,忍吧。于是弯腰伏地从无赖的裤裆下钻了过去。这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胯下之辱”。没有大志向,不能压住自己的怒火是做不到的。能够忍辱才能负重。否则,便没有后来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了。

把握情绪需要气度,气度来源于涵养,涵养来源于素质,素质并非与生俱来,必须靠学习、靠历练、靠总结。

从垂钓说开去

我喜爱垂钓,但绝不是什么高雅之举,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兼图口福,含有淡淡的功利色彩。

古今关于垂钓的话题很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姜子牙和严子陵二人。几千年流传姜子牙是直钩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的钓鱼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在等待英主。而严子陵在富春江畔筑台钓鱼,是为了避祸,他和东汉的光武帝是同窗好友,刘秀要请他出山辅佐,他不愿意搅合到官场中去,担心引来杀身之祸,刻意冷淡于他,在富春江边隐居下来,也成了千古佳话。

说到垂钓,除了具备一点钓技外,还得专心致志。大凡钓友都知道,如果不能专心盯紧浮标是很难钓上鱼的。只有盯住浮标,才能抓住时机杀钩提杆。浮标的上下沉浮是判断鱼咬食的标志。如何沉、如何浮,什么是鱼咬食、什么是鱼带丝仅凭感觉,而感觉只能从经验中来。

当你目不转睛地盯住浮标时,浮标的上下沉浮会牵动你的心随之上下沉浮,这时的你一定是心无旁骛的。

有些文人墨客在描述垂钓的文章中说,垂钓于山水之间,悠哉悠哉,诸如黛色的山、绿色的水,松涛阵阵、白鹭翻飞,一派世外桃源,那都是文人逗趣,艺术加工。一心垂钓者是无暇去关顾山水景色的,关注的只是浮标的动静、遛鱼的技巧。

许久没提杆垂钓了,未免有些念想,想到浮标沉浮的情景,有如人生。假如浮标的沉浮寓意人生,浮是否意味着得到权和利,沉则遭贬谪失意甚至丢掉性命。

汉高祖刘邦出身卑微,所幸有萧何、张良、韩信等的辅佐,才奠定汉朝400年的基业。大汉王朝的建立,萧何、张良、韩信功劳最大,并称汉初三杰。刘邦称帝后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楚汉相争,刘邦几乎每战必败。如果没有萧何源源不断供给粮草、补充兵员,如果不是张良精心策划,刘邦很可能早已成了项羽的刀下之鬼。自从用韩信为大将后,形势便很快发生质的变化。最后的垓下之战迫使项羽自刎乌江。

简言之,没有韩信便没有汉高祖!

古人云:“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项羽灭亡了,留着韩信,将来的矛头对准刘邦怎么办?韩信用兵可是天下无敌呀,于是设计诬陷杀掉韩信。韩信之死除了他自己疏于政治、名利思想太重外,刘邦也太绝情了。明正德年间,有位兵部员外郎骆用卿在《题韩信庙》的诗中道“英雄漫洒荒山泪,秋草长陵久落晖。”说韩信虽然冤屈被杀,而刘邦又怎么样呢?也不是陵墓上长满荒草,夕阳下显得一片荒凉吗?更令刘邦万万想不到的是,他尸骨未寒,吕后便开始专权,培植吕氏一党,妄图取而代之。就在他死后200年左右,社会矛盾急剧恶化,王莽毒杀平帝篡汉,搞了一段书生政治,不可收拾后被刘秀取代才又算继承汉统。更令刘邦想不到的是,到东汉献帝手里,乱世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献帝成为傀儡,慑于曹操的威势,成天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后世子孙竟是这样的不成器,可历史偏偏就如此无情。

韩信少年丧父,家道贫寒,本人游荡度日,常在友人家寄食,为友妻所妒。曾受食于漂母,又受辱于胯下。投项羽不得用,改投刘邦仍不得重用,不得已逃亡为萧何追返,力荐于刘邦为大将,建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齐王、楚王,后改封淮阴侯。名利都很高了,该知足了。

项羽灭亡后,韩信便没有什么价值了,此时的韩信应当明智地急流勇退,以求自保,而他身处险境却毫无察觉,还在糊涂地为将他降为淮阴侯不满,“日夜怨望,居常鞅鞅”,制造积怨,加速悲剧结局的到来。

韩信的沉浮说明:韩信凭借他的军事天才帮刘邦消灭了项羽,使天下由乱到治,求得了一段时间的安定,这是你韩信对历史的贡献。你的使命完成了,就应当销声匿迹,退出历史舞台。该浮时浮,该沉时则必须沉,同垂钓是一个道理,不能一味地浮,也不能一味地沉。有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向汉王举荐的是你,出谋陷害的也是你。其实,也不能责怪萧何,这都是历史的需要,无可厚非。归根到底,这都是韩信的名利思想太重再加上其缺乏政治头脑所致。人应当凡事都看淡一点,尤其是要淡薄名利,明智者急流勇退,及早归隐田园,终老林泉。对于垂钓,能有收获当然好,空手而归也应释然,莫要太计较得失。

施恩和感恩

世上的恩情多种多样:养育之恩、救命之恩、知遇之恩、教诲之恩……但最大的恩情莫过于中国共产党拯救民族危亡、解人民于水火,为人民大众求解放、谋幸福之恩,可谓比天高比海深,得到全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戴。

大凡施恩者既有类型的不同,更有不同之目的。

有一种施恩是出于怜悯之心,是不图回报的,韩信为布衣时家贫,而他心怀大志,不屑做工务农,曾在友人家寄食为友妻所忌,不得已拿个钓竿在河边钓鱼,饭食无着,有一漂母怜惜而给食,韩信很是感激,说:“吾必有以重报母。”漂母怒道:“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当今社会这种不图回报扶危济困的事例俯拾皆是,诸如舍身救人,捐赠救灾,资助失学儿童、贫困大学生,资助治病,义务服侍老人、收养孤儿、弃婴等。他们这样做的初衷并不认为是一种施恩,而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因此,他们的这种善举是纯真的、无私的,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人性的美德。他们这样做了,便会感到一种内心的愉悦,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才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活着才算真正的有意义。

有一种施恩是出于义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用现时的话说叫见义勇为。《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解救金家父女就是一个典型。在现代社会中不乏司法救助,比之封建社会的鲁莽汉子用拳头解决问题当然要文明、理智得多,符合法制社会的行为规范。这种施恩自然不会想到事后要任何回报了。

有一种知遇之恩也很纯洁、高尚。家喻户晓的桃园三结义,刘备看准了关、张二人武艺高强,能为他所用而与之拜把子。同样,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更是看准了他的旷世之才,能为他匡扶汉室发挥作用而礼贤下士、冒雪登门的。这样的知遇之恩促使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竭尽全力辅佐他的蜀汉事业,是谓“士为知已者死”。这种知遇之恩中极易带有不顾政治倾向的盲从性,是不值得提倡的。

有一种施恩者带有某种企图,是别有用心,甚至可以说是包藏祸心的,吕不韦于异人就是如此。秦昭王四十二年,异人(子楚)为秦质于赵,秦数攻于赵,赵不甚礼子楚……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于是重金资助异人广交宾朋,又重金贿赂华阳夫人,为异人多方游说,使其得立为嫡嗣,是为子楚。秦孝文王元年子楚上台,是为庄襄王。其先,吕已将有孕在身之姬赠异人。庄襄王在位三年崩。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为相国,号称“仲父”。至此,吕不韦施恩于异人的目的达到了,开始收取回报了。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结局并不好——被儿子逼得饮鸩而亡。大概这就是古人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统统都报。吕不韦在异人身上下功夫,在他处于困境时帮助他,是利用他来窃取秦国啊!下场可悲,却是咎由自取。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受人恩惠应当感恩戴德,知恩必报是做人的基本。韩信功成名就后不忘漂母就食之恩,赐以千金。此前,蒯通曾三番几次力劝韩信背汉自立,韩信不干,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背义向利乎?”韩信怀着感恩之心,为刘邦打败项羽倾尽全力,刘邦承认:“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就没有淮海战役的胜利。形象地说明了老百姓与共产党的血肉联系,共产党是施恩者,人民对于共产党同样也是施恩者。共产党正是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古往今来,多数感恩者是能做到知恩报恩的,但恩将仇报者也不乏其人,民间此类事例不少。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出现面对跌倒的老人、途遇发病者、车撞的而不能伸手相救呢?皆因诸多顾忌而不敢上前,其中最主要的是担心遭诬陷,好心没有好报。恩将仇报者要算古代的帝王了,刘邦是最著名和恶毒的一个。著名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就出产于他刘氏名下,死在他手下的韩信、彭越、英布……应该都是冤死鬼。后世的许多帝王效法于他,冤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总之,施恩不能图报,感恩之心却万万不能没有。人类社会朝着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境界前行,更应相互关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都多一点公德、美德,多给别人一点帮助,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谐共生,和谐共存。

享受人生

人到老年容易怀旧。这种怀旧并非留恋过去,而是一种总结以往展望未来的遐想。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要经过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段,不知要淌过多少条河,爬过多少座山,沐浴多少次风霜雨雪。但人生又是短暂的,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人生苦短,岁月漫长,重要的是善于体验人生,享受人生。这其中要靠经历,没有丰富的阅历,便不会享受人生。

人生的最大享受不是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不是吃喝玩乐、醉生梦死,而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努力奋斗。有的人钱赚多了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去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于是沉迷于夜总会、桑拿房,徜徉于赌场、舞池,忙于猎取靓女、洋妞,******、养情妇、金屋藏娇,更有甚者以吸毒为时髦。似乎人生的享受仅只于此。殊不知,此种所谓享受的结果是精神颓废、内心空虚,如同行尸走肉,是一种病态人生。相反,像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等一大批时代骄子,他们有着光辉的业绩、灿烂的人生,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记忆。在华西村,吴仁宝的贡献最大,但他不拿最高奖金,不住最好的房子,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是他最大的心愿,大家满意了、高兴了是他最大的享受。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帮助了别人。这是除为国家服务之外的另一个最大享受。济人之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给了嗷嗷待哺的生命一顿饱餐,看到他的满足时,你会比自己饱餐后更惬意,当有人落水时你伸出手拉他上岸后,你会一身轻松长嘘一口气感到莫大的欣慰,而你回家的脚步一定会比平时更为矫健。这便是帮助别人后的一种愉悦的感受,是任何物质享受所无法比拟的。

同类推荐
  • 闲居诗韵

    闲居诗韵

    本书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写作范畴,是一本散文为主、诗歌为辅的文学集子。其中诗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诗歌和古体诗歌。
  • 感悟友情:知己难遇的86个情感追忆

    感悟友情:知己难遇的86个情感追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这是鲁迅赠给瞿秋白之辞。在艰难困苦之中,有一个充分理解自己,与自己患难相扶的真朋友,实乃不易。友情是朋友心中的一份真诚,是朋友之间的一份信任,是朋友眼中的一丝鼓励。如果友谊如船,那么书中最感人的友情故事和心灵小语则是友情的双桨,只有用心体味,才能使它们和谐的摇荡,才能推开层层波浪载着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 青藏风景线

    青藏风景线

    本书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3部系列中篇报告文学组成。歌颂了战斗在高原的军人和他们的妻子的高尚情操。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叙事:中国版 第二辑

    叙事:中国版 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叙事、病残与身份”、“短篇小说的叙事进程:语料库文体学方法初探”、“关于建构诗歌叙事学的设想”、“广义叙述学:一个建议”等文章。
热门推荐
  • 都市之逆天少年

    都市之逆天少年

    一次意外,让穷屌丝潇羽获得宇宙系统。异能,未来科技,修真功法,武功秘籍,应有尽有。从此以后,他不再是潇羽,他是逆天少年!
  • 武威镖局

    武威镖局

    南宋时期,武威镖局的大当家武立复被岳家军所杀,其刚出生的儿子武之林被秘密送走。20年后,儿子长大成人回来寻仇,竟牵扯出五十年前江湖上一段令人心寒的往事。父亲被杀原是误会,背后竟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 仙尘遗珠

    仙尘遗珠

    在天界的时候,他不过勇敢的对她表白爱意,不成想被残忍的扒了龙筋。这次祸端累的他深深修养了上万年。等到他康复的时候,她却投胎做凡人去了!他只好化成精灵一路追寻而去。凡间的她,是个花心的主,对美貌完全没有抵抗力。她贪恋皇子,招惹冷面男,甚至还垂涎敌人的美色……每一段恋爱开始都认真投入,中途皆草率敷衍退出。他眼睁睁看她投入一个又一个男人的怀抱,除了愤怒不甘心他更是不能理解!明明他长得足够潇洒倜傥,为什么她却一直不打他的主意?后来他才知道,在她心里自己不过是长得好看的宠物而已……可见,要想感情顺,定位必须找得准!
  • 已尘封的记忆

    已尘封的记忆

    为了组织,他不得不伪装成他。他不甘,明明都是一起进组织,为何要保护工藤新一却要牺牲他?人物完成后,他狠心将他从楼顶推下。“植物人,不可能醒过来了。”
  •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从多侧面围绕一个大主题进行阐释。前两章拨开乌云见月明,让我们了解到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最后两章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在领略大师经典教育理念的同时,能及时规避教育中存在的错误;中间几章,则详细介绍了成功教育的九个方面,让家长从多个角度培养自己的孩子:学会生存的技能,拥有乐观的心态、负责的勇气、学习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及投资理财的意识等,不一而足。
  • 神逆沧澜

    神逆沧澜

    彭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没有惊人的背景,没有惊人的来历,有的只是在生与死边缘挣扎,用自己的生命抓住那一点点的希望,逆天前行,追寻武道的极致。
  • 魔界妖精学院

    魔界妖精学院

    这是讲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发生了一次意外变成了吸血鬼,想要学会妖精的生活方式在人类世界生存,在妖精学院发生的故事结交的朋友与趣事,慢慢历练和朋友一起变强的故事。......呃,好吧我不想欺骗读者其实这是一篇吐槽为主的文章。
  • 穿进未来当反派

    穿进未来当反派

    叶莞一身火红衣裙随风轻轻舞动,笑靥如花,嘴角一丝血迹,眼神染上三分天真的妩媚。她说:“在世人负了我之前,我先负了世人,如何?”步步为谋,从最初的天真到最后的沦陷为世界最大反派的叶莞,再回首百年身,聆听着来自世界的憎恨。时常在想,最初的模样,究竟该是什么颜色的呢?可惜,最后叶莞黑色瞳眸倒影的世界色彩只有红色。罂粟花的蛊惑,嗜血的欲火,灼热的热血,火红的嫁衣,喃喃爱语,还有那痛彻心扉的背叛,都是鲜红的,滚烫的红色。她从未想过原来她还是会流泪的,泪水晶莹剔透的模样。感谢眼泪的到来,让她还记起,原来她是一个鲜活的人。(PS:脑洞太大,根本停不下来。情节各种复杂,机甲,热血,星际战争,帝国权谋,爱恨纠葛……写文不易,且行且珍惜。文风是任性滴,走向是励志女强滴。)
  • 毁灭之初

    毁灭之初

    “还有希望。”劳伦斯抱着基因数据库背着博士说。“当然有。”博士对他做出了肯定回答。最后劳伦斯也走进波纹中。晶石在它消耗尽能量后化为虚无,圆形机械也失去了光泽,从新变成镶在是石壁上的壁画。“我还要回去。”博士僵硬的脸上出现自嘲的笑,他还要自己的烂摊子要处理。尽管他不知道被灾难武器蹂躏过的星球有怎样的希望,但是他心中肯定着这一个答案-有。战舰升空返回了它的出发地,这一切就好像从来没发生过一样,它曾经降落过的地方继续被尘埃埋没着。这些对于现在的宇宙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件,根本威胁不了它的运转。如果不喜欢请从第二卷看起!!!
  • 蔓殊莎华

    蔓殊莎华

    蔓殊莎华为梵语,意为彼岸之花,相传生长在彼岸,开一千年,落一千年,极其美丽,诱惑在此岸的人们。我想,人类的悲哀与伟大,皆来自盘桓与此岸与彼岸之间的这条大河,来自彼岸蔓殊莎华的诱惑。因此,我想写的还是人的欲望,无关善与恶的欲望,欲望到极致的扭曲与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