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的内心有两根琴弦,一根是魔鬼的琴弦,一根是天使的琴弦,而教师的责任就是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琴弦,而只有天使般的爱心才能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弦。严老师认为,挽救一个问题学生比培养一名优秀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更大。学生赵诣,刚进初一才一周就闻名全校了,打架、旷课、迟到、撒谎、闹堂、顶撞老师,坏学生能做的他都做了,真想像不出一个瘦小的男孩竟有如此的能量。严老师感到非常棘手,决定从了解学生的过去开始。她花了一周时间,走访了大量他的小学同学、老师、街坊邻居,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原来,赵诣小学时一直聪明好学,但四年级时,家庭发生变故,父母因吸毒而双双被强制戒毒。他一下成了无人管的“孤儿”,为了不被人嘲笑,他变得张扬,主动攻击同学,但挺讲义气。了解情况以后,严老师对赵诣更加关注了,通过班会,生日赠言,让赵诣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与优秀学生的交往让他感受到同学们的真诚;不声张地为他办理减免学费让他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保护……每次发生冲突,总是耐心倾听他的申诉,每一次申诉之后,总是耐心的帮他分析对与错,法与规。逐渐的,打架闹事少了,闹堂的现象不见了,慢慢的赵诣将严老师视作最亲的人,有什么想法都找老师谈心。毕业后第一年的教师节,赵诣学着编了一个中国结送给严老师,并附上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感谢您三年的辛苦照顾,一生的受益。这不也是很美的吗?还有丁伟,饶文君,黄宏……这些有着这样或那样病症的顽童,不都在严老师充满爱心的关注中逐渐改变长大吗?
严老师深深懂得,教育孩子,不能太急躁,要用耐心和信心,给孩子一份期待,一份宽容,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与收获,再小的花也能开得美,虽然等待花开的过程辛苦而漫长。
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与学生们一起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严老师越来越爱这份工作,也越来越爱这群孩子。从早到晚生活在他们中间,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她要去做他们的引路人,拉着他们的手,注视着他们的眼睛,带着他们走出青春的迷雾,引导他们长大成人。
最后,就以严老师钟爱的一首小诗作结尾吧:
我是什么?
我是你人生路上的一朵花,为你开过了,然后就谢了;我是你绿茵场上的一根草,为你绿过了,然后就黄了;我是你苦读时光的一盏灯,为你亮过了,然后就灭了……一生为你。
今生为你,我的生命因此而光耀无比
——就像,就像天空中那轮太阳,
暖了你,也暖了我自己。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演讲稿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学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把我校建设成和谐校园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学校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到了关键时候,我们更需要和谐发展,全校上下一条心,力往一处使,再创新的辉煌。
首先,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等方面承担起中学教育应有的历史重任。我校在本区高中这一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年为高校输送了不好人才,尤其是三本的人数更不可忽视,因此我们更需要和谐校园,肩负起历史使命,为我区教育作出贡献。
其次,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我校的教育格局几乎已成定局,面对严峻的形式,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创造力,只有不断创造,我们才能不困死在现在的格局。
最后,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我们的学校有着很好的社会声誉,也有着丰富的历史和雄厚的文化底蕴,曾经创造过辉煌。我相信,在我们全校领导班子、广大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再创辉煌!
让工作快乐起来——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层次到高层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就会产生高层次的需求。人的需求层次越高,人的价值也就会越高、越接近完美。细究起来,其实人的哪一个层次的需要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工作。从低处说,不工作,人最起码的温饱需求如何解决;从高处说,不工作,人用什么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度过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一般要占据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如何让工作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呢?也就是说不仅让工作成为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成为享受生活的一种载体呢?我认为:
第一,热爱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一个国家的兴衰由教育决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业,教师为本。”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担当起国家的重任,除了要珍惜教师这份职业,更要热爱教育事业。把教师看成一份职业的人固然了不起,但只有把教师看成事业,那么教育才有希望。职业与事业是不同层次的。我很单纯地理解职业让我们生存,职业让我们受尊敬;而事业让我们国家发展,让我们人生快乐,让我们人生更有价值体现。因此对自己要求高点,让自己更快乐点,就得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都追求快乐完美的人生,我们选择了教师,就用心去热爱这份事业,相信在用心付出的同时,一定能获得快乐。工作轻松不一定使人快乐,人在空闲无聊时往往会感到烦恼和不安,而恰恰是忙碌的人常常最快乐,每做完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心里就会感到一种快慰,成为精神日渐富有者。很难想象,一个对工作不感兴趣甚至厌倦的人,人生会是绚丽多彩的。对一种职业是否热爱,有一个个人对职业的兴趣问题,有兴趣就容易产生爱的感情,没有兴趣就谈不上爱。从教十多年来,我深刻地体会到:选择了教师事业,就是选择了艰辛。但是当我看到学生高考后欣喜的笑容,当我看到学生寄来的贺卡上的真情问候,当我看到一届届的学生正成人成才,付出赢得如此丰厚回报,我感到无比快乐!
第二,热爱我们的学生。教育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而热爱学生正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的基本要求。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热爱学生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归宿。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必然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不能只爱个别学生,而是爱全部学生。他们都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祖国未来的前途命运主要靠他们来把握。我们的教育对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能只关心个别学生,而应关心热爱全体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对于孤儿、单亲学生,以及在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应该把特别的爱给这些特别的学生。要从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要细致入微地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在一定的时间和场合给他们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允许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一些“自由行动”,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暂时降低一些要求。记得有一位叫汤某的学生,父母关系长期不好,只有母亲偶尔过问一下他的学习,所以汤某对自己要求很不严格,上课睡觉,放学后就上网玩游戏,成绩自然一团糟。一次偶然机会,我发现他头脑反应敏捷。从这点着手,跟他进行多次的交心谈心,同时做他父母亲的工作,与他的父母亲一道来教育孩子。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汤某终于考入了理想的北京某大学。
第三,时刻不忘学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是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为突破,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事业是一项灌溉的事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是一条流动的溪,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只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广阔的智力背景,才能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创造的激情和活力,在教育教学中能灵感泉涌。教育事业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要求教师应具有相当程度的职业敏感,应跟随着时代奋力前进,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教师教学过程的重点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首先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学会终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再是一个教死书的教书匠,而应该成为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就必须扮演好这一角色,就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是使自己的教育取得成功的法宝。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从理论上学,在实践中学,向同行们学,教师工作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项事业。每一位教师爱自己的事业,爱我们的学生,爱终身的学习。教师的一生将是学习的一生、思考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同时也是有意义的一生、快乐的一生。
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
——仅以此自勉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
我觉得教师是一份平凡的职业,作为教师应该拥有一颗平凡心。
拥有平凡心第一要务实。务实就是脚踏实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做人,就是实事求是地论人论事。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职责和义务。任何职业,都首先是生存的手段和谋生的方式,教师也不例外。只要从业的人不是尸位素餐,而是兢兢业业,老老实实,辛辛苦苦,那么就可以说是个不错的人。作为一名教师要务实。
拥有平凡心第二要回归生活。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教师被赋予太多的“光环”,礼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这种过于伦理化、理想化、一元化的师表形象使教师远离“平凡”,远离“生活”,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神。它也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偏执的观念,即教师是标准的完人形象,教师是没有错误,没有内心矛盾,没有喜怒哀乐甚至没有自己生活的“超人”。没有缺点,没有“人”的生活的教师,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合乎人性的形象,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让自己回归于生活才能以一个人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