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9500000014

第14章 野草(5)

(本篇最初发表于1926年1月4日《语丝》周刊第六十期。)淡淡的血痕中

——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

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弱者。

他暗暗地使天变地异,却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秾;暗暗地使人类受苦,却不敢使人类永远记得。

他专为他的同类——人类中的怯弱者——设想,用废墟荒坟来衬托华屋,用时光来冲淡苦痛和血痕。日日斟出一杯微甘的苦酒,不太少,不太多,以能微醉为度,递给人间,使饮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死,也欲生。他必须使一切也欲生,他还没有灭尽人类的勇气。

几片废墟和几个荒坟散在地上,映以淡淡的血痕,人们都在其间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但是不肯吐弃,以为究竟胜于空虚,各各自称为“天之戮民”,以作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辩解,而且悚息着静待新的悲苦的到来。新的,这就使他们恐惧,而又渴欲相遇。

这都是造物主的良民,他就需要这样。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

造物主,怯弱者,羞惭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

一九二六年四月八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1926年4月19日《语丝》周刊第七十五期。)

一觉

飞机负了掷下炸弹的使命,像学校的上课似的,每日上午在北京城上飞行。每听得机件搏击空气的声音,我常觉到一种轻微的紧张,宛然目睹了“死”的袭来,但同时也深切地感着“生”的存在。

隐约听到一二爆发声以后,飞机“嗡嗡”地叫着,冉冉地飞去了。也许有人死伤了吧!然而天下却似乎更显得太平。

窗外的白杨的嫩叶,在日光下发乌金光,榆叶梅也比昨日开得更烂漫。收拾了散乱满床的日报,拂去昨夜聚在书桌上的苍白的微尘,我的四方的小书斋,今日也依然是所谓“窗明几净”。

因为或一种原因,我开手编校那历来积压在我这里的青年作者的文稿了,我要全都给一个清理。我按照作品的年月看下去,这些不肯涂脂抹粉的青年们的魂灵便依次屹立在我眼前。他们是绰约的,是纯真的,——阿,然而他们苦恼了,呻吟了,愤怒,而且终于粗暴了,我的可爱的青年们!

魂灵被风沙打击得粗暴,因为这是人的魂灵,我爱这样的魂灵,我愿意在无形无色的鲜血淋漓的粗暴上接吻。飘渺的名园中,奇花盛开着,红颜的静女正在超然无事地逍遥,鹤唳一声,白云郁然而起……

这自然使人神往的吧,然而我总记得我活在人间。我忽然记起一件事:两三年前,我在北京大学的教员预备室里,看见进来了一个并不熟识的青年,默默地给我一包书,便出去了,打开看时,是一本《浅草》。就在这默默中,使我懂得了许多话。

阿,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呵!可惜那《浅草》不再出版了,似乎只成了《沉钟》的前身。那《沉钟》就在这风沙澒洞中,深深地在人海的底里寂寞地鸣动。

野蓟经了几乎致命的摧折,还要开一朵小花,我记得托尔斯泰曾受了很大的感动,因此写出一篇小说来。

但是,草木在干旱的沙漠中间,拼命伸长他的根,吸取深地中的水泉,来造成碧绿的林莽,自然是为了自己的“生”的,然而使疲劳枯渴的旅人,一见就怡然觉得遇到了暂时息肩之所,这是如何的可以感激,而且可以悲哀的事!?

《沉钟》的《无题》——代启事——说:“有人说:我们的社会是一片沙漠。——如果当真是一片沙漠,这虽然荒漠一点也还静肃,虽然寂寞一点也还会使你感觉苍茫。何至于像这样的混沌,这样的阴沉,而且这样的离奇变幻!”

是的,青年的魂灵屹立在我眼前,他们已经粗暴了,或者将要粗暴了,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

在编校中夕阳居然西下,灯火给我接续的光。各样的青春在眼前一一驰去了,身外但有昏黄环绕。

我疲劳着,捏着纸烟,在无名的思想中静静地合了眼睛,看见很长的梦。忽而惊觉,身外也还是环绕着昏黄,烟篆在不动的空气中上升,如几片小小夏云,徐徐幻出难以指名的形象。

一九二六年四月十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1926年4月19日《语丝》周刊第七十五期。)

怎么写——夜记之一

今年不大写东西,而写给《莽原》的尤其少。我自己明白这原因。说起来是极可笑的,就因为它纸张好。有时有一点杂感,仔细一看,觉得没有什么大意思,不要去填黑了什么洁白的纸张,便废然而止了。好的又没有。我的头里是如此地荒芜、浅陋、空虚。

可谈的问题自然多得很,自宇宙以至社会国家,高超的还有文明、文艺。古来许多人谈过了,将来要谈的人也将无穷无尽,但我都不会谈。

记得还是去年躲在厦门岛上的时候,因为太讨人厌了,终于得到“敬鬼神而远之”式的待遇,被供在图书馆楼上的一间屋子里。

白天还有馆员、钉书匠、阅书的学生,夜9时后,一切星散,一所很大的洋楼里,除我以外,没有别人。

我沉静下去了。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望后窗外骨立的乱山中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

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周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这也就是我所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莫非这就是一点“世界苦恼”吗?我有时想。然而大约又不是的,这不过是淡淡的哀愁,中间还带些愉快。我想接近它,但我越想,它却越渺茫了,几乎就要发现仅只我独自倚着石栏,此外一无所有。必须待到我忘了努力,才又感到淡淡的哀愁。

那结果却大抵不很高明。腿上钢针似的一刺,我便不假思索地用手掌向痛处直拍下去,同时只知道蚊子在咬我。什么哀愁,什么夜色,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连靠过的石栏也不再放在心里。

而且这还是现在的话,那时呢,回想起来,是连不将石栏放在心里的事也没有想到的。仍是不假思索地走进房里去,坐在一把唯一的半躺椅——躺在直的藤椅子上,抚摩着蚊喙的伤,直到它由痛转痒,渐渐肿成一个小疙瘩。我也就从抚摩转成搔,掐,直到它由痒转痛,比较地能够打熬。

此后的结果就更不高明了,往往是坐在电灯下吃柚子。

虽然不过是蚊子的一叮,总是本身上的事来得切实。能不写自然更快活,倘非写不可,我想,也只能写一些这类小事情,而还万不能写得正如那一天所身受的显明深切。而况千叮万叮,况且一刀一枪,那是写不出来的。

尼采爱看血写的书。但我想,血写的文章,怕未必有吧!文章总是墨写的,血写的倒不过是血迹。它比文章自然更惊心动魄,更直截分明,然而容易变色,容易消磨。这一点,就要任凭文学逞能,恰如冢中的白骨,往古来今,总要以它的永久来傲视少女颊上的轻红似的。

能不写自然更快活,倘非写不可,我想,就是随便写写吧!横竖也只能如此。这些都应该和时光一同消逝,假使会比血迹永远鲜活,也只足证明文人是侥幸者,是乖角儿。但真的血写的书,当然不在此例。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便觉得“写什么”倒也不成什么问题了。

“怎样写”的问题,我是一向未曾想到的。初知道世界上有着这一个问题,还不过两星期之前。那时偶然上街,偶然走进丁卜书店去,偶然看见一叠《这样做》,便买取了一本。这是一种期刊,封面上画着一个骑马的少年兵士。

我一向有一种偏见,凡书面上画着这样的兵士和手捏铁锄的农工的刊物,是不大去涉略的,因为我总疑心它是宣传品。发抒自己的意见,结果弄成带些宣传气味了的伊孛生等辈的作品,我看了倒并不发烦。但对于先有了“宣传”两个大字的题目,然后发出议论来的文艺作品,却总有些格格不入,那不能直吞下去的模样,就和雒诵教训文学的时候相同。

但这《这样做》却又有些特别,因为我还记得日报上曾经说过,是和我有关系的。也是凡事切己,则格外关心的一例吧!我便再不怕书面上的骑马的英雄,将它买来了。

回来后一检查剪存的旧报,还在的,日子是3月7日,可惜没有注明报纸的名目,但不是《民国日报》,便是《国民新闻》,因为我那时所看的只有这两种。下面抄一点报上的话:

自鲁迅先生南来后,一扫广州文学之寂寞,先后创办者有《做什么》、《这样做》两刊物。

闻《这样做》为革命文学社定期出版物之一,内容注重革命文艺及本党主义之宣传。

开首的两句话有些含混,说我都与闻其事的也可以,说因我“南来”了而别人创办的也通。但我是全不知情。当初将日报剪存,大概是想调查一下的,后来却又忘却,搁下了。

现在还记得《做什么》出版后,曾经送给我5本。我觉得这团体是共产青年主持的,因为其中有“坚如”、“三石”等署名,该是毕磊,通信处也是他。他还曾将10来本《少年先锋》送给我,而这刊物里面则分明是共产青年所作的东西。果然,毕磊君大约确是共产党,于4月18日从中山大学被捕。据我的推测,他一定早已不在这世上了,这看去很是瘦小精干的湖南的青年。

《这样做》却在两星期以前才见面,已经出到七八期合册了。

第六期没有,或者说被禁止,或者说未刊,莫衷一是,我便买了一本七八合册和第五期。看日报的记事便知道,这该是和《做什么》

反对,或对立的。

我拿回来,倒看上去,通讯栏里就这样说:“在一般CP气焰盛张之时……而你们一觉悟起来,马上退出CP,不只是光退出便了事,尤其值得CP气死的,就是破天荒的接二连三的退出共产党登报声明。”确是如此了。

这里又即刻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大相反对的两种刊物,都因我“南来”而“先后创办”呢?这在我自己,是容易解答的:

因为我新来而且灰色。但要讲起来,怕又有些话长,现在姑且保留,待有相当的机会时再说吧!

这回且说我看《这样做》。看过通讯,懒得倒翻上去了,于是看目录。忽而看见一个题目道:《郁达夫先生休矣》,便又起了好奇心,立刻看文章。这还是切己的琐事总比世界的哀愁关心的老例,达夫先生是我所认识的,怎么要他“休矣”了呢?急于要知道。假使说的是张龙赵虎,或是我素昧平生的伟人,老实说吧,我决不会如此留心。

原来是达夫先生在《洪水》上有一篇《在方向转换的途中》,说这一次的革命是阶级斗争的理论的实现,而记者则以为是民族革命的理论的实现。大约还有英雄主义不适宜于今日等类的话吧!所以便被认为“中伤”和“挑拨离间”,非“休矣”不可了。

我在电灯下回想,达夫先生我见过好几面,谈过好几回,只觉他稳健和平,不至于得罪于人,更何况得罪于国。怎么一下子就这么流于“偏激”了?我倒要看看《洪水》。

这期刊,听说在广西是被禁止的了,广东倒还有。我得到的是第三卷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二期。照例的坏脾气,从第三十二期倒看上去,不久便翻到第一篇《日记文学》,也是达夫先生作的,于是便不再去寻《在方向转换的途中》,变成看谈文学了。我这种模模糊糊的看法,自己也明知道是不对的,但“怎么写”的问题,却就出在那里面。

作者的意思,大略是说凡文学家的作品,多少总带点自叙传的色彩的,若以第三人称来写出,则时常有误成第一人称的地方。而且叙述这第三人称的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过于详细时,读者会疑心这别人的心思,作者何以会晓得得这样精细?

于是那一种幻灭之感,就使文学的真实性消失了。所以散文作品中最便当的体裁,是日记体,其次是书简体。

这诚然也值得讨论的。但我想,体裁似乎不关重要。上文的第一缺点,是读者的粗心。但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于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其真实,正与用第三人称时或误用第一人称时毫无不同。

倘有读者只执滞于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闻记事为宜,对于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而不满于《红楼梦》者相同。倘作者如此牺牲了抒写的自由,即使极小部分,也无异于削足适履的。

第二种缺陷,在中国也已经是颇古的问题。纪晓岚攻击蒲留仙的《聊斋志异》,就在这一点。两人密语,决不肯泄,又不为第三人所闻,作者何从知之?

所以他的《阅微草堂笔记》,竭力只写事状,而避去心思和密语。但有时又落了自设的陷阱,于是只得以《春秋左氏传》的“浑良夫梦中之噪”来解嘲。

他的支绌的原因,是在要使读者信一切所写为事实,靠事实来取得真实性,所以一与事实相左,那真实性也随即灭亡。如果他先意识到这一切是创作,即是他个人的造作,便自然没有一切障碍了。

同类推荐
  • 商业银行经营学

    商业银行经营学

    本书主要研究商业银行的整体概况、资本管理、负债业务、现金与短期借贷及长期投资业务、贷款业务、表外业务、国际业务、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及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作为盛开的最新特色塔罗系列,本系列2014年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2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主要收录历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大赛、萌芽、最小说获奖者的精华作品,有小说、散文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青少年读者,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战地情节

    战地情节

    《读·品·悟文学新观赏·青少年读写范典丛书:战地情节》收录实力作家邢庆杰小小说作品数十篇。   《读·品·悟文学新观赏·青少年读写范典丛书:战地情节》文字典雅秀丽,语言畅达明快,蕴藉着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味。文章短小精悍,意蕴悠长,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解读,无不透出智慧与机敏。品读本书,让读者在轻松中领略到一种精神的愉悦,一种心空被洗涤和陶冶后的清亮。对提高文学素养和提升写作能力将大有裨益。
  • 疑案倒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疑案倒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军事战争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军事战争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热门推荐
  • 弑神是仙

    弑神是仙

    精彩的情节在后面,不仅仅是修仙,而是真气与人体基因的结合,奇幻的世界还有着科技的存在,弑神?是仙?是最终的结果吗?请看新作《弑神是仙》
  • 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介绍了农作物合理施肥原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及小麦、玉米、水稻、甘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烟草、茶树等农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内容。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农作物需肥特点与常见缺素症补救措施、农作物科学配方与施肥技术以及特用作物科学施肥技术等着手,把测土配方施肥与农作物施肥有机结合起来,便于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 听,爱

    听,爱

    有人说,爱情里没有对错。只是时间的傲慢,错过彼此。听,爱在风中瑟瑟颤抖。是谁在诉说哀伤?是谁在为情所困?是谁在舔舐孤独?又是谁的心,明明悲戚却总是佯装无畏?为欲望隐忍;为爱情付出。是他,看似冷若冰霜;实则温润如玉。他的冷,只为他温暖;他的冰,亦只为他融化。听,爱。来了…
  • 守护甜心之恨之黑化

    守护甜心之恨之黑化

    嫉妒!背叛!失去!仇恨!报复!心痛!诱惑!使他们紧紧锁在一起!无法自拔。他们的结局是悲?是喜?或许在某一天,结局会出现!请看文文,为你揭晓结局。
  • 做个创世神

    做个创世神

    大脑,人体最为复杂而神秘的器官,有研究表明人类对于脑域的开发不过百分之十不到,随着脑域的不断开发,人体的潜在的能力也会渐渐的暴露出来.脑域开发百分之十五,可以随意的操控自己身体器官、血液,并获得过目不忘的能力,可以在一天内记忆上万本书籍,而这样的能力会随着脑域的不断开发而衍生出全新的能力。一枚晶体,让被女朋友抛弃的屌丝陈阳,将自己的脑域成功开发,从而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 溺爱青梅:竹马520大爱追求

    溺爱青梅:竹马520大爱追求

    小时候,她一眼相中了他,张口第一个名字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而是:“小···哲··小哲子”从那时起,苏小鱼就像一块橡皮糖一样粘着池慕哲,而他也只能无奈的笑,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他们最后又会怎样?嘿嘿,大宠。
  • 易烊千玺你别跑

    易烊千玺你别跑

    她当年努力学习只是为了和他一所学校,可是他的一句我恨你让她改变,他后来终究没和她在一起,而她却孤独一生。她生在北方喜冬厌夏。
  • 末世来袭:尸王,约么?

    末世来袭:尸王,约么?

    初庭大陆光明圣殿圣女允茗,号称万年间最有潜力却最不思进取的圣女。千年一次的圣域试炼,允茗只是小小的阴了一把故作姿态的光明圣子,却误打误撞卷进了时空裂缝来到了平行世界的华夏国。既来之则安之,允茗从来都是性子平淡。老天似乎嫌弃允茗过的太恬淡,噼里啪啦往人间扔了点小病毒,好的,末世来了。呵!末世!允茗不屑。你既然要逼姐那姐就爆发给你看!作为数万年最有潜力的圣女,光明大灵根的圣光治愈能力可不是放着玩的!藏书阁的藏书倒背如流也不是说着看的!缺空间储存?我炼器!缺医生护士?我治疗!缺杀丧尸的?我打架!等等!这位相貌不凡能力不弱还能给我晶核的土豪!末世已经来袭!就问你约不约!女大三抱金砖那女大三百呢!你那不是就得到金矿了么!丧尸王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理,恩,约。——————————————————————各种温馨不要脸就在:末世来袭——尸王约么?催更+客串+讨论QQ群:513196440
  • 林先生,等一等

    林先生,等一等

    平凡记者田七七遇到商业奇才、天之骄子林以墨,这到底是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情故事,还是一场错误爱情的开始。一个是人海中平凡的记者,一个是万众瞩目的商界宠儿,这场爱情到底是对是错?一起看他们的爱情如何发展。
  • 诛难

    诛难

    远古之上,太古之初,传说诸神取道玄象,掌握了世界上的各种力量,循其法而教化众生,于是遂立秩序。或因分歧,或因诱惑,或因贪婪,或因堕落,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玄象最终混淆了信仰,在天地间滋生了罪恶。无论是诸神,还是众生与其他异类,对其都无法自持,深陷浩劫,自太古伊始,战乱经万世延续至今。诸神之夜,东方未明,苍龙古谣流传开来。黎明之前的时代,渐渐风雨飘摇,日后必将点亮整个大陆的名字,婴声啼哭于楼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