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7700000016

第16章 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之路(1)

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建筑和交通,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国际国内很多城市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纷纷积极行动起来,以城市为单元开始实践低碳发展理念。本章为人们详细的介绍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内涵和战略目标,国际低碳城市发展经验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如何通过发展低碳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低碳城市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中国城市怎样才能实现低碳转型,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如何促进低碳建设等等。目前,我国正在采取了很多措施已经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我国众多城市的共同追求。

第一节中国低碳城市的内涵和战略目标

发展低碳城市是科学发展观在城镇化战略上的具体表现,既与快速城镇化趋势要求相适应,又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低碳城市是一条产业支撑力强、公共事业均衡发展、就业容纳量大、全体居民共享生态文明成果、资源集约度高的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

低碳城市的基本内涵

低碳城市,就是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即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经济高效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

低碳生态城市的战略总体目标

低碳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应和我国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战略要求相一致,即到205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75%,城市的单位资源消耗和能量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5~20倍,全国经济总量中城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0%,争取到2035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零增长”,争取到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的“零增长”,提早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四倍跃进”的目标。

从我国国情出发,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趋势性要求,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的未来挑战与现实矛盾。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目标选择应划分为近、中、远三个战略阶段。

近期(2007~2020年):通过关停并转,发展和推广节能技术,提高综合能效;在城市尺度充分挖掘节能潜力,实现间接减排效果。

中期(2021~2035年):向无碳或低碳能源倾斜,以可再生能源等绿色替代能源为重点,合理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推进经济去碳化的配套政策,优化我国城市能源结构。

远期(2036~2050年):通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低碳城市试点示范,在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领域实施和推广相关的政策、战略及技术,探索一条通向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在区域层面开展模式应用推广,逐步实现。

中国低碳城市2020年目标设计

本节以全国城市和100强城市为对象,以2020年为时间节点,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层面,将总体目标细化为9个子目标,并依据城市能源的情景分析结果,使用26项指标定量识别各个子目标,从而实现总体目标的细化和子目标的量化。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如下表所示。

类别子目标指标单位全国城市10强城市

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人均GDP万元612

GDP增速%810

第三产业占GDP比例%5060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5565

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0.50.45

能源消耗弹性系数-0.50.3

单位GDPCO2吨0.750.5

新能源比例%1520

热点联产比例%100100

加大R&D投入,促进技术创新R&D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35

社会保证低收入居民有能力负担住支出住宅用地中经济适用房比例%2030

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2030

土地出让净收入中,用于廉租房建设的比例%2030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万元2.54

恩格尔系数%3025

城市化率%50~5555~60

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系统(BRT),引导人们利用公共交通出行到达BRT站点的平均步行距离米1000500

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辆1520

环境提升整体城市的碳汇能力森林覆盖率%3540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1520

建成区绿地覆盖率%4045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00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0100

工业废水达标率%100100

通过低碳设计,降低对气候的影响低能耗建筑比例%5070

温室气体捕获与封存比例%1015

第二节借鉴国际低碳城市发展经验

城市作是消费活动最集中的地域,城市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国外一些大城市如伦敦、东京等,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在建设低碳城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国际低碳城市建设政策

伦敦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

改善新建建筑和现有能源效益。新发展计划应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推行“绿色家居计划”,向伦敦市民提供家庭节能咨询服务。

降低地面交通运输的排放。根据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引进碳价格制度,向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征收费用。

发展低碳、分散的能源供应。在伦敦市内发展小型可再生能源装置(风能和太阳能),热电冷联供系统等,代替部分由国家电网供应的电力,从而降低因为长距离输电而导致的损耗。

市政府以身作则。采用低碳技术和服务,严格执行绿色政府采购政策,鼓励公务员习惯节能,改善市政府建筑物的能源效益。伦敦政府相信计划提出的措施,能够在2025年前,让伦敦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每年减少1960万吨。

东京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

减少由城市发展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新建政府设施需符合节能规定,要求新建建筑物的节能表现必须高于目前的法定标准。

推行限额贸易系统,为企业提供多一种减排工具,协助私人企业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立基金资助中小企业采用节能技术。

在家庭部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大力提倡使用节能灯照明,要求居民放弃浪费电力的钨丝灯泡,以低碳生活方式减少照明及燃料开支,与家装公司合作,提醒客户在翻新住房时采取节能措施,例如加装隔热窗户。

减少由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制定有利于推广使用省油汽车的规则。

鼓励使用无碳或低碳新能源

国外城市对能源消费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在城市能源消费的空间布局中,工业区是城市最主要的耗能区域,适于安置垃圾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市中心依靠大规模热电联产供热,依靠大规模太阳能光电装置为商业和公共建筑供电;农村适于使用生物燃料,例如沼气等;郊区住房和人口密度较低,比较适合使用微型发电技术;中心边远区热度较高的高校、医院、商住综合建筑,适合使用热电连产供热,其他剩余潜能可由社区安置的新能源技术弥补。

国外城市重点鼓励企业使用无污染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通过制定太阳能利用政策,以补助、税率优惠、低息贷款等方式推广住宅太阳能应用,并以减税等激励性措施刺激家庭、个人以及企业更多地使用节能减排产品。

充分调动各方减排积极性

企业是节能降耗的主体,为了充分调动企业减排积极性,国外城市的做法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管理中的作用,通过限制高能耗产品进出口的政策和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政策,促进和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形成约束和激励相结合的节能机制;把环境保护指标、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列入评价标准,切实改变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办法,充分调动资源综合利用和企业降耗节能的积极性。

国外经验表明,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等需要通过立法进行严格监管。国外还要注重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包括请企业、政府及居民共同参与,从道德层次改变个人的生活习惯,市民对于减碳目标也将提高了认识。

注重低碳城市的规划

城市规划直接决定了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功能、规模、布局、资源利用、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交通等,而这些都可以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国外先进城市已通过推动发展“零排放”城市或小区域规划,来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

国外低碳城市的规划经验表明,要规划一个低排放、节能、低碳的城市,要了解影响城市发展的无形因素: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市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

在制定城市规划的土地资源分配时,要有可定量的、明确的目标。比如,提高水利用效率;所有部门能源需求减少一定比例;规划市区内的零碳排放区;综合土地使用和交通网络,减少私人车辆出行;全面落实可再生能源建设,分布式及多样化本土能源供应;限制使用摩托车,提倡使用自行车和步行等。

无形因素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部分,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该考虑在内。要关注城市规划引出的有关社会贫富分布、援助、公平等问题。因为这些都会影响一个城市的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分配和使用。

第三节发展低碳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6月15日在京发布了《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蓝皮书认为,低碳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

低碳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蓝皮书指出,低碳发展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有效利用能源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制定实施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公共治理力度,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城市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高效利用土地和能源,实现工业布局低碳化、循环化,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应尽快建立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低碳城市发展。

低碳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面临国际社会要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的中国,依靠资源和能源投入的粗放式发展经济,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因此发展低碳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必然的选择。

低碳城市是碳减排的主战场。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透露,目前,我国能源的消费有85%是在城市实现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专家分析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应抓住有利时机,将低碳城市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从低碳城市建设入手提高能效,推动产业升级整合和可持续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说,城市交通运输、建筑业和城市化推进将是我国“刚性碳排放”的三大重点领域,在今后10年到20年内,我国每年将有1500万人进城,这将给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必须改善城市发展模式,在发展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交通、绿色产业和水循环利用上多下工夫。

中国低碳城市的探索

目前,很多国际大都市积极采取行动向低碳城市转型,在国内社会力量和学界的积极关注和推动下,目前,中国从率先探索的上海和保定,到积极谋划的珠海、杭州、唐山、吉林、德州和贵阳,这条绿色发展之路日渐清晰,各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迈出了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低碳步伐。

低碳城市建设可以为城市发展带来众多机会。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城市公共治理力度,制定实施城市低碳发展战略,这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城市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高效利用土地和能源,实现工业布局低碳化,循环化,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

尽快制订适合低碳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将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列入“十二五”规划,创建清晰稳定的政策框架,并逐步建立和提高有效的法律保证。科学规划的制订要侧重四个方面:一是开发可再生能源改变能源结构;二是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提高能效;三是优化城市产业结构降低“高碳”产业的比例;四是建立城市居民“绿色消费”模式。

做好低碳经济政策与现有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相互衔接。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以行政手段为主,与发达国家以市场为主的政策有较大区别。低碳经济政策应注意征税、补贴、基金等的综合利用,同时应引入市场机制激励企业节能减排。选择市场经济成熟,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地区抓紧实施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工作。

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由政府主导或借助“中间力量”,促进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合作,发动全民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第四节建设低碳城市的机遇与挑战

同类推荐
  • 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该书是目前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和法律问题的专著。它对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所可能遇到风险进行了归纳,大致分为业务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以及电子支付风险等。业务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系统性风险包括操作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本书针对每一类风险分析了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防范措施以及所涉法律问题。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操作性强,对解决网络银行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所裨益。
  • 胡雪岩商道

    胡雪岩商道

    《胡雪岩商道》从心性、借势、用人、协作、冒险、胆识、处世等多角度,对胡雪岩成事之道的智慧做了详尽的总结和剖析。他的为人处世,他的奋斗,他对做事业的独特见解,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盏指路明灯。
  •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围绕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幸福城市、如何建设幸福城市两大主题,作者对幸福城市建设总结为“一二三四五”理论:一个中心(以市民幸福为中心)、两个法则(既要爱情法则,更要亲情法则)、三个层次(幸福城市的高度)、四大支柱(幸福城市的保障)、五大标准(幸福城市的维度)。列举了迪拜、奥胡斯、杭州、成都等7个世界上著名的幸福指数高的城市作为经典案例,揭示幸福城市并不神秘,幸福密码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为当下席卷神州大地的幸福城市建设浪潮提供启迪与参考。
  •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本书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会展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环境,本书阐述了成渝经济区整体及各区县会展业发展概况,并对区域会展业发展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本书定量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关联效应,并定性探讨了区域会展业在会展企业、活动、人才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
  •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第一次比较系统、完整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在分析制度起源问题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在经济活动与制度因素的关系中,提出了价值运动的两个制度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制度问题上,重点分析了产权制度、企业制度、生产总过程运行制度;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对财产公有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比较研究的新观点。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揭示制度因素与经济活动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热门推荐
  • 梦魇:有你有我

    梦魇:有你有我

    爱上你,还会有选择?就算无法拥有你就让我在你背后看看你吧,你过得好我就好你知道吗?-------无忧【滚蛋啊,我有毒.还有病.脾气也不好.还会早死。...........................................................媳妇啊,我百毒不侵忘了告诉你现在我向你道歉啊而且呢我会治病.还有呢我不怕死只怕没有你------------------------------一景轩
  • 美体特长生

    美体特长生

    青涩的高中生活,朦胧的初恋情结,纠结着我们的一生,当往事回首,我们还在那吗?
  • 傲剑仙阙

    傲剑仙阙

    剑有魂,方能与人魂相合,从而人剑合一,剑破苍穹,进入剑修的圣地——傲剑仙阙。一代剑圣勿庸,冲击传说中的剑魂境失败,被钧天剑劫泯灭于无形,飞灰湮灭前,护得刚诞生的一丝剑魂逃过劫难,坠入凡尘。一个人,一曲剑歌,一本剑典,写就一部热血豪迈的剑史!交流QQ群:200790915
  • 暴走仙侠

    暴走仙侠

    这是一个人族修灵,仙族修言,神族修文,光怪陆离,惊天动地的仙侠世界。这是一个位面交汇,太古凶兽横行,魔禽猛兽恐怖的大荒世界。这是一个遍地宝藏,宫殿森然,灵术神通漫天飞舞的战争世界。这是一个炮灰职业,无敌逆袭,暴走天下的世界。这是热血激情,霸天绝地,唯我独尊,嚣张狂傲的无敌世界。这是你、我、他的世界!
  • 有一种爱叫心痛

    有一种爱叫心痛

    本书收录了一些爱情故事,全书共五辑,分别为:凄凄离愁、痛并快乐、与爱相约、为爱放手和红尘错爱。
  • 老子是土地爷

    老子是土地爷

    落榜高中生林晓乐,本以为人生就此一片黯淡,却得到神奇香炉,从此人生一飞冲天;坐拥田产三千里,开着路虎来除草,搂着美女吃西瓜;金钱,田产,山庄,美女,蜂拥而来,挡都挡不住;且看一个小农民,如何成长为史上最牛逼土地爷!
  • 墨色宁夜

    墨色宁夜

    璀璨晶莹的黑眸,是她独一无二的印记。安静宁和的生活,是她欲求不得的梦想。黑色曼陀罗遍地开放,宛如通向深渊的死亡之路。安宁夜下的琵琶铮铮,宛若引入黄泉的勾魂魔音。黑翼舒展而开:“卑微之人,跪下吧!”那是她一生的桀骜。双膝重重落地:“求求你们,救救他!”那是她心中的挚爱。在最后的最后,她温柔地微笑着,伸出纤细修长的素手,盈盈走向跪在她身前的他:“本女皇夜氏墨宁的选择,永远不会后悔。”
  • 绝色爹爹夺个宝

    绝色爹爹夺个宝

    敏儿当年向他借了点“东西”,生下一个宝宝,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以为今生不再见,却又再遇见,看着宝宝老盯着他看,还好宝宝不知道那男人就是他的便宜爹爹!璇看着那小孩觉得莫名熟悉,那女人怎么感觉那么像当年的人呢?不过那个女人不是死了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泡妞在校园

    泡妞在校园

    一个窝囊废,再一次被暴打昏过去后,得到了远古大能的遗志,成功逆袭,校花,警花是花就泡,,,,
  • 宠妻无度:佞妃很嚣张

    宠妻无度:佞妃很嚣张

    她是宁靖侯府大小姐,却死于继母与继妹之手。再次睁眸却是锋芒阴鸷,狠戾绝起。传闻江家大小姐做事不按常理,随心所欲,上打继母,下打继妹,整个就是一蛇蝎美人,人人闻之丧胆。却唯独一个人除外,他说:我的女人,就是要这个样。神挡杀神,佛挡诛佛!就算是捅破天,也有我顶着!她说:这世间,谁敢动他一下,我必让他尸骨无存!当这样的两个人连在一起时,天下间还能有谁与之抗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