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4300000006

第6章 自恋

有一则幽默:一个人问,歇在镜子上的蚊子是公的还是母的?另一人答曰:肯定是母的。这是用女性的行为特点推断出来的结论,看来女人喜欢照镜子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就此可以谈谈男女在自恋上的差异。

男人和女人谁更自恋一些?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路边摆了一面大镜子,然后观察谁会照上一照。实验的结果令心理学家大吃一惊:男人比女人更喜欢照镜子!但是,这个实验也有漏洞,有人会说,女人在出门之前花了数倍于男人的时间精心修饰自己,她们当然不必再使用路边的镜子。

也许男人和女人谁更自恋是一个永远也争不清楚的问题,但男女自恋方式的差异是存在的。照镜子是女人自恋的铁证,追逐更高的权威、更大的成功则是男人自恋的典型表现。

人们有时会坚持认为自恋是所有女人的基本态度;但是,把这一概念推得太广会破坏它的本义。女人之所以成为自恋者的一个理由是,她从作为一个主体中体会到了挫折感。正如波伏瓦所说,“她被占有,但是她什么都没做”;男人的活动没有对她开放。因为她无法忘记自我,也无法放弃自身,所以她也无法成为一个天才的恋爱专家。对女自恋者而言,她需要社会;她需要通过服装、谈话、或甚至是舞台来展示自己。“如果她逃避了一个男人的专制,她就必须接受公共舆论的专制。这种把她与其他人捆绑在一起的束缚意味着没有交换的交互作用,如果她想获得他人的认同,就必须停止成为一个自恋者”。

一般性的自恋不一定是坏事。如: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的自恋,有时候不仅不是问题,反而可以增加他们的个人魅力。但适度很重要,自恋就像炒菜用的盐,少了则淡而无味,多了便难以入口。

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很喜欢用“天才”来形容自己,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乎成了巴黎艺术界的名言:“现代文化就是格特鲁德?斯泰因。”

自恋狂通常都是没心没肺且嚣张的。斯泰因读书的时候,哲学考试斯交了白卷,而且还在上面写道:“真是抱歉,今天我一点也不喜欢这张哲学考卷”。而那个学期的艺术课,她拿了最高分,因此她认为,她就是天才,就是宠儿,人人都必须照顾她,而且必须得甘之如饴。

可以说,自恋性病态人格是人格障碍之一,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把这种人格描述为自以为是、自我陶醉的人格。

其主要特征是:

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注意与羡慕的愿望;

一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常常不现实地夸大自己的成绩,倾向于极端的自我专注;

好产生海阔天空的幻想,内容多是自我陶醉性的,如幻想自己成就辉煌,荣誉和享受接踵而来;

权欲倾向明显,期待他人给自己以特殊的偏爱和关心,不愿相互承担责任,很少意识到其剥夺性行为是自私的和专横的;

缺乏责任心,常用自负傲慢、妄自尊大、花言巧语和推诿转嫁等态度来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辩解,漠视正确的自重和自尊;

在人际交往方面,与他人缺乏感情交流,喜欢占便宜;在面临批评和挫折时,要么表现出不屑一顾,要么表现出强烈的愤怒、羞辱或空虚;

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毫不在乎和玩世不恭的假象,事实上却很在意别人的注意和称赞;为谋取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只愿享受,不想付出等等。

当然,自恋也会造成自伤。从表面上看,自恋性人格障碍患者处处为自己物质的和心理的利益考虑,而实际上,他的一切利益都因为自恋而受到了损害。

第一,自恋是一种对赞美成瘾的症状,为了获得赞美,自恋者会不惜一切代价。比如有人冒生命危险而求得“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知名度,这就走向了自恋的反面--自毁、自虐。

第二,自恋是一种非理性的力量,自恋者本人无法控制它,所以就永远不可能获得内心的宁静,永远都会被无形的鞭子抽打,只知道朝前奔走,而没有一个可感可知的现实目标。

第三,自恋者也会下意识地明白,总是从别人那里获得赞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会不自觉地限定自己的活动范围,以回避外界任何可能伤及自恋的因素。

第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自恋者会因为他的自私表现而丧失他最看重的东西--来自别人的赞美,这对他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并且可以使其进入追求赞美--失败--更强烈地追求--更大的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自恋者易患抑郁症,原因就在这里。

从青春期开始,女人就知道自己是身体是被动的和可求的;她通过自己的身体来确认自己。作为一个孩子,女孩把玩具娃娃当作是自我的体现。作为一个成年人,女人则借助于镜子。男人的身体代表超越性;女人的身体则代表消极的固有性--这就是为什么她能在镜子中捕捉到自己。

精神分析学家奥托?兰克阐明了镜子同神话,以及同梦幻般的双我(double)之间的关系。映像尤其在女人那里是被认同于自我的。漂亮的外貌,对于男性意味着超越;对于女性则意味着被动的内在性;只有后者才会想引起别人的密切注意,因而才可能被那一动不动的银色捕兽器给捉住。男人觉得并希望自己是主动的,是主体,他不是通过固定不变的映像去观察自己;它对他几乎没有吸引力,因为在男人看来他的身体不是欲望的客体;而女人却知道自己是客体,并且使自己成为客体,所以她相信通过镜子她确实能够看到她自己。作为一个被动的既定事实,这种反映,和她本人一样,也是一种物;当她确实渴望女性肉体(她的肉体)的时候,她会通过自己的仰慕和欲望,赋予她在镜子中所看到的特质以生命。镜子是创造复制品的惟一方式,女人也许可以通过内心的对话来创造自己的复制品,也就是说,她在自我想像中建立了自己的形象。

波伏瓦在《当灵魂首先到来》一书中,在一个名为《马赛尔》的短篇小说中创造了这样一个角色。小时候,马赛尔认为自己注定会嫁给一个伟大的人。她在她姨妈的图书馆或阅读室里读书。在那里,她见到了许多成年人,她梦想他们都是聪明的杰出人物:

图书馆的一些固定的读者激起了马赛尔的兴趣:带着忧虑眼神的中年男人,思考使他们的脸显得成熟而文雅。从他们漂亮的灰色头发,他们的外套以及白皙的手上,她辨别出一种高贵的优雅,这种优雅看上去来自他们的灵魂。也许他们是作家、诗人:他们一定属于知识分子精英中的一员。马赛尔虔诚地注视着他们。她热切地希望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个能注意到她,并且用温和的语调对她说:“这个可爱的姑娘读的是多么严肃的书呀!”他将会把她带到一个装满书和画的漂亮的屋子里,而且他会像对待成人一样与她交谈。

波伏瓦说,马赛尔在年轻的时候就精彩地揭示了自己的命运。“我将与一个天才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我将成为他的伴侣。”

自恋者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觉得被人误解了;周围的人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特殊素质;他们把别人所表现出的这种无知或冷淡,解释成这些人认为他们心中藏有秘密。

实际上,他们许多人的心里确实一直埋藏着童年或青年时的某些事件,这些事件对他们的生活十分重要;他们知道,他们的正式传记不会和他们真正的生活经历混在一起。但自恋的热所扮演的主角往往只是想像出来的,因为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自我实现;赋予他以个性的并不是具体的世界,而是一种隐秘的本原,一种有如燃素的模糊“力量”或“德性”。

他们相信自己所扮演的主角是存在的,但他若是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就会如挣扎的神经病患者那样,狠狠地忏悔无形的罪过。两者都有归结为空洞信念的“秘密”,这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一把钥匙,可以解开他们的情感和行动之谜,并为它们进行辩护。正是由于他们十分缺乏意志以及由于他们的惰性,才产生了这种在神经病患者身上所存在的幻觉;而且正是由于女人无法表达自己,他才认为在她心里也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

自恋者尽管表面上傲慢,实际上仍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并不稳固;这也是为什么他烦躁不安、过于敏感、爱发脾气、时刻警惕的原因;他的虚荣心是无法满足的。他越老越是追求赞美和成功,越是怀疑他的周围阴谋四伏;他精神失常,鬼迷心窍,藏人不真诚的黑暗之中,终于在四周筑起了精神错乱和妄想症的围墙。有一种说法特别适用于她:“发现生活的人将失去生活。”

当然,这些只是从自恋者的负面予以的分析,很多事情要一分为二地看。现代社会给自恋这一事实或现象本身显示出了更大更多更广的宽容甚至支持的态度。更多的一些人士也坚持认定,自恋倾向没什么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有益的,凡是内心丰富、敏感的人多少都有一些,自恋也带来了高度的自信或者自卑,在这里,自信和自卑就像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可以相互转化。

主题链接:

自恋:自恋是人类感情中的一部分,它源自我们对别人结合的渴望。按照精神分析的解释,起源于一种源于自卑感的压抑的防御心理,自我由于不能以正常方式满足成就动机,采取了封闭的过度关注自我的外在评价的种种虚幻形式,如名气、赞美、点击率,有时会把是否得到他人的关注视为行动的惟一理由。自恋者经常会没有理由的关注比自己名气大的人,暗地里形成一种和偶像结为一体的虚幻感,当这种感觉遭到否定(或者是追星行为遭到打击,或是偶像遭遇丑闻失去可攀附的理由)就会转为对偶像的极度仇恨乃至人身攻击。

相关阅读: 《当灵魂首先到来》和《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名家简介:

奥托 兰克,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学生,他把弗洛伊德的关于精神分析的方法用来解释神话和民歌传说,这样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人类想像的各种表现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著有《论艺术家》、《论诗歌和古代传说中的乱伦主题》等。

同类推荐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 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 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 平民之道

    平民之道

    本书讲解了《道德经》的前26章,每一章包括原文、释文两部分,讲述了做人的道理。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
热门推荐
  • 钢铁内核

    钢铁内核

    远古大陆曾经是魔法师与魔物的繁荣世界,他们互不侵犯共同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但随着人类漂洋过海而来,发现了大陆上广袤的土地和无限的资源,触发了他们最原始的欲望“贪婪”。人类通过武力占领的了整个大陆,将魔法师赶尽杀绝,把魔物驱逐到大陆中心原始森林中,并分割了无数个国家互相间战乱不断。几百年后,大陆北部塞尔庞特国制造出超越时代的蒸汽内核装置,使国家进入了大蒸汽工业时代。然而人类这片繁荣背后,却隐藏着一位大魔法师,他拥有强大的力量,犹如造物主一般玩弄着整个世界,大陆对他来说,不过是场沙盘游戏而已。
  • 穿越之公主是妖孽

    穿越之公主是妖孽

    姐姐我作为一个现代的高智商天才,还斗不过你们几个小杂毛?你们过来,看姐姐咋收拾你们。不过谁可以说说,这个美男是哪里来的,姐姐没有谈过恋爱,我怎么知道咋办?
  • 小镇早晨的太阳

    小镇早晨的太阳

    我由于意外摔伤了腿来到住在小岛的姑姑家养伤,却发现结构诡异的屋子里似乎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 着书异界修仙

    着书异界修仙

    从一个俗世的大哥级人物到异界去从小做起,慢慢的成为那巅峰级的人物,这其中的经历是多么的跌宕起伏,男主人翁是如何一步步的走来,请关注我的更新。。。
  • 妹妹的疯狂大计划

    妹妹的疯狂大计划

    自然确乎没有让我们的存在注定低贱而卑微,而是把我们的生命引入这寂寥的宇宙,就好像进入到一个大聚会的节日的舞台上,让我们成为它们争夺胜利奖品之竞赛的观众,也让我们自己,成为他们这场用鲜血与黑暗作为彩灯的战场上,一名可怜的不懈的竞争者……但如果有人能够跳脱出来看这个世界,并且看到里面丰富的美丽,他不久就会懂得,我们生来是为了什么,他也注定为他的答案赴死。并为之永世不悔。PS:本文为《魔禁》+《电磁炮》同人PS:作者是3K党的偏执者(或许不小心会4K)PS:由于最近一直在跑医院,所以可能一天一更或许就不能经常维持了,但起码的在下会努力至少会保证两天之内会有更新一次。
  • 不凡逆天

    不凡逆天

    一个从小父母双亡的孤儿,喜欢家世显赫的校花,英雄救美后,遭遇陷害。大难不死获得奇宝,穿越洪荒。请看他如何,逆天斗地,修为站在洪荒顶峰。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魔创之联觉

    魔创之联觉

    这是与《魔创之共鸣》发生在同一世界的故事,时间上也设定在当代,故事的发生地点设定在欧洲。鉴于对欧洲社会的了解都是从网络获取的,所以写得失实的地方,请提出批评指正。这一部作品将更多地讨论人与科技,巫师的魔法与科技结合所带来的矛盾。同时对现代的巫师自治体系建立的欧洲历史部分进行交代。故事后期将会比较黑暗。特别注意:男主角一出场就有逆天外挂。由于本人的主要创作部分还是《魔创之共鸣》所以这一部作品的更新是不定期的,可能会很慢,但作者一定尽量保证质量,写出优质的作品。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石窟(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石窟(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佛教艺术的奇葩——石窟综述;“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瑰宝——敦煌莫高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