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办公室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是在我们两个公休日之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进入办公室时发现的。办公室灯光未熄,科长的办公桌上趴着那位不速之客,他睡得很沉,我们进来他竟然毫无察觉。他胳膊肘下压着一本书,很显然,是看书的时候睡着的。我们对此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大家一致认为:他肯定不是为了找睡觉的地方才进入我们办公室的。白洁小心翼翼地求证道:“这人,是不是小偷?”一语惊醒我们,可不就是小偷嘛?!小水叹息道:“真难为他了,要躲过门卫的眼睛,沿着下水管爬到三楼,撬开窗户进入办公室,一个孩子做这个危险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简直是惨无人道!”
说起来还是人家小林反应快,在小水叹息的时候,他已经走过去,拍醒了那位不速之客:“喂,小伙子,醒醒,天亮了!”
不速之客懵懵懂懂抬起头,一口乡音:“我这是在哪里?”他的眼睛里布满迷惘,腮帮子压出一大块褶皱,头发乱糟糟的,像个正在孵卵的鸟巢。小林说:“在哪里?公安局!”
白洁说:“我们怎么办?”小林说:“先把他控制起来,别让他跑了!”小水说:“不妥吧,我们不是执法单位,无权限制人家的人身自由。”小林说:“那就直接送公安局。”小水说:“不太好吧。看他这个样子,也就是十三四岁,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不能承担民事责任。”小林气呼呼地说:“那你说怎么办?”小水说:“只能找他的监护人。”小林说:“废话!到哪里找他的监护人?”
我在心中惊叹,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水的女朋友竟然把他培养得如此心慈手软。
我们为如何处置这位不速之客争论不休,当事人却无事人似的,自己倒了一杯纯净水,慢条斯理地喝着。
科长推门而入。我们立即结束了群龙无首的局面,把难题推给了科长。科长到底是科长,直奔主题而去。科长首先让大家清点损失,清理的结果是:白洁的损失最为惨重,抽屉里储存的小食品被扫荡一空。我和科长的老婆下手比这位不速之客要快,办公室根本不可能存放私房钱。小林小水经常寅吃卯粮,不会有闲余资金供人取用。最终认定的损失是:除了白洁的小食品之外,就是少了几本书而已。
不速之客很自觉,主动交出了没有经过允许擅自取得的几本书,只有白洁的小食品已经进入他的肚子里,损失已经不可挽回。我们对白洁遭受到如此惨重的损失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这件事的定性使我们很为难,白洁的食品可能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存在取证上的困难。不速之客只是取了几本书,按照孔乙己先生的说法:窃书,窃书能算偷吗?
科长不耻下问地请教不速之客:“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不速之客很干脆:“把我送到公安局吧!”白洁吓唬道:“你想好了再说,送到公安局,劳教你两年,一生的污点哦。”不速之客说:“那也比我现在强,起码有饭吃,还有书看。”科长说:“孩子啊,你怎么会这么想?”
不速之客讲述了他的身世。
他姓马,出生在号称世界贫穷之最的南部山区,家里很穷,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两个姐姐尽管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没钱交学费,还是相继辍学了。她们知道有个和她们同姓的叫“马燕”的同学,写的日记被一个叫寒石的法国记者发现并发表,于是,马燕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他的两个姐姐受到启发,拼命写日记,可惜,再也没有新的“寒石”们光顾她俩了,她们不得不接受辍学的事实。他是男孩子,属于重点保护对象,全家节衣缩食供他上学,他的成绩名列前茅,还是班长。今年年景不好,老天不开眼,他也面临着辍学的命运。他盘算利用假期跑出来打工,挣回学费,因为岁数太小,没人敢用,很快成了流浪儿中的一员,他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昨天晚上,饥肠辘辘的他到我们的办公大楼,乘门卫防守松懈之际,潜入我们的办公室(我认为他有干特工的潜质)。他对食物的嗅觉特别敏感,很快就闻到了香味的来源,取出来饱餐一顿。之后,从书架上取下几本认为对他有用的书藏入怀中,再之后,坐在桌前看科长放在桌上的那本《思想帽与行动鞋》,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认真读了起来。后来,睡着了,再后来,就到了现在……
听完他的诉说,空气一下很沉闷。过了好一会儿,科长走到他的身边,摸着他鸟巢般的乱发,缓缓地说:“孩子,你爱看书。爱看书的孩子一定是个好孩子。你挑的几本书我送给你,这本《思想帽与行动鞋》你喜欢也送给你,你看看书架上还有没有你喜欢的书,有的话,你就拿走。好好爱书,看书,做个有出息的孩子。孩子,我喜欢你!”
孩子的眼泪渐渐涌上眼眶,我急忙制止:“小伙子,男子汉,别,千万别。咱科长的心脏不好,受不了这个。”
白洁已经潸然泪下。
小水说:“还等什么?他就是咱们的希望工程啊。把口袋里的银两统统拿出来,让咱们的小马弟弟重返课堂。”
大家把自己的口袋洗劫一空,我们感到很快乐。能够帮助别人,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哟。
科长把钱交给小马:“孩子,回去好好读书,我们会资助你读到大学。”
小马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
一个月后,我们收到了小马的信。他在信中说,他回到了课堂,还担任班长,老师还请他帮助批改同学的作业。他说,我们送给他的书他都看完了,科长大爹送给他的《思想帽与行动鞋》放在床头被老鼠啃去一个角,他很难过。他还说,他的理想就是考上大学,将来做个像我们一样的人,我们的行动令他很震撼……
他用了“震撼”这个词,也着实令我们震撼。
随信还有一张照片,摄影的技术不是很好,显得粗糙,但层次感很强,远山如黛,天空碧蓝如洗,黄澄澄的土地,一栋低矮的校舍,飘扬着一面鲜艳的红旗。小马站在校舍前,微眯着眼睛遥望前方,满脸的憧憬破纸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