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党委办公室下发通知,根据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部署,要求每人写一篇科学发展观的文章,调研报告、心得体会、演讲稿、论文什么都可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有创新精神。局党委将组织专家对文章进行评选,优秀文章推荐参加市委组织的评选,市委评选出的优秀文章推荐参加省委组织的评选,只要文章写得好,一直可以推荐到中央。
我们科长说,我觉得这个文件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做任何工作都应该结合实际,有创新,否则,就是白白浪费国家资源。小水说,我看这个文件有些问题,写文章文体不限、内容不限、字数不限,什么都不限,如何制定评选标准?白洁说,规定得太具体了,容易把人的思想束缚在一个窠臼里,难以有放射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我说,说是文无定法,法无定论,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大着呢,不能看到出了这么份文件,就以为我们局就真的有了新气象了,真的就有了科学发展观的意识了?哼,早着呢。小林说,我严重支持张科的意见,我们还是以传统的方式来应对科学发展观的文章吧。听我的,没错的。
小林所说的“传统的方式”,无非就是在网上下载几篇文章,剪裁剪裁、粘贴粘贴、修补修补、拼凑拼凑,敷衍出一篇自己的文章。
科长很严肃地说,你们如果以抄袭为主要手段写这篇文章的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最大亵渎,与其这样,不如不写。我告诉你们,要写,就写你们自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结合实际谈对科学发展观的切实感受。
小林说,科长,您说的没错,但是没错并不一定就是对的。小水插话说,悖论,屁话!小林白了小水一眼,没睬他,继续说,如果按照您的要求写出来的东西,没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作支撑,没有与时俱进的词汇作点缀,没有结构格式进行规范,让领导专家如何评价你的文章,领导专家不认可,你的文章写得再好,又有什么价值?
科长说,只要我们以真实为基础,写出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思想,真实发生的事情,就不会没有价值。
小水说,科长说得对,即使领导专家不认可,我们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感受,对我们自身也是一个提高,仅从这点说,就不能说没有价值!
我说,得了,争论到此结束。我们还是集中精力写文章吧,让事实说话。
半月后,我们把写好的文章交给了科长。我写的是一篇调研报告,题目是《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解决城市边缘化群体的实际问题》;小水写的是一篇体会,题目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我做起》;白洁写了一篇很难界定什么文体的文章,题目是《科学发展观——我的人生坐标》;小林正儿八经地写了一篇论文,题目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局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科长认真看了我们的文章,做了简短的点评。说我的文章“视角独特,有深度,有分量。”说小水的文章“不事雕琢,真实,自然,生动。”说白洁的文章“热情奔放,充满激情。”说小林的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虽然堆砌了一大堆华丽的词藻和概念,却内容空洞,味同嚼蜡,没有个人的见解和感受。”我看了科长的文章,更像一篇工作总结,题目是《紧密联系实际,以人为本,找准切入点,促进我局科学发展》,对局里的工作做了深入的剖析,找出了影响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很有针对性。
比较起来,科长对我的文章评价最高,对小林的文章评价最低。小林表现的倒是很大度,对科长说,您的评价我虚心接受,但是您的评价标准代表不了评委。
科长也很大度,说那就等着瞧吧。
等着瞧的结果是:除了小林的文章得到了“高度评价”之外,其他文章统统被“毙”了(包括科长的文章)。专家评委的点评是:科长的文章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结合了局里的实际,但是观点失之偏颇,不利于局里工作的和谐与稳定;我的文章虽有一定的深度,但是立论欠妥,这样的文章推荐上去,容易引起思想上的混乱,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小水的文章虽然朴实,但是过于浅白,缺乏理论高度;白洁的文章可以归纳于演讲稿的范畴,有激情,没深度,没有紧扣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小林的文章行文规范,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准确,有理论高度,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很有真知灼见,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论文。经评委们审慎评估,推荐参加市委的优秀论文评选。
小林并没有表现出应该表现出的兴高采烈或者扬扬得意。小水说,林子,甭装了,偷着乐呢吧?小林说,乐个屁!他们评上的论文跟我有啥关系。我说,不是你林晓宇的“作品”吗?小林说,署名是我,观点不是我的。小白说,怎么不是你的呢?你的文章上去了,也是咱们科的光荣啊。小林抽了一下鼻子说,光荣个屁,是我林晓宇的耻辱,也是我们科的耻辱。我说,林子,不要自责啦,“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你抄得好,抄得妙,就是你的水平。科长说,如此庄重、严肃的课题,被你们说的如此庸俗不堪。如果文章这么写的话,哪里还有一点儿科学发展观的影子?!
我说,科长,您搞搞清楚哦,如此庸俗不堪不是“我们”说出来的,是评选出来的。您说,是我们有问题呢?还是体制机制上出了问题。
科长没有说话,陷入深深思索之中,眼角的皱纹拉了下来,像两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