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励式评价不等于表扬
表扬是形成自尊、建立自信的重要手段。表扬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评价,是被表扬者了解自己的重要资讯,对被评价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具有信息与诱因两方面的作用,它既表示了对受表扬行为的肯定,也表示了对个体应付出的进一步的努力所抱有的期望。学生从表扬中了解自己行为的正确性,了解自己在老师和班级中的形象与位置。而对于其他学生而言,获得表扬的同学的行为是他们的一个榜样,他们从教师对别人的表扬中学会判断对错与是非,从榜样中获得前进的力量。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视角中,表扬是一种正强化物。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大量实验揭示,不管是动物还是人,一种反应或行为如果受到奖励,那么这种反应或行为在其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同样道理,学生的某种行为如果受到表扬,那么这种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在社会认知学派的眼里,亲历的经验是人们学习的最重要途径,人们从自己经历的成功经验中获得自信。但人们同样也用眼睛和耳朵学习,从同伴或其他与己相似的人获得替代性经验,从权威的言语中学习自信。因此正确使用表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增加自信,变得更自尊;表扬还能表达教师的关注,对自卑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倡导多表扬,多给学生以正面的评价。尤其是对低龄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发展,教师是他们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来自教师的表扬对他们而言有着更重要意义。因此表扬是激励式评价的重要内涵。比如,面对学生错误的理解,有一位教师这样说:“虽然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这位教师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评价语言宽容、亲切、真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但同时需要明确的是,表扬并不等于激励式评价。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只有正确的表扬才能起到激励作用,二是除表扬外的许多方式包括批评和惩罚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因此,激励式评价并不能简单地和表扬画等号。激励式评价的真正内核应该是:首先评价不能损害学生的自尊,无论是教师的日常评价还是学校内的终结性评价。其次应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前进的动力。第三,在评价中要大力倡导师生平等,其实也只有立足于师生平等这一根本点,才能真正达到用评价激励学生的目的。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上的评价,不管这种评价是表扬还是批评才能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第四,激励式评价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不同的个体,评价方式和标准都应有所区别。如对于学习水平较低、与教学目标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应采用个体标准进行评价。这个标准既不要求学生和学生比,也不要求学生和教学目标比,而是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只要比过去有进步,就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从鼓励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总之,激励式评价应该既让学生找到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也让学生有进一步努力的动力。
二、表扬不是越多越好
(一)表扬的误用
我们来看一个心理学的小故事。有一位老人,住在一个广场边,广场上堆满了废铁桶。有一群小学生上学放学都要经过广场,他们对这些废铁桶充满了兴趣。每天放学后这群孩子都要对废铁桶拳打脚踢一番,以此取乐。老人有严重的心脏病,那些噪音真让他受不了。他想呀想,终于有了一个好办法。有一天他拦住那群学生,对他们说,我很喜欢听你们踢铁桶的声音,我想让你们继续踢下去,为此我给你们每人每天一元钱。小学生们很高兴,踢打铁桶更加卖力。在孩子们踢废铁桶的时候,老人便找个地方躲起来。一周后,老头又拦住那群学生,对他们说,我现在经济情况不好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每天五角钱了。学生们听了很不高兴,但还是继续去踢桶。又过了一周,老人对学生们说,我现在经济情况更糟了,我不能付给你们踢桶的钱了,但我还是希望你们每天都为我踢一阵子。学生们愤怒地拒绝了。于是,老人得到了他盼望的安宁。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在赞叹这位老人的智慧的同时,要认识到这位老人其实是通过奖励成功地把孩子们踢废铁桶的行为从原来的受内在动机激励转化为受外在动机激励,而一旦这种外在动机消失了,孩子们踢废铁桶的行为也就消退了。同样,学生去从事某种学习活动,比如说钻研数学、语文,认真学习外语,也是受不同的动机支配的: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的表扬,这样的学生学习是受外部动机支配的;而有的学生就是非常喜欢这门学科,这样的学生学习是受内部动机支配的。这样的学生在钻研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解决了一个难题,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种喜悦会远远超过教师的表扬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对于这样的学生,没有教师的表扬就能去学习和钻研,并从中体验学习本身带来的乐趣,这时也就不需要教师外在的、额外的奖励和表扬。但是如果对有强烈内在动机的学生,教师不断地给予大量的表扬,最后这个学生就可能和故事中的学生们一样,学习的动力发生变化,原来是因为“我喜欢我要学”,现在变成了“我喜欢再加上老师会表扬我”两个方面的原因才学,一旦老师的表扬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下降。这说明不恰当的奖励和表扬可能降低学生原本已经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人是从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中获得自信的。成功会增加个体的自信心,而失败则往往会削弱个体的自信。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而言,来自教师和同伴的表扬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成功标志。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求多给予学生以表扬,让学生在表扬中体验成功的感受,培养起自信和勇气。但如果学生完成的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并没有付出大的意志和努力,如果这时教师也给予表扬,而且每天甚至给同一个学生的表扬多达数次,这种表扬多了以后,学生就会觉得表扬是没有含金量、没有真正价值的,这样的表扬对学生起不到激励作用。更有一些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这是表扬者对他能力的一种低估,反而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如果学生经常经历的只是轻而易举的成功,在此意义上建立起来的自信并不是真实的。这样的学生会急于求成,并很容易被失败所挫伤。
因此,表扬必须恰当,千万不能滥用。对完成简单任务的儿童予以过头的表扬,或者他明明没有付出过很大的努力却被老师在班上大张旗鼓地表扬都只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达不到有效表扬的目的。
(二)正确运用表扬
Jannifer Henderlong 和 Mark Lepper引用五个概念变量解释了表扬在不同情况下对被表扬者内在动机所产生的影响。有研究者提到,这五个概念变量的提出,可以使过去对立的两种观点(表扬促进或损害内在动机)统一起来。我们似乎可以将它们认作是影响表扬效果的变量。这五个概念变量分别是:真诚性、归因方式、自主感、胜任感和自我效能感、行为标准和期望①。
按照这样的理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说:
1.你的进步说明你确实为这次英语测验做了认真的准备。你运用的多次阅读学习材料这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2.尽管还没把这道数学题解答出来,但是我喜欢你为解决这道题所运用的各种办法。
3.这真是一个又长又难的作业,但是你坚持做了。你能够不半途而废,坚持完成作业,真棒!
4.我喜欢你在作文课上的表现,面对一个不熟悉的题目,你做了许多工作,查阅文献、与同学交流,把作文书写完成。你将从中学到许多。
如果学生努力了但是没有完成任务我们应该怎么表扬呢?我们可以这样说:“我欣赏你为这个作业所付出的努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找一找你究竟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在真诚、适当的表扬中,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可以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谦虚谨慎的求知精神,从内心建立起自信,学会欣赏他人,学习他人,学会合作,并自觉地融入集体中。这才是表扬应起到的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三、激励式评价需要批评
“多表扬,少批评”,是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策略。可在现实中,却已经演变成了“只表扬,不批评”。甚至认为,批评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其实,对孩子的教育,表扬也不可滥用,适当的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老师曾在观察记录中写到,班上有一位自信心和各方面能力都较强的女孩子,平时老师经常表扬她,久而久之,她自己也觉得自己是班上最能干的孩子。有一次美术课,孩子们都在画画,没过几分钟,忽然传来“哇”的哭声。只见她一边不停地哭,一边在图画本上乱涂乱画。这时候,旁边的小朋友说了:“她开始的时候画得好好的!后来被聪聪说了句‘你画得不好看’,她就开始乱画了。”由此看来,一再地夸奖,一味地赏识,容易导致学生不能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更容易滋长学生自以为是、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的不良心态。一个学生老是在表扬、掌声的环绕中,他尽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昂扬的精神状态,但是,容易出现两种不利的潜在危害:一是对自己的要求和反思不够,他不能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往往会导致自己潜在的缺点和错误蔓延,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再者,老是生活在表扬的光圈里,孩子缺乏对挫折、对逆境的感受和应对能力。可人生是多元的,不可能总是生活在顺境中,一旦遇到挫折、遇到困难,他们就会轻则束手无策、意志消沉,重则不敢面对、厌世轻生。
可见,人们把激励式评价理解为不能批评和惩罚学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虽然我们前面提到过,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用批评、指责,甚至用讽刺挖苦的语言评价学生,可能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信与自尊,类似这种语言应该成为“教育禁语”。但这并不是说不能利用批评和惩罚来评价和教育孩子,如果批评和惩罚使用得当,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韩国电视剧枟看了又看枠中有一位小学教师叫明远,他的一则教育故事也很耐人寻味。他所执教的班的班长叫明珠,学习成绩非常棒,但他有意孤立另一个叫哲远的孩子,叫全班同学都不要理睬哲远,结果使哲远整天精神不振、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明远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在一天放学后专门留下了明珠,和明珠一块探讨明珠这种做法对他本人和哲远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最后明远与明珠两人达成协议:为了让明珠永远记住这件事,由明远老师用棍子在明珠的手掌上打五下。而韩国法律规定不允许用这样的方式惩罚孩子。这件事被明珠妈妈知道后,不肯善罢甘休,一定要校方辞退明远老师。后来是明珠爸爸得知真情后才平息此事。在这次事件中,明远老师采用的是一种契约式惩罚,而且是建立在尊重学生基础上的真诚的惩罚,这样的惩罚对明珠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意义。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批评、惩罚刚好和奖赏的作用相反,即,使受惩罚的行为得到抑制,或降低受惩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在实践中,人们也大都在这种意义上使用惩罚与批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许多时候学生甚至不清楚自己的不足,教师有必要对学生作出批评,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不足,并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同时,一个人立足于社会,总会面临各种挫折,总会受到外界和他人的批评,而不仅仅是表扬。如果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天天得到的都是表扬,没有批评,那可能一个微小的、合理的批评他们都承受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教师的批评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我们在批评和惩罚学生时要注意的是,批评的性质不同,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善意的批评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缺点,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积极改正,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严厉地训斥和一味地指责也会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从而失去上进的自信心,降低了自己的志向水平。① 所以,不管是批评还是惩罚,都要尊重学生,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期望与鼓励,这样的评价才是激励性评价。
此外,教师在对错误的选择与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的同时,指出应有的或正确的行为,这样批评和惩罚才能起到克服不良行为的作用。
四、表扬与批评的辩证关系
教育的方法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就是两种基本形式———表扬和批评。对表扬和批评的运用很有学问,两者如同两块魔方,对其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先表扬后批评,会使自尊心、上进心强的学生在前进中看到不足,但对后进生和意志薄弱的学生而言,会使他们刚燃起的希望之火被一盆冷水泼灭。而先批评后表扬则刚好相反,会使前者产生洋洋得意的优越感,难以思过自新,对后者而言则会鼓励其树立信心,增强勇气。②
赫尔劳克(E 。B 。H urlock)的研究就是关于表扬与批评问题的研究。他的研究是在加法计算的单一作业中,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对能影响到学习热情的教师的表扬、批评以及放任自流三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是受到表扬的一组最好,受到批评的一组次之,放任自流的一组最差。但是,如果从结果中得出任何情况下都是表扬为佳的结论,那就是犯了大错误。由于指导的目的、周围的环境以及学生的性格不同,教师有时适合用表扬鼓励学生,有时适合用批评责备学生。例如,后来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对优秀学生和内向学生给予批评或指出不足之处的评价,以及对顽皮的学生和外向的学生进行表扬或肯定其优点的评价的效果更佳。
在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经常受到表扬的学生在得不到表扬时,比其他学生更容易失去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即使对表现最好的学生,也应尽量采取有时表扬有时不表扬的方式来巩固其积极行为。认知心理学强调了表扬与批评的信息作用及接受者对信息的解释。表扬与批评的意义与效果,不仅取决于由评价者主观意图所决定的信息的性质,而且取决于接受者结合经验与情境两方面的因素所作的解释,并最终决定于后者。只有当学生从教师的表扬与批评中获取了关于自己行为对与错、行为恰当与否的信息、自己的能力与付出的努力的信息、关于自己所取得的进步的信息时,才能对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积极性发生预期的、积极的影响。① 日本学者梶田叡一提出了正反评价和赏罚产生的心理机制。这对我们在恰当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表扬与评价会有一定的鉴借作用。
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表扬是一种教育手段,因此表扬需要讲究科学、讲究艺术,表扬应该是一种因势利导,表扬也需要因材施教,对骄纵自负的学生应慎用表扬,而对自卑而不够自信的孩子则应该多用表扬,让他们挺直腰杆、挺起胸膛;表扬只是教育手段中的一种,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教育的殿堂中不应排斥和抛弃其他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科学有效的批评。表扬和批评是教育的两种手段,没有批评的表扬和没有表扬的批评,都无法使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应该做到统筹兼顾,以表扬或批评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把握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强调教师要发自内心的表扬。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不要忘了爱护和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也不能只赞美不批评,否则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综上可见,激励性评价并不等同于表扬,只有正确的、有效的表扬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而且,激励性评价也可以通过恰当的批评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在课堂中正确运用激励式评价,积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