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创建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呢?成长记录袋的创建主要采用以下系列步骤。
一、明确建立成长记录袋的目的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第一步就是明确目的。成长记录袋的类型、收集的具体项目、应用对象和有关人员、收集时间的安排等,都会因目的的不同而不同。那么,成长记录袋可以服务于哪些目的呢?归结起来,主要有展示学生的最佳成果,描述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对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三个方面。
如果创建成长记录袋的目的是为了展示优秀作品,那么材料的收集可以在任何时候,只要有满意的或喜欢的好作品出现,就可以把它收集起来。如以“展示特长”为主题,那么学生可以收集反映自己特长的一系列优秀作品。
如果创建成长记录袋的目的是为了反映学生的进步,那么所收集的作品必须是一段时间内累积起来的。比如,如果学生确定的主题是展示进步中的我,那么,其收集的作品就必须是在某一时间内的连续累积,作品的类型可以是一系列的作业,也可以是教师或同伴的观察记录、测试卷等。这种成长记录袋可以反映学生在某一学科上的发展情况。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精彩的学习片段(包括学生精彩的回答、提问以及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加以记录并放入成长记录袋。
如果创建成长记录袋的目的是为了水平性评估,那么就要求在同样情景下,在同一时间,按照一定的标准收集起所有被评价学生的作品样本。用于水平性评估的成长记录袋,目的是为了作为某一阶段结束(如期末、小学毕业)时的一种水平性评价,也可以用于选拔性评价,如升学考试。
二、确定成长记录袋的主题
要应用好成长记录袋,教师必须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清楚地知道学生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水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课程标准为每一年级的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设立明确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及所用的教材,界定出一个清楚且具体的目标,结合学生学习的现状,来确定成长记录袋的主题。
以二年级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例。此学年的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而对阅读的具体目标包括了喜欢阅读、对感兴趣的任务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等。这些阅读目标很难全部在课堂中实现,因此,阅读成为许多语文老师创建成长记录袋的主题。如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创建以“我是小书虫”为主题的阅读成长记录袋。教师们利用阅读成长记录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可养成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还可以帮助积累有关的词汇。成长记录袋的运用与传统的评价方法相比,将让教师们更多地考虑知识的运用、与现实的联系以及学习结果的产生过程,这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上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的有机整合。
在一项研究中,根据需要我们在不同的年级和学科设立了不同的成长记录袋主题①。
三、确定要收集的作品与数量
确定了成长记录袋的主题以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决定要在成长记录袋中装什么东西。由于学生是成长记录袋的主人,所以学生可以自己决定成长记录袋的外形与结构,按照自己的兴趣与想象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设计与“包装”,更重要的是学生决定着成长记录袋中收集什么样的作品,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那么,成长记录袋收集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呢?一个就是评价的目的。在成长记录评价中系统收集学生的作品可以为不同的教学和评价目的服务。成长记录袋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价目的的清晰程度、所选材料的针对性以及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标准。另一个标准就是,选择在本次任务中,现阶段最好的作品。把一个主题的学生作品放在一起,它能显示学生在一个或多个领域中的成果、过程和进步。同时,成长记录袋可以包括学生最好的作品和最初的作品,它能表明在不同领域中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取得的进步。
根据马丁‐克尼普(1997)的报告,成长记录袋与纯粹的作品集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1.在选择进入成长记录袋的内容时,必须有学生的参与;
2.进入成长记录袋作品的选择标准必须进行阐释;
3.作品的价值判断标准也必须加以阐释;
4.还应该有一些学生对作品的反应材料出现在成长记录袋中。
有了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和评价的标准就相当于有了不同等级的标准。学生能集中于学习的过程,并在提交最后成果之前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修改。
学生不仅可以人手一个成长记录袋,而且还可以针对不同主题和学科制作“袋中袋”。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班级和所任学科的特点及需要和全班同学协商后确定一个主题,或“展示进步中的我”,或“展示多面手的我”,或“展示课堂中的我”,或“展示学习过程中的我”? ?确定了主题后,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作品。在此之前,每位学生还必须每人设计一张成长记录袋的目录,将要收集的内容分门别类地列出来,便于自己和他人查阅。比如一位同学设计的一张成长记录袋内容目录。
设计完成长记录袋的目录之后,就可以按照顺序往成长记录袋中放入这些东西。
四、明确成长记录袋的参与者及其作用
从成长记录袋的目标出发,教师、学生、同伴与家长都将是成长记录袋的参与者。
(一)学生的参与
一般情况下,学生是实施成长记录袋的主体,学生可以自己决定成长记录袋的外形、结构、收集的作品以及对作品的评价;作为成长记录袋的实施主体,学生还需要对作品进行自我反省或反思。在开始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帮助,需要培训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克莱蒙及其同事提出的教师进行培训自我评价时的标准,供教师指导学生时参考。
(二)教师的参与
教师在成长记录袋评价中起着激励与指导作用,比如在成长记录袋的目的和对象、主题、作品和数据等方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一起制订。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按照教学目标实施成长记录装袋外,还要有计划地将学生的作品或反思结果进行反馈。
在成长记录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制订一个成长记录袋的交流与激励性展示的计划,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劳动成果,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收集的动机与积极性。
(三)同伴的参与
同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作品的评价上,同伴通过对他人作品的评价,不仅能够吸收到其他人作品中好的东西,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且由于同伴是儿童,他们看待作品质量的角度会与教师或家长不同,因此同伴对作品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改进。
在同伴参与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尤其重要。
(四)家长的参与
家长的参与更多地体现在通过成长记录袋中所收集的作品与家长进行沟通,用具体的证据来与家长交流孩子在某一时期学科学习上的优势、进步与不足,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能够有的放矢。
为了能够让家长积极地参与到评价中来,教师可以借助学校开放日和家长会的机会组织全体学生家长进行一次培训讲座,期间向家长普及一些观察孩子和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和策略,可以就家校合作的途径与家长一起商讨,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帮助其以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进来。
首先,让全体学生家长了解这项任务实施的意义,明确家长在其中要扮演的角色以及需要尽到的义务和承担的职责。明确告知家长这学期的教学任务以及家长需要做的事情,使家长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要求。必要时可以给家长一些更为具体的指示,以告诉家长如何评价孩子的作品,如何帮助孩子针对作品进行反思,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其次,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相关书籍和资料对家长开放,欢迎家长借阅。为家长准备一些家校联系单,以便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通过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可以及时交流关于孩子的各种信息,整合教育目标,协调教育行为,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成长记录袋的收集与更新
在收集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积极地动员学生参与作品样本的选择,如此可以帮助学生对任务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责任感,从而使得他们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放手让学生自己收集作品,来证明他们在课堂上确实有所收获。
教师应向学生明确使用的目的性,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明确地提出对他们的要求,并让学生准确地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需要他们做什么,怎样做。这样学生在动手收集之前就能对自己需要做什么有个清晰的概念。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以及同一年龄的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在低年级实施“成长记录袋”仍然需要老师亲自指导,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是不太现实的。但要相信低年级学生也有能力来自主决定哪件作品应该被收集进去,适当地放权给学生有利于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学的内容的价值。待到高年级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动手设计和填充材料了。
学生作品及相关证据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并收集起来的。也就是说,成长记录袋中所收集的具体项目,不是在某一教学过程结束后,专门安排时间通过某种活动来完成而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自然生成,并根据需要收集起来。这样,教师们反映的费时费力的问题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或缓解。
学生在成长和变化,新的作品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材料应该是定期更新的,这样才能保证成长记录袋动态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总结实践经验,在低年级比较适宜的做法还是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更新。
六、成长记录袋的反馈与展示
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和指导是成长记录袋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信息反馈是师生间加强沟通和增进理解的桥梁。通过成长记录袋的反馈不仅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还可以进行师生之间的对话。
教师要及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反馈。收集不是目的,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才是成长记录袋应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如果把学生辛辛苦苦收集起来的作品放在一旁而不作评价,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就无法发挥。教师要尽量和学生一起回顾他们的成长记录袋,发现其优势和不足,一方面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学习,另一方面也促进自己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定期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注重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及各方面表现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评比,引导学生反思这一阶段自己最大的优势和潜能以及不足之处以便完善自己各方面能力,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闪光点和特长潜能,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以获得求知的成就感、情绪的愉悦感、学习的成功感。
只有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出进一步收集的动机,才能保持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把行为持续下去。因此,在创建成长记录袋时教师必须运用切实可行的激励策略。另外,每个月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利用班会课进行一次整理,每学期进行一至两次展示交流。还可以在家长会上展示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可以让家长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孩子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什么,取得了哪些进步,让家长成为学生教育的积极参与者。
七、成长记录袋的外观与保存
教师尽量避免分发给学生现成的、完全统一的成长记录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鼓励他们开动脑筋,充分发挥想象力,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设计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在封面上写上自我介绍、喜欢的座右铭、喜欢的格言、自己的画像或照片,配上其他图案、卡通画等等,使别人一看到封面就可以了解到“学习成长记录袋”的小主人大致的情况。这个封面,既体现了学生的特性,其实也是展示学生风采的一个小小舞台;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学生身上可贵的闪光点。要有一张目录,使别人对其中收集了哪些材料能够一目了然。
更好地呈现和展示自己的成长记录袋,教师可以将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保存和刻录在单独的软盘或光盘上。不便于储存、检索和管理的作品,可以通过应用电子技术,建立包括文本、声音、图像以及视频信息的电子成长记录袋来解决。
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应主要由学生本人保管。从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价值看,真正需要不时翻阅成长记录袋的人是学生本人而不是教师,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元认知学习能力,学会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逐步实现学会学习。所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不需要保存在教师的办公室或者学校的教导处,成为点缀、形式,甚至垃圾。教师要做的事,是通过定时检查、表扬优秀等方式,指导和督促学生建好、用好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发挥成长记录袋的真正作用。当然,也要教育学生,定期整理,保存好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一旦有需要,随时能上交。
许多教师对学生的保管能力心存疑虑,但实践证明,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如果教师的规定具体明确且便于操作,他们也可以井井有条地保管好自己的成长记录袋。所以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保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与监督的能力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