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曾说过:“并不是每一次不幸都是灾难,早年的逆境通常是一种幸运。与困难作斗争不仅磨砺了我们的意志,也为日后更为激烈的竞争准备了丰富的经验。”逆境和苦难常常能锻炼人们的意志,一旦具备了像钢铁一般的意志,成功对于我们而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事实上,每一位杰出人物的成长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一切伟大成就的取得,莫不得益于那所叫“逆境”的学校。
“逆境”是最为严厉、最为崇高的老师,它用最严格的方式教育出最杰出的人物。人要获得深邃的思想,或者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就要善于从艰难穷困中摒弃浅薄。不要害怕苦难,不要鄙视不幸。往往不幸的生活造就的人才会深刻、严谨、坚忍并且执著。
很多年轻人也许都心存愤懑,也许都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抱怨环境对自己的不利影响,那么,读一读英国著名作家威廉姆·科贝特当年如何学习的事,一定能让我们停止这类的抱怨。
科贝特回忆说:“当我还只是一个每天的薪俸仅为6便士的士兵时,我就开始学语法了。我铺位的边上,或者是专门为军人提供的临时床铺的边上,成了我学习的地方。我的背包也就是我的书包。把一块木板往膝盖上一放,就成了我简易的写字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没有为学习而买过任何专门的用具。我没有钱来买蜡烛或者是灯油。在寒风凛冽的冬夜,除了火堆发出的微弱光线之外,我几乎没有任何光源。而且,即便是就着火堆的亮光看书的机会,也只有在轮到我值班时才能得到。为了买一支钢笔或者是一叠纸,我不得不节衣缩食,从牙缝里省钱,所以我经常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
“我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用来安静学习的时间,我不得不在室友和战友的高谈阔论、粗鲁的玩笑、尖利的口哨声、大声的叫骂声等等各种各样的喧嚣声中努力静下心来读书写字。要知道,他们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属于最没有思想和教养、最粗鲁野蛮、最没有文化的人。你们能够想像吗?
“为了一支笔、一瓶墨水或几张纸我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每次,揣在我手里的用来买笔、买墨水或买纸张的那枚小铜币似乎都有千钧之重。要知道,在我当时看来,那可是一笔大数目啊!当时我的个子已经长得像现在这般高了,我的身体很健壮,体力充沛,运动量很大。除了食宿免费之外,我们每个人每周还可以得到两个便士的零花钱。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个场面,回想起来简直就是恍如昨日。有一次,在市场上我买了所有的必需品之后,居然还剩下了半个便士,于是,我决定在第二天早上去买一条鲱鱼。当天晚上,我饥肠辘辘地上床了,肚子在不停地咕咕作响,我觉得自己快饿得晕过去了。但是,不幸的事情还在后头,当我脱下衣服时,我竟然发现那宝贵的半个便士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不翼而飞了!我一下子如五雷轰顶,绝望地把头埋进发霉的床单和毛毯里,就像一个孩子般伤心地号啕大哭起来。”
但是,即便是在这样贫困窘迫的不利环境下,科贝特还是坦然乐观地面对生活,在逆境中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坚持不懈地追求着卓越和成功。
科贝特后来成为了著名的作家。艰难的环境不但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他说:“如果说我在这样贫苦的现实中尚且能够征服艰难、出人头地的话,那么在这世界上还有哪个年轻人可以为自己的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找到开脱的借口呢?”
读到这里,你是否感觉到心灵一震,那好,如果你想出人头地的话,就让一切借口和抱怨都见鬼去吧!
卢梭和科贝特,出身都贫穷艰难,然而真正杰出的人物,总是能突破逆境,崛起于寒微。艰难的环境既能毁灭人,也能造就人,不过,它毁灭的是懦夫,而造就的往往是伟人!
“人生创口贴”
有原则地选择
生活中,有时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搞得我们猝不及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去等待生活的转机,让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心态,即使我们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学会在放弃中争取活得洒脱一些。
以下是几点关于选择的原则性建议。
1.放弃完美化的要求,从现实入手。
完美化的思想会让人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要是……”为了等待这些虚幻的假设,我们就会长时间地陷入内心冲突之中,并因此失去原有的自信。其实,我们面前的目标,现在不可能都是“最好的”,只有在我们作出努力之后才有可能变成“最好的”。所以,立即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2.推迟大的决策,增加选择机会。
有些心理冲突是因为过早地要做出“最终决定”,可自己掌握的信息不多,一时难以作出选择。倘若进一步了解,那时候再作选择就容易得多。
3.切断退路,让自己别无选择。
带来心理冲突的每一个目标(包括双趋冲突中的目标)对于我们都各有利弊,因此,任何选择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往往无法精确衡量得失之间的大与小。与其花太多的精力去作细致的比较,不如随机选取其一,专心致志地为之努力,这往往会使我们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放弃,学会可以为了整个森林而放弃一棵树,这也许便是另一种珍惜。未来是不可知的,而对眼前的这一切,我们还来得及把握,还可以在无限中珍惜这些有限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