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对狼颇多贬评。然而,在竞争的世界中,狼确是一种可贵的动物,优秀的种群。狼是动物中的灵长。
狼群在深夜对空长嚎时,每一匹狼都拥有独一无二的音调,并尊重与群体中其它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即使是具有最大权力的头狼,也没有权利去要求其它的狼模仿自己的声音嚎叫,也没有权利去要求其它的狼模仿自己的行为。因为每条狼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面貌都是由自己塑造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学会接受自己,看清自己的长处,明白自己的短处,便能稳步前行,达到目标。
发现自我,秉持本色,这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最大关爱。做你自己,才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在美国传媒界,奥普拉是一个神话。她的故事,是为MBA课程度身订造的个人成功教材。
从一个农家女到都市名人,奥普拉善于把个人的弱势转化成智能资本。对美国人来说,这是很好的启示。一个出身寒微的黑人女子,凭着无比的自信和意志征服了民心,被封为“心灵女王”。她的魅力,在“9?11”后尤其明显,当美国人仍为纽约焚城末日的景象惊吓不已时,奥普拉的节目是一颗适时的镇定剂,连美国总统布什都对奥普拉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当她宣布每月读书会(Oprah's Book Club)暂停选书活动,出版界都担心书籍销量会因此大幅下降。
商界凯觎她的效应,渴望招揽她为代言人。由她主政的杂志《O,The Oprah Magazine》,每期都以她为封面,200多页内容占8成是广告,却仍然吸引250万读者,营业额以千万美元计。《财富》杂志选她为商界最有权力女人第三名,仅次于超级企业 Hewlett-Packard及eBay的女舵手。《时代》杂志曾把她列入“20世纪最具影响力百人志”内。
她的支持者遍布全球,主要为中产阶级、白领、女性、受过高等教育、有经济能力。她的赚钱王国非常庞杂,从电视,到电影,到书籍,到杂志,再进军有线频道,银行界估计她的个人账面财产达10亿美元。
然而,这一切得来不易。1954年,她出生于密西西比的郊区一间没水没电的农村平房。童年是一段写满贫穷、缺乏父母关爱、性侵犯、种族歧视的历史。那时,马丁?路德金还在高喊种族平等的口号。对传媒事业充满憧憬的奥普拉,成功样本是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芭芭拉。大学毕业后,她争取到电视台主持新闻,成为美国电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新闻报道员,而且是最年轻的,只有19岁。
可是,她的黑人脸孔始终没有为她带来更多机会,监制希望她的肤色“白一点”,头发“金一点”,五官“精细一点”,在尽力迎合仍然不合要求后,她终于放弃了要成为另一个芭芭拉的梦想。她意识到,自己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奥普拉,而不是一个稍逊的芭芭拉。
面对现实,她转向清谈节目。1984年是一个转折点,芝加哥电视台起用她担纲主持名人访谈节目,唯一要求是:你只要做回你自己。于是,她大胆在节目里表现真我,喜欢流泪就流泪,公开自己童年被性侵犯的经历,以“诚恳,告解”式的率真风格迅速得到观众欢心,成为收视王牌。自此,奥普拉的形象愈来愈鲜明,也愈来愈成功。在美国观众看来,“The Oprah Winfrey Show”就像一股心灵清泉,与同样红透半边天的金牌主持人Jerry Springer(男性,白人)的偷窥、挑衅式清谈节目,属于两个极端,却都是美国文化的重要营养。
奥普拉对阅读界的影响至今,由她策划的读书会节目,自1996年启播以来,使阅读变成心灵口服剂,是时尚、自强、关怀的表现。
当你面临人生的决定时,别人的意见是要听的,但不应照单全收,也不该屈从,不要被别人左右,而需要经过自己慎重地考虑,再由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
每个人都应该是这样,努力去做你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有出头露面之日,才是对自己命运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