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0000000034

第34章 人不知而不愠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人生一个较高的境界。

其实,“人不知”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你的名声、地位、学识、本领……别人怎么能知道得一清二楚?都知道了就成了你的知已了,而一个人一生又能有几个知已?所以,不要抱怨别人不了解你,或者强迫别人了解你,否则就会弄出笑话或者让人反感乃至作呕。有次在友人家做客,邂逅一位官员,一开始交谈感觉还好,及至他掏出一张名片,上面赫然印着:某某省某委副主任(正厅级),我当下就再也找不到和他交谈的话题了。时下,人们自炫职务和级别或许是一种时尚,然而对于我来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总觉得,时时处处不忘展示自己的品衔,就有点像鲁迅所讥讽的里面穿了一件皮袍总怕别人不知道,就在罩衫外面缝一个布条,写上“内穿皮袍一件”那种人一样,未免低俗浅薄得近乎滑稽。我还遇到过一位老同志,退休好几年了,仍然在名片上印着“原某某局副局长”的字样,更有甚者有人在讣告中仍不忘为自己的亲人争名位级别:“某某,原某某公司副经理(正处级,主持工作)”,故人已逝,死者长已矣,还要区分正职副职有何意义?还主持什么工作?可笑更复可叹。

老年人都曾年轻过,现时年轻人的显赫、功绩、名声、地位、职务、品级……他们也都曾有过,“长江后浪催前浪,浮世新人换旧人”,有些老人在这个问题上很达观,过去的就永远过去了,成为历史了,现在我已成为一个颐养天年的老人了,我的任务就是珍惜有限的时日,健康快乐地生活,尽量少给家庭和社会找麻烦。而有些老人却不是这样,他们过于沉缅在自己往日的名声、地位、成就上,总怕别人不知道他的过去,总怕别人忘记他,总觉得自己应该永远处于社会的中心,人们应该一如既往地抬举他甚至服从他,这样当然就只能是自寻烦恼甚至是闹出笑话了。

很多睿智的老人从不苛求于人,面对自己的老,坦然达观,戏剧家沙叶新在自己的名片上这样印着:我,沙叶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暂时的。剧作家——长久的。某某理事、委员、教授、主席——都是挂名的。黄宗江老先生更是有趣,曾留下遗嘱要孩子们把他的骨灰倒进马桶冲掉拉倒。对我最有启发的是启功先生,他在66岁时就写好了自己的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幽默练达的自嘲中透出一个倜傥飘逸的灵魂来,真乃高山仰止啊。

毕加索的玩笑

前不久国外披露了一条令许多艺术界人士哭笑不得的消息:英国前内阁大臣格莱德文男爵公布了一份毕加索的自白,那是这位大师在1951年70岁时接受意大利艺术史家帕比尼访问时的一份谈话记录。

毕加索坦率地承认他晚年的作品是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自己不过是个“哗众取宠的人罢了,是靠着同时代人士的低能、虚荣和贪婪而获取最大的利益。”他说:“他们越不懂就越仰慕我……我一个人的时候从不敢以艺术家自居。”毕加索的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有点谑近于虐,把他的无数崇拜者推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曾几何时,毕加索晚期的立体主义绘画被一些批评家吹捧得神乎其神,他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许多人群起效法他的风格,他的作品在欧美拍卖市场价格扶摇直上达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美元。就连国内美术界也常常是言必称毕加索,以能够理解和诠释毕加索的作品为荣。然而毕加索毕竟还保留了最后一点真诚。

当年东方绘画大师张大千去欧洲登门拜访毕加索,毕加索第一句话就是“你到这里来学什么?”这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这份略带忏悔式的自白的一个注脚。

我曾见到过毕加索少年时代的绘画的印刷品,正如这位大师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十五岁就能画得跟拉斐尔一样好,但却要花60年时间才能画得跟小孩一样。他为什么要放弃早期的写实风格,而把大半生精力用来开创一个立体主义画派,最终自己又将它全盘否定?这不是本文想要讨论的范围,有待于艺术史家和艺术心理学家去研究。然而这个艺术领域里的“皇

帝的新衣”的故事,却不得不令我蹙眉深思。

人类是经不起几个这样的玩笑的,尽管如今人们的神经结实得有如纯涤纶。

然而并非没有人在有意无意地继续制造这样的童话。让我们把话题转到文学界。一些小说、诗歌,我无论是作为读者还是作为编辑,读后常常感到茫然,即使是循着一些著名的评论家的导引,也仍觉似是而非。我曾一度为自己的艺术感觉失聪而深深自卑。在比较认真地剖析了几篇类似的

作品之后,我才发现,这些所谓探索性的作品所以晦涩,朦胧,有一些确实是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表述自己的感觉时时采取了一些新的角度新的方式然而也未必完全是自己“探索”出来的,多半是舶来品。(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有益的借鉴和“拿来”)但更多的却是为了标榜“探索”,有意回避中国百姓的欣赏习惯、欣赏趣味的中国风格和民族传统。似乎硬要把13亿人的美学趣味卡着脖子让他们去适应高鼻子蓝眼珠的洋人的习惯。

像30年代一些浅薄之徒在签自己的名字时也要把“王麻子”写成“麻子?王”那样,实在太让人起鸡皮疙瘩,这样的作品不正是鲁迅先生60多年前批评过的“立志要别人看不懂”吗?

另一类晦涩暧昧的文学作品则要归咎于作者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观了。这类作品是“自我表现”、“自我宣泄”的产物。作者在表述方式、意象选择上都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作品仅仅是一已的思维跳荡和情感波动的原始状态的记录,不愿也不屑去寻找审美主体的审美客体之间的契合点。这样的作品,写下来孤芳自赏未必不可,以之示人则只能使人如入五里雾中。当前诗界正如一些诗人自嘲所说:写诗的比读诗的多。这种现象,难道还不足以使我们的诗人们警醒么?艺术疏离人民,人民必然疏离艺术。

这些艰深晦涩的文学作品中,凭心而论,确有一些是严肃的探索性的作品,但哗众取宠者绝非少数。更可悲的是还有人为其喝采捧场。在这些喝采捧场的人中,勉力穿凿者有之,一犬吠影百犬吠声者有之,更这普遍的则是怕别人说自己鉴赏低能、文学观念陈旧,因而诺诺连随声附和。一如毕加索盲目的崇拜者那样“越是不懂就越是仰慕”。我曾和一位诗人开过一个并无恶意的玩笑,以验正一些怪异的诗作即使在诗人的心中也并无明确的标准这样一个判断。我捧起一本文学杂志,念出几个短句后问:这首诗怎么样?诗人略略沉吟答道:还可以。于是我向他展示了这首“诗”——原来是这本杂志的小说目录!人们都怕当傻瓜而不愿表达自己的直觉,于是“皇帝的新衣”便愈演愈烈。对人对已对艺术缺乏起码的真诚,这正是当代“毕加索的玩笑”的培养基,我真怕中国也出一个“毕加索”,再和我们开一次“毕加索自白式”玩笑。

(原载《人民日报》1996年3月29日)

同类推荐
  • 家乡雨

    家乡雨

    家在词典上的解释是家庭的住所。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的无情感的直译。家比住所有更丰富的内涵,有更深厚的情韵。在异国豪华的高楼大厦里,在他乡的山庄村落里,那是住所,不是家。家是祖血的泉源,家是跳动不息的人脉。家中的故土下埋着一代又一代祖先的尸骨,家中的土地上生活着一辈又一辈的乡亲父老。有生命完成的悲伤,有哇哇坠地的喜悦。这是生命的代谢,也是血脉的延续。
  • 读书与成才

    读书与成才

    本书通俗讲述读书与成才的关系,读书的方法,并引证古今中外贤圣之士读书成才的事例,以及他们读书的方法等。
  •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系萨公的诗文集,由《古稀吟集》二卷、《仁寿堂吟草》、《客中吟草》、《里门吟草》、《耄年吟草》等结集而成,计文若干篇,诗340余首,基本涵盖萨公大半生的诗吟。其中游诗居多,赠诗和诗亦多,共占全诗百分之八十以上。游旅之诗每骋怀古今,情景交融;和赠之诗辄抒情寄意,感时抚事。既言志,复寄情,盖均关乎国家大事、世界潮流之篇章也。萨公之诗篇中爱国爱民之忱贯串始终。
  •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1之火车记 心虚悬着,处于古汉语所谓“惴惴”“忐忑”之中,像断了线的汼……
  • 爱要怎样千回百转才死去

    爱要怎样千回百转才死去

    作者着眼点在这些传奇人物“惊世骇俗”的婚恋史,以民国那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为背景,以一批最敏感、最有才情的男男女女为主角,妙笔生花,风趣幽默,为我们讲述了那个时代、那些人的令人唏嘘的人生和爱情往事。读的时候,你会不停地笑,笑过之后,你会觉得悲。悲欣交集后,你会觉得对人生的理解变得不同了……
热门推荐
  • 老老大

    老老大

    见运;修运;控运;人争一口气,仙争一口运。
  • 一场江山豪赌:纨绔世子妃

    一场江山豪赌:纨绔世子妃

    温文尔雅的腹黑世子VS腹有乾坤的纨绔少女 带你走近结局的绚烂与静好! 诗词歌赋不通,琴棋书画不懂,天圣皇朝第一废物!纨绔不羁、大字不识、嚣张跋扈、恶名昭彰,废物中的废物!她叫云浅月,云王府唯一嫡女!皇朝繁华百年,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四大王府、附属小国、各地藩王、无数只手背地里搅动时局,暗潮涌动。帝王深沉,皇子心机,世子莫测,小王爷混世,年轻公子纷纷展现翻云覆雨手。斗棋,斗技,斗朝堂,斗江湖,斗江山,斗天下,无所不斗,包括女人!繁华的天下渐渐被搅成了一锅浑水,而她就在这一大锅浑水里摸鱼。是继续纨绔不羁到底,还是素手挑起乾坤?这一场繁华乱世,她注定会书写传奇!
  • 吴世勋:淡漠少年温柔岁月

    吴世勋:淡漠少年温柔岁月

    “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赌注。”一次意外,她失去了双亲。葬礼上,林暖被父母老友吴家收养。从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腹黑霸气的吴世勋,温柔体贴的鹿晗,幽默开朗的朴灿烈,活泼可爱的秦依依,还有温婉腼腆的萧子怡…。情窦初开的年纪,遇上最好的你,我足够幸运。
  • 深牢大狱

    深牢大狱

    延续了海岩以往小说畅销的所有元素,塑造了一个在苦难的历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这本书中,残酷的现实与美丽的向往、丑恶的犯罪与绝美的爱情依然相伴相生,小说中三个女性对爱情绝然不同的态度令人扼腕叹息——爱,毁灭着爱;爱,也创造着爱…… 海岩最新力作,“我要讲的这段生活,是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命运无常啊!是适于年轻人的爱情,年轻的爱情总是美丽多姿!没有爱情的故事,还叫故事吗?”
  • 阳光女生:校草轻轻走过来!

    阳光女生:校草轻轻走过来!

    她叫:冰然。这个名字,大多数人一听肯定都以为这个人很冷漠,可是都猜错了,人家可是阳光美少女呢!可是,当家破人亡,当遇见冰山,这一切还会这么顺利吗?她与‘冰山’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冰然会因为复仇而放弃真爱吗?她叫:冰晶。也和冰然一样,大家都会误以为她是一个十分冷漠的人,可事实是人家也是个阳光美少女呢!可是,当家破人亡,当遇见‘冰山’,她的人生还能顺利吗?她与‘冰山’之间又会有怎样的火花呢?她,叫:冰琳。这个名字就比较活泼了,让人感觉到比较好相处,可是人家虽然也是个阳光美少女,但这腹黑因子可就完全不符合美少女的了!遇见‘冰山’?错了!那可是一个假冰山,实则内心的腹黑绝对不比冰琳差!
  • 小人物归来

    小人物归来

    当金鹏带着记忆回归的那一刻誓要将以往的遗憾统统消除,但是在没有了前世的遗憾之后就能完美的享受现在的成果吗?当金鹏看到意识中的那个球体的时候就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极限,但是又在不断地刷新着自己的极限。当金鹏再回首看看过往的时候,又看到了数之不清的遗憾。当金鹏再次面对自己极限的时候,又想到了永远没有的极限。
  • 蔬菜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蔬菜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主要介绍了蔬菜病害和蔬菜虫害两部分知识。
  • 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初接触情妇

    初接触情妇

    唐芸菲,十八姑娘一朵花,初入社会,诸事不顺,万般无奈下做了韦展风的情妇。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韦展风这个“情场浪子”和她一夜情后,两人的关系会在哪一种画下句点?情人?!情妇?!新娘?!韦展风的前女友楚芊芊为了夺回旧爱,从中作梗,致使两人心生芥蒂,于是一场性、契约、爱情的攻防战就此展开……
  • 神的协定

    神的协定

    这个世界上有人,魔物和神这三种存在,神分主神与堕落神,每个神位是由成神的人所带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所以,神不是绝对,但神位是绝对的,如果神自然死亡,神位就会消失,,但是如果是非自然死亡,神位就是可以争夺的,而上一任命运之神的离奇死亡,让拥有神谕(成神旨谕)的人类们蠢蠢欲动……最有能力的竞争者,会得到神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