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4900000001

第1章 诚信无价

———秦简夫《晋陶母剪发待宾》

诚信是立身之本,是无价之宝,在任何情况下,做人都不可失信。元代剧作家秦简夫的《晋陶母剪发待宾》杂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东晋时期,丹阳有个读书人陶侃,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全靠母亲湛氏替人家缝补浆洗养家糊口,供他上学。陶母教子甚严,要求陶侃以信义立身,刻苦攻读。所以,陶侃在20岁上就已经文章满腹,只是时运未济,依然是个落魄书生。陶母担心儿子丧了志气,每天让他早晨将100块砖搬出屋外,晚上再搬进室内,以实践孟子所说的“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使他习惯勤苦,以期将来能担负大任。

不久传来消息,说朝廷为了搜罗民间人才,派学士范逵到各地寻访,只要是有才学、有道德的人,一经发现,立刻保奏入朝做官。因此,范逵所到之处,奉承巴结的人络绎不绝,都想借助他作为云梯,一步登天。这天,范逵来到丹阳,巡视府学,其他学生都宴请了范逵,唯有陶侃因家贫无力宴请。

为了自己的前程,陶侃不得不到富户韩夫人的当铺借贷。他在韩家写下“信”、“钱”两个字,要当五贯钱,日后赎取。韩夫人很奇怪,问陶侃:“这个‘信’字,有什么重要?”陶侃正色道:“人无信不立,孔门弟子怎敢失信于人。”韩夫人是个有眼力的女人,丈夫去世后,她独立经营门户,创下偌大家业,膝下只有一女,年方18,秀外慧中。她见陶侃以诚信立身,谈吐不凡,料到将来必成大器,便有心将女儿许配于他。因此,不但借了五贯钱给陶侃,还要留他饮酒。陶侃记得母亲的教诲,推辞不饮,只是却不过韩夫人的脸面,勉强喝了三杯,道谢辞别回家。

陶侃面带酒色,一进家门,就被母亲发现,遭到母亲的严厉训斥。无奈,陶侃只得把去韩家当字之事告诉母亲。陶母问他:“‘信’和‘钱’哪一个好?”陶侃道:“有钱方能成就事业,自然是‘钱’好。”陶母闻言大怒,骂儿子既饮酒、又失信,打了他一顿,最后让他拿着刚当来的五贯钱加上利息,去韩夫人家把“信”字赎回,并告诉儿子,她自有办法待客。

韩夫人得知陶母责令儿子赎回“信”字,十分敬佩。这天,她坐在自家当铺里,忽然看见一位老妇人手里拿着一绺头发沿街叫卖,这老妇人正是陶母湛氏。她一方面要求陶侃以信为本,赎回“信”字,另一方面也害怕无钱待客,耽误了儿子的前程。因此,她将自己的头发剪下,想卖些钱招待范逵。韩夫人问她要卖多少钱,为什么要卖头发。陶母说要卖五贯钱,得了钱好回家待客。韩夫人得知这就是陶侃的母亲,她提出要倒贴嫁妆,把女儿许配给陶侃为妻。可陶母怕影响儿子的学业,不肯答应。韩夫人说明,不是立即成婚,只是要陶母一个承诺,陶母这才答应下来。

陶侃请范逵赴宴。范逵早就听说陶母教子有方,陶侃满腹才华,也有心保举他,于是欣然而至。正在宾主开怀畅饮之时,来了两个专吃白食的无赖,缠着陶侃要酒肉吃。陶侃很为难,有心拒绝这两个无赖,但是当着范逵的面张不开口,可要招待他们,家里的钱又不够。这时,陶母却胸有成竹,说来者都是客,叫儿子好生款待,自己有钱应付。陶侃追问钱的来历,陶母只得说出卖发的经过。两个无赖不知底细,责怪陶侃不该为了待客而逼母亲卖头发,是个忤逆不孝之人,并在范逵面前诋毁陶侃的为人。陶侃又羞又气,百口莫辩,当场昏倒在地。陶母心痛欲裂,向范逵解释此事与陶侃无关,是自己私下所为,为的是让儿子取信于人。范逵深受感动,表示一定会保举陶侃,让他收拾行装,马上随自己进京面圣。陶母谢过范逵的举荐之恩,又叮嘱儿子得了官不能盲目自大,不得官也不能自暴自弃,不论得不得官,都要尽快回来,免得自己心中挂念。陶侃含泪领受,满满斟上一杯酒,请母亲饮下,全当是母子饯别。可陶母不饮,说要留待日后儿子峥嵘发达时再饮庆功酒不迟。

到了京城,范逵把陶母教子、剪发待宾、陶侃信义等事一一向皇帝奏明。皇帝大喜,当即取陶侃为头名状元,封陶母为盖国义烈夫人,并命范逵去丹阳表彰。韩夫人得知喜讯,命人牵羊担酒,亲自送往陶家,一来为陶家母子贺喜,二来要完了女儿的婚事。陶母信守诺言,答应举办婚事,而范逵则当了个现成的媒人。

剧本基本上是围绕一个“信”字展开情节的。在故事中,“信”被交易过两次。第一次陶侃用它换了五贯钱,当然,并非陶侃认为“信”只值这点儿钱。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当然知道“信”的分量。但是他也明白,这五贯钱关系着他的前程命运。在诚信与事业的比较中,陶侃选择了后者。第二次的交易者是陶母。她拿自己的头发来换回儿子的“信”。不要小瞧那一绺头发,因为中国古人对头发非常重视,有“身体发肤得之于父母,不可以随意委弃”的训诫。陶母的行为实际上就是拿自己的身体换回儿子的诚信。换句话说,在陶母看来,诚信要比身体、性命还要重要。故事里面诚信虽然被交易过两次,但传达的意思却是:作为立身之本,诚信是无价的。

今天,我们依然呼吁“诚信”。“诚”,更多地是指人的一种内在品质、信念,即所谓“内诚于心”,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而“信”,则是指人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即所谓“外信于人”,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承诺、言行一致。“诚”和“信”合起来使用,则有诚实守信、表里如一、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相统一的丰富内涵。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中华民族历来讲“诚”重“信”。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提出:“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这是说不讲诚信的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好。

如果说古人考虑诚信更多的是道德层面,那今天,诚信的现实意义就更为广泛而深远了。

对个人来说,诚信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基本规范。拥有了诚信的“名片”,不仅会得到别人的称赞和尊重,必要的时候,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对企业来说,诚信是经济秩序的基石,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如今企业都在强调品牌意识,而支撑一个品牌不仅要靠产品质量,还要依靠诚信的力量。因为诚信就意味着消费者的信任与选择,意味着市场份额。当年海尔集团起步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技术原因,生产出一批质量上有瑕疵的冰箱。本来完全可以降价处理,但公司老总张瑞敏愣是举起大锤,把这批冰箱全部砸掉。这一砸看上去是砸掉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是在员工的心里砸出了质量意识,在消费者心里砸响了海尔的牌子。靠着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海尔从一个市区小厂,发展成为今天中国家电的第一品牌。可见,诚信作为宝贵的无形资产,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而且会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对国家来说,诚信是国格的体现。在国内,诚信表现为政府办事公道、说话算数,这样人民就拥护它,支持它,事业就会迅速发展,社会就会大步前进,综合国力也自然会日益增长;在国际上,诚信是显示国家地位和国家尊严的象征,是国家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力量,也是良好国际形象和国际信誉的标志。相反,要是不讲诚信,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轻则遭人鄙视,重则招来灾祸。西周时期的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竟点燃骊山烽火戏弄诸侯,结果这一把火烧掉了国家的诚信,也几乎把整个国家烧为灰烬。

纵观古今,诚信既是为人处世之本,也是立业经商之本,还是执政治国之本。拥有了诚信,个人可以自立于社会而不倒,企业可以竞争于商海而不衰,国家可屹立于寰球而永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诚信的确是无价的。

有个谜语很有意思,谜面是“自大一点”,谜底是个“臭”字。造字者聪明,制谜者更聪明。小小一个谜语,不仅悟出了造字的机趣,而且道明了做人的道理。自大的人,人们都不喜欢,久而久之,也就臭了。所以,做人一定要把握好自信的尺度,万不可走向自大。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郑光祖在《醉思乡王粲登楼》杂剧中塑造的王粲,就是一个因狂妄自大而屡屡受挫的例子。剧中情节是这样的

同类推荐
  • 不要抱怨

    不要抱怨

    没有任何抱怨,不仅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更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超俗的境界。种下牡丹不会收获蒺藜,播下龙种不会长出跳蚤。收成不是梦想出来的,而无疑是取决于我们的播种、侍弄和耕耘。
  • 醉里挑灯读历史:那些厉害人物

    醉里挑灯读历史:那些厉害人物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更有五千年的智慧传承。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本书从古人的为人处世故事中节选出一段又一段的智慧历史,准备了36辑历史智慧故事,分别从“舍、取、借、谏、谦、礼、柔、仁、衡……”36个角度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智慧,相信能对你有所启迪。
  • 口才制胜:开口就能打动人,句句说到心里去

    口才制胜:开口就能打动人,句句说到心里去

    本书本着怎样才是会说话的目的,引用大量的生动事例,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站在客观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口才制胜的规则,便于读者提升说话能力。
  •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生活中眼高手低的人常有,这种人自命不凡,老想着干大事,小事不屑于做。即使做了,感情上老大不情愿,心理上也觉得不舒服、受委屈,对结果也是马马虎虎。有这样心态的人小事肯定也是干不好的,如果连小事都干不好的人,又怎能成就大事业呢?
  • 厚黑学叫我们老到点

    厚黑学叫我们老到点

    本书通过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说,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内容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研究领域。
热门推荐
  • 万法缘生

    万法缘生

    只为一句‘你比不上他们’少年负气离家出走,只凭借一腔热血,只为证明不弱于人。这是个辉煌的大世,妖魔藏匿于人世蠢蠢欲动,诸神不出暗潮汹涌妖魔人并立的格局,正因为少年悄然改变
  • 猎郎行动:老公束手就擒

    猎郎行动:老公束手就擒

    一场商业计划,一次契约婚姻,一场各自带着目的的邂逅“你要做的只是当好穆家的太太!”可是怎么没人告诉她当富家太太还要收拾仆人!收拾对手!收拾前任!这是谁家的总裁?她要退货!!!“对不起,请阅读新合同第31条,在合同期限内若乙方违反合同条款,此合同期延长为永久。”“我违反什么条款?”“第一条,甲乙双方不得产生超越友谊以上的感情。”“等等,乙方是谁?”“夫人,是我。”ps:甜宠直通车请直达第二卷
  • 鬼眼遮天

    鬼眼遮天

    世界之大何奇无有?妖魔鬼怪无处不在,只不过有人天生阴眼,见常人之不能见,有人会驱鬼之术,行常人之不能行,默默救世人于苦难之中,使功德无量.....好吧,不吹了别人了,说下真实的我吧,若众鬼乱天下,我便一眼镇之!
  • 仇海中怒放的血玫瑰

    仇海中怒放的血玫瑰

    身边的人一次又一次让她失望,绝望。背叛,谎言,陷害等等统统涌向她来。于是,她恨透了这些人。她发誓一定要让这些人付出代价!当她身世被揭晓时,当初的那些人又想哈巴狗一样来找她,她不屑一笑。想到当初父亲母亲对她的所作所为,让她六亲不认,但是没有任何然感到大逆不道,除了当初的那些对她不利的人不这么想。
  • 至尊归来之盛世妖后

    至尊归来之盛世妖后

    一代天骄突变众所周知的废物,且看她如何拨弄风云、睥睨天下,夺回属于她的一切。重新回归之后,花卿言悬在霓尘宫上空,用看蝼蚁一般的眼神看着下方面色铁青的花无忧,言语狂妄:“妖界第一人又怎样?你趋之若鹜,我不屑一顾!既然你想要,给你玩玩又如何?”
  • 世间无限丹青手

    世间无限丹青手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很久很久以后,我们再也不会哭了,也再也不会笑了,可是曾经的曾经,我们也想过,无论贫穷或者富有,我们都一定一定要陪身边这个人,永永远远地走下去。我不愿这个世界上,只有寂寂沉沉我一个人,所以,不要死好不好?善良而平凡的,勇敢地陪我走下去好不好?
  • 绝色千金逃婚记

    绝色千金逃婚记

    她安氏企业大小姐安琪,天生一副颠倒众生的美貌,再加上后天父母的精心栽培,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古今中外没有她不知晓的事情,真是命运捉弄人啊,父母竟然逼我和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结婚,而且丝毫没有转圜的余地,我一气之下逃之夭夭了。
  • 被遗弃的爱:蓝雨石

    被遗弃的爱:蓝雨石

    因为儿时的一场误会,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却又注定遗失了当初的约定……蓝雨石,被遗弃的爱!像魔咒一样,印证着……那些爱与被爱的日子,却真实地发生过,被印证的是我们的爱,从没改变!言若:世界突然加速运转,超脱了我的控制。(夏惜若是妹妹,血缘至亲。)
  • 蒹葭叹

    蒹葭叹

    “很早就认识你了...”“对我来说,两不相欠,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才是最令人悲泣的孤单。”“很简单,因为你’赔‘不起,而我陪得起。”镜中花,水中月,却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谁在镜中,谁又在水里?“孜冉,我身边缺个娘子。”“我没有娘子赔给你...我只有银子。”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兵圣:韩信》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兵圣韩信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