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4500000021

第21章 种族不平等、种族主义与福利国家

种族背景

正如同阶级不平等和压迫议题在西欧那样,围绕着种族不平等和种族主义的议题在美国现代福利国家政治中可能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与阶级一样,种族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根源的社会建构起来的类型,不同人群被不同的社会进程“种族化”,同时种族间的边界经常是模糊和主观的。1980年的人口普查开始时假设美国有14个明确的人种,根据被调查者的自我分类。第15种类型是留给那些不认同自己属于这14种类型的人。三个最大种族人群分别是人口普查机构称之为“白人”(83.2%)、“黑人”(11 .7%)和“美国印第安人”(0 .6%),其他12 种少数族群占到官方2 .26 亿总人口的4 。5%。与大多数西欧国家相比,在过去20年间美国人口以每年200万的速度持续增长,其中大约四分之一要归因于永久定居的难民和移民。另外,实际上还存在大量非法移民,特别是来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可能每年非法移民的人数达到50万。(Carens,1988)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非白人的合法移民受到严格的限制。在另外一个人口普查问题中,西班牙裔人被邀识别自己的身份,只有6.5%的应答者认同自己的西班牙裔身份。明确的是在白人和其他种群中有许多其他文化和少数族裔,他们也被种族化。本文将焦点集中于美国黑人,几乎所有美国黑人的祖先都来自非洲的黑奴,并且他们继续使用“黑人”一词来形容自己。他们无疑是美国最大的也可能是政治上最明显被种族化的社群。

直到20世纪60年代福利国家在许多积极方面对美国黑人来说也只是一纸空文。因此,虽然大量黑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却很少有人能够成功申请到以有小孩需要抚养的家庭为目标的福利计划。要解释这一现象取决于从高等法院到下层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外在的制度化种族主义法律。可能只有与南非和纳粹德国相提并论,美国是坚定的资本主义和种族主义国家。直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为止,在南方各州通过奴隶制将种族主义强加给所有人。内战之后,联邦政府设计政策从根本上改变黑人的法律和福利地位,但是到了19世纪80年代重建的局面让位于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公开的种族主义政策。在南部诸州大约80%的黑人依然生活在通过地方性立法(最著名的吉姆克劳法)和恐怖主义白人暴力强制施加的种族隔离制度之中。该制度由1896年最高法院的决定将其合法化,宪法将针对黑人和白人的“隔离但平等”的保护置于法律之下,因此允许教育、公共汽车、休闲和福利服务的种族隔离。虽然这些服务对于黑人来说是可用的,但是通常要差许多。作为对南部种族隔离的反应,同时在南部农业机械化的推动之下,黑人向北方移民并开启了黑人劳动阶级从南部农民和家庭佣人向北方(以及南方)城镇工业和服务业工人的转变。在1975年有52%的黑人生活在南部诸州,相比之下在1910年这一比重是89%,在1970年有19%的黑人和28%的白人生活在农村地区,相比之下在1910年这一比重分别是73%和51%。

二次再造:黑人与福利国家

在美国有色人种民权促进协会(NAACP)等组织数十年的游说和抗议之下,在1954年最高法院颠覆了“隔离但平等”原则,这一原则被用于学校教育并阻碍了黑人的教育进步。通过允许联邦政府否决向执行种族隔离主义的学校董事会拨款来实施该决定。争取废除隔离和黑人民权的激烈斗争本质上是黑人的工人运动,正如马罗波尔(1984 b:129)所述,要求“对工作、住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承诺。这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前提,也是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工人阶级的政治”。这在许多方面就是为争取福利国家而斗争。在20世纪60 年代民权运动的推动下,废除吉姆克劳法的过程在1964年的民权法案和1965年的投票权法案中达到顶峰。民权法案宣布种族歧视和隔离的外在形式非法,同时将确保机会平等的支持行为观念合法化;宣布从雇主到联邦政府造成的制度化种族歧视非法,同时为废止种族歧视并在该法案实施的其他方面安排联邦资金。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的黑人权利运动,正如马罗波尔(1984b)和平科尼(1984)描绘的“伟大社会”计划那样,确保二次再造能够在改革过的福利国家政治中解放黑人。与这一过程相伴的是黑人经商、新黑人专业和经理精英集团的增长,同时特别是黑人在地方政府中的政治代表性也日益增长。

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二次再造似乎适度缩小了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福利不平等。但是白人从城市迁移到郊区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居住隔离。学校中事实上的隔离依然普遍,因为“虽然法庭可能发现一个学区存在违宪隔离,但是只要白人居住区没有出现故意种族隔离,那么法庭不能把开通跨区校车作为一种弥补手段”(Economist,1990:44)。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衰退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经济进一步衰退之后,里根政府猛烈攻击福利国家及其支持行为,种族不平等进一步扩大化,在一定程度上20世纪60年代反种族运动的成果都被取消掉了。因此黑人家庭中间收入占白人家庭的比重在1975 年几乎达到了顶峰的62%,在1988年下降到55%以下,与1967 年和1953 年在一样的水平上。1960 年到1975年之间黑人和白人婴儿死亡率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扩大。威尔逊(1987)、法利(1984)和艾斯平·安德森(1990)提供了更为乐观的数据,该数据显示在职业阶层结构中黑人出现持续的向上流动。然而,马罗波尔(1984 b)和平科尼(1984)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二次再造运动失败了,并且该运动的首要受益人是新黑人中产阶级,他们占到了黑人人口的10%。特别是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机会进入大学受教育,在黑人中制造了日益增长的阶层分化。柯林斯(1983)认为向上流动的中产阶级黑人并不安全,因为他们的社会位置通常依赖于并不牢靠的公共基金或是连接白人企业和黑人消费者的不稳定的市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黑人精英的成功鼓动了这样的观点,即种族的社会学意义削弱了(Wilson,1978),机会平等已经实现了或者说支持行为执行得过头了,并且现在已经歧视白人了。然而,在许多方面对于黑人大众劳动阶级来说,社会和经济条件还是和过去一样,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对于贫困黑人来说情况变得更糟了。以上统计数据也许反映了黑人阶层结构在顶端和底层的扩张,即富裕精英的不断增长以及穷人和失业者构成的下层社会甚至更快的增长。

到了20世纪60年代,绝大多数黑人人口都城市化并且生活在城市和郊区中心区,在那里他们比传统南方公开的种族主义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制度化和结构化种族主义。首先,结构种族主义采取的形式是黑人男女中大规模失业,这甚至是在经济繁荣的20世纪60年代也是这样。1985年白人男性的官方失业率是6 .1%,女性是6 .4%,相比之下黑人男女分别是15.3%和14.9%。根据马罗波尔(1984a:19)提供的一项调查,在1982年大约20%处于工作年龄的黑人男性处于失业状态,这一数字从1960年以来增长了三倍,因此总的来说几乎一半处于工作年龄的黑人成年男性处于失业状态,要么是官方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者、收容在监狱和精神病院的人,要么是其他没有被统计进来的人。显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黑人家庭的比重在过去20年里维持在28%左右,是白人家庭所占比重的三到四倍。黑人家庭有许多种方法来应对城市贫困和失业——男性去参军,许多黑人男性在监狱里终老,为了母亲们能够申请救济而家庭离异,女性主要从事诸如佣人和服务行业中低收入的非正式工作。(Marable,1983)黑人社会学家用图表绘制出一个黑人城市下层社会的出现,该词被格拉斯哥(1980)用来形容“持续陷入贫困的穷人”,这部分人被稳定就业的劳动力市场拒之门外,在数量上维持在黑人成人人口的四分之一到一半之间。对于下层社会的人来说,福利制度“没有鼓励或提供流动的渠道或是获得稳定工作的渠道,只是维持穷人的现状,通常惩处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同时作为一种管理部分下层社会人的制度”(Glasgow,1980:12)。福利救济制度和执法、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机构一到起到维持和控制下层社会的作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福利国家中解放黑人本身创造了一项制度来使得黑人落入其中并对其进行管理,同时也避免使其陷入绝对贫困。和大多数分析家一样,威尔逊(1987:110)主张“源自于民权革命的种族特殊政策,虽然能够使处于优势地位的黑人受益。但是对于那些真正处于不利状态的黑人来说无所助益”。分析家所得出的政治结论在种族社会主义(Marable,1983、1984b)到新保守主义(Murray,1984)范围内变动。威尔逊(1987)从社会民主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下层社会的问题只能通过西欧模式的普遍社会福利计划来解决,而支持行为和目标项目只会扩大该问题。

同类推荐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是一个多年项目的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动,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事实,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文化与社会转型间的关系,转型的性质和动力,特别是实现转型的机制和未来走向,足资借鉴。
热门推荐
  • 盛宠天下:狐妖大人轻点爱

    盛宠天下:狐妖大人轻点爱

    千年前,百花谷血战,各花上仙身归混沌;离悠元神破碎,一句等我令秋狐坚守千年。千年后,离悠已醒,秋狐开始宠妻,给她这盛世的宠爱。一记桃花,情难自禁,耐不住他内心蠢蠢欲动的情意,他把藏在心底的那份情感完完全全以吻烙了她。然而鬼族的动荡,魔族的蛰伏,天各族的纷争;这千年后经历血战的四荒八海还能否保持平静,这份灼灼桃花的盛世宠爱将落入怎么样的轮回?
  • 做优势的管理者

    做优势的管理者

    本书针对管理的内涵、管理的认识、管理的核心、管理体对管理者的要求、管理者如何把握一些看似普通实则最关键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
  • 造化星源

    造化星源

    假如真的有造物主,那么绝对不会‘’只有一个地球‘’!无尽宇宙,群星环绕!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探索,不是乘坐飞行器像旅游一样~坐船观星!生命无所不在……
  •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小时候,老师经常会说:“大脑要多用才会越聪明,要多思考。”思考其实是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与“思考”相关的“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无论是“思考”还是“记忆”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本书提供了很多对思考记忆能力的培养方法,如“将心中的记忆描绘成图画”、“学会‘健忘’,为大脑减压”、“勤于指导,优化方法”等。
  • 正宫美人归

    正宫美人归

    赵国覆国之初,大梁国建国建国二十一年,正逢乱世。太子墨夷错即位,百废待兴。前有赵国皇子,踪迹神秘,后有江湖闻人,逍遥无踪。她本是九原王府的郡主,却因为摊上一个不靠谱的哥哥,阴差阳错成了太子妃,太子一朝登基,她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无奈后宫这场大江湖,她暗自扶额,此生就凑活凑活得了;结果阴差阳错结识前赵皇子,又遇上自己夫君家的极品哥哥,老天果真是不肯让她安生啊!皇家秘事,江湖恩怨,且看这一段正宫情缘!敬请关注邪十一新作《九世殇》!
  • 我在云天阁等你

    我在云天阁等你

    一个由天才少女组建的商业帝国,上演着才子们的宫心计,借用才子们的经商天分开疆辟土和商场瞬息万变的财团传说。
  • 时光春华不可惜

    时光春华不可惜

    一次连环车祸,危机时,时光救下一个女孩儿。但是,时光瘫痪了。骄傲的他接受不了现在的自己。女孩儿决定留下来照顾他,但是他恨透了女孩儿。二人在一起生活着,他变成了冰冷的毒蛇男。她变成了坚强的女孩儿。三年后,在女孩儿的不懈努力下,他终于健康起来。可是,她走了。这时的他才发现,原来身旁少了她一切都不同了。
  • IDOL成长计划

    IDOL成长计划

    今晚的夜空还是以往的漂亮只是星星变少了是否我也是这样失去了太多太多只剩下空壳.我不是也不想装脆弱.我没说不代表我不会痛.我是IDOL但我只不过是一个看似强大实际却无比卑微的IDOL.我要生存下来抱着所剩无几的阳光和生命.我是IDOL我想为自己拼出一条路但命终不由己.我是IDOL我一定会生存下来只当是为了自己.“林珍娜和裴秀智两个的颜值和实力都十分拔尖。李居丽和朴素妍嘛…挺不错的。至于朴孝率和郑琳荷,我觉得郑琳荷Rap实力更好。朴孝率的性格……”说道朴孝率的时候许部长摇了摇头。“或许吧。那新女团的新成员就先加入林珍娜,裴秀智,李居丽,朴素妍和郑琳荷。之后再把人深度的筛选一次。”
  • 一只女猪的美好爱情

    一只女猪的美好爱情

    跟这个傻小子,17岁喜欢,18岁相恋,25岁结婚,30岁离婚,双方都有时不时跑冒滴漏,却号称因彼此深路爱而互相折磨,就这样一路走到45岁,却发现原来以为的深爱并不是真的,现在却是真真地爱上了他。1988-2016,我们的路容易也不容易。70后、80后、90后,无论哪一代,其实所有人的青春都相似,只是结局大相径庭,因为结局是在走出校园之后才开始酝酿。
  • 明若晓溪之第二年的期待

    明若晓溪之第二年的期待

    再次沉沦,不知如何选择,终于做了决定时他失忆了原本。。。“你是?”再次回到日本,原本守候她的人少了一位,而此次日本之行便是......